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改变对医院临床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医院临床教学由过去传统的经验传授模式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教学模式转化。从我院近三十年来的临床教学发展过程见证了医院临床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与功能完善,特别是循证医学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模式转变;临床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53-02
  
  1 在传统医学模式指导下临床教学方式的局限与不足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哲学概括,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认识和解决医学所遇见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医学观,即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医学教育的观点,是医学模式的核心观点。第二是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如何认识疾病的过程。第三是根据医学的发展水平,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维方式所建立的医疗卫生体制与当时的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以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其医学观、医学思维方式和医疗体制都是围绕着人体的生物学属性而开展的。它主要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原理说明人体生命和疾病的现象,突出强调疾病的局部定位思想和特异性病因观念。在生物医学模式引导下的临床教学方式更多的关注“病症”而轻视“人”,把“人”与“病”这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简单地分割开。在教学中,强调病症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忽视病人的个体特点和情感变化;强调生物性致病因素,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强调生物治疗手段,忽视了综合治疗的效果;强调患者的机体转归,忽视了患者心理变化;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忽视了病人的情感需求与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临床经验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2 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教学模式转变
  2.1 现代医学模式的特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它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它不仅反映着医学技术进步,而且标志着医学道德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的是人的生物生存状态,病人只要活着,只要有呼吸、有心跳,即使是低质量地活着,医务人员也应该救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人区别于狭义的动物,就在于能够以社会的方式生存,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生命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命。
  2.2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病人的后代、关心社会。
  2.3 从过去医学模式到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教学转变
  2.3.1 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强调经验教学,注重在患者身上找病症与体征;关注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因此,医院对医学生的教学主要以临床带教的床边教学为主。临床教师重点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传授给学生,即使是在理论传授时,更多的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习惯。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现代医学模式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在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引导式、研讨式、病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更注重强调医学生应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过硬的能力素质、缜密的分析能力、敏捷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成为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集合体。
  2.3.2 教学体制的转变:从原有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学习方法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员明白,不断学习更新医学知识是一种必然,只有与时俱进的继续教育,才能充实自己的业务专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3.3 教学机构的转变:以往医院临床教学以松散型教学为主,突出带教老师个人的经验和水平,没有成立相应的临床学科教研组。现在许多教学医院都成立了临床各学科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病例分析以及医学新进展等,在医学院附属医院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3.4 师资队伍的转变:在以往医院的临床师资队伍中教师的医学专业理论较为渊博和临床经验较为丰富,但自身的人文科学知识却十分缺乏,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良莠不齐,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把人文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这些都影响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此,许多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都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培训,同时分批选派教师到医学院校进修、深造,逐步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水平。
  2.3.5 教学内容的转变: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自50年代起一直受生物医学模式的支配,以疾病为中心,医学生们就置身于针对生物人的教学模式中,没有过多地考虑将来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活动的人,将人的生理与心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机械地割裂开来。这种偏颇的教育导致医学生人文科学知识严重短缺,使得医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当前,医院的临床教学正逐步向全面、完善和综合的方向转变,更加强调病因的综合因素,病情发展的个体因素,转归预防的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在加强诊疗常规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2.3.6 树立循证医学观念,坚持科学教育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医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对于一个医学生而言,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缺一不可。因此,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只有树立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才能实现理性、求实、创新的科学进步。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催生了循证医学的诞生,它是在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指导临床研究和实践工作。彻底改变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的工作模式,提倡医疗决策应以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依据,使得临床工作得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强调病人病情不同、个体差异以及经济情况等。在临床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如“价高药必好”、“补药总有益”、“新药总比旧药强”、“中西药合用治病快”、“广告药质量必定好”、“复杂治疗胜于简单治疗”、“高新技术诊断优于临床思维判断”等等,为学生今后培养务实的科学精神,避免伪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新世纪的现代医学模式将更好地指导医院临床教学工作,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指明了方向,也为医院临床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也给教师队伍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只有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三月,大地回暖,清气上升,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古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实际上,古人一开始发明风筝,并非为了休闲娱
期刊
中小企业是经济生活中最活跃、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组织。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却存在着融资难的巨大障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20
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之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而先进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依赖于农业
【摘要】本文在对自主学习的相关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从创新教学资源、营造和谐课堂、落实学习责任、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对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构建让学生,“想学”、“乐学”、“自主学”的高效课堂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能力培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34-02    在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根据课文内容,从利教便学的角度,尝试进行“主线教学”:初读课文,提炼要点,了解主线;研读课文,品词析句,突出主线;回读课文,拓展延伸,丰富主线.不仅使课
期刊
随着南方电网公司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厂网分家”以及“竞争上网”的工作已经得到落实,每一个厂网之间都十分重视该电力公司电能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如何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以
【摘要】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显得更为脆弱与微妙,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其转化更是慢活,细活,短时间难出功效。教者必须真诚地善待,艺术地经营。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40-02    学生受家庭、环境、社会,以及个体的遗传素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也就不一样,而且还会随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42-02    每个班上都存在着一些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既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任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育好“后进生”的首要条件。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应一视同仁,不能对“后进生”另眼相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后进生”。要对他们有信心和耐心,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标的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47-02    在全面推进体育新课标的今天,“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课堂注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