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生活味”又要有“数学味”,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伴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数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的时尚。“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一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精心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了、活泼了、热闹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原有思维魅力渐渐的失去了生气,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所以,我们在注重“生活味”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学课堂的“数学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1 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就是“数的感觉”,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而真正的数感首先是靠学生数出来的,如在《1000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千字文,并把千字文进行了分块排列。200个字一组,一共有五组。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1.“学”在哪里,从头数是第几个?
2.第996个是什么字?
3.第292个是什么字?
其次数感是读出来的,如大数的读法(3000006000的读法),数的组成(0、1、2、3、4、5可以组成哪些六位数)……在我们的诸多教学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中、计算教学中、解决问题中,都有数感的体现。
2 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首先讓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如: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如采用动态演绎每一笔画的含义。数学符号如同象形文字,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符号本身就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数学功能。学生有了符号意识,数学味在无形中就体现了出来。
3 情境创设中要具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情境创设的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但如果一味追求情境创设的生活化,会适得其反,丢失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例如,在四下《平行与相交》一课中,一位教师创设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情境。有3个画面:
画面1:两辆汽车在交叉的两条路上行驶,快到路口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学生认为会相撞)
画面2:两辆汽车在即将相交的两条路上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会相撞)
画面3:两辆汽车在平行的两条车道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不会相撞)
这样的情境设计,虽然找到了与学习内容相似的素材,但并不严谨。学生不仅不能建立起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数学模型,而且干扰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另外,创设情境应让生活味与数学味有机结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其实可以这样教学“认识平行”,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情境图,提问:“请你根据这三幅图画出三组直线,看看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交流、比较、分类,引出相交与平行的概念。这样引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情境的数学味更浓了,有利于从最有利于揭示学习内容本质属性的角度创设情境。
再比如在教学六下《鸽巢问题》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出于学生对明星喜爱崇拜的心理,我先出示魔术师刘谦的照片,然后模仿其和学生表演了一个让学生感觉神秘的魔术: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大小王,在剩下的52张牌中任意抽取5张。然后老师说:“我猜,这5张牌中至少有2张牌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在学生充满疑惑和好奇的目光中,老师接下来问:“你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其实,它属于一种很有趣的数学问题——鸽巢问题。”即可自然地导入新课,又能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又同时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
4 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数学味”
作为一节数学课,应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将数学味融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生活化的题材为数学活动所用,将生活问题及时地数学化。例如在教学五下《可能性》一课的开始,以摸球比赛为活动,而透过活动这一载体,意在激趣和启思,在教师明确的指向下,学生体验到了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课中通过抽奖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用处。通过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研究过程,同时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感悟了“小概率现象”。课末的评价,也能融数学思考为一体,发展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同时,使学生也充分体会了用数学的妙处。
總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注重“生活味”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才能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好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所以,我认为只有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作者简介: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众兴学区中心学校)
伴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数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的时尚。“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一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精心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了、活泼了、热闹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原有思维魅力渐渐的失去了生气,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所以,我们在注重“生活味”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学课堂的“数学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1 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就是“数的感觉”,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而真正的数感首先是靠学生数出来的,如在《1000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千字文,并把千字文进行了分块排列。200个字一组,一共有五组。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1.“学”在哪里,从头数是第几个?
2.第996个是什么字?
3.第292个是什么字?
其次数感是读出来的,如大数的读法(3000006000的读法),数的组成(0、1、2、3、4、5可以组成哪些六位数)……在我们的诸多教学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中、计算教学中、解决问题中,都有数感的体现。
2 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首先讓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如: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如采用动态演绎每一笔画的含义。数学符号如同象形文字,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符号本身就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数学功能。学生有了符号意识,数学味在无形中就体现了出来。
3 情境创设中要具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情境创设的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但如果一味追求情境创设的生活化,会适得其反,丢失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例如,在四下《平行与相交》一课中,一位教师创设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情境。有3个画面:
画面1:两辆汽车在交叉的两条路上行驶,快到路口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学生认为会相撞)
画面2:两辆汽车在即将相交的两条路上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会相撞)
画面3:两辆汽车在平行的两条车道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不会相撞)
这样的情境设计,虽然找到了与学习内容相似的素材,但并不严谨。学生不仅不能建立起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数学模型,而且干扰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另外,创设情境应让生活味与数学味有机结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其实可以这样教学“认识平行”,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情境图,提问:“请你根据这三幅图画出三组直线,看看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交流、比较、分类,引出相交与平行的概念。这样引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情境的数学味更浓了,有利于从最有利于揭示学习内容本质属性的角度创设情境。
再比如在教学六下《鸽巢问题》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出于学生对明星喜爱崇拜的心理,我先出示魔术师刘谦的照片,然后模仿其和学生表演了一个让学生感觉神秘的魔术: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大小王,在剩下的52张牌中任意抽取5张。然后老师说:“我猜,这5张牌中至少有2张牌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在学生充满疑惑和好奇的目光中,老师接下来问:“你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其实,它属于一种很有趣的数学问题——鸽巢问题。”即可自然地导入新课,又能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又同时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
4 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数学味”
作为一节数学课,应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将数学味融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生活化的题材为数学活动所用,将生活问题及时地数学化。例如在教学五下《可能性》一课的开始,以摸球比赛为活动,而透过活动这一载体,意在激趣和启思,在教师明确的指向下,学生体验到了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课中通过抽奖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用处。通过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研究过程,同时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感悟了“小概率现象”。课末的评价,也能融数学思考为一体,发展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同时,使学生也充分体会了用数学的妙处。
總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注重“生活味”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才能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好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所以,我认为只有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作者简介: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众兴学区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