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盛名之下的减法人生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材聚焦
  2019年1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在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屠呦呦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图灵一块儿成为候选人。
  屠呦呦,早就是中国的骄傲。她提取的青蒿素,救疟疾患者于危难。她的发现走向世界,获得诺贝尔奖。 但这一回,屠呦呦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亚洲唯一入选的科学家,更是整个科学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
  人物背后:
  /减法人生其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屠呦呦与青蒿素结缘,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肆虐,全球都没有控制这个病的办法,很多生命就此告终。1967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要集中全国的科技力量,联合研究对抗疟疾的新药。
  屠呦呦所在的单位响应号召,对抗疟疾的523项目启动,而屠呦呦成为中医药协作组的组长。那一年,屠呦呦39岁。她带着一批研究员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了380种提取物用在小白鼠身上做抗疟疾检测。 长达4年的时间,毫无进展。对于药物研究,这太正常了,枯燥、寂寞常常令人绝望,但屠呦呦没有放弃。
  “东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中写道。
  就是在这种忘我的研究中,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适合治疗疟疾。
  素材速用:39岁受命,85岁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历经无数次失败挫折,把自己当做人肉实验,以身试毒,一度肝中毒也毫不退缩。成功的路上,我们需要这种义无反顾和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
  /减法人生其二:不争名,不夺利,不上位/
  屠呦呦,这三四年来成了全国无人不晓的大名人。
  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从85岁才开始。
  但她从二十来岁起,就献身中药研究,三十多岁就献身青蒿素研究。
  这中间,漫长的五十年,她有成果,没认可。
  有人调侃:“屠呦呦,你这个三无科学家。”哪三无呢?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
  她读大学那会儿,正赶上大跃进,之后是文革,没法读博士,没法出国留洋。
  但手握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没有院士头衔,太不可思议了吧?
  其实她也好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都落选。
  原因呢?用她周围的人的话来说:“屠呦呦,太不善交际了。”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她何止不善交际,还特别爱说真话、不会拍马屁。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也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她骨子里也并不介意,她眼里只有科研高低、真理与否,你不给我院士当,我正好待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继续优化成果。
  很多年后,屠呦呦功成名就,杨澜问她:“人们称你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
  屠呦呦说:“我如果当选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
  杨澜接着问:“您的科研成功70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40年后才得奖?”
  屠呦呦说:“因为诺贝尔奖一直等着我。”
  杨澜问:“您获得了诺奖,现在可直接晋级院士了,是吗?”
  屠呦呦摆摆手:“不,我现在这样比院士强多了!”
  素材速用:曾经有人说过:“成功这事儿,你不该去追求它,你得老老实实去追求过程,等你把过程做好了,成功和名利自然而然扑过来。”在名利面前,屠呦呦没那么着急,更像试试一个默默耕耘在科学研究路上的践行者。
  /减法人生其三:盛名之下,不邀功/
  在获诺贝尔奖、被全中国熟知之前,屠呦呦就被国际生物医学界盯上了。
  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
  这也算是人生殊荣。但屠呦呦淡泊惯了,盛名来了,她依旧淡泊。
  她曾委托北京校友会校友向母校赠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并亲笔写上“赠母校惠存”,盖上她的印章。
  这是她一辈子的研究成果著作,最能作为感恩礼物回馈给母校。至于為什么不出席,她不希望母校校庆的聚光灯落在自己身上。
  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还是尽量保持低调。
  据说,她住的北京四环某个小区,当时诺奖出来,还没人知道她就是得主。因为她叮嘱亲戚朋友还有同事,一定要保持低调,自己平时也跟普通老太太一样,谈最多的就是女儿、孙女,不谈科研。
  打电话来祝贺的,约采访的,上门来约谈的,多得不得了。屠呦呦老伴儿知道她个性,就是不喜欢整这些花边儿,尽量帮她挡掉:“一大早起来,不知道接了多少电话了”“获奖和我没有关系,我不好讲”“老太太今天太累了”……
  屠呦呦说:“说实在的,我也没有老是想着得不得奖的问题。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你的责任也大了。对不对?”
  屠呦呦说:“如果我获奖,能够作为新的激励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多做点工作,我会很满足。”
  屠呦呦说:“科研成功能否获得世界公认,不是靠期待和愿景,而是需要创新和发现。”
  直至今天,屠呦呦依然很低调,关于青蒿素,她原本可以孵化出无数研究的感人故事,但是她没有。
  她出名之后,有署名屠呦呦的鸡汤文流传甚广,帮她的人生增光增辉,让人们对她记忆更深刻,但她也公开说那不是她写的。
  关于青蒿,她只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关于科研,她只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素材速用:荣誉面前她却有着更强的社会责任,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手中事的人,拿了诺奖;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眼前人的人,家庭圆满;单纯的力量,减法的力量,也是屠呦呦的力量。
其他文献
学霸名片:柴锦,高考650多分,本科在北航中法工程师学员,拿下双学位,获得法国交换两年的名额,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拼,却一直很淡然。关于早恋,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张小飞  我觉得自己并不算个在高考考场上功成名就的人,仅仅是很满足于自己的结果罢了,甚至带有一丝侥幸,所以我所说的话也许并不算是经验之谈,希望能对你们在高中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至于我,是不希望你们把
期刊
我人生的前二十年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生长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里,靠几亩农田的微薄收入艰难过活。黑黢黢的土坯房、几近倒塌的储物间、堆满破砖乱草的小院儿;满脸皱纹的母亲、鬓发斑白的父亲、腿脚残疾的哥哥。生活是拮据的,境况是困窘的。  10岁那年,我第一次走出村庄来到镇上。看着高耸云天的高楼,鳞次栉比的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品,络绎不绝的车流,熙来攘往的人群,四通八达的道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令我眼花缭乱
期刊
补习,没有做好准备的选择   2008年8月的中旬,当考场上的胜者欣喜地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做着最后的准备时,我却要拖着行李带着借来的课本来到一所普通中学的补习班报到。第一年高考三本的分数让我去不了任何一所理想的大学。   就这样,我进入了这所离家近的普通中学的补习班。顶在头上重点中学的光环还熠熠生辉,班主任让我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一种愚蠢的“优越感”油然而生,不断地在同学们好奇的眼光中吹嘘“原来
期刊
1  寒假回家的那列火车上,在小憩的短暂时间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是两年前的高三,我穿着红黄相间、象征朝气蓬勃的校服,拎着一碗炒面,慢悠悠地走过了状元桥,踏进了二中的校门。照常平日上学的每个早晨,我穿过人声鼎沸的大道,熟练地找到班级的队伍。开教学门的叔叔太懒,总是在早读铃响十分钟时拉起闸门。在众人的抱怨声与早饭的绵延香气中,我冲到第一排,立志做第一个抵达教室摁亮白炽灯的人。  梦境在这里戛然而止。
期刊
我复读过,经历过两次高考。  第一次我过了一本线,但家里人完全没有经验,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并且报的是只招很少人的专业,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特别高。而我爸坚持认为,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么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听他的,乖乖地重读一年高三。  当时,在我们那里,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可的,我们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200人挤在一个平时只装60人的教室里,陷身题海战术,日复一日地做着
期刊
也许你曾经是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拼尽全力才换来小小的进步,也许仍无法和那些天资聪颖的同学相比,但请相信,这种通过付出得到回报的体验会伴随着你今后的人生,你会坚信努力的意义。  我小学一年级时曾被退学到学前班,等我卷土重来杀回一年级时,大家已经学了好多拼音字母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厚着脸皮竞选班长,老师说我刚从学前班回来还是老老实实待着吧,我硬着头皮说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  哄堂大笑后,我落选。第二
期刊
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情,拖着一车教材和练习册,来长郡报到,我绝望地认为这就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开学后才发现,地狱的生活其乐融融,每天乐得像个傻子一样,这里跑跑那里看看,放学后和一帮同学横扫路边的小吃摊,课间时凑在一起谈论各自喜欢的歌手,成天玩得没心没肺,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年我十五岁,打网游,听苦情歌,追美剧追到发疯。有一次班主任做了一个“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调查,我在问卷上毫不犹豫地
期刊
我的妈妈是个喜怒无常言行不一的人,关于这一点,我从小就深受其害。  小时候家里穷,吃饭的时候都见不到荤腥,我爸就每天早上用网去捕鱼,捕到一两条我和我爸就能乐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恨不得把鱼骨头都给吃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妈就会数落我:吃吃吃,看你那个吃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老娘怎么虐待你了呢。  我含着饭问:董阿姨你不吃吗?  “董阿姨”是我给我妈取得外号,每次她嘲讽或者打我时,我就会用这一称呼,表明怀
期刊
我出生的时候他28岁,婴儿时候的我很胖,脸蛋、胳膊和腿都无一例外地滚圆。我想象不出那么瘦的他抱我时是什么样子,家里居然没有一张一岁前的我与他的合影。  但是我看过我出生前他与妈妈在泰山山顶拍的照片。剧烈的山风吹过头发,他戴黑色边框的眼镜,微微地笑,细长的手指交握着扣在膝盖上,像一个文弱的书生,难免让人想起柏烨的诗:“小竹楼,白衬衫,你是不是正当年?”他是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从小给我唱的歌都是八十年
期刊
高三开学的第一天,我和Z人手拿着一个在学校食堂买的小肉包,走到门口她停下来,为难地回望我。我觉得她有病,上前一看教室里齐刷刷的全是人,只有我和她的座位是空的。  我下意识的看表,7:00,因为没有喝粥,比我平时到教室还早了五分钟。  一  我的高中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城乡结合部。  我爸妈费尽心思交了几万的择校费才把我从那里送到离家里有五个小时车程的工厂高中。我的人生一直都这么被安排着,安排着选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