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三年级学生不会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他们分不清写作文与写一段话的区别,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了;更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不少“流水账”,别看洋洋洒洒,可是写的都是连篇废话,重点不清,不知所云。其实,起步作文教学并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只要注意教学艺术和方法,为学生打开起步作文的一扇窗,带领他们畅游文学的天空就不是一句空谈了。
1.激发兴趣,起步作文的“敲门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兴趣最关键的就是要寓教于乐,要能带领学生将枯燥的习作变成一种游戏。
以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习作2”要求:“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外貌,还要写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于是,课堂上我“将计就计”,先要求学生画画身边的人物,最好是自己的同学。学生先是一脸疑惑:作文课难道可以画画吗?待得到老师确切的回答后,他们将信将疑地拿出白纸,找准作画对象,“唰唰唰”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或鲜活或可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后,学生推荐作品现场展示。看着投影仪上的画像,大家饶有兴味地猜测着画的是谁。猜对了,就由作者上台介绍这位同学的特点、爱好。学生可兴奋了,一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游戏结束,我便布置大家将刚才的描述写下来。因为有了游戏的亲身参与,学生兴趣盎然,奋笔疾书,毫不费力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更有不少学生,还将这次的绘画作品也一并贴在了作文本上,为本次习作添上了一抹亮色。
2.引导观察,起步作文的“润滑剂”。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是观察。起始作文的教学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4”,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到公园去,到田野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要求也是异曲同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完成这两篇作文时,学生都是兴致勃勃的,下课、放学,总会看到校园的花圃边、草丛里,围着三五成群的孩子,他们根据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细心地寻找,激动地讨论,煞有介事地研究。经过亲身实践,写下的作文新颖真实,细致入微,让人感动,甚至有不少我们成年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也被他们挖掘得活灵活现,充满童趣。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好学生习作之前的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它如同润滑剂,确实能为学生的习作减少不少阻碍,提供许多成功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1.激发兴趣,起步作文的“敲门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兴趣最关键的就是要寓教于乐,要能带领学生将枯燥的习作变成一种游戏。
以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习作2”要求:“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外貌,还要写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于是,课堂上我“将计就计”,先要求学生画画身边的人物,最好是自己的同学。学生先是一脸疑惑:作文课难道可以画画吗?待得到老师确切的回答后,他们将信将疑地拿出白纸,找准作画对象,“唰唰唰”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或鲜活或可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后,学生推荐作品现场展示。看着投影仪上的画像,大家饶有兴味地猜测着画的是谁。猜对了,就由作者上台介绍这位同学的特点、爱好。学生可兴奋了,一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游戏结束,我便布置大家将刚才的描述写下来。因为有了游戏的亲身参与,学生兴趣盎然,奋笔疾书,毫不费力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更有不少学生,还将这次的绘画作品也一并贴在了作文本上,为本次习作添上了一抹亮色。
2.引导观察,起步作文的“润滑剂”。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是观察。起始作文的教学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4”,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到公园去,到田野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要求也是异曲同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完成这两篇作文时,学生都是兴致勃勃的,下课、放学,总会看到校园的花圃边、草丛里,围着三五成群的孩子,他们根据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细心地寻找,激动地讨论,煞有介事地研究。经过亲身实践,写下的作文新颖真实,细致入微,让人感动,甚至有不少我们成年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也被他们挖掘得活灵活现,充满童趣。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好学生习作之前的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它如同润滑剂,确实能为学生的习作减少不少阻碍,提供许多成功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