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开启数学之门的钥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发展数感。课程标准同时把“数感”摆在核心概念首要的位置,可见“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作为一种隐形的数学能力,郑毓信教授认为,“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因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我们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启蒙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家长和老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在生活中,让孩子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等,并和孩子交流这些数字的用途,比如从一个邮政编码可以了解到具体什么地方,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内隐藏了哪些信息?通过在日常数字中寻找规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近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二、在情境教学中发展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作为教学的背景和引入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符合小学生学习习惯和年龄特点的。面对“枯燥”的数学世界,如果我们单纯把简单的数字硬塞给他们,那么极有可能过早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打消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去精心设置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去儿童游乐园游玩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游玩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活动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游乐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三、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中,我让学生用材料动手做长方形和正方形,完成后自主探究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作长方形,什么样图形可以称作正方形,你有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呢?学生沿着对角线进行了对折,根据邻边相等得到四边、四角相等,但也有学生通过沿一条对角线和中线对折得出对边、邻边相等,进而得出四边、四角相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对这一知识就理解得相当深刻,同时也为以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在估算中增强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学生增强估算意识,养成估算习惯,形成较强的估算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一本书9元,全班51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带多少钱合适?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1=510,不到51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50=450,肯定比45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土工织物作为新型材料大量应用于土建及水利工程和防洪抢险中.本文介绍的抽砂充填长管袋褥垫沉排就是利用土工织物作为一种新型堤坝除险加固坝型的实例,值得在陕西三门峡库区
灌溉产业是水管单位的主业,也是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灌区实际,就目前如何优化灌区内部管理。挖潜增效发展灌溉产业,提出了自己的恩考和对策,可供大家借鉴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稳定农民粮食生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减少水土流失的基础性工程.同时,在库容淤满之前往往也会作为当地农业生产及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