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欣赏——打春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乐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打春》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感受民族文化就成了本课的重点,听赏每种打击乐器,引领学生作出对每件乐器音色的分辨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教学分析:《打春》是作曲家景建树,他是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9年民族打击乐合奏《打春》获得全国文艺汇演创造一等奖。《打春》是由九位民乐演奏者充分运用萧、筝、笙、三弦等乐器及多种打击乐,以幽默的节奏主题贯穿发展,生动刻画出牧童戏春牛的场景,描绘了一副古朴典雅、春意盎然的迎春音画。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种类,并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2,能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打击乐合奏表演;3,通过欣赏中国民族文化,建立学生热爱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民族打击乐合奏《打春》认识民族打击乐器、了解中国民族文化;2,体会民族打击乐器合奏的魅力并能够完成基本的合奏体验;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进行打击乐演奏的尝试,学生能够用小鼓、木鱼、碰铃、镲进行合奏;2,在合作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打击乐创编;
  教具准备:教学多媒体、三角铁、单响筒、小鼓、木鱼、碰铃、镲
  教学过程:
  一、对话方式导入课堂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璀璨夺目。中国文明在各个领域都是百花争艳,各放异彩。艺术领域我们了解的有国粹京剧、脸谱、陶艺、剪纸等等,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将为大家再次介绍一种中国的民族特色——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同时也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秀的民族打击乐器合奏曲。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中国的打击乐器带给我们的震撼。
  提问1,同学们,看完这段鼓的表演,大家用什么样的话表达一下这段鼓的表演给你的感受?答:鼓点也是时而稀疏时而密集,造成了(声音和气势有大有小、情绪有急有缓、有松有紧的变化!是不是带给我们的体验很神奇!)【上海至尊打击乐团】
  提问2,同学们,你们看简单的几种不同的中国民族鼓就能创造出这么丰富的音乐色彩,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积累中想想我们还知道那些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答:锣、镲、木鱼、三角铁、双响筒等。
  二、中国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器乐合奏《打春》的欣赏
  提问3,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我们一起来想一个词形容每件打击乐器的音色吧!
  答:三角铁(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锣(小锣是色彩性乐器,音色柔和、清亮,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 镲(大镲声音响亮,常用于增强辉煌宏伟的气氛);木鱼(音色空洞、声音短促,是节奏性乐器);双响筒(声音清脆结实、两种音高用于不同的音乐情绪)
  提问4,我们大家共同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合奏《打春》我们通过聆听,同学们都听出或看到了那些中国民族打击乐器?
  答:锣、镲、木鱼、三角铁、双响筒......
  提问5,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熟悉了部分乐器的音色,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看看那个小组的耳朵最灵敏,能够听出下面这几段音乐里有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那么老师将在接下来的活动里面挑选最积极的小伙伴在和老师共同演奏乐器)
  提问6,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首打击乐器合奏叫《打春》为什么要“打”春?
  答:原来.....(解释“立春”打春由来……“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广东省潮汕的春祭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余时间去了解立春的其他习俗)
  提问7,同学们,我们再次的聆听《打春》这首器乐合奏曲,想想这首乐曲主要描写春天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大家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形容一下?
  答: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景象。
  三、音乐实践与扩展
  设计一个器乐小合奏,木鱼和双响筒,小鼓、木鱼、碰铃、镲的节奏搭配。
  引导学生对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认识,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精神、提高凝聚力,争做时代的先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中国民族打击乐曲《打春》的欣赏,使我們了解了民族打击乐器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艺术魅力,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这种文化不在流失。“打春”即为“立春”那么,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网上搜索一下中国传统“立春”时的其他祭祀活动及形式。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天琴弹唱艺术是壮族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态,主要流传于广西中越边境的龙州、宁明等地,多年来,它一直在乡土社会中传承,自2007年天琴弹唱艺术被列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天琴艺术的发展便由民间走进了校园,成为广西地方学校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对我们壮族天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天琴艺术 学校教育 传承与创新  一、天琴历史源远流长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分数与百分数意义的联系和区别;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百分数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概括百分数意义和与分数的区别,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意义的
期刊
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努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国际国内),具体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进行分析背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展示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的论断,通过以上分析做出解释;从教材中找出具体的外交政策,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不结盟运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小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通过一年来的统计、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主要原因就是计算能力太差,并且直接阻碍着他们以后的学习,因而,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当前日常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小学计算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人物的外貌描写,学习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特征体现人物的性格;2、学习观察人物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上至下;3、引导学生互评自改习作片段,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通过阅读ppt中的文字,猜猜描写的人物是谁?(孙悟空、猪八戒);2、问什么我们通过文字描述就能准确的猜出人物呢?因为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外貌描写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它是一节选修课,是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的一个内容。学习如何欣赏雕塑作品可以对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学习本课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雕塑鉴赏和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现场指导,
期刊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是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概率第一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分布列的定义、性质及应用;2.地位与作用。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列,是离散性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的基础,从近几年的高考观察,这部分内容有加強命题的趋势。一般以实际情景为主,建立合适的分布列,通过均值和方差解释实际问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项原则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的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是本单元和本册书的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二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在课堂上相对活跃,本班共37人,大多数比较聪明,但自制力较差,但这学期有明显的变化。大多数都改变了以前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主动性强
期刊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记住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列举社会生活实例,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2.分析
期刊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快乐的少年》---《叮铃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音乐风格,唱准变化音#5前倚音和下滑音,学好二声部;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趣味、情景”中愉快合作表现二声部,能运用渐强强弱的力度变化表现铃声由远到近及由近到远的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和感受歌曲表现的牧童赶羊群时发出的欢乐歌唱,并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叮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