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州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公路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建设的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而一项合格的公路建设项目如何达到最高的使用寿命,管理和养护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仅对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养护
随着省到州(地区)通高速,州到县(市)高等级,县(市)乡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保畅通”的目标逐步实现,
推动着我州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施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节能、低耗。下面就如何加强现代施工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出如下分析及阐述。
1. 公路施工前期准备
1.1施工准备工作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其准备工作是贯穿于施工或养护全过程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一项先行的工作。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落实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大致分成三个阶段:①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即前期工作;②工程施工期间准备工作;③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掌握并落实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1.2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恢复定线、路基施工放样、小桥涵施工、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放样等。
恢复定线(即复测)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心线控制桩进行复测与加密和保护,对路线高程进行复测与增设水准点和保护,横断面进行检验与补测,同时对设计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或变更方案。其工作程序为:查验原有控制桩的存在情况,现场验证原有控制桩的位置是否正确,改正原有控制桩存在的错误或修正其误差,加密并保护中心线控制桩,固定正确的中心线控制桩等。当然,在恢复定线之前,首先要详细审核设计图纸,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搞不清楚的问题认真的记录下来,以便在实地查验或组织会审时证实问题的真实性。
1.3路基放样
公路路基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高填、深挖等几种类型,其放样的内容包括:在地面中线桩处标定填挖高度;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的各主要点,如:路基真正的边缘和坡脚、路堑的坡顶、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边坡放样,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高度确定边坡位置;移桩移点,即将施工过程中难以保存的桩志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2. 公路施工
2.1路基施工
2.2.1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
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为:路基的填挖施工,路基综合排水、防护、小桥、涵洞及通道;取土坑与弃土场选择,护坡道、碎落台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或改河工程,土石方的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
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保证足够的路基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强度;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施工中需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填筑材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同时要注意路基的整体压实及路基排水和构造物的施工质量。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在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应积极采用鉴定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具和新的检验方法;合理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2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主要内容有:底基层,基层,面层,垫层,联结层,路缘石,人行道,路肩,路面边缘排水系统等。我州的路面面层主要以: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为主,下面仅对沥青表面处治加以阐述:
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裹覆矿料,铺筑厚度小于3cm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下层路面结构层,使它不直接受行车和自然固定的破坏作用,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改善行车条件。
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交通量(300辆/昼夜—2000辆/昼夜)的碎(砾)石沥青路面;旧沥青路面表面空隙较多,加铺表处层起防水作用;旧沥青路面表面因不断磨耗而过于光滑时,加铺带有棱角的硬质矿料做成的表处层,可恢复和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交通量有适当增长,而旧路面结构强度不相适应时,应先进行补强,然后加铺表面处治,改善路面使用状况。
沥青表面处治 基本要求:1) 在新建或旧路的表层进行表面处治时,应将表面的泥砂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底层必须坚实、稳定、平整,保持干燥后才可施工。2) 沥青材料的各項指标和石料的质量、规格、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 沥青浇洒应均匀,无露白,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4) 嵌缝料必须趁热撒铺,扫布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压实平整。
沥青表面处治所用的沥青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渗透性好,凝结时间短,有较大的粘结力,便于施工,耐久性好,不易老化。
沥青路面所用矿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须与沥青材料有良好的粘结力,应干燥、无风化、清洁、无杂质。
沥青路面铺筑方法分为:①层铺法。它适用于备有沥青洒布机具,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且气温适宜。施工程序为:安装路缘石(砖)、扫基层和放样、洒透层沥青、浇洒第一次主层沥青、撒铺第一次矿料、碾压、洒第二次沥青、撒铺第二次矿料、碾压、洒第三次沥青、撒铺第三次矿料、碾压、交通控制、初期养护;②拌合法。运输车辆较多且料场位置适中时,采用集中拌和法(即场拌法),当缺少运输车辆,施工路段交通量较小或施工气温较高时,可采用就地拌和法施工(即路拌法),我州主要采用场拌法,场拌法施工程序:安装路缘石(砖)、备料、熬油、定量配料、机械集中在场地拌和、运料、清扫放样卸料、摊铺整形、碾压、初期养护。
2.3公路养护
首先,必须了解沥青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沥青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很多公路病害,最常见的有:坑槽、车辙、波浪、松散、沉陷、啃边、翻浆、拥包、龟裂等几种。
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时常出现的现象,原因是养护不够或路面铺筑时施工质量不好,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地按工序处理。
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铺筑质量不好,养护不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有规则的起伏,形似“波浪”,不但影响车速,而且加快路面损坏速度。主要形成原因如下:路面结构厚度过薄,路面材料颗粒偏细,粘结料不足,施工时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等都容易产生。
路面松散主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沥青含量少,矿料含泥量过大,塑性指数低,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碾压不实或平时养护工作不足造成的。
沉陷是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当大型车辆行驶到路面上,如其强度不足就会出现坑槽,车辙即深且多,或破坏面积很大且深达基层,或路面沉陷过剧,路基翻浆严重等情况,此情况须进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公路路基翻浆是我州路面病害较常见的一种,形成原因分析如下:我州雨水充足且地下水极其丰富,随着地表水渗入路基上部,地下水不断的上升,路基土层受水浸透,如果路基土层属于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有足够的压实度,对路面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盐碱地带的路基,如果材料的透水性不好,液限偏大,压实度不足,在行车反复碾压下,路面出现“弹簧”现象,严重阻碍交通,导致翻车、阻车,给公路运输造成的危害极大。
2.4根治病害的辦法。
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整洁,对路面的本身变形,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使路面没有破损、裂纹,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年限。一般常做以下工作:经常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消除路面上的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路面出现坑槽、裂纹、啃边应及时进行养护、修补,路面损坏严重时应进行补强、罩面或翻修;边坡遇雨水冲刷坍塌时要进行及时培土和维修;路肩经车辆碾压出现下沉时要及时进行填土修复,保持油路不啃边;有边沟的路段要保持边沟随时畅通。
2.5对路面翻浆的处置
当路面出现翻浆时,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填法”,一种是“打砂桩”。
换填法: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地表和地下水的侵蚀,易出现路基翻浆,造成路面破损,随时间推移,翻浆越来越严重,导致阻车、滞留车辆。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尽快恢复路况,可采取“换填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具体施工方法是:为了不影响通车,先开挖半边路基,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层约1.2米深,将翻浆土全部挖除,底层80厘米厚采用30厘米以下粒径的天然砂砾(或片石)分层填筑夯实,上层40厘米厚用10厘米以下粒径天然砂砾(或碎石土)分层填筑夯实,在其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打砂桩:其具体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平方米挖一直径为50厘米,深1米的坑,为便于行车,采用半边施工,在坑内80厘米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上面20厘米采用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粘土,拌匀填筑夯实,在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2.6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害的处理
可挖去路面的损坏部分,将路床部分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洒上透层油,将钳缝处刷入沥青,将沥青料拌合好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我州一般采用两种结构:A:下部为AM—20沥青混合料,厚度4~6cm,上部为AC—13沥青混凝土厚为2.5~3cm;B:下部为稀浆封层,厚度6~10mm,上部为AC—16沥青混凝土厚为4~6cm,通过修补、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3. 对公路桥涵要进行不定期的养护
保证桥涵畅通、无杂草,发现桥涵损坏时要及时上报主管单位进行维修,阻断通车时要设好安全标记,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每年对路缘石、桥栏杆要进行两次粉刷,对损坏和缺少的标志牌要进行补齐和更换,保证有明显醒目的公路标志。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家,省、州、市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公路施工与维护也将成为未来交通行业的热点,特别旧路面的再生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做好基础工作,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更好的为建设我国公路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养护
随着省到州(地区)通高速,州到县(市)高等级,县(市)乡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保畅通”的目标逐步实现,
推动着我州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施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节能、低耗。下面就如何加强现代施工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出如下分析及阐述。
1. 公路施工前期准备
1.1施工准备工作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其准备工作是贯穿于施工或养护全过程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一项先行的工作。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落实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大致分成三个阶段:①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即前期工作;②工程施工期间准备工作;③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掌握并落实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1.2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恢复定线、路基施工放样、小桥涵施工、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放样等。
恢复定线(即复测)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心线控制桩进行复测与加密和保护,对路线高程进行复测与增设水准点和保护,横断面进行检验与补测,同时对设计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或变更方案。其工作程序为:查验原有控制桩的存在情况,现场验证原有控制桩的位置是否正确,改正原有控制桩存在的错误或修正其误差,加密并保护中心线控制桩,固定正确的中心线控制桩等。当然,在恢复定线之前,首先要详细审核设计图纸,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搞不清楚的问题认真的记录下来,以便在实地查验或组织会审时证实问题的真实性。
1.3路基放样
公路路基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高填、深挖等几种类型,其放样的内容包括:在地面中线桩处标定填挖高度;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的各主要点,如:路基真正的边缘和坡脚、路堑的坡顶、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边坡放样,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高度确定边坡位置;移桩移点,即将施工过程中难以保存的桩志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2. 公路施工
2.1路基施工
2.2.1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
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为:路基的填挖施工,路基综合排水、防护、小桥、涵洞及通道;取土坑与弃土场选择,护坡道、碎落台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或改河工程,土石方的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
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保证足够的路基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强度;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施工中需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填筑材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同时要注意路基的整体压实及路基排水和构造物的施工质量。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在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应积极采用鉴定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具和新的检验方法;合理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2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主要内容有:底基层,基层,面层,垫层,联结层,路缘石,人行道,路肩,路面边缘排水系统等。我州的路面面层主要以: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为主,下面仅对沥青表面处治加以阐述:
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裹覆矿料,铺筑厚度小于3cm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下层路面结构层,使它不直接受行车和自然固定的破坏作用,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改善行车条件。
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交通量(300辆/昼夜—2000辆/昼夜)的碎(砾)石沥青路面;旧沥青路面表面空隙较多,加铺表处层起防水作用;旧沥青路面表面因不断磨耗而过于光滑时,加铺带有棱角的硬质矿料做成的表处层,可恢复和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交通量有适当增长,而旧路面结构强度不相适应时,应先进行补强,然后加铺表面处治,改善路面使用状况。
沥青表面处治 基本要求:1) 在新建或旧路的表层进行表面处治时,应将表面的泥砂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底层必须坚实、稳定、平整,保持干燥后才可施工。2) 沥青材料的各項指标和石料的质量、规格、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 沥青浇洒应均匀,无露白,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4) 嵌缝料必须趁热撒铺,扫布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压实平整。
沥青表面处治所用的沥青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渗透性好,凝结时间短,有较大的粘结力,便于施工,耐久性好,不易老化。
沥青路面所用矿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须与沥青材料有良好的粘结力,应干燥、无风化、清洁、无杂质。
沥青路面铺筑方法分为:①层铺法。它适用于备有沥青洒布机具,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且气温适宜。施工程序为:安装路缘石(砖)、扫基层和放样、洒透层沥青、浇洒第一次主层沥青、撒铺第一次矿料、碾压、洒第二次沥青、撒铺第二次矿料、碾压、洒第三次沥青、撒铺第三次矿料、碾压、交通控制、初期养护;②拌合法。运输车辆较多且料场位置适中时,采用集中拌和法(即场拌法),当缺少运输车辆,施工路段交通量较小或施工气温较高时,可采用就地拌和法施工(即路拌法),我州主要采用场拌法,场拌法施工程序:安装路缘石(砖)、备料、熬油、定量配料、机械集中在场地拌和、运料、清扫放样卸料、摊铺整形、碾压、初期养护。
2.3公路养护
首先,必须了解沥青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沥青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很多公路病害,最常见的有:坑槽、车辙、波浪、松散、沉陷、啃边、翻浆、拥包、龟裂等几种。
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时常出现的现象,原因是养护不够或路面铺筑时施工质量不好,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地按工序处理。
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铺筑质量不好,养护不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有规则的起伏,形似“波浪”,不但影响车速,而且加快路面损坏速度。主要形成原因如下:路面结构厚度过薄,路面材料颗粒偏细,粘结料不足,施工时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等都容易产生。
路面松散主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沥青含量少,矿料含泥量过大,塑性指数低,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碾压不实或平时养护工作不足造成的。
沉陷是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当大型车辆行驶到路面上,如其强度不足就会出现坑槽,车辙即深且多,或破坏面积很大且深达基层,或路面沉陷过剧,路基翻浆严重等情况,此情况须进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公路路基翻浆是我州路面病害较常见的一种,形成原因分析如下:我州雨水充足且地下水极其丰富,随着地表水渗入路基上部,地下水不断的上升,路基土层受水浸透,如果路基土层属于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有足够的压实度,对路面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盐碱地带的路基,如果材料的透水性不好,液限偏大,压实度不足,在行车反复碾压下,路面出现“弹簧”现象,严重阻碍交通,导致翻车、阻车,给公路运输造成的危害极大。
2.4根治病害的辦法。
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整洁,对路面的本身变形,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使路面没有破损、裂纹,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年限。一般常做以下工作:经常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消除路面上的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路面出现坑槽、裂纹、啃边应及时进行养护、修补,路面损坏严重时应进行补强、罩面或翻修;边坡遇雨水冲刷坍塌时要进行及时培土和维修;路肩经车辆碾压出现下沉时要及时进行填土修复,保持油路不啃边;有边沟的路段要保持边沟随时畅通。
2.5对路面翻浆的处置
当路面出现翻浆时,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填法”,一种是“打砂桩”。
换填法: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地表和地下水的侵蚀,易出现路基翻浆,造成路面破损,随时间推移,翻浆越来越严重,导致阻车、滞留车辆。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尽快恢复路况,可采取“换填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具体施工方法是:为了不影响通车,先开挖半边路基,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层约1.2米深,将翻浆土全部挖除,底层80厘米厚采用30厘米以下粒径的天然砂砾(或片石)分层填筑夯实,上层40厘米厚用10厘米以下粒径天然砂砾(或碎石土)分层填筑夯实,在其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打砂桩:其具体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平方米挖一直径为50厘米,深1米的坑,为便于行车,采用半边施工,在坑内80厘米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上面20厘米采用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粘土,拌匀填筑夯实,在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2.6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害的处理
可挖去路面的损坏部分,将路床部分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洒上透层油,将钳缝处刷入沥青,将沥青料拌合好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我州一般采用两种结构:A:下部为AM—20沥青混合料,厚度4~6cm,上部为AC—13沥青混凝土厚为2.5~3cm;B:下部为稀浆封层,厚度6~10mm,上部为AC—16沥青混凝土厚为4~6cm,通过修补、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3. 对公路桥涵要进行不定期的养护
保证桥涵畅通、无杂草,发现桥涵损坏时要及时上报主管单位进行维修,阻断通车时要设好安全标记,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每年对路缘石、桥栏杆要进行两次粉刷,对损坏和缺少的标志牌要进行补齐和更换,保证有明显醒目的公路标志。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家,省、州、市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公路施工与维护也将成为未来交通行业的热点,特别旧路面的再生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做好基础工作,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更好的为建设我国公路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