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几个支点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党委认真总结提炼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培育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形成了创先争优活动六大长效机制,不断赋予党建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
  “先锋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研究所和国家一类科研单位,十所在促进国家信息技术发展、为国防建设提供先进军事装备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创先爭优活动中,十所充分体现出央企责任和军工特色,将重点型号工程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制订实施了“先锋示范”工程,每年定期开展“七好领导班子”“七好基层组织”“七好员工”创建活动,对全所党、政、工、团及各班组创先争优常态化机制进行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确保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强化了创先争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各支部也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各自的党建工作品牌,如航空事业部党总支的党员先锋团队争创活动、通信事业部的“党徽闪光精品团队”争创活动、离退休党总支的“党员服务队”争创活动等,这些活动把创先争优充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进行固化、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型号任务的顺利推进,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据统计,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十所有17个先进集体和19名先进个人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部委、集团公司党组、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等上级机关表彰,多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先进性是一个比较概念。我所将“树典型、推先进”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感召人。目前在各公共区域设立300余块现代感强的先进人物宣传展板,每年年初统一制作、安装年度先进人物海报,逐步使先进人物宣传阵地得到统一规划和建设,形成较完整和一致的视觉识别风格。通过对先进人物的品牌化推广,更形象、更直观地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有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个一”工程: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中央的总体要求,也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活动开展以来,十所制订了以提高素质、能力为重点的党内学习教育制度和计划,启动了党员素质轮训工程,已先后完成了对591名离退休老党员和1 000余名在职党员的素质培训,通过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前来授课,形成一套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视角、成体系的培训课程,有力地促进了党内培训精品化、品牌化转变,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和辐射面。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十所逐步形成了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中层领导干部学习为重点,以各支部组织党员职工学习为基础的格局,建立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在党委中心组层面,认真制订中心组学习计划,完善了党委委员联系点调研和讲党课制度,规定中心组学习不少于两月一次,每位班子成员讲党课不少于每年一次,在支部层面,不断加大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考核推进力度,要求各支部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每季度一次,各部门党政正职领导讲课不少于半年一次,中层干部自学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党员职工年度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进一步完善了导学、述学、督学、评学机制。在“四个一”工程的引导下,十所各支部相继建立了蓝鹰书屋、红色书架、机动书屋、电子书库等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打破学习时间、地域限制,推动学习常态化、实时化,使全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呈现出蔚然成风、如火如荼的新景象,使学习成为推动党员职工素质提升和十所科学发展的“加油站”“推进器”。
  “334”后备干部选培模式:建立健全干部队伍
  建设长效机制
  毛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十所的持续发展能力,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又是十所干部队伍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创先争优活动之初,党委就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工作,将道德品质好、综合素质优、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人选拔入后备干部库,建立及时的干部“补给站”。
  2012年度我所制定了《后备干部管理条例》,建立了以三原则、三环节、四模块为主要内容的“334”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模式,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三项原则,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测评机构,在同一个选拔标准下经过“性格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半结构化面试”三个环节进行选拔,建立新一轮后备干部库,选拔完毕后针对后备干部进行“个人素质培训、理论知识培训、管理课题研究、实践锻炼”四大模块的培养,通过个人素质培训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十所优秀员工的模板,通过理论知识培训有效地激发并拓展后备干部的管理思维,提升整体管理素质与水平,打造十所先进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储备中心,通过管理课题研究组建后备干部课题研究项目组,为十所实际管理问题或难题出谋划策,构建跨部门多专业高效合作的所级建言献策组织,通过实践锻炼使后备干部实际体验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管理职责,丰富阅历,开阔眼界,建立培养具有全局观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该模式启动以来,提高了十所选人用人公信度,营造了选人用人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新一轮后备干部库建设,共选拔后备干部60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十所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干部储备。同时,已开展集中培训3次,从5大管理方面初步征集研究课题近20个,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强大的战略思维去谋划十所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7+1”职业通道: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长效机制
  十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把“人”作为根本立足点,通过各种措施激发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畅通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形成人企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活动以来,十所不断研究和改进本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结合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管理相关规定,十所在前期所本部技术/学术专家人才库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十所现状和发展需要,启动了《十所技术/学术专家人才选拔与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工作,构建了“7+1”职业发展通道,从8个职级明确技术人员职业方向,改变过去专家职能走行政线的现状,鼓励专家专注于技术研究,促进优秀技术/学术专家人才快速成长,为十所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保障,目前已聘任所级首席专家1人,集团公司高级专家19人,专家25人。同时,继续大力推进“081人才培養工程”,充分发挥所技术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加快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作为站长单位,十所充分依托电子33技能鉴定站开展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鉴定,并以组织参加省、市、行业各类技能比武、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等方式促进技能人员成长,使十所各类专家人才的结构、数量趋于合理,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长效机制
  构建党建工作考评体系是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必然要求。十所党委按照集团公司党组“1559”党建工作体系架构要求,结合实际开展了对“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根据“三统”(统一部署,统一目标,统一实施)、“两重”(重在落实,重在效果)、“一考评”(年底定期检查考评)的原则搭建连接中心工作和党建基石的“路”与“桥”,彰显党建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坚持“刚性约束”,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刚性目标管理体系,以细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分值、强化考核评估、深化激励奖惩为重点,力争涵盖基础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群团活动、宣传等各个方面,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坚持“量化评估”,通过“量化评分”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评分原则和考评选项,加强党内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完善定期检查、随机检查、专题督查等考核方式,进一步体现“导向实化、责任强化、工作深化、考核硬化”的要求,基本实现“软任务”到“硬指标”的转变。
  该体系实施以来,由于在科学实施、有效监控、落实有力上效果突出,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旗帜更鲜明、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切实增强和激发了各支部、广大党员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动力。
  (责任编辑:郝幸田)
其他文献
传动滚筒的工作状态对带式输送机能否正常运行有直接影响,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十分必要。介绍滚筒的结构组成,提出滚筒的受力分析模型,在ANSYS中完成结构零件的虚拟模型建立,组
主要研究了掘进机刮板运输物料时所受的冲击载荷,利用散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散体物料的力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并通过离散元分析软件PFC3D仿真模拟,得到刮板所受载荷变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