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其目的在于不仅仅要提高接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身心素质的提高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完全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笔者将着眼于素质教育下,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大学阶段是人们身心发育完善、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当下社会中,大学校园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学的体育教学也应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通过不断的实践论证以及投入力度,积极地推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
一、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大学的校园中。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性格,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也应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理念进行改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练习机器”去进行教学,且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从现阶段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约有三千万人,然而,在全社会都是盲目追求升学率的氛围中,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对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够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从目前来看,肥胖是造成中国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15年的全国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处于下降的势头:视力合格率逐年下降,并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在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达到了82.26%,这个数字相当惊人;肥胖率同样居高不下,与前两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肥胖率上升了2.5%。从上述的调查数据以及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令人堪忧。
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对比,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悬殊较大。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学器材经费投入的差距,教学器材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前人对体育教学还存在着长期的偏见,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的列队加自由活动,导致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关注度非常低。目前,还是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造成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消极教学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为独生子女,是家人眼中的宝贝,受不得一点磕碰,以至于学校在设计体育教学课程时,将安全第一的目的看得太重,导致体育教学一直无法适应当下的素质教育改革。
二、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升学率的限制,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依旧存在,所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也在逐年下降,这样的社会环境也为素质教育的实行铺平了道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以至于体育教学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例如,一种情况是将体育课程看作是学生自由活动的“休息时间”,完全忽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教学,更谈不上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分注重体育理论知识,将其纳入考试范围,造成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死记硬背,无法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以上种种教学模式都有悖于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升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庆幸的是,随着素质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也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学生将会成为大学体育教學改革的直接受益人,并且随着体育教学改革逐渐向素质化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培养良好自律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提供充足的竞争力。学校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改革,推行成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在完善素质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全民运动的参与度,从而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降低医疗保健的支出,减轻了国民经济的负担,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积极开设契合大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是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往单一性、重复性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在耗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还会因此感到厌倦,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去探索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最直接的。学校应该积极去完善各种体育场地的建设,例如标准的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以及室内的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等,并且规范场地的运营;②校方可以将体育课程分为必修项与选修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学校也应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设立各类体育项目,例如传统体育项目、奥林匹克体育项目以及休闲运动体育项目。在如此丰富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③结合学校的气候、地理位置、人文氛围等因素,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例如在北方学校中,由于冬天气温较低,冰雪天气居多,为开设滑雪、滑冰等体育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积极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在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活动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核心主导,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各个学科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从教学成果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效率并不高。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本能的接受了自己就是一个被动的跟随者,完全没有主体的意识,长久下去,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兴趣全无,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仅仅是学生求知道路中的引导者、解惑者。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讲出投篮的基本要领与标准动作,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投篮练习,教师在旁边对学生投篮所表现出的不规范动作进行指正,最后鼓励学生找出适合自己最舒服的投篮姿势。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彻底改掉以往体育课堂中慵懒的姿态。 3.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标准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中,注重的都是体育成绩的数字,例如800米和1000米的完成时间、跳远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然而这种过分追求达标数字的考核标准往往会让学生在考核前进行“突击训练”,而在平时很少锻炼甚至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长期锻炼的积累,其体质水平是不可能通过临时突击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学校可以考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到考核的标准中,从而对大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起到鞭策作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4.营造体育氛围
要抛开对体育课程的偏见,不能简单的认为体育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摒弃传统孤立的教学法,将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会贯通,并且积极营造大学校园的体育氛围。因此校方应该定期对各科教师进行培训,为了让体育知识灵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推动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共同发展,促进大学校园的体育活动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并且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仍过于传统,所起到的效果令人堪忧。因此,在目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浪潮中,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显得迫在眉睫,类似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标准、营造体育氛围以及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等措施,都可为当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在提倡全民运动的今天,大学体育教学一定要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前进,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奠定基础,这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魏佳.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现象及思路研究[J].體育世界(学术版),2016,(08):150-151.
[2]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82-84.
[3]黎玉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
[4]关世范.试论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4,(22):78.
[5]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2-95.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大学阶段是人们身心发育完善、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当下社会中,大学校园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学的体育教学也应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通过不断的实践论证以及投入力度,积极地推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
一、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大学的校园中。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性格,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也应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理念进行改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练习机器”去进行教学,且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从现阶段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约有三千万人,然而,在全社会都是盲目追求升学率的氛围中,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对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够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从目前来看,肥胖是造成中国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15年的全国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处于下降的势头:视力合格率逐年下降,并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在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达到了82.26%,这个数字相当惊人;肥胖率同样居高不下,与前两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肥胖率上升了2.5%。从上述的调查数据以及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令人堪忧。
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对比,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悬殊较大。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学器材经费投入的差距,教学器材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前人对体育教学还存在着长期的偏见,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的列队加自由活动,导致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关注度非常低。目前,还是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造成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消极教学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为独生子女,是家人眼中的宝贝,受不得一点磕碰,以至于学校在设计体育教学课程时,将安全第一的目的看得太重,导致体育教学一直无法适应当下的素质教育改革。
二、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升学率的限制,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依旧存在,所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也在逐年下降,这样的社会环境也为素质教育的实行铺平了道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以至于体育教学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例如,一种情况是将体育课程看作是学生自由活动的“休息时间”,完全忽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教学,更谈不上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分注重体育理论知识,将其纳入考试范围,造成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死记硬背,无法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以上种种教学模式都有悖于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升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庆幸的是,随着素质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也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学生将会成为大学体育教學改革的直接受益人,并且随着体育教学改革逐渐向素质化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培养良好自律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提供充足的竞争力。学校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改革,推行成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在完善素质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全民运动的参与度,从而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降低医疗保健的支出,减轻了国民经济的负担,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积极开设契合大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是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往单一性、重复性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在耗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还会因此感到厌倦,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去探索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最直接的。学校应该积极去完善各种体育场地的建设,例如标准的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以及室内的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等,并且规范场地的运营;②校方可以将体育课程分为必修项与选修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学校也应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设立各类体育项目,例如传统体育项目、奥林匹克体育项目以及休闲运动体育项目。在如此丰富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③结合学校的气候、地理位置、人文氛围等因素,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例如在北方学校中,由于冬天气温较低,冰雪天气居多,为开设滑雪、滑冰等体育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积极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在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活动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核心主导,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各个学科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从教学成果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效率并不高。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本能的接受了自己就是一个被动的跟随者,完全没有主体的意识,长久下去,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兴趣全无,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仅仅是学生求知道路中的引导者、解惑者。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讲出投篮的基本要领与标准动作,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投篮练习,教师在旁边对学生投篮所表现出的不规范动作进行指正,最后鼓励学生找出适合自己最舒服的投篮姿势。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彻底改掉以往体育课堂中慵懒的姿态。 3.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标准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中,注重的都是体育成绩的数字,例如800米和1000米的完成时间、跳远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然而这种过分追求达标数字的考核标准往往会让学生在考核前进行“突击训练”,而在平时很少锻炼甚至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长期锻炼的积累,其体质水平是不可能通过临时突击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学校可以考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到考核的标准中,从而对大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起到鞭策作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4.营造体育氛围
要抛开对体育课程的偏见,不能简单的认为体育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摒弃传统孤立的教学法,将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会贯通,并且积极营造大学校园的体育氛围。因此校方应该定期对各科教师进行培训,为了让体育知识灵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推动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共同发展,促进大学校园的体育活动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并且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仍过于传统,所起到的效果令人堪忧。因此,在目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浪潮中,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显得迫在眉睫,类似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标准、营造体育氛围以及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等措施,都可为当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在提倡全民运动的今天,大学体育教学一定要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前进,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奠定基础,这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魏佳.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现象及思路研究[J].體育世界(学术版),2016,(08):150-151.
[2]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82-84.
[3]黎玉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
[4]关世范.试论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4,(22):78.
[5]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