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7月酷暑,第16届中美商业贸易联合委员会(JCCT,下称商贸联会)定于11日在这里启幕。
商贸联会成立于1983年,向为两国的高级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但多年间并不为人们特别关注。自2004年度中美双方华盛顿会议起,商贸联会升级为副总理级别;中国吴仪副总理率团赴美,双方一举达成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无线标准等在内的多项共识,突破此前纠缠多时的困境,尤使公众第一次感受到商贸联会在中美经济双边问题上具备极强的决策能力。
围绕纺织品、知识产权、汇率、贸易逆差等一系列问题,一年来中美间又争端不断。由此,两国商界对一年一度的商贸联会期望非常之高。最终能达成多少共识?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满意而返?未来图景将由共同担任本届商贸联会主席的吴仪、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Rob Portman)、商务部长古铁雷斯(Carlos Gutierrez)联袂绘出。
纺织品谈判不可乐观
毫无疑问,最迫在眉睫的议题是纺织品。自今年6月11日中国欧盟达成协议以来,中美间能否以同样方式解决争端,一直广受关注。但据商务部人士透露,双方此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的成数不大,“极有可能”达不成任何协议。
“据我所知,谈判相当艰难,不要对达成协议抱太大希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财经》说。
中方有很多理由要达成一个协议——中美间纺织品争端持续升级,美国已经对共七类中国纺织品出口实施数量限制;并正对六种纺织品进行调查;在与中欧达成协议确定对十类纺织品以8%-12.5%的增长率确定对欧出口数量后,中国已经发布《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因此,如能在其7月20日正式施行前与美国按“中欧模式”达成协议,自然添彩。
但会谈在即,中方已经下调了期望值,据分析主要在两个方面。梅新育分析,“一是美方承诺对已设限的七类纺织品之外的类别不再设限;二是希望美方对已设限的产品能严格遵守242条款规定,不对同一类产品多次设限。”
242条款是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工作组报告书对纺织品贸易承诺的一部分,也即美国和欧盟近来所频频引用的特保(special safeguard)条款。242条款规定对同一产品的两次特保时间间隔至少一年。但美国在其国内立法里允许对同一产品经过申请后可以连续重新实施特保。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对《财经》表示,业界可以接受放弃短期的快速增长,以换取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因为对业界打击更大的是中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已出现了大批订单转出中国的情况。”曹新宇说,“一旦海外进口商在其他地方重新确定供货基地,就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个打击更严重。”
为了能在商贸联会之前就相关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小范围的磋商先期展开。6月17日,双方通过视频开始进行首次磋商。6月24日、25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的部分官员赴京讨论。
然而,数轮磋商之后,却是一片沉寂。谈判双方均没有对外宣布谈判进程,人们没有像中欧谈判之前那样,看到任何达成协议的曙光。古铁雷斯曾在首轮磋商结束后谨慎表示,“我们应该开明地看待磋商,而非一味地追求谈判结果或对此进行预期。”中国商务部人士则透露,早在磋商之前,商务部内部已有共识,要达到像中欧之间的谈判结果,难度很大。
据观察人士分析,中美争端难以采用“中欧模式”取得突破,原因众多。
美国国内支持单方面对华设限的呼声一直很高。“在纺织品问题上,美国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压力。”美国制造业行动联合会(AMTAC)发言人劳埃德伍德(Lloyd Wood)对《财经》说。巨额贸易逆差、失业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均是美国国内支持对中国纺织品单方设限的重要论据。反观欧盟,虽然内部支持设限的呼声也很高,但也有英国、德国、丹麦、瑞典等成员国反对设限。
在实际操作方面,中美之间的情况确比中欧更为复杂。据曹新宇分析,欧盟当时提出磋商的只有两类纺织品,而美国设限的种类繁多,时间跨度大,有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去年10月美国对中国袜子产品出口设限,为期一年。其中棉制袜子当时仍在配额体制管理下。今年5月20日,配额已经全部用完。将如何解决在配额体制管理之下设限的产品?根据美方海关数据,从5月底美国从5月底起设限的七类产品,截至7月5日,有六类已用完了大半配额,预计7月20日暂行管理办法正式推行,六类的全部配额都将用完。这些产品将如何处理?美国仍在内部评估期的还有六类产品,并于近日对窗帘布也提出设限调查,这些都须一一讨论。
纺织品争端未决的恶果已经开始蔓延。由于出口前景未明,我国今年棉花进口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对近半棉花产品出口到中国的美国棉花业,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同样对中国大量出口的纺织机械和纺织辅料业也将受阻。
另一方面,尽管业界普遍认为,中美双方在商贸联会上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有重重障碍,且短短数天的会议可能承载不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但也不排除谈判一方会在此问题上作出妥协,以平衡在其他谈判项目中所获的利益。
众多议题难有量化承诺
纺织品以外,本届商贸联会还会集中讨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分销等问题。但这些议题中的大多数很难在讨论上得到定量的结果。
去年的商贸联会上,中国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承诺。为付诸履行,过去一年中,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工作,包括成立由副总理吴仪牵头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小组、在全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行动、要求政府部门不使用盗版软件、启动大规模宣传活动等。
去年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当降低了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标准,提高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美方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满转而升温。“我们看到一些积极的态度,却看不到实质成效。中国有完善的法律,但不能很好地执行。我们希望看到违法者被送进监狱。”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国际贸易政策部主管比尔普里墨克(Bill Primosch)说。
今年4月底,美国贸易代表谈判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特别301评估报告”,将原属“观察国家”名单的中国升格放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6月,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副部长杜达斯(Jon Dudas)对美国国会措词严厉地表示,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加大对仿冒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并降低将仿冒行为定性为刑事犯罪的门槛。
今次商贸联会上,美方应会对中国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加强执法做进一步推进。事实上,双方都清楚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上客观存在颇大难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美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要求如此之严,可能也有其他方面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之意。
此外,料美方将就政府软件采购问题与中方磋商。今年4月,中国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发布了《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草案规定,政府采购应当购买本国软件产品和规定的本国软件服务,购买非本国软件则须另行审批。文件中对“本国软件”有多项认定条件,包括“在中国境内最终形成,且在国内的开发成本不低于总开发成本50%的证明材料”。这意味着,外国厂商要向中国政府提供软件,需要在中国生产全部产品,且至少要有50%的产品研发在中国进行。
上述文件公布后,美方政府及企业即表示高度关注。据报道,美国商务部技术策略助理秘书本杰明伍(Benjamin Wu)说,“该草案对中国国产软件的严格定义,事实上限制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他还表示,布什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该问题。
一位资深中美贸易专家告诉《财经》,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仍未到位,政府采购是美国软件公司在华业务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此法案一旦通过,将为美方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市场壁垒。因此,美方可能希望在本次商贸联会上,达到延缓甚至阻止此项法规出台的结果。
不过,中国加入WTO时并没有作为诸边条约的《政府采购协议》,因此在政府采购对外放开方面并不承担过多义务。
有关分销权问题,此次也可能会被提及。为了履行WTO承诺,中国商务部去年4月出台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提前开放外商投资商业领域,包括允许部分跨国生产型企业申请对其他企业所产产品的分销权。但是具体实施办法不详。
今年4月2日,基于上述文件,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非商业企业增加分销经营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了具体申请办法。4月底起,已有部分跨国生产型公司陆续获得分销权。但在保税区的同类企业是否也将获得相同权利,目前仍在讨论之中。相信此次美方会在商贸联会上进一步推进开放。
专家分析,此次商贸联会还可能涉及贸易逆差、市场准入、反补贴等众多双方经贸热点,估计形成实质协议的机会不大。
“同去年相比,今年双方的谈判位置将更趋于平衡。”梅新育说。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金旭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许多领域的谈判中,中国没有多少让步的余地。
商贸联会成立于1983年,向为两国的高级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但多年间并不为人们特别关注。自2004年度中美双方华盛顿会议起,商贸联会升级为副总理级别;中国吴仪副总理率团赴美,双方一举达成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无线标准等在内的多项共识,突破此前纠缠多时的困境,尤使公众第一次感受到商贸联会在中美经济双边问题上具备极强的决策能力。
围绕纺织品、知识产权、汇率、贸易逆差等一系列问题,一年来中美间又争端不断。由此,两国商界对一年一度的商贸联会期望非常之高。最终能达成多少共识?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满意而返?未来图景将由共同担任本届商贸联会主席的吴仪、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Rob Portman)、商务部长古铁雷斯(Carlos Gutierrez)联袂绘出。
纺织品谈判不可乐观
毫无疑问,最迫在眉睫的议题是纺织品。自今年6月11日中国欧盟达成协议以来,中美间能否以同样方式解决争端,一直广受关注。但据商务部人士透露,双方此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的成数不大,“极有可能”达不成任何协议。
“据我所知,谈判相当艰难,不要对达成协议抱太大希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财经》说。
中方有很多理由要达成一个协议——中美间纺织品争端持续升级,美国已经对共七类中国纺织品出口实施数量限制;并正对六种纺织品进行调查;在与中欧达成协议确定对十类纺织品以8%-12.5%的增长率确定对欧出口数量后,中国已经发布《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因此,如能在其7月20日正式施行前与美国按“中欧模式”达成协议,自然添彩。
但会谈在即,中方已经下调了期望值,据分析主要在两个方面。梅新育分析,“一是美方承诺对已设限的七类纺织品之外的类别不再设限;二是希望美方对已设限的产品能严格遵守242条款规定,不对同一类产品多次设限。”
242条款是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工作组报告书对纺织品贸易承诺的一部分,也即美国和欧盟近来所频频引用的特保(special safeguard)条款。242条款规定对同一产品的两次特保时间间隔至少一年。但美国在其国内立法里允许对同一产品经过申请后可以连续重新实施特保。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对《财经》表示,业界可以接受放弃短期的快速增长,以换取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因为对业界打击更大的是中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已出现了大批订单转出中国的情况。”曹新宇说,“一旦海外进口商在其他地方重新确定供货基地,就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个打击更严重。”
为了能在商贸联会之前就相关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小范围的磋商先期展开。6月17日,双方通过视频开始进行首次磋商。6月24日、25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的部分官员赴京讨论。
然而,数轮磋商之后,却是一片沉寂。谈判双方均没有对外宣布谈判进程,人们没有像中欧谈判之前那样,看到任何达成协议的曙光。古铁雷斯曾在首轮磋商结束后谨慎表示,“我们应该开明地看待磋商,而非一味地追求谈判结果或对此进行预期。”中国商务部人士则透露,早在磋商之前,商务部内部已有共识,要达到像中欧之间的谈判结果,难度很大。
据观察人士分析,中美争端难以采用“中欧模式”取得突破,原因众多。
美国国内支持单方面对华设限的呼声一直很高。“在纺织品问题上,美国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压力。”美国制造业行动联合会(AMTAC)发言人劳埃德伍德(Lloyd Wood)对《财经》说。巨额贸易逆差、失业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均是美国国内支持对中国纺织品单方设限的重要论据。反观欧盟,虽然内部支持设限的呼声也很高,但也有英国、德国、丹麦、瑞典等成员国反对设限。
在实际操作方面,中美之间的情况确比中欧更为复杂。据曹新宇分析,欧盟当时提出磋商的只有两类纺织品,而美国设限的种类繁多,时间跨度大,有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去年10月美国对中国袜子产品出口设限,为期一年。其中棉制袜子当时仍在配额体制管理下。今年5月20日,配额已经全部用完。将如何解决在配额体制管理之下设限的产品?根据美方海关数据,从5月底美国从5月底起设限的七类产品,截至7月5日,有六类已用完了大半配额,预计7月20日暂行管理办法正式推行,六类的全部配额都将用完。这些产品将如何处理?美国仍在内部评估期的还有六类产品,并于近日对窗帘布也提出设限调查,这些都须一一讨论。
纺织品争端未决的恶果已经开始蔓延。由于出口前景未明,我国今年棉花进口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对近半棉花产品出口到中国的美国棉花业,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同样对中国大量出口的纺织机械和纺织辅料业也将受阻。
另一方面,尽管业界普遍认为,中美双方在商贸联会上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有重重障碍,且短短数天的会议可能承载不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但也不排除谈判一方会在此问题上作出妥协,以平衡在其他谈判项目中所获的利益。
众多议题难有量化承诺
纺织品以外,本届商贸联会还会集中讨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分销等问题。但这些议题中的大多数很难在讨论上得到定量的结果。
去年的商贸联会上,中国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承诺。为付诸履行,过去一年中,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工作,包括成立由副总理吴仪牵头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小组、在全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行动、要求政府部门不使用盗版软件、启动大规模宣传活动等。
去年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当降低了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标准,提高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美方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满转而升温。“我们看到一些积极的态度,却看不到实质成效。中国有完善的法律,但不能很好地执行。我们希望看到违法者被送进监狱。”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国际贸易政策部主管比尔普里墨克(Bill Primosch)说。
今年4月底,美国贸易代表谈判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特别301评估报告”,将原属“观察国家”名单的中国升格放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6月,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副部长杜达斯(Jon Dudas)对美国国会措词严厉地表示,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加大对仿冒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并降低将仿冒行为定性为刑事犯罪的门槛。
今次商贸联会上,美方应会对中国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加强执法做进一步推进。事实上,双方都清楚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上客观存在颇大难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美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要求如此之严,可能也有其他方面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之意。
此外,料美方将就政府软件采购问题与中方磋商。今年4月,中国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发布了《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草案规定,政府采购应当购买本国软件产品和规定的本国软件服务,购买非本国软件则须另行审批。文件中对“本国软件”有多项认定条件,包括“在中国境内最终形成,且在国内的开发成本不低于总开发成本50%的证明材料”。这意味着,外国厂商要向中国政府提供软件,需要在中国生产全部产品,且至少要有50%的产品研发在中国进行。
上述文件公布后,美方政府及企业即表示高度关注。据报道,美国商务部技术策略助理秘书本杰明伍(Benjamin Wu)说,“该草案对中国国产软件的严格定义,事实上限制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他还表示,布什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该问题。
一位资深中美贸易专家告诉《财经》,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仍未到位,政府采购是美国软件公司在华业务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此法案一旦通过,将为美方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市场壁垒。因此,美方可能希望在本次商贸联会上,达到延缓甚至阻止此项法规出台的结果。
不过,中国加入WTO时并没有作为诸边条约的《政府采购协议》,因此在政府采购对外放开方面并不承担过多义务。
有关分销权问题,此次也可能会被提及。为了履行WTO承诺,中国商务部去年4月出台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提前开放外商投资商业领域,包括允许部分跨国生产型企业申请对其他企业所产产品的分销权。但是具体实施办法不详。
今年4月2日,基于上述文件,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非商业企业增加分销经营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了具体申请办法。4月底起,已有部分跨国生产型公司陆续获得分销权。但在保税区的同类企业是否也将获得相同权利,目前仍在讨论之中。相信此次美方会在商贸联会上进一步推进开放。
专家分析,此次商贸联会还可能涉及贸易逆差、市场准入、反补贴等众多双方经贸热点,估计形成实质协议的机会不大。
“同去年相比,今年双方的谈判位置将更趋于平衡。”梅新育说。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金旭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许多领域的谈判中,中国没有多少让步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