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我院眼视光学教学现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和具体实施,不断提高我院眼视光学教学质量。眼科视光学是立足于医学,将眼科学与视光学有机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国际眼视光学教育发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国眼视光学教学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落后于国际眼视光教育一个世纪,目前正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眼视光学 师资队伍 教材课程设置
我院作为东北地区第一所建立眼视光学教育的独立院校,在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揣摩,形成这样几点方法来提高我院眼视光学教学质量。
1 师资培养
由于学科新,学院大部分限视光学教师是由该专业的早期毕业生组成,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也没有接受过规范的教育技术培养,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上有很多的缺陷。近几年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一些相关专业学术交流、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先进视光学院校进修等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院师资水平:同时。定期邀请国外先进视光学专业人士来校讲座,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教师攻读眼科视光学院的研究生等措施提高我院师资力量。
2 教材、课程设置
教材的选择上选择适合本科学生学习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例如角膜接触镜学。这样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
我院是一所医学院校,视光学专业学生在大一主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大二开始接触视光学专业课程,这样改变了以往专业学习时间短,课程安排比较紧的缺点,对于学生能够从无到有,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有相当有帮助的,并且鼓励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
眼科视光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医学学科,传统的以书本、模型、挂图等进行的教学。是一种静态、平面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确实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现代教育技术在眼科视光学教学上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融为一体,遵循“直观性”原则,提供了比书本更加丰富的形式素材,并可以将重点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表格化,便于学生课后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更可以利用其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动态的针对眼科学教学中的某一问题或临床中遇到的某一问题展开纵向的思考和学习:这两方面的改变,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可以说是打开了眼科视光学教学的新天地。
3 教学手段多样化
理论的内容总是抽象的,特别对于操作性极强的医学课程。如何提高眼视光学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对课程的学习从理性认识迅速升华到感性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任课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制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动画幻灯片,使一些难懂的光路原理和发病机制变得生动易懂。我们还开发了多个教学多媒体软件、结合投影片和教学录像将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变得形象和简单化。对某些课程的重点内容,如渐变镜问题的处理等,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我们采取了PBL教学模式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摄取知识。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和教师的认知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进行国际视光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伴随着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地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大家能够彼此共享资源,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许多国际著名眼科视光学产品和仪器的制造公司也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我院与美国NOVA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并且豪雅、尼康、明月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分别在我院设立奖学金项目以及投资建设实验室,极大程度提高了我院眼视光教学的硬件力量。
5 开展有效的教学资源组织和管理
眼科视光学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有着完善的教学体系、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而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案是非常必要,但直接照搬是不符合国情,也是不可取的。
要改变目前的局面,让这一新学科能够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我们认为,就必须依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信息能力的21世纪创新人才。
从眼科视光学的应用特点来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使学生通过使用例如“关键词搜索”功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病例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各方面:例如通过“在线知识点测试”功能。对该病例进行互动学习,得到即时的学习反馈。了解到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等。所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眼科视光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教师不必再担心因为学时少,而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的问题。教师成为了教学信息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点,使资源高度共享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最终现实终生教育的梦想。
实践证明,在做了以上几点教学改革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眼视光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摸索一条更加适合我院学生眼视光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香媚徐正惠瞿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眼视光学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4):17-18
[2]林雷,瞿佳,我国眼视光学的崛起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2
[3],高祥璐,视光学k2-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3):84-85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眼视光学 师资队伍 教材课程设置
我院作为东北地区第一所建立眼视光学教育的独立院校,在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揣摩,形成这样几点方法来提高我院眼视光学教学质量。
1 师资培养
由于学科新,学院大部分限视光学教师是由该专业的早期毕业生组成,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也没有接受过规范的教育技术培养,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上有很多的缺陷。近几年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一些相关专业学术交流、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先进视光学院校进修等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院师资水平:同时。定期邀请国外先进视光学专业人士来校讲座,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教师攻读眼科视光学院的研究生等措施提高我院师资力量。
2 教材、课程设置
教材的选择上选择适合本科学生学习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例如角膜接触镜学。这样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
我院是一所医学院校,视光学专业学生在大一主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大二开始接触视光学专业课程,这样改变了以往专业学习时间短,课程安排比较紧的缺点,对于学生能够从无到有,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有相当有帮助的,并且鼓励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
眼科视光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医学学科,传统的以书本、模型、挂图等进行的教学。是一种静态、平面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确实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现代教育技术在眼科视光学教学上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融为一体,遵循“直观性”原则,提供了比书本更加丰富的形式素材,并可以将重点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表格化,便于学生课后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更可以利用其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动态的针对眼科学教学中的某一问题或临床中遇到的某一问题展开纵向的思考和学习:这两方面的改变,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可以说是打开了眼科视光学教学的新天地。
3 教学手段多样化
理论的内容总是抽象的,特别对于操作性极强的医学课程。如何提高眼视光学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对课程的学习从理性认识迅速升华到感性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任课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制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动画幻灯片,使一些难懂的光路原理和发病机制变得生动易懂。我们还开发了多个教学多媒体软件、结合投影片和教学录像将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变得形象和简单化。对某些课程的重点内容,如渐变镜问题的处理等,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我们采取了PBL教学模式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摄取知识。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和教师的认知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进行国际视光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伴随着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地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大家能够彼此共享资源,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许多国际著名眼科视光学产品和仪器的制造公司也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我院与美国NOVA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并且豪雅、尼康、明月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分别在我院设立奖学金项目以及投资建设实验室,极大程度提高了我院眼视光教学的硬件力量。
5 开展有效的教学资源组织和管理
眼科视光学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有着完善的教学体系、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而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案是非常必要,但直接照搬是不符合国情,也是不可取的。
要改变目前的局面,让这一新学科能够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我们认为,就必须依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信息能力的21世纪创新人才。
从眼科视光学的应用特点来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使学生通过使用例如“关键词搜索”功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病例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各方面:例如通过“在线知识点测试”功能。对该病例进行互动学习,得到即时的学习反馈。了解到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等。所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眼科视光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教师不必再担心因为学时少,而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的问题。教师成为了教学信息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点,使资源高度共享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最终现实终生教育的梦想。
实践证明,在做了以上几点教学改革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眼视光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摸索一条更加适合我院学生眼视光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香媚徐正惠瞿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眼视光学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4):17-18
[2]林雷,瞿佳,我国眼视光学的崛起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2
[3],高祥璐,视光学k2-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