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体验的评价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广大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必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正确评价学生的个性体验。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我认为要对学生阅读体验做出准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适当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明确性原则。
关键词:语文阅读评价;阅读体验;遵循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还给学生自主阅读权。教师能否对学生的阅读体验做到正确有效地点评,是衡量教师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读,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往往不能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阅读体验。怎样评价好学生的阅读体悟是教师应该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阅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原则。
一、阅读评价的适当性原则
近几年,全国各地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但不可否认仍有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参考答案作为评价学生发言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的思维的单一化,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评价方式收得过紧,另一种极端是对学生阅读体验空间给得过宽,评价放得过松。一些教师对新课标中的要求过度地追求,一味地强调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对学生任何阅读体验不管正确与否都加以赞扬。这种一味肯定将使阅读迷失方向,难以达到教学既定目标。教师应避免这两个极端,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性点评。
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阅读新课标的内容,了解新课标有利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宽容地评价学生发自心灵的真实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实现把阅读体验权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理念。所谓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是不管学生观点正确与否,阅读感受程度是深是浅,教师都要不断地大加赞赏。体验不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它不等于可以脱离文本本义,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教师不但要明确“珍视”不是“包庇纵容”,更要学会辨别什么样的阅读体验才是应该肯定的。总之,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针对学生理解体验的正确与否、程度如何进行区别点评。
二、阅读评价的有效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主张把阅读体验权还给学生,但是学生处于思想不成熟时期,难免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发生偏差,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然而通常情况下,教师或是作为权威者简单地重复、概括学生发言内容,或是作为仲裁者主观地判断学生体验的对错,这些评价都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应如何通过有效地评价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不是权威者,不是仲裁者而是一个引导组织者。教师的阅读教学评价行为都是为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服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与学生进行平等民主的对话,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肯定或指正学生的创见,并能让学生从你的点评中得到一些启发,进一步促进阅读体验的深化。其次,要多用一些质疑评价来引导学生逐步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想法时常用一些陈述句,或肯定,或否定,或概述学生的发言,这种重复低效的初级评价,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直观感性认知,次数过多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不能引发思维的困惑。而我们知道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思维始于疑问,教师要调动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就需要不断地质疑学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阅读评价的明确性原则
在课堂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发言积极性很高,他们为了博得老师的注意胡乱地表达自己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甚至为了求异而大唱反调。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往往一时间很难做出一个准确地回应:有些教师会大加赞赏这位学生的创新性;有些可能会一棒子打死,指责这位同学没有用心思考问题;更多教师则会因为很难判断学生看法的对与错而不敢轻易下结论,不加任何评点就请下一位同学发言。如此很容易混淆学生视听,导致课堂导向不明,教师的权威性也遭到挑战。如何解决这种教学尴尬局面呢?
教师们之所以给学生做出模糊的回应,是因为他们对独特的体验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独特体验与大唱反调都有“思想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们很容易把两者混淆。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评价,我们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独特的体验是在读者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文本深入对话后所得的思想成果,它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所产生的;而大唱反调则一般是学生对文本缺乏认真地思考,细心揣摩,凭空发表的言论,这种体验是浮于表面的,甚至完全脱离了文本本义。在应对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的阅读感受是否属于我们所倡导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并且做出鲜明的评价。
小结: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线教师要重视阅读评价,结合自己的理论实践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最终提高自己的阅读评价水平。以上三个原则是本人在学习理论及实践中得到的一点收获,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在实际教学中,语文阅读评价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我们发现及提出更有效地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评价;阅读体验;遵循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还给学生自主阅读权。教师能否对学生的阅读体验做到正确有效地点评,是衡量教师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读,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往往不能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阅读体验。怎样评价好学生的阅读体悟是教师应该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阅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原则。
一、阅读评价的适当性原则
近几年,全国各地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但不可否认仍有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参考答案作为评价学生发言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的思维的单一化,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评价方式收得过紧,另一种极端是对学生阅读体验空间给得过宽,评价放得过松。一些教师对新课标中的要求过度地追求,一味地强调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对学生任何阅读体验不管正确与否都加以赞扬。这种一味肯定将使阅读迷失方向,难以达到教学既定目标。教师应避免这两个极端,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性点评。
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阅读新课标的内容,了解新课标有利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宽容地评价学生发自心灵的真实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实现把阅读体验权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理念。所谓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是不管学生观点正确与否,阅读感受程度是深是浅,教师都要不断地大加赞赏。体验不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它不等于可以脱离文本本义,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教师不但要明确“珍视”不是“包庇纵容”,更要学会辨别什么样的阅读体验才是应该肯定的。总之,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针对学生理解体验的正确与否、程度如何进行区别点评。
二、阅读评价的有效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主张把阅读体验权还给学生,但是学生处于思想不成熟时期,难免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发生偏差,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然而通常情况下,教师或是作为权威者简单地重复、概括学生发言内容,或是作为仲裁者主观地判断学生体验的对错,这些评价都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应如何通过有效地评价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不是权威者,不是仲裁者而是一个引导组织者。教师的阅读教学评价行为都是为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服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与学生进行平等民主的对话,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肯定或指正学生的创见,并能让学生从你的点评中得到一些启发,进一步促进阅读体验的深化。其次,要多用一些质疑评价来引导学生逐步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想法时常用一些陈述句,或肯定,或否定,或概述学生的发言,这种重复低效的初级评价,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直观感性认知,次数过多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不能引发思维的困惑。而我们知道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思维始于疑问,教师要调动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就需要不断地质疑学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阅读评价的明确性原则
在课堂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发言积极性很高,他们为了博得老师的注意胡乱地表达自己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甚至为了求异而大唱反调。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往往一时间很难做出一个准确地回应:有些教师会大加赞赏这位学生的创新性;有些可能会一棒子打死,指责这位同学没有用心思考问题;更多教师则会因为很难判断学生看法的对与错而不敢轻易下结论,不加任何评点就请下一位同学发言。如此很容易混淆学生视听,导致课堂导向不明,教师的权威性也遭到挑战。如何解决这种教学尴尬局面呢?
教师们之所以给学生做出模糊的回应,是因为他们对独特的体验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独特体验与大唱反调都有“思想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们很容易把两者混淆。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评价,我们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独特的体验是在读者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文本深入对话后所得的思想成果,它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所产生的;而大唱反调则一般是学生对文本缺乏认真地思考,细心揣摩,凭空发表的言论,这种体验是浮于表面的,甚至完全脱离了文本本义。在应对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的阅读感受是否属于我们所倡导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并且做出鲜明的评价。
小结: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线教师要重视阅读评价,结合自己的理论实践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最终提高自己的阅读评价水平。以上三个原则是本人在学习理论及实践中得到的一点收获,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在实际教学中,语文阅读评价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我们发现及提出更有效地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