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时节,滇西高原热浪扑面,一场以检验低空突防为背景的“低、慢、小”目标发现处置演练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低、慢、小”飞行物是指具有“低空超低空飞行,飞行速度鞍慢,雷达反射截面积小”等全部或部分特征从而不易被雷达发现的航空器和空飘物。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通用航空业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国家要求空军开放低空航空领域,“低、慢、小”飞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该指挥所地处西南边陲,与多国接壤,为提高预警系统“低、慢、小”目标的发现、掌握和处置能力的目的,确保空管系统灵敏高效,组织多种程式多种雷达、导弹等,出动多种航空器进行演练,取得多项实践和理论成果。
防低空“幽灵”,交锋百米之高
演练背景为:某“蓝军”直升机为躲避雷达探测,达成战术企图,借着高山回波和地物杂波的掩护,对某要地进行超低空突防;“红军”某指挥部则迅速调动机动雷达、地空导弹到预备阵地展开,对空域进行紧密搜索和拦截。
低空超低空突防和攻击是现代战争中惯用的战术。何谓低空超低空突防?一般来说,航空兵器在空中距地(水)面1000米的高度飞行,称为低空飞行;距地(水)面10米至100米的高度飞行,称为超低空飞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是航空兵作战的基本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常用常新的战术手段。
自从有地面雷达装置以来,航空兵器为利用雷达低空视线盲区,躲避其监视和跟踪,便产生了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有演习表明,在陆战场,航空兵器的飞行高度为1000米时,地面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为100%:高度为100米时,雷达发现的概率为30%。在海战场,超低空突防的航空兵器被舰上对空雷达发现的距离为中空突防的1/6,低空突防的1/3,发现的概率均比中、低空突防约低36.7%。
担负这次防低空突防演练的是空军驻滇某指挥所所属多个雷达机动分队和 地空导弹营。
某高地上,某新型雷达正静静地伫立着,雷达方舱内荧屏闪烁、敲键声此起彼伏,各战位人员严阵以待。“一等开机……”随着某雷达机动分队队长李东一声令下,各个岗位战勤人员迅速奔向自己的岗位。刹时,油机轰鸣、天线飞旋,一道道电磁波向云层扩散……
此时,雷达屏显右下角突现一米粒状回波,并缓缓向我阵地逼近。“目标出现,注意跟踪”李队长果断下令。“发现新批01,方位xx,距离xx,高度xx。”二级军士长、雷达操纵员刘卫民的话音刚落,标图员徐烈已将“01批”空情准确标绘于标图桌上。 “连续上报,密切监视01批高度变化……”指挥员神色冷峻。
杀机总蕴藏在宁静中。突然,目标回波的高度信息急降。“注意,目标可能要低空突防”,李队长及时提醒。
果不其然,扫描线转动两圈后,目标信号突然消失。目标的突然变化,让雷达方舱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大家瞪大双眼紧盯目标,随时准备执行指挥员下达的应对指令。
“01批暂消!01批暂消!”指挥室内的气氛变得紧张。原来“01批”发现被雷达“套牢”,起飞后不到十分钟,就连续三次降低高度以躲避雷达发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启动低空搜索!”李队长沉稳准确地下达口令。雷达方舱内,雷达操纵员黄兵熟练地在键盘上输入指令。各战位协同操作,方舱内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焦急地等待着。又是两圈扫描基线划过后,目标重现
“发现01批!”此时“蓝军”直升机的高度只有300米。狡猾的“01批”不甘示弱,见一计不成又使出杀手锏,再次下降高度。300米、150米、100米……屏幕上的回波点越来越小。“01批”再次消失,操纵员紧盯屏幕不放过一丝亮点。
“目标重现!”“目标消失!”“01批”再次被捕获后瞬间又消失。估计“01批”已进入盲区并向某要地飞来。李队长迅速下令:“派出目力观测哨。”
刹时,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隆巨响,“01批”果真以超低空紧贴地面的姿势向“红军”要地呼啸而来。骤然间,地面火光、爆炸声四起……此时,“01批”突防成功。
据该指挥所作战部门负责人介绍,航空兵器为达成低空超低空突防,最常用的航行剖面是中空出航,低空进入,高空返航。即先以2000~4500米的高度出航,接近对方雷达探测范围时,下降100~300米的高度(有时可达100米以下),在距目标15~20千米的距离上选择一个明显的地标作为检查点,航空兵器到达该点上升到2000~3000米左右,发现目标后即实施大角度俯冲攻击。攻击后先以低空脱离目标,飞越战线之后,再上升到中、高空返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分钟后,雷达屏幕显示“03批”再次低空进入,预进行第二波次攻击。
敌变我亦变。李队长果断下令,将雷达第二路波束降低xx度后,同时启动扇形搜索,对消、反干扰等多种手段同时进行搜索。
此时的“03批”却在百米处被牢牢地捕获,再也没有甩掉雷达的监视。“报告,发现不明目标”就在胜利在望时,操纵员刘卫民敏锐地发现紧挨着“敌”机的地方突然又冒出一个回波。
“哪里冒出来的‘敌’机?”在确定为飞行目标后,李队长飞快地翻阅对抗预案,发现在该方位并没有“蓝军”飞机出现的预报。
突如其来的变化引起了大家的警觉。不明目标显然是有备而来,只见其突然脱离原突防航路,向着雷达盲区方向快速移动
怎么办?李队长当机立断:“立即跟踪新目标,继续监视原目标,上报指挥所改变原拦截航路!”
一系列操作在短短数秒内完成,得到最新情报的“红军”战机编队马上派出一架飞机改向拦截,最终在“蓝军”飞机距离雷达盲区6千米处发现目标,一举将其摧毁。
突然冒出来的“敌”机到底来自何方?演练结束后,指挥所发来通电“此次对抗依照新大纲特设复杂、不明空情,‘蓝军’飞机原是合批飞行,到达指定区域后分批突防,并未在对抗预案中说明,旨在考验部队战场应变能力。”此次防低空突防演练在斗智斗勇中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据悉,当航空器做超低空飞行时,由于高度低,雷达易受地物回波干扰,使雷达难以捕捉到航空器信号,他们及时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将天线放在搜索低空目标最佳位置,并适当调整天线转速,争取更多的发现目标的机会。当航空器信号淹盖在近距山谷杂波中,组织官兵连续监视,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杂波的影响,保障了情报的连续性。
据现场指挥员、该指挥所周军司令员介绍:在超低空突防等“低、慢、小”目标对抗训练中,该指挥所为加强超低空雷达探测能力,重点就通用航空器特点、雷达部署、航线需求、掌握目标规律、目标回波特征、雷达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他们对雷达探测盲区进行低空补盲,确保雷达网覆盖全空域。
利剑出鞘,精准斩获空中小目标
雷达防低空突防精彩纷呈,导弹抗 击小目标亦不逊色。笔者在某导弹营指挥方舱里目睹了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抗击小反射体目标的射击指挥全过程。
紧张、有序的指挥方舱里各个荧屏上战场态势一览无余,也随时变化着。突然,上级指挥所命令:“部队进入等。”营指挥所拉响防空警报,随即雷达开机、导弹上架、各类战勤人员检测数据。“靶弹已放出,注意搜索发现。”听到上级命令后,营长毛成洪随即下达:“边跟边扫,进入战斗。”引导师石覃波紧盯荧屏,转动手轮对空反复搜索目标,快速设置扫描空余,在各类杂波中慧眼识别小目标。
记录员李静紧盯手中的秒表进行报时。“靶弹发射10秒。”目标没有出现。“靶弹发射20秒。”荧屏前丝毫没动静。“靶弹发射40秒。”目标还是没有出现,方舱内的气氛更紧张了。“靶弹发射60秒。”目标依然没有出现,沉默的操作间内似乎窒息了。这时,毛营长拿起话筒向旅指挥所报告:“我营未发现目标”。指挥所指示:“上级指挥所临时导调,未发射靶弹,检查兵器,准备再次抗击。”
虚惊一场让所有人紧张的心恢复了一丝平静。大家迅速调整心态,沉着冷静准备迎接再战。靶弹发射信息再次传来。此刻,靶弹发射12秒后,微弱的信号终于在显示器上闪过。
“发现目标01批。”“方位××,距离××,高度××,秒速××。”“注意连续掌握。”毛营长口令清晰。引导师石覃波死死咬住目标,连续测算目标飞行数据……“M1、三点法、直爆、一发。”毛营长沉着果断下达射击决心。“导弹接电,接通同步。”“发射!”发射师下士金超听令后稳稳地按下发射按钮,顷刻间,导弹拖着长长火舌直冲云霄,只见一团火光骤然爆起,随即一道乳白色尾焰划过蓝天,数十秒后,天际边传来爆炸声。
据悉,小型目标作战样式、时机都具有不确定性,给地空导弹部队带来新的课题、新的难度。小目标的雷达反射面小,反射信号弱,发现和捕捉起来都十分困难。为此,该指挥所开展了实验性课题研究和针对性训练。在演练中,他们设置最复杂的战术背景,把“全营一杆枪”训练变为“张网”训练。
该指挥所指挥员告诉笔者,“一杆枪”的训练观念,强调单一武器平台上各个岗位的协同意识,不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在未来战场上,导弹仅是“拳头”,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大脑”,“拳头”只有听从“大脑”的指挥调配,才能对小目标打得更快更准更狠。
据该指挥所领导介绍,通过实兵机动对抗演练,不仅锻炼了指挥警戒值班系统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在指挥作战上,实现了决策与行动全程联动;在保障形式上,实现了体系与应急全程融合:在战斗力提升上,实现了人员全程训,平台全程建,课题全程练的目的。
据悉,近年来,该指挥所拉动所属的雷达、地导部队等作战单元分赴大漠戈壁、东南沿海、雪域高原等多个陌生地域,在近似信息化实战的严酷环境里进行摔打,使部队在运用新战法、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信息对抗、野战生存和综合保障等方面得到了锤炼和提升,并使新装备在短时间内整建制形成战斗力。
“低、慢、小”飞行物是指具有“低空超低空飞行,飞行速度鞍慢,雷达反射截面积小”等全部或部分特征从而不易被雷达发现的航空器和空飘物。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通用航空业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国家要求空军开放低空航空领域,“低、慢、小”飞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该指挥所地处西南边陲,与多国接壤,为提高预警系统“低、慢、小”目标的发现、掌握和处置能力的目的,确保空管系统灵敏高效,组织多种程式多种雷达、导弹等,出动多种航空器进行演练,取得多项实践和理论成果。
防低空“幽灵”,交锋百米之高
演练背景为:某“蓝军”直升机为躲避雷达探测,达成战术企图,借着高山回波和地物杂波的掩护,对某要地进行超低空突防;“红军”某指挥部则迅速调动机动雷达、地空导弹到预备阵地展开,对空域进行紧密搜索和拦截。
低空超低空突防和攻击是现代战争中惯用的战术。何谓低空超低空突防?一般来说,航空兵器在空中距地(水)面1000米的高度飞行,称为低空飞行;距地(水)面10米至100米的高度飞行,称为超低空飞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是航空兵作战的基本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常用常新的战术手段。
自从有地面雷达装置以来,航空兵器为利用雷达低空视线盲区,躲避其监视和跟踪,便产生了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有演习表明,在陆战场,航空兵器的飞行高度为1000米时,地面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为100%:高度为100米时,雷达发现的概率为30%。在海战场,超低空突防的航空兵器被舰上对空雷达发现的距离为中空突防的1/6,低空突防的1/3,发现的概率均比中、低空突防约低36.7%。
担负这次防低空突防演练的是空军驻滇某指挥所所属多个雷达机动分队和 地空导弹营。
某高地上,某新型雷达正静静地伫立着,雷达方舱内荧屏闪烁、敲键声此起彼伏,各战位人员严阵以待。“一等开机……”随着某雷达机动分队队长李东一声令下,各个岗位战勤人员迅速奔向自己的岗位。刹时,油机轰鸣、天线飞旋,一道道电磁波向云层扩散……
此时,雷达屏显右下角突现一米粒状回波,并缓缓向我阵地逼近。“目标出现,注意跟踪”李队长果断下令。“发现新批01,方位xx,距离xx,高度xx。”二级军士长、雷达操纵员刘卫民的话音刚落,标图员徐烈已将“01批”空情准确标绘于标图桌上。 “连续上报,密切监视01批高度变化……”指挥员神色冷峻。
杀机总蕴藏在宁静中。突然,目标回波的高度信息急降。“注意,目标可能要低空突防”,李队长及时提醒。
果不其然,扫描线转动两圈后,目标信号突然消失。目标的突然变化,让雷达方舱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大家瞪大双眼紧盯目标,随时准备执行指挥员下达的应对指令。
“01批暂消!01批暂消!”指挥室内的气氛变得紧张。原来“01批”发现被雷达“套牢”,起飞后不到十分钟,就连续三次降低高度以躲避雷达发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启动低空搜索!”李队长沉稳准确地下达口令。雷达方舱内,雷达操纵员黄兵熟练地在键盘上输入指令。各战位协同操作,方舱内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焦急地等待着。又是两圈扫描基线划过后,目标重现
“发现01批!”此时“蓝军”直升机的高度只有300米。狡猾的“01批”不甘示弱,见一计不成又使出杀手锏,再次下降高度。300米、150米、100米……屏幕上的回波点越来越小。“01批”再次消失,操纵员紧盯屏幕不放过一丝亮点。
“目标重现!”“目标消失!”“01批”再次被捕获后瞬间又消失。估计“01批”已进入盲区并向某要地飞来。李队长迅速下令:“派出目力观测哨。”
刹时,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隆巨响,“01批”果真以超低空紧贴地面的姿势向“红军”要地呼啸而来。骤然间,地面火光、爆炸声四起……此时,“01批”突防成功。
据该指挥所作战部门负责人介绍,航空兵器为达成低空超低空突防,最常用的航行剖面是中空出航,低空进入,高空返航。即先以2000~4500米的高度出航,接近对方雷达探测范围时,下降100~300米的高度(有时可达100米以下),在距目标15~20千米的距离上选择一个明显的地标作为检查点,航空兵器到达该点上升到2000~3000米左右,发现目标后即实施大角度俯冲攻击。攻击后先以低空脱离目标,飞越战线之后,再上升到中、高空返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分钟后,雷达屏幕显示“03批”再次低空进入,预进行第二波次攻击。
敌变我亦变。李队长果断下令,将雷达第二路波束降低xx度后,同时启动扇形搜索,对消、反干扰等多种手段同时进行搜索。
此时的“03批”却在百米处被牢牢地捕获,再也没有甩掉雷达的监视。“报告,发现不明目标”就在胜利在望时,操纵员刘卫民敏锐地发现紧挨着“敌”机的地方突然又冒出一个回波。
“哪里冒出来的‘敌’机?”在确定为飞行目标后,李队长飞快地翻阅对抗预案,发现在该方位并没有“蓝军”飞机出现的预报。
突如其来的变化引起了大家的警觉。不明目标显然是有备而来,只见其突然脱离原突防航路,向着雷达盲区方向快速移动
怎么办?李队长当机立断:“立即跟踪新目标,继续监视原目标,上报指挥所改变原拦截航路!”
一系列操作在短短数秒内完成,得到最新情报的“红军”战机编队马上派出一架飞机改向拦截,最终在“蓝军”飞机距离雷达盲区6千米处发现目标,一举将其摧毁。
突然冒出来的“敌”机到底来自何方?演练结束后,指挥所发来通电“此次对抗依照新大纲特设复杂、不明空情,‘蓝军’飞机原是合批飞行,到达指定区域后分批突防,并未在对抗预案中说明,旨在考验部队战场应变能力。”此次防低空突防演练在斗智斗勇中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据悉,当航空器做超低空飞行时,由于高度低,雷达易受地物回波干扰,使雷达难以捕捉到航空器信号,他们及时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将天线放在搜索低空目标最佳位置,并适当调整天线转速,争取更多的发现目标的机会。当航空器信号淹盖在近距山谷杂波中,组织官兵连续监视,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杂波的影响,保障了情报的连续性。
据现场指挥员、该指挥所周军司令员介绍:在超低空突防等“低、慢、小”目标对抗训练中,该指挥所为加强超低空雷达探测能力,重点就通用航空器特点、雷达部署、航线需求、掌握目标规律、目标回波特征、雷达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他们对雷达探测盲区进行低空补盲,确保雷达网覆盖全空域。
利剑出鞘,精准斩获空中小目标
雷达防低空突防精彩纷呈,导弹抗 击小目标亦不逊色。笔者在某导弹营指挥方舱里目睹了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抗击小反射体目标的射击指挥全过程。
紧张、有序的指挥方舱里各个荧屏上战场态势一览无余,也随时变化着。突然,上级指挥所命令:“部队进入等。”营指挥所拉响防空警报,随即雷达开机、导弹上架、各类战勤人员检测数据。“靶弹已放出,注意搜索发现。”听到上级命令后,营长毛成洪随即下达:“边跟边扫,进入战斗。”引导师石覃波紧盯荧屏,转动手轮对空反复搜索目标,快速设置扫描空余,在各类杂波中慧眼识别小目标。
记录员李静紧盯手中的秒表进行报时。“靶弹发射10秒。”目标没有出现。“靶弹发射20秒。”荧屏前丝毫没动静。“靶弹发射40秒。”目标还是没有出现,方舱内的气氛更紧张了。“靶弹发射60秒。”目标依然没有出现,沉默的操作间内似乎窒息了。这时,毛营长拿起话筒向旅指挥所报告:“我营未发现目标”。指挥所指示:“上级指挥所临时导调,未发射靶弹,检查兵器,准备再次抗击。”
虚惊一场让所有人紧张的心恢复了一丝平静。大家迅速调整心态,沉着冷静准备迎接再战。靶弹发射信息再次传来。此刻,靶弹发射12秒后,微弱的信号终于在显示器上闪过。
“发现目标01批。”“方位××,距离××,高度××,秒速××。”“注意连续掌握。”毛营长口令清晰。引导师石覃波死死咬住目标,连续测算目标飞行数据……“M1、三点法、直爆、一发。”毛营长沉着果断下达射击决心。“导弹接电,接通同步。”“发射!”发射师下士金超听令后稳稳地按下发射按钮,顷刻间,导弹拖着长长火舌直冲云霄,只见一团火光骤然爆起,随即一道乳白色尾焰划过蓝天,数十秒后,天际边传来爆炸声。
据悉,小型目标作战样式、时机都具有不确定性,给地空导弹部队带来新的课题、新的难度。小目标的雷达反射面小,反射信号弱,发现和捕捉起来都十分困难。为此,该指挥所开展了实验性课题研究和针对性训练。在演练中,他们设置最复杂的战术背景,把“全营一杆枪”训练变为“张网”训练。
该指挥所指挥员告诉笔者,“一杆枪”的训练观念,强调单一武器平台上各个岗位的协同意识,不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在未来战场上,导弹仅是“拳头”,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大脑”,“拳头”只有听从“大脑”的指挥调配,才能对小目标打得更快更准更狠。
据该指挥所领导介绍,通过实兵机动对抗演练,不仅锻炼了指挥警戒值班系统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在指挥作战上,实现了决策与行动全程联动;在保障形式上,实现了体系与应急全程融合:在战斗力提升上,实现了人员全程训,平台全程建,课题全程练的目的。
据悉,近年来,该指挥所拉动所属的雷达、地导部队等作战单元分赴大漠戈壁、东南沿海、雪域高原等多个陌生地域,在近似信息化实战的严酷环境里进行摔打,使部队在运用新战法、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信息对抗、野战生存和综合保障等方面得到了锤炼和提升,并使新装备在短时间内整建制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