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作业设计;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088—0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作业,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就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充满個性色彩的作业内容。作业因其性质的特殊、涉及的知识层面的多样、问题来源的不一,可分为不同的作業类型。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作品型作业
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1.诗、文配画。根据古诗词或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初中语文教学中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使至塞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都是一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布置作业,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用一幅画来完成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诗与画的异同,是诗画融通的前提,这两种艺术互有短长,通过融合、渗透,可以起到取长补短、互补的作用。
2.作文集。我们学年组把每个单元主题作文完成较好的学生作品印刷成册,下发到每个班级供学生阅读,这样的做法使小作者很有成就感,也刺激了其他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实践性作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性是通过作业设计表现出来的实践和体验。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为我们的课堂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由各小组成员制订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来参加。
三、研究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习了《孔乙己》《范进中举》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的?虽然论题较大,但学生乐意,再加之教师的指导,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学生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四、综合性作业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五、开放性作业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088—0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作业,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就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充满個性色彩的作业内容。作业因其性质的特殊、涉及的知识层面的多样、问题来源的不一,可分为不同的作業类型。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作品型作业
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1.诗、文配画。根据古诗词或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初中语文教学中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使至塞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都是一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布置作业,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用一幅画来完成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诗与画的异同,是诗画融通的前提,这两种艺术互有短长,通过融合、渗透,可以起到取长补短、互补的作用。
2.作文集。我们学年组把每个单元主题作文完成较好的学生作品印刷成册,下发到每个班级供学生阅读,这样的做法使小作者很有成就感,也刺激了其他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实践性作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性是通过作业设计表现出来的实践和体验。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为我们的课堂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由各小组成员制订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来参加。
三、研究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习了《孔乙己》《范进中举》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的?虽然论题较大,但学生乐意,再加之教师的指导,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学生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四、综合性作业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五、开放性作业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