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版“刮骨疗毒”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箭毒木是“中者立毙”。曹仁造毒箭就是要取人性命,关羽中毒箭后为何没有“立毙”,还有机会刮骨疗毒?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这样的叙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刮骨疗毒的千古绝唱。这事儿并不是罗贯中拿大伙儿开涮,陈寿的《三国志》里面也提到刮骨疗毒,只不过动手的是关羽军中的医生而已。
  因为觉得这个有趣,我把乌头药性细看一遍,顿时觉得从科学角度看关公的刮骨疗毒,里面大有文章,不过,《三国演义》里的华佗之医术,却多少有些颠三倒四。
  关羽为何“立仆”而不是“立毙”
  乌头,属于多年生草本药物植物,含有剧毒乌头碱,只要零点几毫克就可以要人性命,涂抹在箭上就成为毒箭,古代通常用于狩猎,有野兽“中者立仆”的效果。说白了,这是一种生物碱毒剂。古代化学不发达,生物碱是常用的主要毒物,像马钱子,就是剧毒。如果看《基督山伯爵》,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无论东西方,想给谁来个暴毙都是通用的。乌头作为毒剂,不但可以制毒箭,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使人中毒,我们邻居一位会推拿的研究员先生有几个弟子跟着学中医学大了,“文革”中为吓唬一位领导,就给他的生殖器上抹了乌头,告诉他不听话就不给解毒,回去以后领导那话儿肿成一尺多长、萝卜粗细、漆黑无比,吓得这位大人要多听话有多听话……
  曹仁用乌头制造毒箭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而且效果应该很好,不过,咱们要说关羽还算是幸运的。同样是生物碱,要是曹仁用箭毒木造毒箭射关羽,那就不是刮骨疗毒能解决的了。两者的作用机理不同,乌头是“中者立仆”,箭毒木则是“中者立毙”。
  箭毒木,又名“见血封喉”,是我国古代南方如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处死犯人的家伙,对付凶恶的野兽也常用此物制成毒箭,人称“七上八下九不活”,意思是中箭后野兽向坡上跑能跑七步,向下跑能跑八步,第九步必死无疑。它的毒性机理是造成凝血和心脏狂跳,但是这东西不能用来打猎,因为其毒入血,中箭的野兽如果人吃了也会死。《人猿泰山》里面提到泰山学黑人用毒箭射狮子来吃,那是想当然,真这样泰山不死也得半身不遂,可见作者属于闭门造车。而乌头是神经毒剂,多量摄入会造成人体神经系统紊乱,运动神经麻痹,心律失常,所以中箭后的反应是“中者立仆”,而后才引发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造成死亡。看关公中箭后的表现,一个是“翻身落马”,你看他中了韩福和庞德一箭都没有这个反应,这次显然不太正常,估计是运动神经麻痹,控制不住肌肉才从马上掉下来;一个是“右臂青肿,不能运动”,那应该是中毒后肌肉强行被拉直的表现。换句话说,关羽也跟被射中的动物一样来了个“中者立仆”,但是没有“立毙”。
  关羽没有死,看来是毒剂没到致死的剂量。
  既然曹仁造毒箭就是要取人性命,关羽怎么能够幸免呢?
  关羽中箭而不死的三个原因
  我推测,关羽中箭不死的原因大概有几条,姑妄言之吧。
  第一,关羽体格特别好,对毒药抵抗能力强……这个证据不足,徐宁体格也够好,中了一药箭还不是撑了半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第二,曹仁的箭有问题。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可能是曹仁的箭用的是川乌不是草乌,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属于栽培,后者属于野生。考虑到曹仁是正规军,这箭是弓箭手用的,大量使用的兵器需要标准化,采用川乌比草乌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从毒性上来说,培植的玩意儿就不如野生的了,很可能配药的工匠弄混了两种药,换算错了单位,关公因此幸免。
  或者应该考虑曹仁的作战环境:当时关公水淹七军,围攻樊城,大雨下得荆州战船可以直接靠近城垛子,很有可能曹仁的箭也让水给泡了,这样毒性自然减弱,而且箭给水泡了以后可能曹军要生火来烤,乌头碱遇热容易分解,现代用乌头制剂都是先煎制去毒性,这一烤估计毒性又小不少,射到关羽身上就效果差些,当也正常。
  第三,可能是这一箭射得太巧了,箭镞整个钉到了关羽的臂骨上,这样大部分毒没发挥作用就被骨头挡住了,未能进入血管和肌肉。好处是关公没有当场毙命,坏处呢?骨骼被毒剂污染,逐渐扩散释放,改慢性中毒了,所以无法痊愈。
  我想这也就是华佗要给关羽刮骨的原因。所谓“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似乎有点儿不符合病症,最可怕的是慢性中毒最终可能致死,即便不死,毒剂逐渐释放,箭伤的恢复就困难了。
  关羽中箭后的表现有些失常,“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主将中箭,大家来问候很正常,怎么会问“汝等来有何事”,看来关公思维有点儿混乱,随后又“怒曰”,显示情绪不够稳定。从乌头的药理作用看,它可以引发中枢神经的异常兴奋,看来关公的情绪激动不全是性格使然,至少是在药物的作用下变本加厉。刮骨的目的,就是清除骨骼上的留毒吧。
  曹仁射关羽又不射死的动机
  历史上,刮骨疗毒是关公的军医给做的手术。这其实更真实一些,那时候交通不便,华佗没有那么灵通的消息,只不过他确实做过关于乌头等药物的研究,据说著名的麻沸汤里面就有乌头的成分。关公的军医给关公动手术应该有技术基础,中国自古南方比北方制作毒剂和用毒的水平高,关羽的军医极可能来自蜀占荆州的湘西一带,后来为关羽报仇的作战序列中,就有这一带战斗力很强的武陵蛮——苗族的祖先。苗人对蛊、毒的研究,应该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给关羽看看毒箭不算稀奇。顺便说一句当时另一个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毒药研究中心,应该是彝族系统的朵思王和孟获一支。三江城之战,朵思王的乱箭使蜀军“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见五脏而死”,只怕用的就是箭毒。他们对毒药武器的研究肯定在曹仁军的水平之上,因此几十年后阳平关蜀军的连弩毒箭才让司马师大开眼界,晕头转向。
  不过,如果从乌头的毒性来说,刮骨疗毒时关公的表现要打一点儿折扣,因为乌头对神经有麻痹的作用,关公神态自若,一方面是神勇可嘉,还有一方面恐怕就是中的箭毒起到了一定的麻醉作用。
  手术显然是成功的,手术后关羽的手臂“伸舒如故”,看来已经不受乌头毒剂的影响了。
  最后说点儿蹊跷的事情,按照马王堆帛书和阜阳汉简,乌头虽然有毒,但是也有毒品的作用,当时被用作兴奋剂和春药。曹仁生得晚于马王堆墓葬时代,又是官宦子弟,如果对这种药物作用比较了解当不奇怪,那么,假如他是故意用这种箭射关羽又不射死,其用心就很可琢磨了。
  阴险啊,曹子孝!
其他文献
长安城是唐朝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基本相当于现在北京在全国的地位。  和如今的“北漂族”一样,长安城内也居住着大量的国内外“西漂”人口。同样,当北漂们在为暂住证、户口、房租、“国五条新政”头疼骂街的时候,长安城内的“西漂”也面临着相似甚至更为严重的烦恼。  就拿户口和暂住证来说,大家在影视剧里看到,英雄侠客美女们都是大大咧咧走进城门,随便找个客栈要一间上房,拍张银票出来就住下了。只
期刊
他混淆了文人与皇帝的身份,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同时,也成了一个昏聩的皇帝。短短20年间,他把一个当时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80%的富庶国家,弄得破败不堪,民不聊生。最后,他被南下的金军俘虏,客死他乡。他是宋徽宗。  宋徽宗特别能够虚心纳谏,听取不同意见。当时的宰相张商英对宋徽宗说,陛下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奢侈,奢侈就会亡国。宋徽宗听后,夸赞宰相的建议非常好。有一次宫里整修殿宇,宋徽宗视察工地时就告诉工头,
期刊
日本:打你!  朝鲜:救我!  中国:救你?  哭,在某种时候,可以被作为一种极端的政治沟通形式而存在,用以表达诚恳和无助。当明廷派来三位钦使抵达朝鲜国王驻地义州时,见到的是一幅涕泗横流的凄凉场面——此时朝鲜京城已被日军占领,朝鲜国王李昖则在日军的追击下一路落荒北逃,将一座又一座不战而降的城池甩在身后。对这位已经大义凛然将自己的王子和臣民抛给日本的国王来说,最终的目标是率领他的宫嫔在天朝的辽东境内
期刊
盛唐的长安城,与其他朝代都城相比,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到处都能看到“老外”。  这些“老外”包括突厥人、回鹘人、吐火罗人、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天竺人,等等。据学者们研究,一个时期留居在长安的胡人甚至可能超过十万,约占全城总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两类人群:一类是主要来自新罗、日本的“留学生”,另一类则是来自西域的“胡商”。  我们先说留学生。  他们大都是随自己国家的“遣唐使团”
期刊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  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执迷不悔的地步。  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
期刊
中国纪事  1933年1月,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被日军攻占。3月,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热河沦陷,张学良引咎下野。兵不血刃占领热河之后,日军继续向长城一带进军,意欲直取平津。3月底,在月中对共产党进行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和汪精卫决定全力实施围剿计划。蒋介石还在4月发布了抗日必先剿匪的言论,下令剿匪未完成之前不能轻言抗日,违者重罚。  5月,日本进攻冀东,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5月3
期刊
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8000年前,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先民便用发酵的大麦制作饮料。当然,早期酒类度数很低,杂质太多,与今天不可相提并论,但人们对它的热爱却始终没有衰减。如今,它已根植于社会,甚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名片,正如黑啤对于德国人,香槟对于法国人,清酒对于日本人。而俄国人则说,他们和酒是一体的。  在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俄国人与酒的联系更紧密。他们虔信上帝,但在喝醉之后,就会宣称世界是由酒
期刊
这几年,出于个人闲余的爱好,读起了画册。我发现,一本好画册比之于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在给人带来激动、陶醉、敬仰、崇拜等等诸般高级的情绪上,居然一点儿也不差。一幅好画,一看再看,心无旁骛地看三两小时或是一整天,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看似直观的笔墨,里面隐藏的东西,比之于诗文,竟更会让人产生醍醐灌顶一般透心彻骨的美好感受。  读了几十本画册,《任伯年精品集》《刘知白画集》《八大山人精品集》《傅抱石画集
期刊
科举取士时代,考试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考场纪律之严可想而知。因为科场舞弊丢了官帽的达官贵人不在少数,更有掉了脑袋的。但在严格的纪律下,考场内也有着不少让今人意想不到的“宽松”之处。  徐一士曾记,其兄龢佛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开封会试,考到第二场,突然听到有人连声大喊“了不得”,原来这位老兄是瘾君子,却忘了带烟膏。大家都很仗义,帮忙问遍同一个号的考生,只有两三个和他有共同嗜好的,带的也不多,每
期刊
《看历史》:为什么说历史是中国人的信仰?  宫玉振:有人把西方文化称为先知文化,中国文化称为史官文化。先知文化强调的是宗教的地位,史官文化体现的是历史的关怀。六经皆史,历史对中国的整个文化的孕育起到关键的作用。与西方相比,古代中国人很现实又很理性,中国人关注的不是人和天的关系,而是现实的世界。孔子不是讲“敬鬼神而远之”吗?庄子不是讲“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吗?西方人重视在宗教意义上超越自我,而中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