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行》中说:“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短短的14个字道尽诗中人的高超演奏技艺,将音乐的质感与诗词的意境完美融合,使人有“音从景生、景在音中”的情感体验。可见,好的音乐对人情感的表达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不同于电影配乐的“定制化”,电教片的配乐一般都要依靠引用既有乐曲,基本上做不到专门作曲。鉴于此,掌握好配乐的技巧引用就成为创作电教片的基本功之一。下面,笔者就尝试以安徽省委组织部与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合拍、荣获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典型事迹片三等奖的《一个社区书记的梦》为例,探讨一下专题片的配乐应用技巧。
声画合一下的乐器选择
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电视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将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故事情节的衔接、情感走向的延伸?声画合一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其中,蒙太奇手法最为常用,它使音乐与画面打破常规意识再组合,可深刻突出电视片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结合手法则有很多,比如平行同步、分立、对比等,都是音乐蒙太奇的重要手法。在配乐选择上,要从演奏乐器、音乐情绪、音色表达等多方面与画面比对结合看,比如管弦乐适合烘托恢弘庞大的时代场面,民乐丝竹多用来描绘细腻感伤之情,而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等则更多用于表达激扬热烈的情感等,情、景、声三者要有机结合、配合得法。《一个社区书记的梦》讲的是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新风社区党总支书记邢春桂一心为民服务的工作事迹。片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有的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沟沟坎坎、酸甜苦辣,一路感受下来,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乡间小溪,质朴动人,宁静深沉。基于片子温暖柔和的叙事风格,全片配乐多选用钢琴、提琴、竹笛、吉他等乐器,轻柔缓慢、不急不躁、缓急有度地“帮着”片子将主人公的故事娓娓道来,用接近人声的乐器配合画面解说,让观众随着安宁的钢琴曲、柔美的小提琴和细腻的笛声入景入情。
主题音乐的重复强调
一部成片的配乐有很多种形式,如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场景音乐等,而其中主题音乐在强化主旨和中心思想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编辑主题音乐时,既可选择音色情感相近的节段宏观白描影片轮廓,也可跳跃式插入风格迥异的小节来单独勾勒。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可采取多次重复同一乐段的手法强化观者记忆,使其再次聆听相同乐段时唤起或递进观影情感;也可采用不同乐段有机组合强调主题,比如引用同一首乐曲中不同小节,或者引用不同乐曲与影片情感相应的乐段,通过这些音乐手段快速将观众带入片子的情感世界。
《一个社区书记的梦》开篇出现了邢春桂书记创办的爱心家园服务站开园第一天的情景,邢春桂带领工作人员认真为开园做着最后检查,从吃到用无一遗漏。这时钢琴曲《 kiss the rain》缓缓响起,旋律轻柔曼妙,闻者如沐春风。舒缓的音调平铺直叙,缓慢安详。此时镜头聚焦邢书记那张满布慈祥和蔼的面庞,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十分完美,将邢春桂对社区留守儿童的深沉的爱诠释了出来。镜头转换,在片子结尾,这首钢琴曲再次响起,画面对准正为孤寡老人徐善芳择菜的邢书记,同期声解说她为了帮徐奶奶减免水费而做的不懈努力,动人的细节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再次叩响观众心灵上最柔软的部分。这里,钢琴曲《 kiss the rain》的反复使用,起到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情感催化作用,从而强化了片子的主题。
人物性格的音乐表达
人物专题片既要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又要突出曲折的情节和强烈的矛盾戏剧冲突。而音乐的长处则是善于表达人的情感和情绪,这个特点赋予了音乐以特殊的表意作用,从而使音乐成为专题片传达情感信息的利器。选择适当音乐传达情感信息突出人物性格,是每个专题片制作者都要掌握的制作技巧。
每首乐曲都具有自身特有的情感信息,这些信息表现为乐曲的节奏、速度、音色甚至音乐背后的故事等,在制作中根据主体实际情况选择情感信息相宜的配乐,以表现主人公快乐、悲伤、兴奋、忧郁等不同情绪,将观众对人物的感官认识向画面外延伸,这一过程就叫配乐选择。也就是要将音乐本身的艺术特色与专题片人物性格主旨相结合,用音乐语言配合画面将人物性格特征凸显出来,或用技术手法将矛盾发展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心理状态烘托出来。
《一个社区书记的梦》在运用音乐突出人物性格上处理巧妙,选用了世界著名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雅尼·克里索马利的《夜莺》作为段落配乐。该乐曲以中国传统乐器竹笛为主要演奏乐器,其曲风悠远,曲调柔和,歌颂了一只为爱而用尽生命歌唱的夜莺。片子叙述了邢春桂筹划开办社区爱心家园的艰辛过程:仅有的公共用房要被社区干部出租,她苦口婆心劝说得以保存;没有资金没有生源,她跑完政府进居民家,终于拉来了60万元的赞助和40多个孩子……此时竹笛引领的主旋律响起,悠扬清冽,如同一只夜莺在呢喃诉说,并与邢春桂的情感频率逐渐统一,如诉如泣、千回百转的笛声更将邢春桂不畏艰难、倾力奉献的形象刻画得丰满立体。音乐背景故事与影片主题故事在情感上的高度契合,使观众在体味片中人物性格时有所依托,更易产生共鸣。
片子进行到中后段,以邢春桂为下岗职工贺进华开办小红帽培训中心、为失业人员何宗水贷款创办小卖店为例,讲述了邢春桂从生活点滴入手,将社区居民的日常安危时刻记心的好书记形象,在全片属于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里的配乐也要成为全片的情感支点。旅韩华裔作曲家钢琴曲《白日梦》选段《tears》以及新世纪风格乐队神秘园组合的小提琴版《神秘园之歌》成为这一段落的配乐主角,舒缓温情、空灵恬静的柔板系列自然形成一个音乐段落,将邢春桂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刻画了出来,加深了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与认同。
用配乐链接片段整合结构
在专题片中,音乐不再是单纯的音乐,它与画面一起构成了音乐语言,组成视听盛宴,所以在音乐的选择和编辑上必须考虑片子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脉络。专题片中运用最多的画面剪辑手法是多组镜头衔接,比如一段较为冗长的画面,基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表明,在画面选择上就会择其重点、舍其枝节,而此时符合整体情境的一段完整配乐就是将这些看似零碎的画面片段组合起来的粘合剂,将不同镜头片段或串联或并联,组成了一曲有生命的乐章。也可针对不同场景,截取不同音乐片段作为背景声音,虽然整体上音乐不是连续的,但与每个段落画面的衔接对应,会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一个社区书记的梦》里有一组镜头描述了社区爱心家园的日常景象,学生们像春天里欢鸣的小鸟叽叽喳喳地笑着闹着,在操场上、教室里留下了他们快乐的笑声。此时没有一句解说词,全凭吉他曲《remembering me》来串联画面,其欢快跃动的曲风也与画面中朝气蓬勃的情节丝丝入扣,支撑起整个片段情感的过渡与衔接。
一部出彩的专题片少不了音乐的辅佐。音乐就像一条潜伏在语言与画面下面的丝线,将全片串成闪光的珠串,即使曲终人散,观众仍觉绕梁三日,沉思回味良久不断。
声画合一下的乐器选择
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电视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将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故事情节的衔接、情感走向的延伸?声画合一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其中,蒙太奇手法最为常用,它使音乐与画面打破常规意识再组合,可深刻突出电视片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结合手法则有很多,比如平行同步、分立、对比等,都是音乐蒙太奇的重要手法。在配乐选择上,要从演奏乐器、音乐情绪、音色表达等多方面与画面比对结合看,比如管弦乐适合烘托恢弘庞大的时代场面,民乐丝竹多用来描绘细腻感伤之情,而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等则更多用于表达激扬热烈的情感等,情、景、声三者要有机结合、配合得法。《一个社区书记的梦》讲的是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新风社区党总支书记邢春桂一心为民服务的工作事迹。片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有的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沟沟坎坎、酸甜苦辣,一路感受下来,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乡间小溪,质朴动人,宁静深沉。基于片子温暖柔和的叙事风格,全片配乐多选用钢琴、提琴、竹笛、吉他等乐器,轻柔缓慢、不急不躁、缓急有度地“帮着”片子将主人公的故事娓娓道来,用接近人声的乐器配合画面解说,让观众随着安宁的钢琴曲、柔美的小提琴和细腻的笛声入景入情。
主题音乐的重复强调
一部成片的配乐有很多种形式,如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场景音乐等,而其中主题音乐在强化主旨和中心思想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编辑主题音乐时,既可选择音色情感相近的节段宏观白描影片轮廓,也可跳跃式插入风格迥异的小节来单独勾勒。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可采取多次重复同一乐段的手法强化观者记忆,使其再次聆听相同乐段时唤起或递进观影情感;也可采用不同乐段有机组合强调主题,比如引用同一首乐曲中不同小节,或者引用不同乐曲与影片情感相应的乐段,通过这些音乐手段快速将观众带入片子的情感世界。
《一个社区书记的梦》开篇出现了邢春桂书记创办的爱心家园服务站开园第一天的情景,邢春桂带领工作人员认真为开园做着最后检查,从吃到用无一遗漏。这时钢琴曲《 kiss the rain》缓缓响起,旋律轻柔曼妙,闻者如沐春风。舒缓的音调平铺直叙,缓慢安详。此时镜头聚焦邢书记那张满布慈祥和蔼的面庞,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十分完美,将邢春桂对社区留守儿童的深沉的爱诠释了出来。镜头转换,在片子结尾,这首钢琴曲再次响起,画面对准正为孤寡老人徐善芳择菜的邢书记,同期声解说她为了帮徐奶奶减免水费而做的不懈努力,动人的细节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再次叩响观众心灵上最柔软的部分。这里,钢琴曲《 kiss the rain》的反复使用,起到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情感催化作用,从而强化了片子的主题。
人物性格的音乐表达
人物专题片既要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又要突出曲折的情节和强烈的矛盾戏剧冲突。而音乐的长处则是善于表达人的情感和情绪,这个特点赋予了音乐以特殊的表意作用,从而使音乐成为专题片传达情感信息的利器。选择适当音乐传达情感信息突出人物性格,是每个专题片制作者都要掌握的制作技巧。
每首乐曲都具有自身特有的情感信息,这些信息表现为乐曲的节奏、速度、音色甚至音乐背后的故事等,在制作中根据主体实际情况选择情感信息相宜的配乐,以表现主人公快乐、悲伤、兴奋、忧郁等不同情绪,将观众对人物的感官认识向画面外延伸,这一过程就叫配乐选择。也就是要将音乐本身的艺术特色与专题片人物性格主旨相结合,用音乐语言配合画面将人物性格特征凸显出来,或用技术手法将矛盾发展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心理状态烘托出来。
《一个社区书记的梦》在运用音乐突出人物性格上处理巧妙,选用了世界著名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雅尼·克里索马利的《夜莺》作为段落配乐。该乐曲以中国传统乐器竹笛为主要演奏乐器,其曲风悠远,曲调柔和,歌颂了一只为爱而用尽生命歌唱的夜莺。片子叙述了邢春桂筹划开办社区爱心家园的艰辛过程:仅有的公共用房要被社区干部出租,她苦口婆心劝说得以保存;没有资金没有生源,她跑完政府进居民家,终于拉来了60万元的赞助和40多个孩子……此时竹笛引领的主旋律响起,悠扬清冽,如同一只夜莺在呢喃诉说,并与邢春桂的情感频率逐渐统一,如诉如泣、千回百转的笛声更将邢春桂不畏艰难、倾力奉献的形象刻画得丰满立体。音乐背景故事与影片主题故事在情感上的高度契合,使观众在体味片中人物性格时有所依托,更易产生共鸣。
片子进行到中后段,以邢春桂为下岗职工贺进华开办小红帽培训中心、为失业人员何宗水贷款创办小卖店为例,讲述了邢春桂从生活点滴入手,将社区居民的日常安危时刻记心的好书记形象,在全片属于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里的配乐也要成为全片的情感支点。旅韩华裔作曲家钢琴曲《白日梦》选段《tears》以及新世纪风格乐队神秘园组合的小提琴版《神秘园之歌》成为这一段落的配乐主角,舒缓温情、空灵恬静的柔板系列自然形成一个音乐段落,将邢春桂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刻画了出来,加深了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与认同。
用配乐链接片段整合结构
在专题片中,音乐不再是单纯的音乐,它与画面一起构成了音乐语言,组成视听盛宴,所以在音乐的选择和编辑上必须考虑片子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脉络。专题片中运用最多的画面剪辑手法是多组镜头衔接,比如一段较为冗长的画面,基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表明,在画面选择上就会择其重点、舍其枝节,而此时符合整体情境的一段完整配乐就是将这些看似零碎的画面片段组合起来的粘合剂,将不同镜头片段或串联或并联,组成了一曲有生命的乐章。也可针对不同场景,截取不同音乐片段作为背景声音,虽然整体上音乐不是连续的,但与每个段落画面的衔接对应,会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一个社区书记的梦》里有一组镜头描述了社区爱心家园的日常景象,学生们像春天里欢鸣的小鸟叽叽喳喳地笑着闹着,在操场上、教室里留下了他们快乐的笑声。此时没有一句解说词,全凭吉他曲《remembering me》来串联画面,其欢快跃动的曲风也与画面中朝气蓬勃的情节丝丝入扣,支撑起整个片段情感的过渡与衔接。
一部出彩的专题片少不了音乐的辅佐。音乐就像一条潜伏在语言与画面下面的丝线,将全片串成闪光的珠串,即使曲终人散,观众仍觉绕梁三日,沉思回味良久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