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试卷往往提供一些注释。据笔者统计,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共给了64条注释,平均每套卷约3.5条;2006年17套试卷中共有注释63条,平均每套卷约3.7条。这些注释绝大部分是给文言文阅读文本和古诗鉴赏文本作注的,少数是给现代文阅读文本作注的。
众所周知,高考考场如战场,时间极其宝贵,命题者决不会无端耗费考生时间,因而,试卷上所给的任何一个字符都是有用意、有用途的,都是为考生能更好地答题服务的。因而,考生看到试卷上的注释,第一反应就应当是:它能帮助我理解文本,我要利用它有效答题!借助注释答题,首先要了解注释的类型。试卷上注释的类型主要有七种:①给生字注音。②给生词释义。③介绍作者生平经历。④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⑤介绍某种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概念如人名、地名、物名、书名、节日名等。⑥阐释典故。⑦介绍文本出处,提示文本内容。这些注释对理解文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而与解题关系更为密切的还是后面六种。
下面就以高考题为例,谈谈怎样借“注”答题。
例1:(2007年天津卷第11题,文言文阅读)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一足,信科?信:相信
(B、C、D三项略)
【解题提示】要知词义,须知句意。解本题要借助注释“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方能准确判断“信”的意义。
【答案】A(“信”的正确解释是“真的”)
例2:(2007年浙江卷第13题,文言文阅读)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项是(选项及答案略)
【解题提示】答此题需参考注释对王定国生平的介绍:“北宋文人,名巩,王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了解了王定国其人的不幸遭遇,方能较准确理解其“豁达或洒脱”的情怀。
例3:(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古诗鉴赏,文本《诗经·芣莒》)
(1)略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气象?请概括描述。
【解题提示】答第(2)题要借助注释③至⑦对“有、掇、捋、颉、撷”这五个动词的解释,它们是劳动过程中的五种动作行为,是对“采”的具体化。不参考注释可能就无法答此题。解第(3)题则要借助注释①对诗作内容的提示:“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若比较这个注释和答案的用词(都有“妇女们”、“采”、“野菜”、“唱”、“歌”),则可发现,答案简直就是注释的翻版,只是将注释的话根据题目问法来了个“句式变换”而已。
【答案】(2)通过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例4:(2005年全国卷Ⅱ第12题,古诗鉴赏,文本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本题第二问略)
【解题提示】解这两小题均需参考注释“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唐时,每逢冬至,朝廷放假,公职人员要回家团圆,民间要打酒买菜穿新衣放鞭炮以示庆贺。而作者却要孤身一人在驿站里度过这寒冷的夜晚。有了这个注,可以使考生对诗的孤寂心情和诗歌的“思家”主题有更深的体悟,从而为答题奠定丰富的情感基础。
【答案】(1)(“简析”略)这充分反映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方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4题,古诗鉴赏,文本:高蟾《金陵晚望》、韦庄《金陵图》)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略)
【解题提示】注释说两位诗人“均为晚唐诗人”,这实际上是提示考生要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答题。高三学生都学过中国历史,语文课上学习李商隐、杜牧等晚唐作家的作品时老师也多有介绍,考生对晚唐社会情况应该不陌生。
【答案】诗人预感到唐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为此而苦恼,而又无能为力,故伤心。
例6:(2005年广东卷第20题,现代文阅读,文本《壶口的黄河》)文章结尾强调“(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意?(括号中的文字为笔者所加)
【解题提示】文后“注”道:“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1948),德国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这个“注”告诉我们,非洲尼罗河的传记是由欧洲人为之作的“他传”,而不是自传。要想真正理解文本一句的深刻含义,把答案写完整,非借助于这个“注”不可。
【答案】“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本题答案共三个要点,这是第二个要点)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祁县中学]
众所周知,高考考场如战场,时间极其宝贵,命题者决不会无端耗费考生时间,因而,试卷上所给的任何一个字符都是有用意、有用途的,都是为考生能更好地答题服务的。因而,考生看到试卷上的注释,第一反应就应当是:它能帮助我理解文本,我要利用它有效答题!借助注释答题,首先要了解注释的类型。试卷上注释的类型主要有七种:①给生字注音。②给生词释义。③介绍作者生平经历。④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⑤介绍某种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概念如人名、地名、物名、书名、节日名等。⑥阐释典故。⑦介绍文本出处,提示文本内容。这些注释对理解文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而与解题关系更为密切的还是后面六种。
下面就以高考题为例,谈谈怎样借“注”答题。
例1:(2007年天津卷第11题,文言文阅读)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一足,信科?信:相信
(B、C、D三项略)
【解题提示】要知词义,须知句意。解本题要借助注释“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方能准确判断“信”的意义。
【答案】A(“信”的正确解释是“真的”)
例2:(2007年浙江卷第13题,文言文阅读)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项是(选项及答案略)
【解题提示】答此题需参考注释对王定国生平的介绍:“北宋文人,名巩,王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了解了王定国其人的不幸遭遇,方能较准确理解其“豁达或洒脱”的情怀。
例3:(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古诗鉴赏,文本《诗经·芣莒》)
(1)略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气象?请概括描述。
【解题提示】答第(2)题要借助注释③至⑦对“有、掇、捋、颉、撷”这五个动词的解释,它们是劳动过程中的五种动作行为,是对“采”的具体化。不参考注释可能就无法答此题。解第(3)题则要借助注释①对诗作内容的提示:“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若比较这个注释和答案的用词(都有“妇女们”、“采”、“野菜”、“唱”、“歌”),则可发现,答案简直就是注释的翻版,只是将注释的话根据题目问法来了个“句式变换”而已。
【答案】(2)通过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例4:(2005年全国卷Ⅱ第12题,古诗鉴赏,文本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本题第二问略)
【解题提示】解这两小题均需参考注释“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唐时,每逢冬至,朝廷放假,公职人员要回家团圆,民间要打酒买菜穿新衣放鞭炮以示庆贺。而作者却要孤身一人在驿站里度过这寒冷的夜晚。有了这个注,可以使考生对诗的孤寂心情和诗歌的“思家”主题有更深的体悟,从而为答题奠定丰富的情感基础。
【答案】(1)(“简析”略)这充分反映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方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4题,古诗鉴赏,文本:高蟾《金陵晚望》、韦庄《金陵图》)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略)
【解题提示】注释说两位诗人“均为晚唐诗人”,这实际上是提示考生要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答题。高三学生都学过中国历史,语文课上学习李商隐、杜牧等晚唐作家的作品时老师也多有介绍,考生对晚唐社会情况应该不陌生。
【答案】诗人预感到唐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为此而苦恼,而又无能为力,故伤心。
例6:(2005年广东卷第20题,现代文阅读,文本《壶口的黄河》)文章结尾强调“(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意?(括号中的文字为笔者所加)
【解题提示】文后“注”道:“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1948),德国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这个“注”告诉我们,非洲尼罗河的传记是由欧洲人为之作的“他传”,而不是自传。要想真正理解文本一句的深刻含义,把答案写完整,非借助于这个“注”不可。
【答案】“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本题答案共三个要点,这是第二个要点)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祁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