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开展中,幼儿的学习都是自发、自主式的探索,如果材料本身不是很能吸引幼儿,或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这样材料会被孩子列入“无趣”、“固定年龄段”的无效游戏。蜂窝组合是一种常见的、高结构的户外体育攀爬材料,幼儿平时在小区、公园也随处可见,其可变化性不大,幼儿很难持续进行游戏,为此,教师怎样通过“六元素”的调控,帮助幼儿有效地在蜂窝组合这样“无趣”的游戏材料中的持续学习?
关键词: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六元素;调控策略;持续学习]
一、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蜂窝组合材料的特点
混龄教育是一种自然主义教育,在现在二胎盛行的时期,我们发现大部分二宝的生存能力及各方面成长比大宝更具优势,多孩及年龄间的差距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同时混龄教育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教育、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就是打破原有的班与班、段与段的界限,给予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随意性的选择自己的伙伴,选择自己想要的活动空间及材料,进行自主性游戏。在这一人际团体中,幼儿的角色可以是多样的、动态的。
我们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自2000年搬入新址以来就一直开展至今,在保留原有地理环境优势的资源利用外,也引入了新的课程理念。每个教师在对应的晨间户外游戏区域中根据游戏材料设计一些对幼儿发展有持续价值而且好玩的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不断提高难度和改变目标。而我所观察与实施的蜂窝组合这一游戏材料既没有安吉游戏材料的源于生活、低结构性;也没有空中探索、攀爬架、野战部落的趣味性;更没有玩沙玩水的可变与探索性,如在众多游戏中让幼儿主动参与并得到有效学习,也就需要用到六元素的调控策略。
二、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六元素的特点
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众多,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游戏的特点,需要“调控幼儿学习的元素”,而调控元素则是指能够对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造成影响的元素。其中这些元素就包括时间安排、空间规划、材料投放、规则设定、玩伴组成、教师介入。这些元素等同中医掌控药材分量的原则一样,不同的病人每味药的剂量也不同,同样的道理,幼儿在不同的发展情况下,这六种元素也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所以调控只有合适的“度”,而没有绝对性的答案。
三、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六元素对蜂窝组合的调控
(一)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是最首要因素,有时间游戏才有一切的后续可能。幼儿每天参与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时间为五十分钟,一个学期都是如此,相对固定。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游戏中,不管是在群体或个体,在时间上都是相对固定,并不需要做出特别的调控。
(二)空间规划
蜂窝组合属于大型器械,它高结构、空间变化不大,为此教师在空间的调整策略上分为内空间及空间环创。
内空间,幼儿可以利用材料将蜂窝组合中的几个洞口进行封闭,而封闭的数量可以由少到多进行自主调整。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迷宫模式,进行洞口的封锁,封锁的数量决定了迷宫挑战的难度级别。一开始孩子处于放空阶段,教师可以封锁住几个关键洞口,幼儿探索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调整阶段,就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封锁“更重要的洞口”。到了细化阶段,幼儿边探索边封锁,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增加或更改洞口的封锁,这就是幼儿在探索、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所创造的连续性。
空间环创的作用就是制作情景。情景可以引发过往经验的“表征”,“表征”包括了张贴在入口处、探索通道、终点处张贴的图片及封锁洞口的各种材料。例如在入口处有海底小纵队所有成员的集合图片,出口处有巴克队长表示成功的鼓励牌,在探索通道里张贴了海底小纵队故事里的各种角色图片:巴克队长、突突兔、皮医生、小萝卜等,幼儿在探索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情景便可联想到之前看过的动画片剧情,把自己当成是一名海底小纵队的成员,在进行新的探险任务。
(三)材料投放
蜂窝组合是种高结构,可变性不大的材料,除了提取幼儿喜爱的主题元素外,就是增加适当的辅助材料,把高结构的蜂窝组合往低结构多元化的路线上走,只有突破低结构、高结构材料之间的局限性,便会海阔天空,使得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学习是有效的、持续的。
游戏初期的材料投放:用毛根穿过洞口边上的六个对称小孔,将其封成X的形状。这种材料的增加打破了原有的游戏状态:①男孩女孩人数的改变。原本只有男生爱参与的攀爬、钻、跳大运动模式融入了小肌肉的锻炼,这样细腻化、有一定装饰性的游戏情节也将女孩吸引过来参与游戏;②游戏模式的改变。大肌肉运动融入小肌肉锻炼;③封锁洞口方式的多样化。一个洞口有六个孔,可以用一条毛根,两条毛根,甚至无数条毛根进行封锁。大班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他们发现教师将洞口封成X,是因为六个孔的排列是因为孔的对称,便将洞口封成米的形状;中班的幼儿则模仿教师封成X,或者封成)(这样的图形;小班幼儿除了模仿教师外,偶尔会封成∪及∩的形状,更多时候是随意性的,无任何规律。
游戏中期的材料投放:除了毛根,多了与洞口同等大小的纱巾作為封锁洞口的材料。毛根的投放发展了幼儿的多元学习方式,但探索的洞口多,要封出一条探险的路线显得格外费时,造成幼儿的持续性低,真正探索的时间缩短,也容易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缩短幼儿的封锁洞口时间。投放的纱巾四个角落有用毛根固定住,幼儿只要将四个毛根穿过并钩住四个对称的小孔,便能将洞口封锁住,同时纱巾透明的性质使得教师便于从外面观察到幼儿探索的游戏情况,如此的投放大大缩短了幼儿封锁洞口的时间,增加了进入探索通道的过程,从而提升幼儿对此游戏学习的持续性。
游戏后期的材料投放:增加了密封性更强的、易于封洞口的无纺布圆形布片及所有材料的分解小物件。到了游戏的后期,大部分幼儿对游戏的模式已经并不陌生,即便有创造性的情景生成,也不会脱离大小肌肉完美融合的锻炼模式,为此教师不用再过于担心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因素,所以适当的给予全遮挡式的材料,可以更效的刺激幼儿对游戏挑战的欲望,凸显“探险”这一新奇的玩法;所有材料的小物件则指封锁洞口的那些材料不再是“完整”的,它会存在“缺损”或“半成品”的状态,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去重新组合它们,可以还原,可以改变,只要他们想得到的,都可以任由他们发挥,这就遵循了在混龄游戏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规则设定
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跟班级区域游戏的区别在于,孩子流动性大,群体更换频率高。晨谈、作计划、游戏前的讨论等无法在此得到实施,如何设定规则跟煮饭怎样调味是一样的,都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这两者都是调控元素,教师是通过调控调整元素来达到某一个目标。
蜂窝组合游戏由于材料的空间局限性,所造成最首要的目标就是避免拥挤。如何避免拥挤这点可以通过隐性的环境材料暗示来限定幼儿的探险人数。想必大家对迪士尼主题公园,或长隆游乐场的排队印象深刻,游乐场人虽多,排队却有序,那是因为游乐场将等待排队区用栏杆或者警戒线排成循环式“弓”字形,此设置用最小的空间环境有序安排最多的人,当然我们游戏的人数没那么多,无需用到此设备,但同理模式完全可以用上。在入口处我放置了一只毛毛虫钻洞,其宽度只限1名幼儿通过,长度可以有4名幼儿同时前行,有效的解决入口的拥堵状态;隐性规则还存在探索通道里的各种小图标、指示牌等,这样的设置不仅有效的避免拥挤状态,还增加了幼儿对游戏自主探索的信心与兴趣。
显性规则的调控,除了涉及人生安全需要教师出面外,大部分由幼儿进行互相管理。当游戏存在“违规”现象,如探索的幼儿从封闭的洞口强行出来;封锁洞口的幼儿无法将洞口牢固封住,便弃而不顾;排队中等待的幼儿发现刚来参与游戏的幼儿无法理解游戏的玩法,“堵”在某一蜂窝箱中等,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带来的效果只能是“一次性”的,为了更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去“帮忙”,从而实现“我的游戏我做主”。
(五)玩伴组成
晨间混龄户外自主游戏,最能体现其自然性、人文教育莫过于玩伴模式的改变与创新,我在玩伴策略的调控上,就是发挥玩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例如同样的蜂窝组合游戏材料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层面的玩伴启发下就又可能会有新的玩法,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习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此教师在玩伴上的策略调空为有意识有目标的进行引导与安排。
有意识引导也就是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适时鼓励大班或长时间在此游戏的幼儿去带动引导其他的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有目标地安排就是根据近期幼儿游戏的效果反馈,分析出不同幼儿需要得到何种发展,才可以让他们持续有效的进行学习:适时地鼓励那些经常来此游戏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其他从未参与或较少参与此游戏的幼儿来游戏。
(六)教师介入
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定义了孩子在游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也就是“安吉游戏”的精神倡导——幼儿教师,请管住你的手和嘴,用心、用眼睛去观察孩子。教师的介入是对教师专业要求的最高元素,在以上的几点元素调控策略中都有存在教师的间接介入,那么如何在蜂窝组合的游戏中适时的介入从而促进幼儿持续有效的学习呢?教师围绕这三点进行分析调控:①幼儿现在做什么?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是什么?③接着做什么?
除此之外,教師在游戏中需要直接介入的情况主要有:处理幼儿之间的争执。例如:在蜂窝游戏材料的选择中,两个幼儿在抢东西,两个在抢东西这件事意义在什么?两个幼儿在交往,争夺东西,而争夺东西的意义在什么?在于教师是否去调停,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需要判断的就是,让他们两个去学会一个自然规律,最后谁比谁强大,谁自然就获得玩具。这需要教师去判断,两者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说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会更合适。我们教师的介入时机就是孩子争执的时候有没有寻求教师的帮助,会不会引起身心的受伤。所以教师在孩子的交往中尽量能不出手就不出手:A跟B、C三个女孩子都看到游戏材料中剩下最后两块无纺布,A拿走两块无纺布用其中一块把洞口封锁好后,迅速来找我,提出她要上厕所,请我替她保管好另一块无纺布,由此可以看出,A女孩很明白自己手上的材料是许多人想要的,她需要寻求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材料不被拿走,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就是以同伴的形式共同遵守彼此间的承诺。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学习看作成长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关心一个人的成长质量,就要用与这些观点有关的理论来明白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需要使用的策略不是用于建筑业和机械制造行业,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根、发育和成长,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正在生长着的人。我们的思考策略立足幼儿在晨间户外自主游戏中有效持续地学习,那么就必须使用“六元素”相关的策略进行调控。用心播种,理念护航,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美]蔡伟忠.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手册.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键词: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六元素;调控策略;持续学习]
一、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蜂窝组合材料的特点
混龄教育是一种自然主义教育,在现在二胎盛行的时期,我们发现大部分二宝的生存能力及各方面成长比大宝更具优势,多孩及年龄间的差距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同时混龄教育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教育、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就是打破原有的班与班、段与段的界限,给予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随意性的选择自己的伙伴,选择自己想要的活动空间及材料,进行自主性游戏。在这一人际团体中,幼儿的角色可以是多样的、动态的。
我们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自2000年搬入新址以来就一直开展至今,在保留原有地理环境优势的资源利用外,也引入了新的课程理念。每个教师在对应的晨间户外游戏区域中根据游戏材料设计一些对幼儿发展有持续价值而且好玩的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不断提高难度和改变目标。而我所观察与实施的蜂窝组合这一游戏材料既没有安吉游戏材料的源于生活、低结构性;也没有空中探索、攀爬架、野战部落的趣味性;更没有玩沙玩水的可变与探索性,如在众多游戏中让幼儿主动参与并得到有效学习,也就需要用到六元素的调控策略。
二、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六元素的特点
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众多,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游戏的特点,需要“调控幼儿学习的元素”,而调控元素则是指能够对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造成影响的元素。其中这些元素就包括时间安排、空间规划、材料投放、规则设定、玩伴组成、教师介入。这些元素等同中医掌控药材分量的原则一样,不同的病人每味药的剂量也不同,同样的道理,幼儿在不同的发展情况下,这六种元素也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所以调控只有合适的“度”,而没有绝对性的答案。
三、晨间混龄自主游戏中六元素对蜂窝组合的调控
(一)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是最首要因素,有时间游戏才有一切的后续可能。幼儿每天参与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时间为五十分钟,一个学期都是如此,相对固定。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游戏中,不管是在群体或个体,在时间上都是相对固定,并不需要做出特别的调控。
(二)空间规划
蜂窝组合属于大型器械,它高结构、空间变化不大,为此教师在空间的调整策略上分为内空间及空间环创。
内空间,幼儿可以利用材料将蜂窝组合中的几个洞口进行封闭,而封闭的数量可以由少到多进行自主调整。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迷宫模式,进行洞口的封锁,封锁的数量决定了迷宫挑战的难度级别。一开始孩子处于放空阶段,教师可以封锁住几个关键洞口,幼儿探索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调整阶段,就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封锁“更重要的洞口”。到了细化阶段,幼儿边探索边封锁,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增加或更改洞口的封锁,这就是幼儿在探索、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所创造的连续性。
空间环创的作用就是制作情景。情景可以引发过往经验的“表征”,“表征”包括了张贴在入口处、探索通道、终点处张贴的图片及封锁洞口的各种材料。例如在入口处有海底小纵队所有成员的集合图片,出口处有巴克队长表示成功的鼓励牌,在探索通道里张贴了海底小纵队故事里的各种角色图片:巴克队长、突突兔、皮医生、小萝卜等,幼儿在探索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情景便可联想到之前看过的动画片剧情,把自己当成是一名海底小纵队的成员,在进行新的探险任务。
(三)材料投放
蜂窝组合是种高结构,可变性不大的材料,除了提取幼儿喜爱的主题元素外,就是增加适当的辅助材料,把高结构的蜂窝组合往低结构多元化的路线上走,只有突破低结构、高结构材料之间的局限性,便会海阔天空,使得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学习是有效的、持续的。
游戏初期的材料投放:用毛根穿过洞口边上的六个对称小孔,将其封成X的形状。这种材料的增加打破了原有的游戏状态:①男孩女孩人数的改变。原本只有男生爱参与的攀爬、钻、跳大运动模式融入了小肌肉的锻炼,这样细腻化、有一定装饰性的游戏情节也将女孩吸引过来参与游戏;②游戏模式的改变。大肌肉运动融入小肌肉锻炼;③封锁洞口方式的多样化。一个洞口有六个孔,可以用一条毛根,两条毛根,甚至无数条毛根进行封锁。大班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他们发现教师将洞口封成X,是因为六个孔的排列是因为孔的对称,便将洞口封成米的形状;中班的幼儿则模仿教师封成X,或者封成)(这样的图形;小班幼儿除了模仿教师外,偶尔会封成∪及∩的形状,更多时候是随意性的,无任何规律。
游戏中期的材料投放:除了毛根,多了与洞口同等大小的纱巾作為封锁洞口的材料。毛根的投放发展了幼儿的多元学习方式,但探索的洞口多,要封出一条探险的路线显得格外费时,造成幼儿的持续性低,真正探索的时间缩短,也容易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缩短幼儿的封锁洞口时间。投放的纱巾四个角落有用毛根固定住,幼儿只要将四个毛根穿过并钩住四个对称的小孔,便能将洞口封锁住,同时纱巾透明的性质使得教师便于从外面观察到幼儿探索的游戏情况,如此的投放大大缩短了幼儿封锁洞口的时间,增加了进入探索通道的过程,从而提升幼儿对此游戏学习的持续性。
游戏后期的材料投放:增加了密封性更强的、易于封洞口的无纺布圆形布片及所有材料的分解小物件。到了游戏的后期,大部分幼儿对游戏的模式已经并不陌生,即便有创造性的情景生成,也不会脱离大小肌肉完美融合的锻炼模式,为此教师不用再过于担心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因素,所以适当的给予全遮挡式的材料,可以更效的刺激幼儿对游戏挑战的欲望,凸显“探险”这一新奇的玩法;所有材料的小物件则指封锁洞口的那些材料不再是“完整”的,它会存在“缺损”或“半成品”的状态,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去重新组合它们,可以还原,可以改变,只要他们想得到的,都可以任由他们发挥,这就遵循了在混龄游戏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规则设定
晨间户外混龄自主游戏跟班级区域游戏的区别在于,孩子流动性大,群体更换频率高。晨谈、作计划、游戏前的讨论等无法在此得到实施,如何设定规则跟煮饭怎样调味是一样的,都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这两者都是调控元素,教师是通过调控调整元素来达到某一个目标。
蜂窝组合游戏由于材料的空间局限性,所造成最首要的目标就是避免拥挤。如何避免拥挤这点可以通过隐性的环境材料暗示来限定幼儿的探险人数。想必大家对迪士尼主题公园,或长隆游乐场的排队印象深刻,游乐场人虽多,排队却有序,那是因为游乐场将等待排队区用栏杆或者警戒线排成循环式“弓”字形,此设置用最小的空间环境有序安排最多的人,当然我们游戏的人数没那么多,无需用到此设备,但同理模式完全可以用上。在入口处我放置了一只毛毛虫钻洞,其宽度只限1名幼儿通过,长度可以有4名幼儿同时前行,有效的解决入口的拥堵状态;隐性规则还存在探索通道里的各种小图标、指示牌等,这样的设置不仅有效的避免拥挤状态,还增加了幼儿对游戏自主探索的信心与兴趣。
显性规则的调控,除了涉及人生安全需要教师出面外,大部分由幼儿进行互相管理。当游戏存在“违规”现象,如探索的幼儿从封闭的洞口强行出来;封锁洞口的幼儿无法将洞口牢固封住,便弃而不顾;排队中等待的幼儿发现刚来参与游戏的幼儿无法理解游戏的玩法,“堵”在某一蜂窝箱中等,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带来的效果只能是“一次性”的,为了更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去“帮忙”,从而实现“我的游戏我做主”。
(五)玩伴组成
晨间混龄户外自主游戏,最能体现其自然性、人文教育莫过于玩伴模式的改变与创新,我在玩伴策略的调控上,就是发挥玩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例如同样的蜂窝组合游戏材料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层面的玩伴启发下就又可能会有新的玩法,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习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此教师在玩伴上的策略调空为有意识有目标的进行引导与安排。
有意识引导也就是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适时鼓励大班或长时间在此游戏的幼儿去带动引导其他的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有目标地安排就是根据近期幼儿游戏的效果反馈,分析出不同幼儿需要得到何种发展,才可以让他们持续有效的进行学习:适时地鼓励那些经常来此游戏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其他从未参与或较少参与此游戏的幼儿来游戏。
(六)教师介入
晨间混龄自主游戏定义了孩子在游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也就是“安吉游戏”的精神倡导——幼儿教师,请管住你的手和嘴,用心、用眼睛去观察孩子。教师的介入是对教师专业要求的最高元素,在以上的几点元素调控策略中都有存在教师的间接介入,那么如何在蜂窝组合的游戏中适时的介入从而促进幼儿持续有效的学习呢?教师围绕这三点进行分析调控:①幼儿现在做什么?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是什么?③接着做什么?
除此之外,教師在游戏中需要直接介入的情况主要有:处理幼儿之间的争执。例如:在蜂窝游戏材料的选择中,两个幼儿在抢东西,两个在抢东西这件事意义在什么?两个幼儿在交往,争夺东西,而争夺东西的意义在什么?在于教师是否去调停,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需要判断的就是,让他们两个去学会一个自然规律,最后谁比谁强大,谁自然就获得玩具。这需要教师去判断,两者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说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会更合适。我们教师的介入时机就是孩子争执的时候有没有寻求教师的帮助,会不会引起身心的受伤。所以教师在孩子的交往中尽量能不出手就不出手:A跟B、C三个女孩子都看到游戏材料中剩下最后两块无纺布,A拿走两块无纺布用其中一块把洞口封锁好后,迅速来找我,提出她要上厕所,请我替她保管好另一块无纺布,由此可以看出,A女孩很明白自己手上的材料是许多人想要的,她需要寻求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材料不被拿走,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就是以同伴的形式共同遵守彼此间的承诺。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学习看作成长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关心一个人的成长质量,就要用与这些观点有关的理论来明白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需要使用的策略不是用于建筑业和机械制造行业,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根、发育和成长,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正在生长着的人。我们的思考策略立足幼儿在晨间户外自主游戏中有效持续地学习,那么就必须使用“六元素”相关的策略进行调控。用心播种,理念护航,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美]蔡伟忠.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手册.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