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必修1为自然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好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通过对基本的自然地理(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现象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现场实践可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野外实地考察,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課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次校园实地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更有力的加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野外实地考察;地理学习兴趣;校园地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高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地理知识点繁多的情况下,很多地理教师似乎只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不停的讲,把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只是提高了学生暂时的分数,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兴趣、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长期、单一讲授式地理教学下,学生失去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甚至出现厌学、不学现象。严重缺乏学习地理兴趣,更无从提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彻底违背了新课改及其新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学习切身感受学校的自然风光,并实际认识一些地貌类型、植物特点等,增强其热爱学校的热情和学习地理学的兴趣。
2.使学生在认识实践考察区地貌、土壤、水文和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组成成分特征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野外调查的方法。
3.使学生在对实习区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个大体的认识,在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的工作方法,为今后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5.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不畏困难的勇气、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校园地理综合实践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校园的情感。
2.校园地理综合实践课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兴趣,更好的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园地理实践活动课研究对象是学生熟悉并认识校园的地理环境。对于校园的地理环境,学生是了解但不认识,这中间是一个由感知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本课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更好的认识校园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现问题,收集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具体实地考察法、活动展示法、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制定活动计划: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指导老师通过研究,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
2.材料准备:试纸、矿泉水瓶(16个)锄头、相机、纸笔等。
3.形成活动小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一个或几个问题,自由组成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任组长。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阶段
各小组同学整理、筛选资料的照片。
第四阶段:汇报交流阶段
第五阶段:活动延伸(时间为两课时)
1.讨论交流
对于东山中学的校园地理环境,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校园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2.编写调查报告
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结合校园的环境编写好调查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实践活动区的概况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下市状元桥,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500.3亩,建筑面积约18.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校园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80%。校园四季如春、处处见绿,呈一院(东山书院)四校区(初中、高一、高二、高三)新格局,校园背靠后山,面向梅江河和其支流周溪河。
2实践活动内容
(1)水文
梅江全长307公里,为主要河流,汇五华河、琴江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流经大埔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人南海,全长478公里。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差干河、袖树河和石正河3条水系,为韩江二级支流。差干河县内集雨面积479.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1.16公里;袖树河县内集雨面积76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7.9公里;石正河县内集雨面积9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1.7公里。韩江,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前潮汕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大埔县、丰顺县,潮汕地区的揭阳市、汕头市、潮州市)各民系人民的母亲河。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梅江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所以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较大,没有结冰期等。
(2)植物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維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植物是灌木,如刺柏。如果越冬时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继续萌生新枝,则称为“半灌木”。如一些篙类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连翘、迎春、月季、荆、茉莉、沙柳等。中国主要的灌木分布地区是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后山植物茂盛,在水分条件较差或是乔木的属下,也分布着许多的灌木丛。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如常见的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松树、玉兰、自桦、苹果树、梨树等。乔木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乔木分布广泛,已知的地方基本都有乔木生长,包括戈壁滩、沙漠、南极、北极等环境恶劣的地方分布最多的还是环境温暖湿润的大陆。后山茂密的树木以乔木为主。
(3)土壤
在亚热带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长江,南至南岭山地和台湾北部,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在我国,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通过对后山挖出的土壤进行观察,发现其土壤特性符合我国南方的地带性土壤——红壤的特点。
(4)地貌
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全市85%左右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丘陵:一般海拔200到500米,地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有比较和缓。此次后山的野外观察发现其地形符合丘陵的特点。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中学地理教育改革中,必须要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校园地理实践活动,我们将地理教学走出了课堂,走进了自然,走进了社会,也真实的走进了生活。
2.校园地理活动中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促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不断地动心、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地理观察、分析和处理能力。训练了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
九、课题研究中的反思
1.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清楚的认识到中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面对高考,很多家长、老师只是一味的限制学生的自由,磨灭学生的兴趣,逼迫学生苦学、死学。但所取得的效果却恰恰相反。针对这一现象,中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清楚认识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兴趣、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能更好的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一次校园实地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更有力的加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野外实地考察;地理学习兴趣;校园地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高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地理知识点繁多的情况下,很多地理教师似乎只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不停的讲,把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只是提高了学生暂时的分数,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兴趣、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长期、单一讲授式地理教学下,学生失去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甚至出现厌学、不学现象。严重缺乏学习地理兴趣,更无从提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彻底违背了新课改及其新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学习切身感受学校的自然风光,并实际认识一些地貌类型、植物特点等,增强其热爱学校的热情和学习地理学的兴趣。
2.使学生在认识实践考察区地貌、土壤、水文和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组成成分特征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野外调查的方法。
3.使学生在对实习区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个大体的认识,在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的工作方法,为今后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5.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不畏困难的勇气、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校园地理综合实践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校园的情感。
2.校园地理综合实践课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兴趣,更好的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园地理实践活动课研究对象是学生熟悉并认识校园的地理环境。对于校园的地理环境,学生是了解但不认识,这中间是一个由感知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本课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更好的认识校园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现问题,收集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具体实地考察法、活动展示法、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制定活动计划: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指导老师通过研究,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
2.材料准备:试纸、矿泉水瓶(16个)锄头、相机、纸笔等。
3.形成活动小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一个或几个问题,自由组成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任组长。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阶段
各小组同学整理、筛选资料的照片。
第四阶段:汇报交流阶段
第五阶段:活动延伸(时间为两课时)
1.讨论交流
对于东山中学的校园地理环境,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校园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2.编写调查报告
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结合校园的环境编写好调查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实践活动区的概况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下市状元桥,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500.3亩,建筑面积约18.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校园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80%。校园四季如春、处处见绿,呈一院(东山书院)四校区(初中、高一、高二、高三)新格局,校园背靠后山,面向梅江河和其支流周溪河。
2实践活动内容
(1)水文
梅江全长307公里,为主要河流,汇五华河、琴江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流经大埔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人南海,全长478公里。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差干河、袖树河和石正河3条水系,为韩江二级支流。差干河县内集雨面积479.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1.16公里;袖树河县内集雨面积76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7.9公里;石正河县内集雨面积9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1.7公里。韩江,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前潮汕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大埔县、丰顺县,潮汕地区的揭阳市、汕头市、潮州市)各民系人民的母亲河。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梅江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所以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较大,没有结冰期等。
(2)植物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維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植物是灌木,如刺柏。如果越冬时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继续萌生新枝,则称为“半灌木”。如一些篙类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连翘、迎春、月季、荆、茉莉、沙柳等。中国主要的灌木分布地区是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后山植物茂盛,在水分条件较差或是乔木的属下,也分布着许多的灌木丛。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如常见的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松树、玉兰、自桦、苹果树、梨树等。乔木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乔木分布广泛,已知的地方基本都有乔木生长,包括戈壁滩、沙漠、南极、北极等环境恶劣的地方分布最多的还是环境温暖湿润的大陆。后山茂密的树木以乔木为主。
(3)土壤
在亚热带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长江,南至南岭山地和台湾北部,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在我国,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通过对后山挖出的土壤进行观察,发现其土壤特性符合我国南方的地带性土壤——红壤的特点。
(4)地貌
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全市85%左右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丘陵:一般海拔200到500米,地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有比较和缓。此次后山的野外观察发现其地形符合丘陵的特点。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中学地理教育改革中,必须要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校园地理实践活动,我们将地理教学走出了课堂,走进了自然,走进了社会,也真实的走进了生活。
2.校园地理活动中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促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不断地动心、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地理观察、分析和处理能力。训练了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
九、课题研究中的反思
1.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清楚的认识到中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面对高考,很多家长、老师只是一味的限制学生的自由,磨灭学生的兴趣,逼迫学生苦学、死学。但所取得的效果却恰恰相反。针对这一现象,中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清楚认识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兴趣、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能更好的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