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武汉 430060)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07-01
我科自2010 年5月 ~ 2010年12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45 例,其中20例经手术治疗痊愈,25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 例,分为治疗组15 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3. 5 岁; 对照组10 例,男6 例, 女4 例,平均年龄54.1 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 即俱存在“ 痛、吐、胀、闭”及相应体征。X 线检查有肠梗阻、气液平面、肠腔大量积气等。
1. 2 方法:对照组:遵医嘱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温肥皂水灌肠,输液加抗生素、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① 宽肠理气汤100ml胃管注入, Bid,并夹闭胃管1h。②芒硝500g 腹部持续外敷。③新斯的明0. 5mg 足三里穴位注射, Bid 。
1.3 评定标准:治愈:腹胀、腹痛、呕吐消失,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进食后无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肛门排气,胃肠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X 线检查仍见液气平面、肠腔积气、肠管扩张等。
2 结果
二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二组治疗效果( 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稳定者应采取半卧位, 禁饮食, 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遵医嘱及时静脉输液加抗生素、营养药物以维持体液平衡、控制感染, 做好口腔护理。确定无肠绞窄后, 可使用阿托品类解痉药, 但禁用吗啡类止痛药物, 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治疗[1]。
3.2 病情观察: 在治疗期间, 必须严密观察, 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应考虑手术治疗[2] , 并及时做好急症手术的準备。
3.3 中药胃管注入: 宽肠理气汤含有大黄10g , 厚朴15g, 桃仁9g , 木香12g, 川芎15g;经胃管注入中药时应先抽胃液, 确保胃管通畅, 再将药液加温至38 ℃ 左右, 然后再慢慢注入宽肠理气汤100ml 后并夹闭胃管1h, 动作要轻柔, 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4 芒硝腹部外敷:取20cm×25cm 大小的纯棉布做成的口袋4~ 5 个, 内装芒硝500g, 给予腹部外敷, 每4~ 6h 更换一次, 并保持被褥、衣物清洁干燥, 芒硝变硬应及时更换。
3.5 穴位注入: 取新斯的明0. 5mg 注入足三里穴位, 注意针尖略斜刺, 并不断地捻转针、上下提插, 当有酸、胀、麻等感觉时, 再注入药物,每日两次。
3.6 饮食指导:胃肠功能未恢复前, 仍需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胃管拔出, 应逐步恢复饮食, 少食多餐, 进无刺激、易消化的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 饮食要规律, 餐后勿剧烈运动, 忌冷、硬食物或暴饮暴食。
4 讨论
中医学《内经》认为, “ 六腑为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 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和”,“ 以通为用, 不通则痛”。手术后元气大伤, 气推动无力致肠道气机痞结, 通降功能失调, 致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而引起肠梗阻, 以痞、满、燥、实为主证, 治宜、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宽肠理气汤具有通络活血、顺气宽肠、达到行气、祛瘀、散结的疗效;芒硝具有消炎、止痛、减轻渗出、缓解腹痛的作用;针刺足三里具有增加肠蠕动、增加身体免疫力而治疗肠梗阻的目的。临床上配合西医支持疗法, 以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及胃管注入中药弥补了传统中医服药方法之不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肠梗阻缓解率有明显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明显, 可使部分患者免于再次手术,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体会, 病史愈短、原发病愈轻, 年龄愈小、疗效愈好。不全性肠梗阻较完全肠梗阻效果佳。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肠梗阻,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 若症状不能缓解, 病情迅速发展, 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手术治疗, 以免引起肠坏死、肠穿孔。
参考文献
[1] 郭桂芳, 姚兰. 外科护理学[ M ]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91
[2] 吴在德. 外科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80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07-01
我科自2010 年5月 ~ 2010年12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45 例,其中20例经手术治疗痊愈,25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 例,分为治疗组15 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3. 5 岁; 对照组10 例,男6 例, 女4 例,平均年龄54.1 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 即俱存在“ 痛、吐、胀、闭”及相应体征。X 线检查有肠梗阻、气液平面、肠腔大量积气等。
1. 2 方法:对照组:遵医嘱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温肥皂水灌肠,输液加抗生素、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① 宽肠理气汤100ml胃管注入, Bid,并夹闭胃管1h。②芒硝500g 腹部持续外敷。③新斯的明0. 5mg 足三里穴位注射, Bid 。
1.3 评定标准:治愈:腹胀、腹痛、呕吐消失,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进食后无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肛门排气,胃肠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X 线检查仍见液气平面、肠腔积气、肠管扩张等。
2 结果
二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二组治疗效果( 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稳定者应采取半卧位, 禁饮食, 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遵医嘱及时静脉输液加抗生素、营养药物以维持体液平衡、控制感染, 做好口腔护理。确定无肠绞窄后, 可使用阿托品类解痉药, 但禁用吗啡类止痛药物, 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治疗[1]。
3.2 病情观察: 在治疗期间, 必须严密观察, 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应考虑手术治疗[2] , 并及时做好急症手术的準备。
3.3 中药胃管注入: 宽肠理气汤含有大黄10g , 厚朴15g, 桃仁9g , 木香12g, 川芎15g;经胃管注入中药时应先抽胃液, 确保胃管通畅, 再将药液加温至38 ℃ 左右, 然后再慢慢注入宽肠理气汤100ml 后并夹闭胃管1h, 动作要轻柔, 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4 芒硝腹部外敷:取20cm×25cm 大小的纯棉布做成的口袋4~ 5 个, 内装芒硝500g, 给予腹部外敷, 每4~ 6h 更换一次, 并保持被褥、衣物清洁干燥, 芒硝变硬应及时更换。
3.5 穴位注入: 取新斯的明0. 5mg 注入足三里穴位, 注意针尖略斜刺, 并不断地捻转针、上下提插, 当有酸、胀、麻等感觉时, 再注入药物,每日两次。
3.6 饮食指导:胃肠功能未恢复前, 仍需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胃管拔出, 应逐步恢复饮食, 少食多餐, 进无刺激、易消化的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 饮食要规律, 餐后勿剧烈运动, 忌冷、硬食物或暴饮暴食。
4 讨论
中医学《内经》认为, “ 六腑为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 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和”,“ 以通为用, 不通则痛”。手术后元气大伤, 气推动无力致肠道气机痞结, 通降功能失调, 致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而引起肠梗阻, 以痞、满、燥、实为主证, 治宜、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宽肠理气汤具有通络活血、顺气宽肠、达到行气、祛瘀、散结的疗效;芒硝具有消炎、止痛、减轻渗出、缓解腹痛的作用;针刺足三里具有增加肠蠕动、增加身体免疫力而治疗肠梗阻的目的。临床上配合西医支持疗法, 以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及胃管注入中药弥补了传统中医服药方法之不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肠梗阻缓解率有明显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明显, 可使部分患者免于再次手术,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体会, 病史愈短、原发病愈轻, 年龄愈小、疗效愈好。不全性肠梗阻较完全肠梗阻效果佳。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肠梗阻,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 若症状不能缓解, 病情迅速发展, 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手术治疗, 以免引起肠坏死、肠穿孔。
参考文献
[1] 郭桂芳, 姚兰. 外科护理学[ M ]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91
[2] 吴在德. 外科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