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巧用资源,收获别样精彩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春季无法正常开学,只能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期间,想要拥有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教师自身特长魅力、制作内容丰富的微课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等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隔屏传温”,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在家中就像在教室一样,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关注,真正做到“隔屏传温”,接受知识的洗礼。
  【关键词】线上教学;多媒体;资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19-0120-04
  【本文著录格式】高晗夫.线上教学:巧用资源,收获别样精彩——以《民歌飘香》单元为例[J].北方音乐,2020,10(19):120-123.
  一、研究背景
  在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上下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出门、不聚集、居家隔离。随着疫情进一步发展,假期延长了,这个超长假期大大压缩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为了让同学们居家隔离期间不耽误学习进度,接到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要求开展线上教学活动。3月2日开始,我校全体教师纷纷投入到“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工作中。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我既兴奋又有点担心,兴奋是因为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所以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如果效果好的话,以后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担心的是师生无法面对面,线上教学这种形式不好把控课堂,会减弱教学效果。
  3月2日开始的在线教学前30分钟为上海市统一空中课堂,后十分钟为答疑时间。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学生和我都越来越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比我想象的好。形式上通过钉钉在线直播屏幕分享的方式同时给六年级430多位同学同时授课。
  二、案例描述
  为了能够有效地做好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任务,给同位们带来更有效的课堂学习,我做了以下的前期准备。
  (一)音乐脚本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有一个好的脚本是成功上好线上课程的基础,它和我们平时上课的教案有所不同,为此我从对课程目标的锁定到课堂内容的确认,设计了一个线上教学脚本,就好比脚本在拍摄电影时的作用。我的音乐线上教学脚本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步骤”“课程类型”“教学媒体素材”等内容,以《民歌飘香》单元为例如图所示。
  在确定了课题之后,要根据线上“空中课堂”的教学内容确定授课类型,由于线上课程受限,可以有唱歌课与欣赏课。再结合“空中课堂”教授的知识点及难易程度进一步划分授课类型:拓展型歌唱、欣赏课与复习课。表中教学步骤一项可根据不同课程类型设计不同教学环节。例如分段欣赏重点体会不同地域号子的“异”教学过程中,一段在长江沿岸一群纤夫拉着纤绳,“上滩号子”的视频映入同学们的眼帘。
  师:这段视频中人们在干什么?
  生1:在拉船
  师:观察拉船时的动作与穿行走的速度再次聆听“上摊号子”,说一说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2:拉船的脚步与歌唱的节奏是一样的
  师:与《哈要挂》相比感受如何?
  生3:都有强烈的节奏感、配合着劳动者的步伐一同前进。
  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对比聆听,了解号子是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的产物,是伴随劳动,为了一起发力的一种口号式的音乐体裁,和森林号子相比川江号子的音乐更丰富,拖腔运用广泛,音乐旋律优美,音乐内容更加丰富。这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更直观的感受号生产的特点,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师生互动”是线上教学不可或缺的板块内容,这一板块弥补了学生线上课程中面对冷冰冰的屏幕,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提不起精神这一弊端,隔屏传温,让学生感受到虽然隔着屏幕,老师仍然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
  人对外界的印象是通过形象进入人意识的,生活中形象越具体,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会越强烈。所以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媒体资源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山歌课堂导入时,我播放陕北黄土高坡的视频,视觉的冲击仿佛让学生置身山峦之中,使学生们快速进入情境,边看视频边聆听大山深处的呐喊声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让学生迅速意识到山歌是在大山中演唱的歌,为学习下面的知识点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山歌的特点,我寻找了大量的视频,截取特点鲜明视频片段让同学们可以在南北方山歌演唱的视频对比中学到南北方山歌不同的特点。课后总结与课后习题是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尽可能将碎片化教学形成系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音乐课脚本的设计就好像音乐固有的结构“起承转合”一般衔接有度,也为我后续的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直播互动——展教师人格魅力
  直播是线上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直播中,学生看到的是课件内容,根据教学脚本我们以设计好媒体的运用,用课件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视觉的冲击。与此同时教师充当画外音,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充分运用声音发挥个人魅力。经常听到有学生这样说到:“我喜欢这门课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的老师。”这也说明了教师的魅力对于学生能否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可以吸引孩子关注的技能如弹琴、唱歌等。在课堂中,课件中播放四川山峦间日出景色,教师演唱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冲击,使学生对此情此景更加印象深刻,互动版纷纷发来鼓掌的表情表示对老师高超的演唱技巧的崇拜。在《汉族民歌——号子》一课中,我为了给同学们拓展号子的更多类别,让同学们对号子有更加广泛的了解,我选择了具有南方号子特点的《川江号子》这首民歌作为拓展曲目,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分别从上滩号子、下滩号子、见滩号子、闯滩号子四个片段了解四川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我开启视频小窗,通过直播演示,引导学生拍击节奏。考虑到教师无法观看学生表现情况,根据脚本设计我利用随机抽取学号的方式申请连麦进行师生互动,检测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号子的节奏特点。按节奏读歌词环节中,通过聆听对比,体会四川的《川江号子》与空中课堂的森林号子《哈要挂》有什么异同。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迅速把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回答在对话框当中与我进行及时互动。所以说教师有亲和力的解说与指导是一节生动的线上教学的开始 。   (三)巧用微课——记录学生点滴成长
  微课是每位老师必备技能之一。线上教学期间,微课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
  为了能更好地与学生拉近距离,微课的素材多取自于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记录。
  1.树立榜样,正面引导
  《汉族民歌——小调》的线上教学安排了三个课时的内容“小调”“民歌溯源”“民歌新生”各个课时之间既有复习内容又有新授内容。我将前一节课课堂互动中截屏录取的学生演唱《茉莉花》的优秀片段片段,作为第二节课复习小调板块的教学素材,学生看到自己的视频播出或者是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课堂中十分激动,注意力迅速集中,充分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每节课后同学们需要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课后习题记录在笔记本上,上传至网络k12教学平台进行作业批改。我会将优秀作业做成课件,下节课开始会先讲评这节课的作业情况将班级姓名在课件中展示出来,以资鼓励。树立身边的榜样,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面对冰冷的屏幕看到熟悉的身影倍感亲切,真正做到“隔屏传温”。
  2.充分利用“负面资源”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负面资源”如何利用。《汉族民歌——小调》一课中我们在讨论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中节奏、情绪有什么不同时,对于节奏的概念产生了疑问。
  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以下两个音乐片段,说说看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中节奏、情绪有什么不同?
  生1:东北茉莉花的情绪十分欢快、江苏《茉莉花》的情绪是舒缓的
  师:那么节奏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东北版的节奏快、江苏版的节奏慢。
  课堂中发出细碎的讨论声,有些学生发现了问题。
  生2:快与慢应该是形容音乐要素质中速度的词语,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
  生3:但是就是听上去节奏快了呀,每句歌词也比江苏版的多。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先来明晰一下音乐要素中速度与节奏的概念。
  再来做个小实验:
  首先:同学们为我敲击固定节奏da da da da我们保证匀速进行,我来演奏江苏版《茉莉花》给大家听一听。
  演奏中……
  其次:让我们速度依然保持不变敲击速度,再来听老师弹奏东北版《茉莉花》。
  演奏中……
  群生议论……
  生1:两首曲子速度没变化,因为我们拍的速度没变,但是为什么听上去一个快一个慢呢?
  师:因为节奏发生了变化,音乐中会有长短不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同样是每小节四拍(出示课件:4\4 1 - - -||    4\4 1 11 1 11 || )这两个小节音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2:第一个小节只有一个音符而第二个小节有六个音符,一多一少。
  师:答对了,正是这样的节奏变化造成在一小节当中音符之间的距离有的“紧密”有的“宽疏”,我们可以把节奏分为“宽疏型节奏”与“紧密型节奏”。
  同学们豁然开朗。
  例子说明,我们要及时抓住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巧妙地将“负面资源”通过探究、合作、分析转化成一次学习的良好机会,使学生对此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四)巧用课堂观察表及课堂学习反馈
  有位著名教育学家曾将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为人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可以在音乐的高空中展翅飞翔,使人的创造性、创新性等浅在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鼓励孩子打开这种种潜质,学会欣赏学生了解学生。所以通过课堂观察表的辅助更好的达到了理性了解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这一特点。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时捕捉学生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在线上学习期间设计了音乐课学生课堂学习任务(以欣赏课为例如图表2)来记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课后作业反馈表(表3)了解学生作业完成度、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班级上交率的全面统计,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方案,使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课堂中的所学知识。
  例如在上《汉族民歌——号子》一课中,由于课堂补充时间仅有十分钟,我争分夺秒在分析完《下滩号子》的特点后播放《见滩号子》给同学们欣赏,由于已到下课时间,在最后一刻我给同学们留了一道课后习题:“通过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聆听《见滩号子》,分析其是否和《下滩号子》具有相同的音乐特点,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最后是以怎样的音乐结尾的?作为课堂的结束。”规定同学们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呈现在课堂反馈表中,当天上传k12平台供老师批阅。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音乐要素中音乐情绪、音乐速度的概念,是否可以灵活掌握、学以致用分析相同类型作品。
  三、课后反思
  (一)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灵活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与发掘、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课改理念是一致的。合理巧妙地利用好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广阔舞台,活化课堂气氛,在这一特殊教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课堂互动高频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网络教学,是我们与学生“隔屏相见”。大大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控制力,同学们的体验度也大大降低,这时候就要更好更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做好课件,做好直播准备。课件中把线下课堂中体验类的活动改为感受型活动,通过教师截取的各种不同音乐音频、视频片段来感受音乐的特点以及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经过两个月的探索和实践,我和学生已逐渐适应了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也超乎我最初的预想,这和六年级1至10班学生的大力配合密不可分,在疫情肆虐的艰难时刻,学生们克服种种困难,按时上网课,做作业,我们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
  当然,我们也不能满足于现状,因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比如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时间上还有提高的空间,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探索更多形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正式开学后的线下教学与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王欢,潘丽琴.线上教育:“互联网+”课程育人的苏州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0.
  [2]田红.巧用资源生成精彩[J].山西教育,2008.
  [3]陈文.巧用网络资源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作者简介:高晗夫,女,蒙古族,硕士,音乐教师、校大队辅导员,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11月20日,《一个勺子》在全国上映。作品以写实的手法,通过拉条子救助傻子不得好报的故事,表达了导演陈建斌对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叩问和批判,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一个勺子》;陈建斌;现实;道德  2014年第51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演员陈建斌凭借导演的处女作《一个勺子》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后于20
期刊
摘要:文学与影视是通过多样的语言形式创作出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通过文字语言进行创作,影视则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叙述故事,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在近几年成为热点,小说也成为了影视界争夺的优质资源,无论是院线还是电视荧屏,都不乏拥有良好粉丝基础的文学作品改变成的影视剧。小说的影视改编, 一方面提高了影视的剧本丰富度,另一方面影视将小说以更为大众化的形式呈现,两者相辅相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进的不同表现赋予了
期刊
【摘要】厄恩斯特·克热涅克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善于自由地运用各种风格材料,不受趋势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克热内克《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分析研究,归纳了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思维与技法的内在逻辑。探索在无调性的前提下,如何体现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  【关键词】克热涅克;奏鸣曲;多种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組曲是巴洛克音乐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器乐体裁形式,根据衍变过程,可分为古组曲和新型组曲。本文将从曲式结构、旋律写作、调性关系方面分析巴赫的古组曲《D大调第三号组曲》与格里格的新型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探讨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组曲的风格特点,以期对组曲这一音乐体裁作更深刻的认知,希望能为中国音乐的创作,特别是组曲创作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D大调第三号组曲》;《培尔·金特》第一
期刊
【摘要】杜姆卡dumka可以翻译为“悲歌”,原是流行在乌克兰和中亚一带属于斯拉夫少数民族的一种民间浪漫主义叙事歌曲。因大多叙述英雄事迹,所以常带有忧伤和深思的浪漫主义意味。《杜姆卡》在1886年以“俄国乡村风景”作为题材呈献给了法国著名钢琴家马蒙泰尔。1885年时俄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制度极度腐朽的,没落沙皇的黑暗统治的阶段。柴可夫斯基同情广大的俄国苦难人民群众,想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帮助保护苦难人民
期刊
摘要:《小说月报》的“开放叙事”栏目在每一期都会刊载一篇短篇小说,并附有作家的“创作谈”,这一栏目的设置也成为《小说月报》与其他选刊类期刊区分开来的特色之处。本文通过对2016年1-5期“开放叙事”栏目刊载的小说进行分析,探究该栏目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小说月报; 开放叙事; 隐喻; 想象; 叙述时间  《小说月报》的“开放叙事”栏目给自己所贴的标签是“不拘一格,向一切叙事的可能性开放”。纵观
期刊
【摘要】意大利艺术歌曲以品味优雅、风格含蓄成为瑰丽雄奇的音乐长河中芬芳美丽的鲜花之一,作曲家贝里尼的艺术歌曲创作在这一领域里更是独树一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贝里尼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高度的声乐价值,本文通过其创作的《游移的月亮》《小蝴蝶》这两首室内乐作品由点及面地对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贝里尼;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艺术价值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多元思潮的兴起,将传统文化视为民族自我识别的基因理念正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竹笛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但被中国人所认可,也逐步被世界所认可。也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各国都对本土音乐文化视若珍宝,视为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强烈符号。我国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尤为关注,本文以赣鄱竹笛音乐地域文化特点为背景,试图通过对赣鄱竹笛音乐艺术进行研究,期望为赣鄱竹笛艺术的繁荣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一门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舞蹈门类,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艺术特征,并非单一的古代舞蹈复辟,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中国古代特色舞种的现代复兴,与之匹配的钢琴伴奏音乐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本文笔者将通过对近四十余年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出版物的整合研究,试析此类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的历史变化,再结合笔者本人近十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实践体验,浅探此类钢琴伴奏音乐的音乐特性及艺术审美倾向,
期刊
【摘要】扬琴作品《觅》是著名扬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玲玲委约著名作曲家杨青教授为扬琴、钢片琴、手鼓而创作的扬琴独奏曲。本文对作品的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全音阶和整体音乐架构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现代音乐语言特征,体现了新时代扬琴创作思维、演奏思维的改变和增强,音乐手法呈多样性,同时也使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的新发展。  【关键词】觅;全音阶;演奏技巧;现代音乐语言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