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复习教学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而不是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制”和“粘贴”的过程,如何进行中考复习教学工作,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也是多样的。总体要求是既要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又要随着新课程的变化,对复习教学的策略进行改革。下面就对如何组织化学中考总复习谈点肤浅的看法,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
1 认真学习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精神,密切关注中考动向。复习应严格按《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进行,对《考试说明》中重点强调的内容,要做到使学生真正理解,会灵活运用。同时要研究近三年各地市和其他省市的中考试题,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 夯实基础,注重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中考命题大多数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入钻研《课标》和《考试说明》。化学中考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所运用的化学思想、化学方法却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难题、怪题上,应抓住化学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此外,一味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只能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由于现在中考试题难度降低,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于其是否细心。学生粗心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所以,应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对一些易错、易忘问题随时记录,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对常错的问题也要注意归类,并进行有关的强化练习。
3 重视实验拓展,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课标》和课本规定的实验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课外探究实验,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中考题中难度稍微大一些的实验题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按照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进行探究,学生比较怕做这方面的试题,所以应该加强训练。
4 强调从化学走向生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复习中应注意将《课标》要求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中考之前所发生的新闻、社会热点都要留意,特别是与我区、我市有关的新闻更要留意,如台风、飓风、地震、禽流感、煤矿安全事故、能源、环境污染、世界环境日、土地日、海洋日、森林日、水日、无烟日等题材都有可能作为试题的情境。同时还要留意身边的化学,家中的生活用品、学习中的各种文具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化学信息,也有可能成为试题的素材。
二、化学中考命题的趋势分析
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试题的题型、试卷的题量、试卷的难易度基本保持稳定,尽力避免试卷难度有较大的起伏,但每年均有变化。“双基”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试题在体现素质教育的同时,强调对能力的考查。
1 对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到绝大多数试题,主要是以双基为载体进行测试。
2 对学生化学信息迁移能力的考查,多以自然、生活、生产、社会等背景材料为载体设计试题,这是化学学科测试中一种重要的题型。
3 对实验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考查结果可以反映学生实验能力的强弱及平时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同时,它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抓住重点,及时突破难点
1 对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重点复习,同时对知识薄弱环节要进行“补缺”。复习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将知识进行串联,进行归纳、整理、消化。如第十、十一单元是初中化学重点,该单元篇幅不多但知识点多,应用性和规律性强,学生不易掌握,遗忘率高。所以,第十、十一单元讲完后应注意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①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②强化酸、碱、盐相似性规律;③在实验室中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2 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的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的规律实质上就是将各物质间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①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相似性;②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进行各物质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比赛等。
3 注重以实验贯穿单元复习,同时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复习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四、强化知识结构,进行知识分类复习
依据《课标》,所学的知识可分为“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物质”、“基本计算”、“实验与探究”四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可分为若干个知识点。
1 “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可运用列表制图法,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再通过梳理与对比织成“知识网”。
2 “实验”部分在复习中应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课标》中规定的实验,做到: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②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③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④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⑤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⑥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此外,尤其要关注课本实验的开放性探究以及创新实验方案的评价。
3 “身边的物质”部分内容包括空气、水、常见金属、常见化合物的有关性质、用途。由于内容多,知识杂,易混乱,在复习中要把握好中考命题特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复习:(1)定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2)将身边的化学物质与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结合起来;(3)身边化学物质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4 “化学计算”部分的总体难度下降,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复习中首先应该将计算题的各种类型网络化。并通过典型的例题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思路清晰、步骤规范、答案准确是解题的一般要求),然后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其中,要注意与各类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的标签内容有联系的计算。
这阶段的复习以练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五、针对中考题型,进行综合训练
平时的试题训练要有针对性,学生也要了解中考信息,了解题型种类、分数比例,通过训练掌握答题方法和熟练控制答题时间。
中考的热门题型如开放型试题一般具有思维发散性、过程的探究性、情境的模拟性、答题结论的多样性等特点,它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做此类型的习题时,要精心析题、善于寻找题眼,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中考的另一热门题型是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就是题中提供新的信息,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它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给予的信息知识主要是初中知识的延伸或扩展,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甚至涉及到高中知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及装置和物质性质等三方面的知识,每道题的信息涉及知识面较窄,往往是某个知识点的延伸或是提供一个信息解决一个问题,且大部分属于直接信息,比较容易发现。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解题不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要能把现场自学所得的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的特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六、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
在最后一个多月中,老师一般要安排两至三轮的复习。第一轮中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复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学生自己看教科书,包括课后习题,因为中考试题中有7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做一些基础的强化训练,按单元进行复习,比如,元素符号及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制气装置的选择、化学计算的格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酸碱盐溶解性的应用等等。通过单元检测查漏补缺,及时补上。第二轮一般是按四大块复习,加大了综合的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能灵活加以应用,所以对老师精选的习题要过关,不会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不要积压。第三轮主要是考前模拟,这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和强化,重点是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九年级的复习要注意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只有基础扎实,掌握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做一些题型训练,但不要乱做、滥做各种难题和超《课标》题,不搞题海战。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也有一些原创题,但这些原创题不可能在哪一本习题集上出现,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考前给学生做适当的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责编 王学军)
一、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
1 认真学习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精神,密切关注中考动向。复习应严格按《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进行,对《考试说明》中重点强调的内容,要做到使学生真正理解,会灵活运用。同时要研究近三年各地市和其他省市的中考试题,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 夯实基础,注重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中考命题大多数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入钻研《课标》和《考试说明》。化学中考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所运用的化学思想、化学方法却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难题、怪题上,应抓住化学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此外,一味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只能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由于现在中考试题难度降低,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于其是否细心。学生粗心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所以,应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对一些易错、易忘问题随时记录,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对常错的问题也要注意归类,并进行有关的强化练习。
3 重视实验拓展,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课标》和课本规定的实验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课外探究实验,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中考题中难度稍微大一些的实验题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按照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进行探究,学生比较怕做这方面的试题,所以应该加强训练。
4 强调从化学走向生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复习中应注意将《课标》要求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中考之前所发生的新闻、社会热点都要留意,特别是与我区、我市有关的新闻更要留意,如台风、飓风、地震、禽流感、煤矿安全事故、能源、环境污染、世界环境日、土地日、海洋日、森林日、水日、无烟日等题材都有可能作为试题的情境。同时还要留意身边的化学,家中的生活用品、学习中的各种文具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化学信息,也有可能成为试题的素材。
二、化学中考命题的趋势分析
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试题的题型、试卷的题量、试卷的难易度基本保持稳定,尽力避免试卷难度有较大的起伏,但每年均有变化。“双基”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试题在体现素质教育的同时,强调对能力的考查。
1 对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到绝大多数试题,主要是以双基为载体进行测试。
2 对学生化学信息迁移能力的考查,多以自然、生活、生产、社会等背景材料为载体设计试题,这是化学学科测试中一种重要的题型。
3 对实验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考查结果可以反映学生实验能力的强弱及平时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同时,它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抓住重点,及时突破难点
1 对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重点复习,同时对知识薄弱环节要进行“补缺”。复习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将知识进行串联,进行归纳、整理、消化。如第十、十一单元是初中化学重点,该单元篇幅不多但知识点多,应用性和规律性强,学生不易掌握,遗忘率高。所以,第十、十一单元讲完后应注意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①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②强化酸、碱、盐相似性规律;③在实验室中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2 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的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的规律实质上就是将各物质间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①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相似性;②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进行各物质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比赛等。
3 注重以实验贯穿单元复习,同时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复习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四、强化知识结构,进行知识分类复习
依据《课标》,所学的知识可分为“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物质”、“基本计算”、“实验与探究”四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可分为若干个知识点。
1 “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可运用列表制图法,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再通过梳理与对比织成“知识网”。
2 “实验”部分在复习中应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课标》中规定的实验,做到: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②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③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④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⑤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⑥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此外,尤其要关注课本实验的开放性探究以及创新实验方案的评价。
3 “身边的物质”部分内容包括空气、水、常见金属、常见化合物的有关性质、用途。由于内容多,知识杂,易混乱,在复习中要把握好中考命题特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复习:(1)定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2)将身边的化学物质与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结合起来;(3)身边化学物质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4 “化学计算”部分的总体难度下降,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复习中首先应该将计算题的各种类型网络化。并通过典型的例题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思路清晰、步骤规范、答案准确是解题的一般要求),然后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其中,要注意与各类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的标签内容有联系的计算。
这阶段的复习以练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五、针对中考题型,进行综合训练
平时的试题训练要有针对性,学生也要了解中考信息,了解题型种类、分数比例,通过训练掌握答题方法和熟练控制答题时间。
中考的热门题型如开放型试题一般具有思维发散性、过程的探究性、情境的模拟性、答题结论的多样性等特点,它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做此类型的习题时,要精心析题、善于寻找题眼,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中考的另一热门题型是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就是题中提供新的信息,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它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给予的信息知识主要是初中知识的延伸或扩展,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甚至涉及到高中知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及装置和物质性质等三方面的知识,每道题的信息涉及知识面较窄,往往是某个知识点的延伸或是提供一个信息解决一个问题,且大部分属于直接信息,比较容易发现。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解题不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要能把现场自学所得的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的特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六、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
在最后一个多月中,老师一般要安排两至三轮的复习。第一轮中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复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学生自己看教科书,包括课后习题,因为中考试题中有7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做一些基础的强化训练,按单元进行复习,比如,元素符号及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制气装置的选择、化学计算的格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酸碱盐溶解性的应用等等。通过单元检测查漏补缺,及时补上。第二轮一般是按四大块复习,加大了综合的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能灵活加以应用,所以对老师精选的习题要过关,不会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不要积压。第三轮主要是考前模拟,这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和强化,重点是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九年级的复习要注意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只有基础扎实,掌握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做一些题型训练,但不要乱做、滥做各种难题和超《课标》题,不搞题海战。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也有一些原创题,但这些原创题不可能在哪一本习题集上出现,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考前给学生做适当的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