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改进对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探讨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进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RA)分类标准,增加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或)保留类风湿结节或放射学改变等,探讨不同条件下的标准(分别称为RA-6、RA-7以及RA-8)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取2006-2008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具有关节症状的患者604例,其中,RA患者312例,其他风湿病患者292例.在总结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基础上,对1987年ACR分类标准以及RA-6、RA-7和RA-8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并探讨其对于RA,尤其早期RA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对于病程≤2年的早期RA患者,1987年ACR标准、RA-6、RA-7和RA-8的敏感性分别为82.0%、91.0%、87.0%和87.0%,特异性分别为95.6%、83.9%、95.6%和95.6%.②在全部RA患者中,1987年ACR标准、RA-6、RA-7和RA-8的敏感性分别为92.3%、96.8%、94.6%和94.6%,特异性分别为92.8%、83.6%、92.8%和92.8%.结论 1987年ACR的RA分类标准对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较低.RA-6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降低.RA-7和RA-8在提高敏感性的同时并不降低特异性,两者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但是,RA-7更简便实用,可能对RA诊断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尽管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肯定,但是这种干预治疗的生物学效应仍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9年5月21日在济南市召开,50余名编委及部分风湿病学会委员参加了会议.总编辑栗占国教授首先总结汇报了3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编委会第三次总编副总编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读者征求意见、评委征求意见的汇总和决定,随后与会编委们对有关内容逐一进行了讨论,编委们积极建言献策,并达成以下共识。
期刊
患者女,42岁.自1992年出现多关节痛伴双手遇冷呈苍白-青紫变化,伴发热,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肾炎(LN).不规则服"激素药",近十年来以泼尼松15 mg/d维持。
期刊
目的 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06例RA患者,5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和35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G6PI抗原的分布.还同时检测了类风湿因子(IgM-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对98例RA患者行手足x线片,将其按修
1 概述  斯蒂尔病本是指系统型起病的幼年型慢性关节炎,但相似的疾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称为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本病曾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1987年以后统一称为AOSD。
期刊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菌种、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1466例SLE患者中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合并深部真菌感染51例SLE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其次为脑膜和血液.本组病例巾死亡10例,病死率达20%.曲霉菌感染者病死率高达4/5.低
编辑同志: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复合词,医学英语中尤为多见。“pro-”作为前缀,在英汉医学词典的翻译是“前,在前,原”。因此以下翻译是合适的:“pro-interleukin 18”是“白细胞介素18前体”,“pro-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是“前金属蛋白酶9”……但“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在国内常被许多学者翻译为“前炎症(细胞)因子”似有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l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B细胞活化增殖、T细胞功能缺陷、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系统受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ATO)对BXSB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神经激肽A(NKA)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BXSB狼疮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ATO组.常规检验治疗前后小鼠的血生化指标、组织化学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NKA及肾组织中NKA mR
在过去30年中,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均提示:TNF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在RA的临床治疗中,抗TNF制剂所取得的显著疗效也均表明TNF在RA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