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衷临近自然,享自然之音韻,
善喜绘画,博採众家之长。
作品融山水之灵慧,
又以静雅情怀著长。
独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意,
画风古朴端庄,宁静幽远,
有风景、人情、胸怀之包纳。
他把澹泊置於内心,
将名利看淡在风云之外,
只管挥情山水,享受悠然之境。
自然灵韻写山水 清贫艺涯也有情
多年来,所有的荣誉对黄光声先生而言並非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即使物质生活贫乏,卻依然可以保持一颗澹泊的、高贵的心。
黄光声先生(又名凤翥,自号白丁、五穷斋主),1939年出生於广东潮阳,其父亲是清朝的最後一届秀才,後因废除科举制度,從事鄉村教育工作,母亲是位有学识的贤德女子,也曾在学校任教,後从医。从小,黄光声先生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生活颠沛。黄光声先生随同母亲走了许多山路,见识了大自然无限的奇妙风光。他常跟着哥哥到山上擒鸟捉鱼,有感於大自然的音韻,他的身上便有了先天的灵气。
由自然中得来对山水的鍾爱,黄光声先生自幼喜欢绘画,学生时代就常在书上涂鸦作画,因家境所迫无缘拜师从艺,只得自学临摹,尽心感悟自然之景在画中的奥妙。遍看古今名家画作,让黄光声先生天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愈加深厚,亦为他日後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黄光声先生从家乡来到香港。早年在家乡,他只是一名普通机械工,待到来港时,因无经验学识,遂勤学苦幹,於1984年进入香港著名医院做水电保养与修理工作,至2004年正式退休。
真正接触並学习国画,是在1995年。当年,他边工作边学绘画,修业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习中国画、山水花鸟画课程,对绘画的热情促使其画功得以日夜长进,加之自己常常外出旅遊写生,肆意於山林,遊弋於江湖,培养艺术灵感,使得在以後的画作中,自然透露出生活中所见之山川气象。
两年後,黄光声先生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之“中国山水画”及“中国水墨花鸟画”毕业证书。1995年又前往浙江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生,造化和人师共治,绘画水平再见提升。
黄光声先生喜画山水,是因为画山水追求感性和灵性,可以任心情自由驰骋,恣意挥毫。其每幅作品都是一种情怀的抒发,最喜写一首小诗加以辉映,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生,有如浑然天成。他言:“诗书画印,诗排首位,画居第三,若两者融合,更能增添画作的文化气息,既可品读又可欣赏,何乐而不为?”在艺术领域,他驰骋於纸上,将水墨灵韻发挥到极致,所创佳绩在艺界可圈可点。
1996年,他的作品接连获得“中国东方美术研究院桂陵盃”金奖,“首届中国书法艺术家精品展”金奖,及“中原书画研究院”举办之“海峡两岸王子盃”金奖;画作《雪山红梅》及创作律诗《题詠雪梅》分别入选《跨世纪中外翰墨艺术家精品大全》、《第二届中外詠梅翰墨精品博览》;2003年,他在纽西兰举办画展,其中作品《桂林山水》获当时纽西兰总理送往国会收藏,另一作品《江天夏日万山荣》由奥克兰博物馆收藏……其人相继被“宋庆龄基金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等四个单位一致评为“中国跨世纪艺术人才”並获颁证书;略传编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及《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辞典》……
对精神的崇尚远比对物质的追求让人活得更有价值。多年来,所有的荣誉对黄光声先生而言並非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即使物质生活贫乏,卻依然可以保持一颗澹泊的、高贵的心。
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 绝不爭荣辱之虚名
而今,“名利於我如浮云”的黄光声先生虽已声名远播,但依然坚守“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绝不爭荣辱之虚名”之心, 用画作渗透神意,带给人心灵审美的愉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黄光声先生独爱驰骋在自然山水之间,从中学习山水智慧,其画作也因为融合了自然灵气、再有清净超脱、物我皆忘之心境的真实表露,而有了神品格高的味道。显然水墨画比之重彩画,更适合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在其山水写意作品中,山水相融,清新素淡,表现出一派文人所特有的高风亮节,及一种云淡风轻的澹泊之情。
黄光声先生的山水画《峻崖云纱洒氤氲》,可谓将其对山水画的感悟和理解表达得恰入臻境。高山林立云端,有重淡笔墨变换,以表现远近之感。山脚下树木丛生,给黑白的水墨画面平添了几抹红黄绿意。大山深处,有房屋错落,山下阔水流肆,並有舟楫过往,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渗透给无言的山山水水。整张画面古朴端庄,超尘绝俗,让人不禁詠起“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绝唱!
从艺术的角度看来,此画作更加妙不可言。所谓“墨分五色”,一般是指以墨色的“枯、湿、浓、淡、焦”的多层次的变化象徵性地表现所画对象。黄光声先生深谙用墨之道,在画面中肆意变幻笔墨轻重,使之相互渗透掩映,以达至滋润鲜活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全图採用直视法,所画场景之透视異常精确,无论比例、角度,皆中规矩,令观赏者爱不释手。
常年的短篇幅绘画,让黄光声先生渐有了画长卷的想法。遂完成一幅九米长的山水之作《仁智篇》並获收藏。而後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将一年四季之景象亦请进长卷中来,抒发快意人生。
另外,黄光声先生很久前就开始构思另一幅作品,随身带着一个小本,作绘画草稿。就在一路画一路卷的漫长过程中,一幅25米长、名为《四季抒情》的长卷於2014年9月与百餘幅作品在惠州市博物馆展出。“古木再逢春,枝枝叶叶灵”,画作展示了四季交替变化的自然风光,卷末先是寒冬场景,又以勃发之春渲染。黄光声先生将人生比喻为四季的轮换,以繁春灿烂收笔,暗寓当生命中最萧条的严冬来临,春天的希望就离得不远了。“春夏秋冬,各有所思。冬寒虽苦,春暖也近。阴风逝後,青山隐水。花红风翠,人生自恋。无可放棄,历经坎坷,好景在前。”一名惠州企业家受其文中所言诗句激励,出高价将其买下,可见艺术之美,关键在於价值。 正是秉着“但将吾学展人前,不藏短、不夸长、褒贬声中寻师言”之信念,黄光声先生的艺术造诣才日夜有所长进。他对绘画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从容态度和不攀附、不媚俗的高尚情操。而今,“名利於我如浮云”的黄光声先生虽已声名远播,但依然坚守“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绝不爭荣辱之虚名”之心,用画作渗透神意,带给人心灵审美的愉悦。
善心湧动心性达观 遊走画艺心境悠然
在山水画家黄光声先生心中,无论贫富,他只管挥情山水,澹泊言志,好比陶潜“採菊东篱下”之悠然。
早年,黄光声先生就读於汕头华侨中学,倚靠领取学校最高的助学金完成初中学业。儘管生活困窘,但由於自外祖父始就信仰基督教的家族渊源,卻让他从小就拥有一颗向善的心。後来,因生活所迫,黄光声先生随母亲流浪到普宁,过上的是乞讨的日子。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让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他甚至因为连续挨了四天饿,身体出现了极度眩晕的状况。此番经历,刻骨铭心,对於艺术家而言,卻极为宝贵。
童年的经历让黄光声先生深刻体会到贫穷的滋味,因此他常对一些穷人生起悲悯之心。为此,他常常将作品作捐助之途,内心无比充实和快乐。2013年,他为深圳廣电集团捐出数十幅作品拍卖,全款作支援新疆喀什扶贫之用,善心善举让人动容。
黄光声先生的母亲教给他的不仅是善良的品质,还有达观的精神。他回忆道,小时候无论生活多麽艰苦,甚至没米下锅,但母亲都很乐观,並始终心怀感恩。这让黄光声先生学会了以达观和感恩之心做人,不强求,不抱怨。“我们之所以得不到想要的,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还不夠。成功绝非偶然,运气也从来不会无故青睐不努力的人。”这句话,在黄光声先生身上亦作了最好体现。
作为一名山水画家,黄光声先生坚守艺术几十年,默默无闻,追求精神富足。在挥情山水间,澹泊以明志,好比陶潜“採菊东篱下”之悠然。他的精神世界与艺术造诣更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受到人们的讚扬!
黄光声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山水国画家
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画家)
中原书画研究院永远艺术顾问及高级画师
国际潮汕书画总会副会长
曾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评为“世界艺术家名人”,业绩入编“20世纪之世界画艺”人物篇《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作品《雪山红梅》及创作律诗《题詠雪梅》分别入选《跨世纪中外翰墨艺术家精品大全》、《第二届中外詠梅翰墨精品博览》。
善喜绘画,博採众家之长。
作品融山水之灵慧,
又以静雅情怀著长。
独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意,
画风古朴端庄,宁静幽远,
有风景、人情、胸怀之包纳。
他把澹泊置於内心,
将名利看淡在风云之外,
只管挥情山水,享受悠然之境。
自然灵韻写山水 清贫艺涯也有情
多年来,所有的荣誉对黄光声先生而言並非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即使物质生活贫乏,卻依然可以保持一颗澹泊的、高贵的心。
黄光声先生(又名凤翥,自号白丁、五穷斋主),1939年出生於广东潮阳,其父亲是清朝的最後一届秀才,後因废除科举制度,從事鄉村教育工作,母亲是位有学识的贤德女子,也曾在学校任教,後从医。从小,黄光声先生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生活颠沛。黄光声先生随同母亲走了许多山路,见识了大自然无限的奇妙风光。他常跟着哥哥到山上擒鸟捉鱼,有感於大自然的音韻,他的身上便有了先天的灵气。
由自然中得来对山水的鍾爱,黄光声先生自幼喜欢绘画,学生时代就常在书上涂鸦作画,因家境所迫无缘拜师从艺,只得自学临摹,尽心感悟自然之景在画中的奥妙。遍看古今名家画作,让黄光声先生天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愈加深厚,亦为他日後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黄光声先生从家乡来到香港。早年在家乡,他只是一名普通机械工,待到来港时,因无经验学识,遂勤学苦幹,於1984年进入香港著名医院做水电保养与修理工作,至2004年正式退休。
真正接触並学习国画,是在1995年。当年,他边工作边学绘画,修业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习中国画、山水花鸟画课程,对绘画的热情促使其画功得以日夜长进,加之自己常常外出旅遊写生,肆意於山林,遊弋於江湖,培养艺术灵感,使得在以後的画作中,自然透露出生活中所见之山川气象。
两年後,黄光声先生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之“中国山水画”及“中国水墨花鸟画”毕业证书。1995年又前往浙江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生,造化和人师共治,绘画水平再见提升。
黄光声先生喜画山水,是因为画山水追求感性和灵性,可以任心情自由驰骋,恣意挥毫。其每幅作品都是一种情怀的抒发,最喜写一首小诗加以辉映,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生,有如浑然天成。他言:“诗书画印,诗排首位,画居第三,若两者融合,更能增添画作的文化气息,既可品读又可欣赏,何乐而不为?”在艺术领域,他驰骋於纸上,将水墨灵韻发挥到极致,所创佳绩在艺界可圈可点。
1996年,他的作品接连获得“中国东方美术研究院桂陵盃”金奖,“首届中国书法艺术家精品展”金奖,及“中原书画研究院”举办之“海峡两岸王子盃”金奖;画作《雪山红梅》及创作律诗《题詠雪梅》分别入选《跨世纪中外翰墨艺术家精品大全》、《第二届中外詠梅翰墨精品博览》;2003年,他在纽西兰举办画展,其中作品《桂林山水》获当时纽西兰总理送往国会收藏,另一作品《江天夏日万山荣》由奥克兰博物馆收藏……其人相继被“宋庆龄基金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等四个单位一致评为“中国跨世纪艺术人才”並获颁证书;略传编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及《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辞典》……
对精神的崇尚远比对物质的追求让人活得更有价值。多年来,所有的荣誉对黄光声先生而言並非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即使物质生活贫乏,卻依然可以保持一颗澹泊的、高贵的心。
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 绝不爭荣辱之虚名
而今,“名利於我如浮云”的黄光声先生虽已声名远播,但依然坚守“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绝不爭荣辱之虚名”之心, 用画作渗透神意,带给人心灵审美的愉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黄光声先生独爱驰骋在自然山水之间,从中学习山水智慧,其画作也因为融合了自然灵气、再有清净超脱、物我皆忘之心境的真实表露,而有了神品格高的味道。显然水墨画比之重彩画,更适合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在其山水写意作品中,山水相融,清新素淡,表现出一派文人所特有的高风亮节,及一种云淡风轻的澹泊之情。
黄光声先生的山水画《峻崖云纱洒氤氲》,可谓将其对山水画的感悟和理解表达得恰入臻境。高山林立云端,有重淡笔墨变换,以表现远近之感。山脚下树木丛生,给黑白的水墨画面平添了几抹红黄绿意。大山深处,有房屋错落,山下阔水流肆,並有舟楫过往,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渗透给无言的山山水水。整张画面古朴端庄,超尘绝俗,让人不禁詠起“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绝唱!
从艺术的角度看来,此画作更加妙不可言。所谓“墨分五色”,一般是指以墨色的“枯、湿、浓、淡、焦”的多层次的变化象徵性地表现所画对象。黄光声先生深谙用墨之道,在画面中肆意变幻笔墨轻重,使之相互渗透掩映,以达至滋润鲜活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全图採用直视法,所画场景之透视異常精确,无论比例、角度,皆中规矩,令观赏者爱不释手。
常年的短篇幅绘画,让黄光声先生渐有了画长卷的想法。遂完成一幅九米长的山水之作《仁智篇》並获收藏。而後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将一年四季之景象亦请进长卷中来,抒发快意人生。
另外,黄光声先生很久前就开始构思另一幅作品,随身带着一个小本,作绘画草稿。就在一路画一路卷的漫长过程中,一幅25米长、名为《四季抒情》的长卷於2014年9月与百餘幅作品在惠州市博物馆展出。“古木再逢春,枝枝叶叶灵”,画作展示了四季交替变化的自然风光,卷末先是寒冬场景,又以勃发之春渲染。黄光声先生将人生比喻为四季的轮换,以繁春灿烂收笔,暗寓当生命中最萧条的严冬来临,春天的希望就离得不远了。“春夏秋冬,各有所思。冬寒虽苦,春暖也近。阴风逝後,青山隐水。花红风翠,人生自恋。无可放棄,历经坎坷,好景在前。”一名惠州企业家受其文中所言诗句激励,出高价将其买下,可见艺术之美,关键在於价值。 正是秉着“但将吾学展人前,不藏短、不夸长、褒贬声中寻师言”之信念,黄光声先生的艺术造诣才日夜有所长进。他对绘画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从容态度和不攀附、不媚俗的高尚情操。而今,“名利於我如浮云”的黄光声先生虽已声名远播,但依然坚守“只爭开花结果之权利,绝不爭荣辱之虚名”之心,用画作渗透神意,带给人心灵审美的愉悦。
善心湧动心性达观 遊走画艺心境悠然
在山水画家黄光声先生心中,无论贫富,他只管挥情山水,澹泊言志,好比陶潜“採菊东篱下”之悠然。
早年,黄光声先生就读於汕头华侨中学,倚靠领取学校最高的助学金完成初中学业。儘管生活困窘,但由於自外祖父始就信仰基督教的家族渊源,卻让他从小就拥有一颗向善的心。後来,因生活所迫,黄光声先生随母亲流浪到普宁,过上的是乞讨的日子。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让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他甚至因为连续挨了四天饿,身体出现了极度眩晕的状况。此番经历,刻骨铭心,对於艺术家而言,卻极为宝贵。
童年的经历让黄光声先生深刻体会到贫穷的滋味,因此他常对一些穷人生起悲悯之心。为此,他常常将作品作捐助之途,内心无比充实和快乐。2013年,他为深圳廣电集团捐出数十幅作品拍卖,全款作支援新疆喀什扶贫之用,善心善举让人动容。
黄光声先生的母亲教给他的不仅是善良的品质,还有达观的精神。他回忆道,小时候无论生活多麽艰苦,甚至没米下锅,但母亲都很乐观,並始终心怀感恩。这让黄光声先生学会了以达观和感恩之心做人,不强求,不抱怨。“我们之所以得不到想要的,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还不夠。成功绝非偶然,运气也从来不会无故青睐不努力的人。”这句话,在黄光声先生身上亦作了最好体现。
作为一名山水画家,黄光声先生坚守艺术几十年,默默无闻,追求精神富足。在挥情山水间,澹泊以明志,好比陶潜“採菊东篱下”之悠然。他的精神世界与艺术造诣更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受到人们的讚扬!
黄光声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山水国画家
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画家)
中原书画研究院永远艺术顾问及高级画师
国际潮汕书画总会副会长
曾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评为“世界艺术家名人”,业绩入编“20世纪之世界画艺”人物篇《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作品《雪山红梅》及创作律诗《题詠雪梅》分别入选《跨世纪中外翰墨艺术家精品大全》、《第二届中外詠梅翰墨精品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