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德是一个办事严谨的人,生活规律,工作麻利。凡是和他共事过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和蔼,心地善良。从小就喜欢小动物的佳德,高考志愿填报了生物系,毕业后从事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他们经常在野外工作,遇到小动物就如家常便饭。佳德从不惊吓它们,更别说伤害了。在深山老林里穿行,年轻的同事遇到茂密的灌丛,就拿砍刀开路,可佳德尽量拨开灌丛过去,即便野生植物也不践踏。年轻同事很不以为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佳德,这满山遍野都是野草野树,你就是砍倒一大片,过不了几个月又跟原来一模一样,甚至比原来还茂盛。佳德说,你说得没错。但是,原来那些被你砍倒的植物却没有生命了。我们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人,应尊重一切生命形态,哪怕是一株小草,它都是从几十万年甚至几千万年前进化到现在,它在世界上一直存在到现在,定是有意义的。后来,在他的影响下,那些曾经和他辩论过的年轻同事们,也都更加尊重一切生命。
汶川大地震那天,他陪同十几位同行好友在保护区考察。中午在山庄吃过饭后,佳德要去成都办事,他就随同这些考察的同行好友们一起上了中巴车。大家上车后有说有笑,车子刚刚走了几十米,佳德忽然感觉肚子不舒服,有拉稀的感觉。他觉得这么远的路,自己肯定憋不住,半道上也不好给司机说要拉稀。几秒钟的犹豫后,佳德给司机说,自己忘记了有一件急事必须马上处理,让大家先走,处理完急事后自己开车去成都。佳德下车后急忙奔回楼里径直进了厕所。佳德蹲了几分钟,可是怎么也拉不出来。于是,佳德出了厕所往停车的地方走,准备取车出发。还没到车跟前,突然觉得整个人晕得快要倒了,稳住脚步,发现附近的房屋在剧烈摇晃,不远处山石轰鸣,山体不停地垮塌。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地震了,而不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急忙往大熊猫圈舍方向跑。这时,他看见游客们呼喊着往外乱跑,他朝游客们喊叫:赶快往开阔地带集中!他飞奔着冲到大熊猫圈舍,看见同事们在抢救大熊猫。他和饲养员将吓得乱跑的大熊猫,以及被倒塌圈舍困住的几只大熊猫紧急救助到安全地带。大熊猫全部安置妥当后,他又急忙投入到搜救被困游客的工作中。
忙完这些,他忽然想起刚才那辆他本已上车,却因自己肚子不舒服而下车开走的中巴,现在到了哪里?情况如何?他急忙掏出手机拨打,可是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他立即叫上四位同事迅疾出发,冒着余震危险,沿途搜寻那辆中巴车。他们开车不到两公里,道路就已经被塌方堵死。他让一位同事掉头将车辆开回单位,自己和其他三位同事徒步前进,继续搜寻。从保护区山庄到映秀镇这段道路,全长45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每周都往返于这段道路。二十多年里,他们每个人都无数次地来来回回,全程拐多少个弯,哪个地方路面有坑,哪个地方弯急路窄,这些都深深地刻在这些保护人心中。然而,在这天崩地裂的时刻,却要用脚步丈量,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每前进一步,都冒着死亡威胁。然而,这些保护人并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惦记的是半个小时前,还在为敬酒争执得面红耳赤的同行好友。时间仅仅过了几十分钟,便生死不明,这让他们心急如焚。他们在艰难搜寻中,遇到塌方路段,翻越塌方的巨石或泥堆,仔细搜寻是否有车辆或人员被埋压;在路基垮塌的地方,他们喊叫乘车人员的名字,试图听到回声。没有声响,没有车辆痕迹,他们爬上陡坡绕道继续小心前行。那天,佳德和同事们用了三个多小时,才排查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道路。在一个巨大的垮塌处,很长一段道路全部垮塌,山体崖壁陡峭直立,找不到翻越攀爬绕道的线路,他们不得已才返回保护区。
回到保护区,佳德和同事们又立即投身到抗灾自救工作中。房屋全部垮塌,粮食被埋,蔬菜被埋,饮用水缺乏,大熊猫嗷嗷待哺。佳德和同事们忍住饥饿、干渴,为大熊猫寻找竹子;在残破的房屋中找到一点仅能果腹的东西,首先给了被困在保护区的游客们。这是这些被保护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五天后,孤岛保护区通讯恢复,佳德再次联系面包车上的人,始终没有音讯。直至救灾结束,他们也没有找到那些5·12中午敬酒的同行好友们。佳德和同事们最终不得不面临可怕的结果——整个车辆被大地震吞噬了。
这些年里,佳德每想起5·12大地震那天下午自己上车后因肚子不舒服临时下车,因这个临时起意,虽然自己躲过了灭顶之灾,可那辆车上的十几位同行好友,却永远离开了心爱的保护事业。想起这些,他心里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责任编辑 白连春
汶川大地震那天,他陪同十几位同行好友在保护区考察。中午在山庄吃过饭后,佳德要去成都办事,他就随同这些考察的同行好友们一起上了中巴车。大家上车后有说有笑,车子刚刚走了几十米,佳德忽然感觉肚子不舒服,有拉稀的感觉。他觉得这么远的路,自己肯定憋不住,半道上也不好给司机说要拉稀。几秒钟的犹豫后,佳德给司机说,自己忘记了有一件急事必须马上处理,让大家先走,处理完急事后自己开车去成都。佳德下车后急忙奔回楼里径直进了厕所。佳德蹲了几分钟,可是怎么也拉不出来。于是,佳德出了厕所往停车的地方走,准备取车出发。还没到车跟前,突然觉得整个人晕得快要倒了,稳住脚步,发现附近的房屋在剧烈摇晃,不远处山石轰鸣,山体不停地垮塌。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地震了,而不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急忙往大熊猫圈舍方向跑。这时,他看见游客们呼喊着往外乱跑,他朝游客们喊叫:赶快往开阔地带集中!他飞奔着冲到大熊猫圈舍,看见同事们在抢救大熊猫。他和饲养员将吓得乱跑的大熊猫,以及被倒塌圈舍困住的几只大熊猫紧急救助到安全地带。大熊猫全部安置妥当后,他又急忙投入到搜救被困游客的工作中。
忙完这些,他忽然想起刚才那辆他本已上车,却因自己肚子不舒服而下车开走的中巴,现在到了哪里?情况如何?他急忙掏出手机拨打,可是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他立即叫上四位同事迅疾出发,冒着余震危险,沿途搜寻那辆中巴车。他们开车不到两公里,道路就已经被塌方堵死。他让一位同事掉头将车辆开回单位,自己和其他三位同事徒步前进,继续搜寻。从保护区山庄到映秀镇这段道路,全长45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每周都往返于这段道路。二十多年里,他们每个人都无数次地来来回回,全程拐多少个弯,哪个地方路面有坑,哪个地方弯急路窄,这些都深深地刻在这些保护人心中。然而,在这天崩地裂的时刻,却要用脚步丈量,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每前进一步,都冒着死亡威胁。然而,这些保护人并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惦记的是半个小时前,还在为敬酒争执得面红耳赤的同行好友。时间仅仅过了几十分钟,便生死不明,这让他们心急如焚。他们在艰难搜寻中,遇到塌方路段,翻越塌方的巨石或泥堆,仔细搜寻是否有车辆或人员被埋压;在路基垮塌的地方,他们喊叫乘车人员的名字,试图听到回声。没有声响,没有车辆痕迹,他们爬上陡坡绕道继续小心前行。那天,佳德和同事们用了三个多小时,才排查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道路。在一个巨大的垮塌处,很长一段道路全部垮塌,山体崖壁陡峭直立,找不到翻越攀爬绕道的线路,他们不得已才返回保护区。
回到保护区,佳德和同事们又立即投身到抗灾自救工作中。房屋全部垮塌,粮食被埋,蔬菜被埋,饮用水缺乏,大熊猫嗷嗷待哺。佳德和同事们忍住饥饿、干渴,为大熊猫寻找竹子;在残破的房屋中找到一点仅能果腹的东西,首先给了被困在保护区的游客们。这是这些被保护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五天后,孤岛保护区通讯恢复,佳德再次联系面包车上的人,始终没有音讯。直至救灾结束,他们也没有找到那些5·12中午敬酒的同行好友们。佳德和同事们最终不得不面临可怕的结果——整个车辆被大地震吞噬了。
这些年里,佳德每想起5·12大地震那天下午自己上车后因肚子不舒服临时下车,因这个临时起意,虽然自己躲过了灭顶之灾,可那辆车上的十几位同行好友,却永远离开了心爱的保护事业。想起这些,他心里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责任编辑 白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