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从最初的关注知识和技能向注重能力发展转变。近年来,再由关注能力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转变。因此,课堂教学也应从单一的任务训练,向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模块整体设计转变。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就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遵循语言习得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前提,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和素材,对模块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作行之有效的总体规划。这种全新的、优化的课堂教学,打破了对教材“顶礼膜拜”,强调语言体验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强调整合、关联、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模块整体设计;实施策略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提出了一套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教育哲理: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他提出了几个原则:语言的整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语言的社会性原则、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语言的真实性原则。这套理论提出语言教学应以“整体”为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目的、差异等因素,同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技能。“整体语言法”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教师在面对教材时,不能把语言教学切割成语音、词汇、句法、句型等独立的个体,孤立地进行语言教授。把教材视作一个整体模块,教师应关注语言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学生和学习内容为中心,以学生习得语用技能为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课时和教学环节。同时,引进各类教材相关的书籍、人文知识为辅助,让学生在有整体性的课时体系中,逐步提升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在逐步加深的语用任务中,培养多样化的语用技能;在相关的语言拓展中,走向深度学习,提升对语言文字、感情色彩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模块设计应该以模块话题为纲要,围绕主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扩大相关知识背景;以语用任务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加语用体验,把学生培养成有宽度的学习者,有深度的思想者,有温度的体验者。
基于以上的理论总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在2016学年下学期开展的模块整体设计实践中,以整合、关联、发展为设计内核,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总结出四个具有实践性的实施策略。下面,将结合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5 Sports模块整体设计案例进行陈述。
一、文本重构,整体输入,整合输出
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教材文本所关注的语言点和技能相对单一,重点不突出,情景没有连续性,使得教学活动单调低效。
因此,模塊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和剖析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后,站在知识系统性的高度上,对输入文本进行结构和内容的重构,通过有逻辑的编排,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时目标,建立起新的知识整体,通过不同体裁的语篇呈现。同时,教师在构建输入文本时,需要考虑文本的准确性和开放性,使文本具有模范作用和思考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文本建立的情景中拥有语用体验,并能在文本的学习中思考。最终,输入文本将引领学生有系统、有价值地输出对话、语篇等等。
本模块两篇课文分别为关于校园运动的对话,要求学生能正确描述场景中正在进行的运动活动并简单评论;能询问别人最喜欢的运动并表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和理由。教材对话内容相对单一、逻辑性不强,知识点散乱,语篇模仿价值不大。因此,教师在每个课时的语篇输入中,就对话结构进行了有逻辑的重构,并丰富了整体输出的语篇对话。模块整体设计要求模块内每个课时的设计,都通过重构语篇的输入,带出教学重难点,把分散的知识点通过有逻辑的编排,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整体呈现。输入的整体性,为输出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输出阶段,着重关注情景,给予学生内需力,有选择地结合、融合已学语言,扩大话轮,丰富语篇,使得中心任务富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内容关联,适时重现,有序循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我们可以发现,为了“抗衡”遗忘,纵观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内容编排,同一个主题按照年级高低的不同,也遵循着知识建构的原理,不断复现。不同年段的教材,通过反复出现,更有深度的学习,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复现次数,以此降低遗忘率。
龚亚夫老师也曾在访谈中提到:“学习英语关键不在于接触语言的长度,而在于频度,你如果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去集中学,大量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你就能学好。”然而,当我们把视线关注到教材的某一个模块,教师经常会发现受限于课本教学顺序,每个课时的内容都独立割裂、互不重合。因此,教师在模块整体设计的内容编排上,应考虑学习内容的重现和深化,通过同一话题的复现,巩固旧知、促进新知,夯实英语语言的学习。
下面将通过案例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5 Sports呈现具体实施策略。
本案例中,课时内容在编排设置上隐藏着一个特点:逐步提升和相互循环。我们把各个课时的输出内容或输入文本呈现出来,就会发现:第一课时使用了本册Module 1、Module 2、Module 4以及三、四年级所学的旧知,带出了本模块的运动词汇学习。而第二课时的最终输出,结合第一课时,初步扩大话轮。第三课时的研学任务,又综合了一、二课时及第三课时的新知,创编出更为丰富的语言输出。第四课时的小诗诵读课,其输入文本,正涵盖了前3课时的新句型和词汇,对模块重点、难点进行了巩固。第五课时的综合写作任务,则是滚动了本模块所有的新句型和其他模块所提供的前置基础,呈现出丰富的笔头输出。而最后一个课时,则借助本模块所学的知识,继续增加新知,作为补充拓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语料输入。 案例中,第一课时的词汇、句型运用将会在第二课时重现;第二课时谈论班级运动明星为第三课时引出了动物运动明星的场景,也为第五课时心中的运动明星写作提供相关语言基础;第三课时的动物情境将在第六课时的课外绘本课中拓展深化;第四课时的诗歌阅读欣赏的文本内容也为第五课时的写作提供语言支撑。课时内容的前后呼应,使得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再次重现;加大同一话题的深度和广度,使整个模块更具有融合性和延展性。
三、关注技能,重视过程,提升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完成语言知识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相应语言运用能力和语用技能。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一个落到实处的学习过程,模块整体设计应尤其注重学习过程,能力渐进。第二课时的Unit 9听说课,情景相对单一,操练过程以教师引导为主。而第三课时Unit 10听说课则通过更丰富的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模仿、运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样的设置旨在体现学习过程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从这些步步提升的研学任务可以看出,案例中的课时任务,着重关注情景给予学生的内需力,有选择地结合融合已学语言,扩大话轮、丰富语篇,使得中心任务富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学生的语用技能在研学任务的递进中,不断爬升,层层突破。
四、主题延伸,体验欣赏,拓展思辨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的建立,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除了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发展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意识。
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其中包括: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思维意识;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
因此,我们在模块整体设计中,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篇的理解,重视语篇的含义,关注语篇中的信息与观点,引导学生对输入文本有自主的思考、判断和分析,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应通过模块整体设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案例中的后三個课时,在前三课时的后效铺垫下,遵循番禺区英语IIO课堂教学的对半原则,把后半模块定位为在欣赏中感悟,在主题下外延,在拓展中思辨。本模块的第四课时的小诗诵读课,学生通过诵读两首小诗,寻找诗歌的韵律,旨在让学生通过诗歌这种文体的阅读欣赏,自主体会语言的美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和鉴赏素养。第五课时的综合拓展课,着重主题和词汇的拓展,通过词汇记忆法,扩大与主题相关的词汇,作为对主题的补充,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更多的词汇。第六课时的绘本阅读课,通过原版课外绘本阅读,外延到动物世界的运动及活动。
这三个课时的文本输入,分别是诗歌和绘本,以不同的体裁承载内容相关、层次不同的语言文本。学生在学习这些经过教师打磨、筛选的文本,能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对英语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把英语各种题材、体裁的文本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能在英语语言表达中形成有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围绕着整合、关联、发展,英语模块整体设计以整体教学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感知英语,体验英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覃修桂.“整体语言法”述评[J].外语界,1996(02).
关键词:小学英语;模块整体设计;实施策略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提出了一套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教育哲理: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他提出了几个原则:语言的整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语言的社会性原则、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语言的真实性原则。这套理论提出语言教学应以“整体”为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目的、差异等因素,同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技能。“整体语言法”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教师在面对教材时,不能把语言教学切割成语音、词汇、句法、句型等独立的个体,孤立地进行语言教授。把教材视作一个整体模块,教师应关注语言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学生和学习内容为中心,以学生习得语用技能为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课时和教学环节。同时,引进各类教材相关的书籍、人文知识为辅助,让学生在有整体性的课时体系中,逐步提升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在逐步加深的语用任务中,培养多样化的语用技能;在相关的语言拓展中,走向深度学习,提升对语言文字、感情色彩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模块设计应该以模块话题为纲要,围绕主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扩大相关知识背景;以语用任务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加语用体验,把学生培养成有宽度的学习者,有深度的思想者,有温度的体验者。
基于以上的理论总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在2016学年下学期开展的模块整体设计实践中,以整合、关联、发展为设计内核,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总结出四个具有实践性的实施策略。下面,将结合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5 Sports模块整体设计案例进行陈述。
一、文本重构,整体输入,整合输出
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教材文本所关注的语言点和技能相对单一,重点不突出,情景没有连续性,使得教学活动单调低效。
因此,模塊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和剖析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后,站在知识系统性的高度上,对输入文本进行结构和内容的重构,通过有逻辑的编排,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时目标,建立起新的知识整体,通过不同体裁的语篇呈现。同时,教师在构建输入文本时,需要考虑文本的准确性和开放性,使文本具有模范作用和思考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文本建立的情景中拥有语用体验,并能在文本的学习中思考。最终,输入文本将引领学生有系统、有价值地输出对话、语篇等等。
本模块两篇课文分别为关于校园运动的对话,要求学生能正确描述场景中正在进行的运动活动并简单评论;能询问别人最喜欢的运动并表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和理由。教材对话内容相对单一、逻辑性不强,知识点散乱,语篇模仿价值不大。因此,教师在每个课时的语篇输入中,就对话结构进行了有逻辑的重构,并丰富了整体输出的语篇对话。模块整体设计要求模块内每个课时的设计,都通过重构语篇的输入,带出教学重难点,把分散的知识点通过有逻辑的编排,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整体呈现。输入的整体性,为输出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输出阶段,着重关注情景,给予学生内需力,有选择地结合、融合已学语言,扩大话轮,丰富语篇,使得中心任务富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内容关联,适时重现,有序循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我们可以发现,为了“抗衡”遗忘,纵观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内容编排,同一个主题按照年级高低的不同,也遵循着知识建构的原理,不断复现。不同年段的教材,通过反复出现,更有深度的学习,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复现次数,以此降低遗忘率。
龚亚夫老师也曾在访谈中提到:“学习英语关键不在于接触语言的长度,而在于频度,你如果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去集中学,大量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你就能学好。”然而,当我们把视线关注到教材的某一个模块,教师经常会发现受限于课本教学顺序,每个课时的内容都独立割裂、互不重合。因此,教师在模块整体设计的内容编排上,应考虑学习内容的重现和深化,通过同一话题的复现,巩固旧知、促进新知,夯实英语语言的学习。
下面将通过案例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5 Sports呈现具体实施策略。
本案例中,课时内容在编排设置上隐藏着一个特点:逐步提升和相互循环。我们把各个课时的输出内容或输入文本呈现出来,就会发现:第一课时使用了本册Module 1、Module 2、Module 4以及三、四年级所学的旧知,带出了本模块的运动词汇学习。而第二课时的最终输出,结合第一课时,初步扩大话轮。第三课时的研学任务,又综合了一、二课时及第三课时的新知,创编出更为丰富的语言输出。第四课时的小诗诵读课,其输入文本,正涵盖了前3课时的新句型和词汇,对模块重点、难点进行了巩固。第五课时的综合写作任务,则是滚动了本模块所有的新句型和其他模块所提供的前置基础,呈现出丰富的笔头输出。而最后一个课时,则借助本模块所学的知识,继续增加新知,作为补充拓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语料输入。 案例中,第一课时的词汇、句型运用将会在第二课时重现;第二课时谈论班级运动明星为第三课时引出了动物运动明星的场景,也为第五课时心中的运动明星写作提供相关语言基础;第三课时的动物情境将在第六课时的课外绘本课中拓展深化;第四课时的诗歌阅读欣赏的文本内容也为第五课时的写作提供语言支撑。课时内容的前后呼应,使得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再次重现;加大同一话题的深度和广度,使整个模块更具有融合性和延展性。
三、关注技能,重视过程,提升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完成语言知识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相应语言运用能力和语用技能。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一个落到实处的学习过程,模块整体设计应尤其注重学习过程,能力渐进。第二课时的Unit 9听说课,情景相对单一,操练过程以教师引导为主。而第三课时Unit 10听说课则通过更丰富的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模仿、运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样的设置旨在体现学习过程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从这些步步提升的研学任务可以看出,案例中的课时任务,着重关注情景给予学生的内需力,有选择地结合融合已学语言,扩大话轮、丰富语篇,使得中心任务富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学生的语用技能在研学任务的递进中,不断爬升,层层突破。
四、主题延伸,体验欣赏,拓展思辨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的建立,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除了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发展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意识。
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其中包括: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思维意识;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
因此,我们在模块整体设计中,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篇的理解,重视语篇的含义,关注语篇中的信息与观点,引导学生对输入文本有自主的思考、判断和分析,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应通过模块整体设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案例中的后三個课时,在前三课时的后效铺垫下,遵循番禺区英语IIO课堂教学的对半原则,把后半模块定位为在欣赏中感悟,在主题下外延,在拓展中思辨。本模块的第四课时的小诗诵读课,学生通过诵读两首小诗,寻找诗歌的韵律,旨在让学生通过诗歌这种文体的阅读欣赏,自主体会语言的美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和鉴赏素养。第五课时的综合拓展课,着重主题和词汇的拓展,通过词汇记忆法,扩大与主题相关的词汇,作为对主题的补充,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更多的词汇。第六课时的绘本阅读课,通过原版课外绘本阅读,外延到动物世界的运动及活动。
这三个课时的文本输入,分别是诗歌和绘本,以不同的体裁承载内容相关、层次不同的语言文本。学生在学习这些经过教师打磨、筛选的文本,能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对英语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把英语各种题材、体裁的文本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能在英语语言表达中形成有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围绕着整合、关联、发展,英语模块整体设计以整体教学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感知英语,体验英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覃修桂.“整体语言法”述评[J].外语界,1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