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初参加工作以来,我断断续续地做了50年档案工作,每当看到档案柜里排列整齐的档案盒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与档案的不解之缘。
农村公社工作时期
1961年金秋时节,我被分配到唐山市郊区双桥人民公社担任党委秘书。党委副书记李连山给我安排工作时说:“你光上学了,不熟悉农村工作,先从整理文件开始,既可以掌握农村政策,又能够了解些农村情况。”之后,我打开卷柜,几个卷宗里夹着许多文件。因为书记没有告诉具体怎样整理,我又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文件,便按着中央国务院、华北局、河北省委省人委、唐山市委市人委和公社文件,分级分别装入卷宗皮里,卷宗上标明哪级文件。整理文件时,发现夹有蜡纸刻印的案卷目录表,就依据时间顺序逐件登记清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请李书记检查。他高兴地说:“刚参加工作,就能把成立公社以来的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干得不错。今后再来新文件,就往不同的卷宗里放,坚持下去。”
1964年初春,唐山市郊区辖有11个人民公社。区委办公室通知公社党委秘书到付家屯公社进行档案培训。参加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觉得这个培训是别开生面,区委办公室档案工作人员讲解档案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之后,让这群秘书实际操作,就地给付家屯公社建档。人多手快,又有老师在旁指导,不日之功便完成任务。临散伙时,区委办公室宣布:10个公社分成东西两片,5个公社一组,秘书们也按片分成两组,参加本片所在公社的建档。力争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全区11个公社的文书建档任务,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分类分年的组卷,抄写卷内目录、装订、拟写案卷题名、抄写卷皮。经过35天的紧张工作,全部完成本组5个公社的建档任务。
1965年仲春,我被调到洼里公社继续担任党委秘书。这里的建档成为“马拉松”,我积极投入到建档扫尾工作。在此工作6年多,每年第二季度都组织上年度的归档建档,就是“文革”期间也始终没有中断。1971年初冬,我又被调到王辇庄公社。因为这个公社是1965年以后划归唐山市郊区管辖的,所以没有赶上郊区1964年集中建档,也就一直没有档案管理。几年的档案工作,使我对档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像管理档案是党委秘书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就组织几个人,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把散存多年的文件资料整理建档。
区委办公室工作时期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将全市城乡变成一片废墟,唐山市郊区委档案室夷为平地,全部档案埋没在瓦砾堆里。震后,已到区委(革委)办公室工作的我,与同事们首先抢救档案,把档案扒出来,存放在没有倒塌的房子里。待第一代简易房建成后,立即着手将残篇断简的案卷重新组卷建档。当时,区委办公室有两位女同志负责文件收发,兼管档案工作。为了尽快完成档案重建工作,又从招待所抽调两名具有高中文化的工人专职干。由于我对档案工作的深厚情愫,一有时间便兴致勃勃地到那里看看。一年后,完成重建档案。
1978年,全区开展了农村生产大队和区直机关文书建档。为了搞好生产大队开天辟地的全面建档工作,我骑上自行车、或乘公交车、或搭乘机关顺路车,跑遍了全区19个公社的340个大队,边督促建档进度,边进行技术指导。还培养树立了洼里公社胶泥庄大队先进典型,组织各大队参观学习。经过一年多时间,全区60%的大队完成了建档。
主持项目建设时期
1987年3月,我被抽调主持筹建唐山市煤化工总厂。出于与档案结下的不解之缘,我把档案管理列为办公室主任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要求将项目建设的所有原始文件收集全、保管好,年终务必归档建档。
4年后我调离煤化工总厂,上级主管部门对我进行离职审计。一天,劳资科长心事重重地来区里找我,说审计查出职工工资偏高的问题,让我回厂做个解释。我告诉他:“不用着急,职工工资标准是经董事会讨论的,参加会议的董事都在会议纪要上签了字。回去找办公室主任查档案,即可破解。”第二天,劳资科长在电话那头高兴地说:“办公室档案里对确定职工工资标准的经过和决议有详细记载,审计组看过之后不算问题了。你当初要求我们管好档案,还有些不理解,现在懂得了档案的重要性。”我说:“档案在柜子里放着,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一旦用上了,就显示出其价值,也算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吧”。
退休打工时期
退居二线的1996年,唐山市第六轧钢厂厂长徐景玉让我去厂里帮忙,负责办公室工作。我发现建厂3年来的文件都装在一个个档案袋或大信封里,堆放在办公桌脚下靠墙一侧;建厂基建文件和设备文件分别存放在技术厂长、设备科和描图员手里。我向厂长建议全部集中到办公室,统一归档管理,厂长采纳了。
我带领描图员、打字员把1994年以来浩繁的文件资料全部集中到会议室,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先是文书档案,继而整理基建施工和机械设备图纸。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耐。那个时代乡镇企业没有空调,虽然会议室里有吊风扇,但不能开,因为空气一流通,便把文件吹乱。只好一会儿用凉水洗洗脸,一会儿擦清凉油,硬是坚持工作。有时来客人,有时职工来领东西,有时要打文件,我们做到有事不误事,无事整档案。后来基建档案中的供水管网文件,对厂子技改起了作用。20世纪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批档案为六轧改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5月,唐山市宏忠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子忠请我到公司帮助建档。我想:子忠我们俩是唐山大地震中的难友,34年后能有机会帮助他工作,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更重要的是作为民营企业能够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是难能可贵的,也能使我延续档案工作的缘分。尽管已到古稀之年,自信有能力做好档案工作,要在开平区民营企业中竖起一个样板。
难以割舍的档案情缘,让我来到宏忠公司上班。王子忠董事长主持召开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业会议,亲自部署档案工作。会后,腾出办公室,挂上“档案室”的牌子;购买五节柜、案卷皮、档案盒;调配兼职档案员。公司文书建档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我一边领着档案员干,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技术。档案员悟性很高,一说便通,一干便像样。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1999年以来的文书档案完成了,对电子版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制成纸质文件备份。接着对两个建设项目的文件进行整理,划分了综合文件、预决算文件、设计和施工文件四类,分别组卷建档。虽然档案设施和档案管理方法依旧是传统的,但能够实现档案管理就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我发现宏忠公司的创业发展很能体现时代精神,就编写了公司大事记(1999—2010),记述了公司10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公司发展的创业型、创新性。
半个世纪的档案工作,我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享受了档案带来的收获与快乐。档案工作——我最衷爱的事业。
农村公社工作时期
1961年金秋时节,我被分配到唐山市郊区双桥人民公社担任党委秘书。党委副书记李连山给我安排工作时说:“你光上学了,不熟悉农村工作,先从整理文件开始,既可以掌握农村政策,又能够了解些农村情况。”之后,我打开卷柜,几个卷宗里夹着许多文件。因为书记没有告诉具体怎样整理,我又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文件,便按着中央国务院、华北局、河北省委省人委、唐山市委市人委和公社文件,分级分别装入卷宗皮里,卷宗上标明哪级文件。整理文件时,发现夹有蜡纸刻印的案卷目录表,就依据时间顺序逐件登记清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请李书记检查。他高兴地说:“刚参加工作,就能把成立公社以来的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干得不错。今后再来新文件,就往不同的卷宗里放,坚持下去。”
1964年初春,唐山市郊区辖有11个人民公社。区委办公室通知公社党委秘书到付家屯公社进行档案培训。参加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觉得这个培训是别开生面,区委办公室档案工作人员讲解档案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之后,让这群秘书实际操作,就地给付家屯公社建档。人多手快,又有老师在旁指导,不日之功便完成任务。临散伙时,区委办公室宣布:10个公社分成东西两片,5个公社一组,秘书们也按片分成两组,参加本片所在公社的建档。力争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全区11个公社的文书建档任务,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分类分年的组卷,抄写卷内目录、装订、拟写案卷题名、抄写卷皮。经过35天的紧张工作,全部完成本组5个公社的建档任务。
1965年仲春,我被调到洼里公社继续担任党委秘书。这里的建档成为“马拉松”,我积极投入到建档扫尾工作。在此工作6年多,每年第二季度都组织上年度的归档建档,就是“文革”期间也始终没有中断。1971年初冬,我又被调到王辇庄公社。因为这个公社是1965年以后划归唐山市郊区管辖的,所以没有赶上郊区1964年集中建档,也就一直没有档案管理。几年的档案工作,使我对档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像管理档案是党委秘书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就组织几个人,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把散存多年的文件资料整理建档。
区委办公室工作时期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将全市城乡变成一片废墟,唐山市郊区委档案室夷为平地,全部档案埋没在瓦砾堆里。震后,已到区委(革委)办公室工作的我,与同事们首先抢救档案,把档案扒出来,存放在没有倒塌的房子里。待第一代简易房建成后,立即着手将残篇断简的案卷重新组卷建档。当时,区委办公室有两位女同志负责文件收发,兼管档案工作。为了尽快完成档案重建工作,又从招待所抽调两名具有高中文化的工人专职干。由于我对档案工作的深厚情愫,一有时间便兴致勃勃地到那里看看。一年后,完成重建档案。
1978年,全区开展了农村生产大队和区直机关文书建档。为了搞好生产大队开天辟地的全面建档工作,我骑上自行车、或乘公交车、或搭乘机关顺路车,跑遍了全区19个公社的340个大队,边督促建档进度,边进行技术指导。还培养树立了洼里公社胶泥庄大队先进典型,组织各大队参观学习。经过一年多时间,全区60%的大队完成了建档。
主持项目建设时期
1987年3月,我被抽调主持筹建唐山市煤化工总厂。出于与档案结下的不解之缘,我把档案管理列为办公室主任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要求将项目建设的所有原始文件收集全、保管好,年终务必归档建档。
4年后我调离煤化工总厂,上级主管部门对我进行离职审计。一天,劳资科长心事重重地来区里找我,说审计查出职工工资偏高的问题,让我回厂做个解释。我告诉他:“不用着急,职工工资标准是经董事会讨论的,参加会议的董事都在会议纪要上签了字。回去找办公室主任查档案,即可破解。”第二天,劳资科长在电话那头高兴地说:“办公室档案里对确定职工工资标准的经过和决议有详细记载,审计组看过之后不算问题了。你当初要求我们管好档案,还有些不理解,现在懂得了档案的重要性。”我说:“档案在柜子里放着,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一旦用上了,就显示出其价值,也算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吧”。
退休打工时期
退居二线的1996年,唐山市第六轧钢厂厂长徐景玉让我去厂里帮忙,负责办公室工作。我发现建厂3年来的文件都装在一个个档案袋或大信封里,堆放在办公桌脚下靠墙一侧;建厂基建文件和设备文件分别存放在技术厂长、设备科和描图员手里。我向厂长建议全部集中到办公室,统一归档管理,厂长采纳了。
我带领描图员、打字员把1994年以来浩繁的文件资料全部集中到会议室,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先是文书档案,继而整理基建施工和机械设备图纸。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耐。那个时代乡镇企业没有空调,虽然会议室里有吊风扇,但不能开,因为空气一流通,便把文件吹乱。只好一会儿用凉水洗洗脸,一会儿擦清凉油,硬是坚持工作。有时来客人,有时职工来领东西,有时要打文件,我们做到有事不误事,无事整档案。后来基建档案中的供水管网文件,对厂子技改起了作用。20世纪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批档案为六轧改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5月,唐山市宏忠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子忠请我到公司帮助建档。我想:子忠我们俩是唐山大地震中的难友,34年后能有机会帮助他工作,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更重要的是作为民营企业能够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是难能可贵的,也能使我延续档案工作的缘分。尽管已到古稀之年,自信有能力做好档案工作,要在开平区民营企业中竖起一个样板。
难以割舍的档案情缘,让我来到宏忠公司上班。王子忠董事长主持召开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业会议,亲自部署档案工作。会后,腾出办公室,挂上“档案室”的牌子;购买五节柜、案卷皮、档案盒;调配兼职档案员。公司文书建档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我一边领着档案员干,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技术。档案员悟性很高,一说便通,一干便像样。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1999年以来的文书档案完成了,对电子版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制成纸质文件备份。接着对两个建设项目的文件进行整理,划分了综合文件、预决算文件、设计和施工文件四类,分别组卷建档。虽然档案设施和档案管理方法依旧是传统的,但能够实现档案管理就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我发现宏忠公司的创业发展很能体现时代精神,就编写了公司大事记(1999—2010),记述了公司10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公司发展的创业型、创新性。
半个世纪的档案工作,我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享受了档案带来的收获与快乐。档案工作——我最衷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