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事歌曲《魔王》是舒伯特作于1815年的作品,这首歌曲的内容源自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诗歌,分别描绘了叙述者、父亲、儿子以及魔王四個不同的形象,通过人声和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营造出紧张阴森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突出,本文从音乐结构中的艺术特征、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钢琴伴奏织体的独特地位三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而体现出歌曲中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魔王》;结构特征;音乐形象刻画;钢琴伴奏;诗与乐
艺术歌曲是“一种结构短小、歌词精美,旋律和伴奏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声乐作品。”享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将艺术歌曲发展到浪漫主义的全盛时期,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旋律优美又充满诗意,同时又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的丰富土壤,将诗歌的韵味与音乐的曲调达到完美的结合。
本文所要分析的这首叙事歌曲《魔王》完成于1815年,是舒伯特在18岁时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诗歌而创作的一首作品。作品的内容源自德国的民间神话,讲述了一位父亲抱着生病的孩子请医生诊治,但孩子没有得救,就在父亲回家的路上,孩子在父亲的怀里停止了呼吸,魔鬼用甜言蜜语诱惑天真无邪的孩子,将他带进了死亡。作品中分别描绘了叙述者、父亲、儿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的形象,“歌德的诗比通常的早期叙事歌紧凑,情节展开速度极快,三个人物形象中孩子的哭叫声每重复一次升高一个音,进行的停顿和宣叙调中最后一行诗句制造了卓绝的戏剧性结局。”这首作品通过人声和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营造出紧张阴森的情境和气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突出。本文试图从音乐结构中的艺术特征、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钢琴伴奏织体的独特地位三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体现出歌曲中诗与乐完美结合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结构中的艺术特征
这是一首通体歌形式的叙事歌曲,即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整首歌曲除前奏以外共有八个段落,共148小节,歌曲在主调g小调的基础上不断频繁地转调,最后又回到g小调上。前奏部分(1—15)共15小节,由g小调进入,连续的三连音从一开始就将歌曲带入了紧张地气氛。歌曲的第一段(16—32)共17小节,由故事的讲述者所演唱。这一段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之后是四小节的间奏,由钢琴伴奏完成。第二段(37—54)共18小节,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同样为四个乐句构成。第三段(58—72)音乐的力度为ppp,是魔王對孩子诱惑的声音,情绪十分紧张而神秘,由四个乐句构成,整段都在降B大调上进行。第四段(73—85)又是儿子与父亲的对话,第一句由g小调进入,进而向属关系调的b小调离调,第三句在e小调陈述,最后在结束处转回到其关系大调G大调。第五段(87—96)魔王的声音第二次出现,由C大调进入,在第二句转为属关系调G大调,第三、四句回到C大调上陈述。第六段(98—112)又是孩子对父亲的呼唤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安抚,从a小调进入,第二句转入升c小调,最后转入d小调。第七段(117—131)第一、二乐句都在d小调陈述,第三乐句向降b小调离调,最后又回到g小调。第八段(133—148)又回到故事的讲述者的角色,前两个乐句在g小调进行,第三句转入降A大调,最后由钢琴伴奏使全曲结束在g小调的主和弦上。
曲式结构图如下:
全曲除前奏以外共分为八个乐段。乐曲的前奏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三连音模仿的急促的马蹄声使音乐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紧张地气氛当中。如谱例:
人声以叙述者的口吻从第15小节的弱拍进入,造成了神秘感。第一段为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为4+4+4+4的方整性乐段结构。第二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三句都为4小节的乐句,第四句为3小节,为4+4+4+3的结构。第三段是魔王对孩子诱骗的召唤,结构上与第二段相同,为4+4+4+3。第四段又是孩子与父亲的对话,为4+3+2+3的结构,前两个乐句是孩子对父亲求助的呐喊,后两句为父亲对孩子抚慰性的话语。第五段魔王再次出现,进一步诱惑孩子,为2+4+2+2的结构。第六段孩子的恐惧感加强,声调升高,造成了音乐紧张不安的情绪。这一段为4+3+4+3的结构。第七段魔王和孩子这两个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同一乐段,形成了乐曲的高潮,也是整首歌曲最紧张不安的部分,结构为3+4+4+4的四乐句结构。最后一段又回到叙述者的角色来交代整个故事的结局,为4+4+3+3的结构,最后一句的唱词只有两小节,结束音是由钢琴伴奏来完成的。通过对整首歌曲中乐段和句法的划分,可以看到,除第一段以外,其余乐段均为不方整的乐段结构,这不仅说明音乐与诗词联系的紧密性,同时也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艺术歌曲《魔王》在调性上虽然全曲频繁转调,但始终围绕主调g小调进行,并且最后结束在g小调的主和弦上,形成了调性上的统一。歌曲的八个段落都由4个乐句构成,形成了乐段规模的统一。钢琴伴奏织体的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造成了从头至尾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音乐情绪上的统一。唱词与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形成了音乐的连贯性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统一。歌曲中不断离调和转调,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感,同时也表现了不同的音乐性格和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采用了不同的力度和音调,如孩子的恐惧性音调,父亲的平稳性音调,魔王的诱惑性音调在旋律和音高以及力度上都形成了差异。乐段中句法的不方整性构成了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
二、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
浑厚的男中音首先叙述黑夜疾驰的马蹄声,是父亲带着儿子正要回家。父亲以深沉温暖的声音问儿子,为什么这样害怕惊慌?孩子以微弱的声音回答他,说自己看到了头戴着雉尾皇冠的魔王,接着魔王鬼魅般的声音真的出现,充满诱骗,要孩子随他一起走。孩子变得惊慌失措,他呼喊父亲,父亲极力安慰孩子,告诉他看到的不过是烟雾弥漫,不过是风吹树叶的声音。孩子的恐惧令父亲感到不安,快马飞奔回家,但孩子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死神的魔掌。 歌曲的第一段是故事的叙述者的开场白,口语化以及陈述性的朗诵音调将听众带入故事的情景当中。第二段至第七段都是父亲、孩子和魔王三个角色的对话,都由一位演唱者来完成,这就需要演唱者担任不同的角色变化,从而表现出三个不同的形象和心理活动。最后一段又交给讲故事的人来叙述故事的结局,尽管父亲竭尽全力赶回家,但怀里的孩子还是死去了,父亲悲痛欲绝,故事以悲剧收场。
作品中歌词与钢琴伴奏结合十分紧密,可以说故事的内容和内涵是由歌词和音乐的钢琴伴奏共同来完成的,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来看,全曲离调和转调十分频繁,但始终围绕主调g小调进行。在第二段孩子对父亲的呼喊以g小调,进入,通过半音进行转到g小调的属关系调c小调上,之后又通过钢琴伴奏过度到降b小调。第四段中孩子的出现仍然在g小调及其下属关系调b小调上进行。第六段孩子的唱段在a小调陈述,到第七段孩子的声音最后一次出现仍然是在小调上陈述。可见,小调性的音色更能体现孩子柔弱的心理,听众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内心向父亲求助的渴望以及对魔王的恐惧。并且在旋律上,孩子唱词的音域一次比一次升高,力度不断加强,把音乐推向了高潮。但不同的是父亲的角色第四次出现时调性十分不稳定,先是在升c小调,又转到d小调上,体现了父亲紧张地情绪加强,也预示了孩子不断走向死亡的事实。如谱例:
而表现魔王的形象多为抒情甜蜜的的音调,力度上明显减弱,对孩子充满了诱惑,同时也映射了魔王美丽温柔的声音背后所隐藏的虚伪和狡猾。魔王第三次出现的时候与前两次出现了明显不同,声音不再温柔,力度加强,魔王狰狞暴力的真正面目暴露出来。如谱例:
作曲家通过调性的色彩差异将三个角色的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到位,这也是整首歌曲频繁离调转调的原因所在。
三、钢琴伴奏织体的独特地位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是十分重要的,他的钢琴伴奏与歌曲的旋律同样丰富多样、匠心独运。钢琴音型往往从歌词当中深化出来,例如这一首《魔王》中,贯穿全曲的三连音音型就是模仿了故事中急促的马蹄声,同时也描绘了父亲紧紧抱住受惊的孩子赶路时手足无措的焦急心情,从而形成了整首乐曲的紧张度和神秘感。可见,钢琴伴奏的音型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而是用以渲染歌曲当中故事发展的意境。整体来看钢琴伴奏的音型并不复杂,和声大多在主属关系上进行,但由于整首歌曲频繁离调和转调,因而钢琴伴奏就在乐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演唱者提供转调和弦进行过度,使唱词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钢琴伴奏织体在舒伯特笔下的艺术歌曲中具有与声乐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在音乐形象的刻画、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音乐音响效果的意境烘托等方面赋予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如谱例:
四、结语
舒伯特一生简短而朴素,歌曲《魔王》是舒伯特早期创作中的作品。当时舒伯特被哥德的抒情诗所启发创作艺术歌曲,曾想与哥德相识,但没有得到回应。从今天看来,这不仅仅是舒伯特和哥德的遗憾,也是一个时代的遗憾。在舒伯特的音乐中,他渴望自由地表达思想,渴望将内心的悲哀与热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失败感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但舒伯特又不是完全的浪漫主义者,他崇拜贝多芬,“而贝多芬有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者,有时又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者,舒伯特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贝多芬的这种双重性。”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文学与音乐的關系,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利德歌曲在浪漫主义初期达到了真正繁荣的高度的原因。或许舒伯特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艺术歌曲之父”,在舒伯特的时代,利德歌曲并不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但是,舒伯特却将艺术歌曲完全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对待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舒伯特并没有采取浪漫主义的做法将诗歌推崇到绝对的高度,而是将器乐伴奏提高到与诗歌以及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建立了诗与乐之间的一种特有的均衡关系。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并不是像以往作曲家的歌曲创作那样只是配以简单的和声辅助,而是將人声与伴奏巧妙地相结合,真正使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人们常说哥德不喜欢舒伯特为他的诗作配成的歌曲,而喜欢采尔特所配的那些简单得多的旋律,这证明哥德的音乐趣味未免太差了。但是这也很可能是因为哥德感觉到在采尔特的歌曲中他的诗还占着统治地位,而在舒伯特的歌曲里,把他的诗变成了音乐,从而剥夺了他的诗的所有权了呢?”或许这只是当时一些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然而今天已然无须再去争论,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艺术歌曲的确在舒伯特的笔下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并成为几百年后依然不可磨灭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徐兆仁.浅议艺术歌曲的属性与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2]沈蝶.诗与乐的交响——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J].黄河之声.2012(02).
[3]龙涛.艺术歌曲的缘起[J].艺术教育.2006(04).
[4]于善英.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4).
关键词:《魔王》;结构特征;音乐形象刻画;钢琴伴奏;诗与乐
艺术歌曲是“一种结构短小、歌词精美,旋律和伴奏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声乐作品。”享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将艺术歌曲发展到浪漫主义的全盛时期,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旋律优美又充满诗意,同时又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的丰富土壤,将诗歌的韵味与音乐的曲调达到完美的结合。
本文所要分析的这首叙事歌曲《魔王》完成于1815年,是舒伯特在18岁时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诗歌而创作的一首作品。作品的内容源自德国的民间神话,讲述了一位父亲抱着生病的孩子请医生诊治,但孩子没有得救,就在父亲回家的路上,孩子在父亲的怀里停止了呼吸,魔鬼用甜言蜜语诱惑天真无邪的孩子,将他带进了死亡。作品中分别描绘了叙述者、父亲、儿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的形象,“歌德的诗比通常的早期叙事歌紧凑,情节展开速度极快,三个人物形象中孩子的哭叫声每重复一次升高一个音,进行的停顿和宣叙调中最后一行诗句制造了卓绝的戏剧性结局。”这首作品通过人声和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营造出紧张阴森的情境和气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突出。本文试图从音乐结构中的艺术特征、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钢琴伴奏织体的独特地位三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体现出歌曲中诗与乐完美结合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结构中的艺术特征
这是一首通体歌形式的叙事歌曲,即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整首歌曲除前奏以外共有八个段落,共148小节,歌曲在主调g小调的基础上不断频繁地转调,最后又回到g小调上。前奏部分(1—15)共15小节,由g小调进入,连续的三连音从一开始就将歌曲带入了紧张地气氛。歌曲的第一段(16—32)共17小节,由故事的讲述者所演唱。这一段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之后是四小节的间奏,由钢琴伴奏完成。第二段(37—54)共18小节,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同样为四个乐句构成。第三段(58—72)音乐的力度为ppp,是魔王對孩子诱惑的声音,情绪十分紧张而神秘,由四个乐句构成,整段都在降B大调上进行。第四段(73—85)又是儿子与父亲的对话,第一句由g小调进入,进而向属关系调的b小调离调,第三句在e小调陈述,最后在结束处转回到其关系大调G大调。第五段(87—96)魔王的声音第二次出现,由C大调进入,在第二句转为属关系调G大调,第三、四句回到C大调上陈述。第六段(98—112)又是孩子对父亲的呼唤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安抚,从a小调进入,第二句转入升c小调,最后转入d小调。第七段(117—131)第一、二乐句都在d小调陈述,第三乐句向降b小调离调,最后又回到g小调。第八段(133—148)又回到故事的讲述者的角色,前两个乐句在g小调进行,第三句转入降A大调,最后由钢琴伴奏使全曲结束在g小调的主和弦上。
曲式结构图如下:
全曲除前奏以外共分为八个乐段。乐曲的前奏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三连音模仿的急促的马蹄声使音乐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紧张地气氛当中。如谱例:
人声以叙述者的口吻从第15小节的弱拍进入,造成了神秘感。第一段为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为4+4+4+4的方整性乐段结构。第二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三句都为4小节的乐句,第四句为3小节,为4+4+4+3的结构。第三段是魔王对孩子诱骗的召唤,结构上与第二段相同,为4+4+4+3。第四段又是孩子与父亲的对话,为4+3+2+3的结构,前两个乐句是孩子对父亲求助的呐喊,后两句为父亲对孩子抚慰性的话语。第五段魔王再次出现,进一步诱惑孩子,为2+4+2+2的结构。第六段孩子的恐惧感加强,声调升高,造成了音乐紧张不安的情绪。这一段为4+3+4+3的结构。第七段魔王和孩子这两个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同一乐段,形成了乐曲的高潮,也是整首歌曲最紧张不安的部分,结构为3+4+4+4的四乐句结构。最后一段又回到叙述者的角色来交代整个故事的结局,为4+4+3+3的结构,最后一句的唱词只有两小节,结束音是由钢琴伴奏来完成的。通过对整首歌曲中乐段和句法的划分,可以看到,除第一段以外,其余乐段均为不方整的乐段结构,这不仅说明音乐与诗词联系的紧密性,同时也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艺术歌曲《魔王》在调性上虽然全曲频繁转调,但始终围绕主调g小调进行,并且最后结束在g小调的主和弦上,形成了调性上的统一。歌曲的八个段落都由4个乐句构成,形成了乐段规模的统一。钢琴伴奏织体的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造成了从头至尾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音乐情绪上的统一。唱词与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形成了音乐的连贯性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统一。歌曲中不断离调和转调,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感,同时也表现了不同的音乐性格和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采用了不同的力度和音调,如孩子的恐惧性音调,父亲的平稳性音调,魔王的诱惑性音调在旋律和音高以及力度上都形成了差异。乐段中句法的不方整性构成了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
二、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
浑厚的男中音首先叙述黑夜疾驰的马蹄声,是父亲带着儿子正要回家。父亲以深沉温暖的声音问儿子,为什么这样害怕惊慌?孩子以微弱的声音回答他,说自己看到了头戴着雉尾皇冠的魔王,接着魔王鬼魅般的声音真的出现,充满诱骗,要孩子随他一起走。孩子变得惊慌失措,他呼喊父亲,父亲极力安慰孩子,告诉他看到的不过是烟雾弥漫,不过是风吹树叶的声音。孩子的恐惧令父亲感到不安,快马飞奔回家,但孩子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死神的魔掌。 歌曲的第一段是故事的叙述者的开场白,口语化以及陈述性的朗诵音调将听众带入故事的情景当中。第二段至第七段都是父亲、孩子和魔王三个角色的对话,都由一位演唱者来完成,这就需要演唱者担任不同的角色变化,从而表现出三个不同的形象和心理活动。最后一段又交给讲故事的人来叙述故事的结局,尽管父亲竭尽全力赶回家,但怀里的孩子还是死去了,父亲悲痛欲绝,故事以悲剧收场。
作品中歌词与钢琴伴奏结合十分紧密,可以说故事的内容和内涵是由歌词和音乐的钢琴伴奏共同来完成的,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来看,全曲离调和转调十分频繁,但始终围绕主调g小调进行。在第二段孩子对父亲的呼喊以g小调,进入,通过半音进行转到g小调的属关系调c小调上,之后又通过钢琴伴奏过度到降b小调。第四段中孩子的出现仍然在g小调及其下属关系调b小调上进行。第六段孩子的唱段在a小调陈述,到第七段孩子的声音最后一次出现仍然是在小调上陈述。可见,小调性的音色更能体现孩子柔弱的心理,听众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内心向父亲求助的渴望以及对魔王的恐惧。并且在旋律上,孩子唱词的音域一次比一次升高,力度不断加强,把音乐推向了高潮。但不同的是父亲的角色第四次出现时调性十分不稳定,先是在升c小调,又转到d小调上,体现了父亲紧张地情绪加强,也预示了孩子不断走向死亡的事实。如谱例:
而表现魔王的形象多为抒情甜蜜的的音调,力度上明显减弱,对孩子充满了诱惑,同时也映射了魔王美丽温柔的声音背后所隐藏的虚伪和狡猾。魔王第三次出现的时候与前两次出现了明显不同,声音不再温柔,力度加强,魔王狰狞暴力的真正面目暴露出来。如谱例:
作曲家通过调性的色彩差异将三个角色的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到位,这也是整首歌曲频繁离调转调的原因所在。
三、钢琴伴奏织体的独特地位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是十分重要的,他的钢琴伴奏与歌曲的旋律同样丰富多样、匠心独运。钢琴音型往往从歌词当中深化出来,例如这一首《魔王》中,贯穿全曲的三连音音型就是模仿了故事中急促的马蹄声,同时也描绘了父亲紧紧抱住受惊的孩子赶路时手足无措的焦急心情,从而形成了整首乐曲的紧张度和神秘感。可见,钢琴伴奏的音型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而是用以渲染歌曲当中故事发展的意境。整体来看钢琴伴奏的音型并不复杂,和声大多在主属关系上进行,但由于整首歌曲频繁离调和转调,因而钢琴伴奏就在乐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演唱者提供转调和弦进行过度,使唱词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钢琴伴奏织体在舒伯特笔下的艺术歌曲中具有与声乐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在音乐形象的刻画、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音乐音响效果的意境烘托等方面赋予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如谱例:
四、结语
舒伯特一生简短而朴素,歌曲《魔王》是舒伯特早期创作中的作品。当时舒伯特被哥德的抒情诗所启发创作艺术歌曲,曾想与哥德相识,但没有得到回应。从今天看来,这不仅仅是舒伯特和哥德的遗憾,也是一个时代的遗憾。在舒伯特的音乐中,他渴望自由地表达思想,渴望将内心的悲哀与热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失败感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但舒伯特又不是完全的浪漫主义者,他崇拜贝多芬,“而贝多芬有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者,有时又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者,舒伯特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贝多芬的这种双重性。”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文学与音乐的關系,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利德歌曲在浪漫主义初期达到了真正繁荣的高度的原因。或许舒伯特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艺术歌曲之父”,在舒伯特的时代,利德歌曲并不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但是,舒伯特却将艺术歌曲完全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对待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舒伯特并没有采取浪漫主义的做法将诗歌推崇到绝对的高度,而是将器乐伴奏提高到与诗歌以及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建立了诗与乐之间的一种特有的均衡关系。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并不是像以往作曲家的歌曲创作那样只是配以简单的和声辅助,而是將人声与伴奏巧妙地相结合,真正使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人们常说哥德不喜欢舒伯特为他的诗作配成的歌曲,而喜欢采尔特所配的那些简单得多的旋律,这证明哥德的音乐趣味未免太差了。但是这也很可能是因为哥德感觉到在采尔特的歌曲中他的诗还占着统治地位,而在舒伯特的歌曲里,把他的诗变成了音乐,从而剥夺了他的诗的所有权了呢?”或许这只是当时一些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然而今天已然无须再去争论,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艺术歌曲的确在舒伯特的笔下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并成为几百年后依然不可磨灭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徐兆仁.浅议艺术歌曲的属性与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2]沈蝶.诗与乐的交响——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J].黄河之声.2012(02).
[3]龙涛.艺术歌曲的缘起[J].艺术教育.2006(04).
[4]于善英.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