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传统的乡村小学。由于学校中青年教师众多,一些中青年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如何帮助教师度过这一“高原期”,实现教师、学校发展的大飞跃?在工作实践中学校发现: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本校在教师评价工作中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完善评价方案制定
学校修订、完善各类教师评价方案,在评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尤为注重在教师中形成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氛围,为教师评价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个支持型环境,真正让评价方案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和拥护,真正发挥评价方案对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发挥评价导向功能
学校在教师评价的实施中,力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引领全体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创新,让全体教师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让教师们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和满足。
侧重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在平时的管理中,注重发现、挖掘老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大力宣传,树立典型,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悟从教的快乐、为师的幸福;针对老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激励老教师能够以自己老骥伏枥的工作态度、不计名利的高尚师德、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去影响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关爱、指导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注重于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对于中青年教师,学校更加注重发挥教师评价的引领功能,更加关注中青年教师的未来的发展,切实开展基于教师未来发展的各项活动,在评价方向上充分体现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重视教师的未来,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
学校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倡导“网络学习”、提供“展示平台”、建立“成长档案”来发挥学校评价的发展功能,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强化评价过程管理
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及时跟踪、积累资料,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使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师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准确,为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作保障。
将过程与结果考评有机结合
教师的评价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结果的综合考评和对过程的跟踪考评。结果考评是终结性的,也是一种定量的考评,最终按照方案的评价标准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就有怎样的考核结果;而在过程考评过程中,学校将具体的过程评价内容分别纳入到各处室、各年级组以及各教研组进行,定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的多元化
在评价内容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的统一要求,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与发展的不同需求,为教师有个性地自主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在评价方法上,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常规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
发挥过程评价的促进作用
在过程评价中,学校可以根据阶段性的评价结果显示,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反馈的信息,肯定成绩或指出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更可以借此机会,帮助教师进行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达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将教师评价与团队考核挂钩
学校在教师评价工作中,加入了“年级组团体考核实施方案”,将教师的评价内容,有机地纳入到年级组团体考核项目中去,既促使教师要按时保质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将教师工作的好坏融入到一个团队的考核中去,形成了教师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文化,培育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氛围。
正确处理评价结果的反馈
进行教师评价,最终目的并不是仅限于对教师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在评价结果出来后,更看重的是正确运用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使结果较低的教师尽快地适应岗位,尽快地踏上自我发展的步伐,尽可能地减少评价结果的优劣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只是本校在实践探索中的一些浅显做法,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优化教师评价机制的研究,充分地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把全体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激活”,使教师把主动发展看成是一种自我内在的强烈愿望,以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完善评价方案制定
学校修订、完善各类教师评价方案,在评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尤为注重在教师中形成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氛围,为教师评价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个支持型环境,真正让评价方案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和拥护,真正发挥评价方案对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发挥评价导向功能
学校在教师评价的实施中,力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引领全体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创新,让全体教师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让教师们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和满足。
侧重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在平时的管理中,注重发现、挖掘老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大力宣传,树立典型,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悟从教的快乐、为师的幸福;针对老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激励老教师能够以自己老骥伏枥的工作态度、不计名利的高尚师德、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去影响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关爱、指导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注重于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对于中青年教师,学校更加注重发挥教师评价的引领功能,更加关注中青年教师的未来的发展,切实开展基于教师未来发展的各项活动,在评价方向上充分体现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重视教师的未来,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
学校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倡导“网络学习”、提供“展示平台”、建立“成长档案”来发挥学校评价的发展功能,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强化评价过程管理
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及时跟踪、积累资料,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使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师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准确,为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作保障。
将过程与结果考评有机结合
教师的评价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结果的综合考评和对过程的跟踪考评。结果考评是终结性的,也是一种定量的考评,最终按照方案的评价标准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就有怎样的考核结果;而在过程考评过程中,学校将具体的过程评价内容分别纳入到各处室、各年级组以及各教研组进行,定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的多元化
在评价内容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的统一要求,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与发展的不同需求,为教师有个性地自主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在评价方法上,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常规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
发挥过程评价的促进作用
在过程评价中,学校可以根据阶段性的评价结果显示,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反馈的信息,肯定成绩或指出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更可以借此机会,帮助教师进行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达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将教师评价与团队考核挂钩
学校在教师评价工作中,加入了“年级组团体考核实施方案”,将教师的评价内容,有机地纳入到年级组团体考核项目中去,既促使教师要按时保质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将教师工作的好坏融入到一个团队的考核中去,形成了教师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文化,培育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氛围。
正确处理评价结果的反馈
进行教师评价,最终目的并不是仅限于对教师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在评价结果出来后,更看重的是正确运用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使结果较低的教师尽快地适应岗位,尽快地踏上自我发展的步伐,尽可能地减少评价结果的优劣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只是本校在实践探索中的一些浅显做法,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优化教师评价机制的研究,充分地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把全体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激活”,使教师把主动发展看成是一种自我内在的强烈愿望,以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