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更是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课堂。但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会发现一些新课程改革的课,看似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到底该如何把握,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一、让教师真正活起来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先活起来。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敬业精神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以灵活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以创新意识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1.教师要“活”用知识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一定是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来灵活地运用与服务于他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熟练地驾驭好语文课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抛弃陈旧呆板的模式,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
2.教师要“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家名篇,可读性很强,但由于时空的局限,学生理解困难。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地运用教材。我采用的方法是“挖掘”和“引进”。所谓“挖掘”,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深化,从“旧文”中挖出“新意”,从“本意”中掘出“新精神”。所谓“引进”,就是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或事引入课堂,变封闭的教材为开放的教材。那么,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语文课也会因此焕发出光彩。
3.教师要“活”用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还要让学生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所以语文课应放弃单一、呆板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而应倡导启发式、点拨式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成功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的“演讲”如何高明,而是看其如何激活课堂。
以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已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发动同桌、4人小组、小老师互教互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包办代替,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用自己最喜爱的方法识记,把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搞“一言堂”,而是多让学生发言、交流、展示、互评互学、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4.教师要“活”用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以说,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是一种直观教具。鲜活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感知、理解教材,而且可以调节学习情绪,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得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情感教育也得到了落实。
二、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1.采撷学生兴趣的火种
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会因为有兴趣而产生積极情绪,也会因无兴趣产生消极情绪。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力求实效。
2.拨动学生思考的琴弦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着力于培养创新思维。为此,教师在操作上要力求做到:(1)要鼓励质疑问难。人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要鼓励学生由敢问到会问,而且能尝试着去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以拓宽思路。(2)鼓励独立思考。教师的提问必须有启发性、整体性和导向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提问,在知识变化处提问,在知识的对比处提问,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提问。(3)鼓励争辩。学生辩论的过程即是他们亲历阅读,发展思维的过程。观点的交锋是他们对阅读体悟的交流。在辩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4)鼓励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5)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诸如,朗读、回答问题之类的,都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表达个人想法,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1.和谐的气氛是“活”的前提。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从而“活”起来。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1)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受到温暖和甜蜜。(2)民主。师生之间彼此合作学习,多讨论,多商量,善于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3)平等。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鼓励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2.灵活的过程是“活”的关键
(1)呵护童真童趣。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如何促进?那就是活用教法,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想象的翅膀,给予自由表达的空间,你就会看到一个美丽新奇、富有童真和灵性的世界。童真是诗。我们要呵护童真,永远保持童心、童真、童趣,这样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2)创设活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投入整个身心,自发地寻求、获得、掌握和领会,让他们在快乐、有趣并保障个性表现的氛围里听、说、读、写,相对自由地按自己的个性去理解、表达和创造。这样,学生就能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
(3)游戏走进课堂。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的园地,游戏的王国。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另外,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中人物的理解个性化地表演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相融合,达到情感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我们变课堂为学堂和乐园,让师生在共同成长中,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一、让教师真正活起来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先活起来。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敬业精神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以灵活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以创新意识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1.教师要“活”用知识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一定是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来灵活地运用与服务于他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熟练地驾驭好语文课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抛弃陈旧呆板的模式,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
2.教师要“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家名篇,可读性很强,但由于时空的局限,学生理解困难。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地运用教材。我采用的方法是“挖掘”和“引进”。所谓“挖掘”,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深化,从“旧文”中挖出“新意”,从“本意”中掘出“新精神”。所谓“引进”,就是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或事引入课堂,变封闭的教材为开放的教材。那么,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语文课也会因此焕发出光彩。
3.教师要“活”用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还要让学生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所以语文课应放弃单一、呆板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而应倡导启发式、点拨式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成功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的“演讲”如何高明,而是看其如何激活课堂。
以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已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发动同桌、4人小组、小老师互教互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包办代替,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用自己最喜爱的方法识记,把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搞“一言堂”,而是多让学生发言、交流、展示、互评互学、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4.教师要“活”用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以说,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是一种直观教具。鲜活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感知、理解教材,而且可以调节学习情绪,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得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情感教育也得到了落实。
二、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1.采撷学生兴趣的火种
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会因为有兴趣而产生積极情绪,也会因无兴趣产生消极情绪。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力求实效。
2.拨动学生思考的琴弦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着力于培养创新思维。为此,教师在操作上要力求做到:(1)要鼓励质疑问难。人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要鼓励学生由敢问到会问,而且能尝试着去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以拓宽思路。(2)鼓励独立思考。教师的提问必须有启发性、整体性和导向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提问,在知识变化处提问,在知识的对比处提问,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提问。(3)鼓励争辩。学生辩论的过程即是他们亲历阅读,发展思维的过程。观点的交锋是他们对阅读体悟的交流。在辩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4)鼓励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5)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诸如,朗读、回答问题之类的,都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表达个人想法,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1.和谐的气氛是“活”的前提。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从而“活”起来。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1)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受到温暖和甜蜜。(2)民主。师生之间彼此合作学习,多讨论,多商量,善于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3)平等。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鼓励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2.灵活的过程是“活”的关键
(1)呵护童真童趣。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如何促进?那就是活用教法,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想象的翅膀,给予自由表达的空间,你就会看到一个美丽新奇、富有童真和灵性的世界。童真是诗。我们要呵护童真,永远保持童心、童真、童趣,这样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2)创设活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投入整个身心,自发地寻求、获得、掌握和领会,让他们在快乐、有趣并保障个性表现的氛围里听、说、读、写,相对自由地按自己的个性去理解、表达和创造。这样,学生就能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
(3)游戏走进课堂。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的园地,游戏的王国。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另外,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中人物的理解个性化地表演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相融合,达到情感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我们变课堂为学堂和乐园,让师生在共同成长中,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