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从事作文教学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作文,百感交集。我想,写好一篇文章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带着感情写作。
有人说,演员在流着别人的泪,我说作家也在流着别人的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天,列夫·托尔斯泰的朋友来他家做客,他当时正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部文学巨著,他把朋友邀请进屋后,自己又回到房间去写作,他的朋友等了许久也不见他出来,就到他房间去看看,一看他在房间里哭得泣不成声。原来,他被其中的情节所感动,完全沉浸在其中,竟忘了他的朋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跟作者的写作背景,跟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又如,老舍写草原,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草原的奇原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假设没有渴望见到草原的欲望,就没有见到草原的惊喜,就写不出见到草原的激动心情。
而目前,中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在学校学生作文多是为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所以,写出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不是从内心表达来写作。或者抄袭作文,人云亦云,也因此,越写越枯燥,越写越不愿意写,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就不感兴趣,甚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现在生活面比较窄,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要求子女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没有时间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2)学校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上有纲无本,没有系统的训练。教师根据语文单元训练要求,完成单元作文,有时为了考试需要,甚至让学生背作文,以不变应万变。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大趋势下,学生失去本来的童真,失去了真情的表达。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写作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写出真情实感对小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真情实感地写作呢?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提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多彩的,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素材,只要你贴近生活,留心观察,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你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多角度观察、体验,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只有吃过火锅,才能看见火锅里沸腾的情景;我们只有亲自下河捉鱼,才能写出捉鱼的乐趣。可见,生活是真情实感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感情,为作文积淀真实的情感。
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体验活动呢?首先,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孩子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其次,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去。比如,春天踏青、夏天游玩、秋天采摘。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卖福字的活动,我们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商场等行人集中的地方。孩子们手中的福字是从我们手里5角钱批发的,然后,卖给行人1元或者2元,多余的部分就是自己所得。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卖福字活动开始了,有的学生不敢跟陌生人打招呼,裹足不前,有的学生勇敢地走到行人面前,像个推销员,有的学生收获着快乐,有的学生遭行人白眼,有的学生受到冷落……在卖福字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自我挑战,同时饱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体验了,孩子们酸甜苦辣的心情涌上了心头,一篇篇感情淋漓的作文,跃然纸上。《阿姨,请停下您的脚步》《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满街都是小红帽》《我的第一桶金》《挣钱好难》等等。试想,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又怎能感情真挚地表达呢?
其次,学生有了亲身感受,是不是就能带着感情写作呢?学生作文时往往都是为了应付作业,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带着感情写作,还需要老师的煽情指导。文章的感情基调有许多种,有赞美的、有启发的、有感动的、有喜爱的等等。“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写作之前要求学生先确定所写文章的感情基调,先把自己的感情调动起来,然后带着这种感情去写,把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其产生感染力,去影响读者,去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例如,写“一件令我尴尬的事”,确定了写什么,找到了材料,就要酝酿一下感情,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尴尬场面,再进行一次尴尬的心理旅程。只有带着这种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从心出发,用我手写我心,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快乐写作。
带着感情写作,让自己的情感在文字间跳动,让自己感情的泉水在字里行间流淌吧,从快乐出发,从心出发。
参考文献:
郑晓园.文化深层的激荡[J].阅读与欣赏,1998.
有人说,演员在流着别人的泪,我说作家也在流着别人的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天,列夫·托尔斯泰的朋友来他家做客,他当时正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部文学巨著,他把朋友邀请进屋后,自己又回到房间去写作,他的朋友等了许久也不见他出来,就到他房间去看看,一看他在房间里哭得泣不成声。原来,他被其中的情节所感动,完全沉浸在其中,竟忘了他的朋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跟作者的写作背景,跟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又如,老舍写草原,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草原的奇原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假设没有渴望见到草原的欲望,就没有见到草原的惊喜,就写不出见到草原的激动心情。
而目前,中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在学校学生作文多是为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所以,写出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不是从内心表达来写作。或者抄袭作文,人云亦云,也因此,越写越枯燥,越写越不愿意写,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就不感兴趣,甚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现在生活面比较窄,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要求子女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没有时间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2)学校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上有纲无本,没有系统的训练。教师根据语文单元训练要求,完成单元作文,有时为了考试需要,甚至让学生背作文,以不变应万变。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大趋势下,学生失去本来的童真,失去了真情的表达。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写作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写出真情实感对小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真情实感地写作呢?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提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多彩的,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素材,只要你贴近生活,留心观察,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你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多角度观察、体验,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只有吃过火锅,才能看见火锅里沸腾的情景;我们只有亲自下河捉鱼,才能写出捉鱼的乐趣。可见,生活是真情实感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感情,为作文积淀真实的情感。
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体验活动呢?首先,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孩子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其次,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去。比如,春天踏青、夏天游玩、秋天采摘。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卖福字的活动,我们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商场等行人集中的地方。孩子们手中的福字是从我们手里5角钱批发的,然后,卖给行人1元或者2元,多余的部分就是自己所得。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卖福字活动开始了,有的学生不敢跟陌生人打招呼,裹足不前,有的学生勇敢地走到行人面前,像个推销员,有的学生收获着快乐,有的学生遭行人白眼,有的学生受到冷落……在卖福字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自我挑战,同时饱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体验了,孩子们酸甜苦辣的心情涌上了心头,一篇篇感情淋漓的作文,跃然纸上。《阿姨,请停下您的脚步》《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满街都是小红帽》《我的第一桶金》《挣钱好难》等等。试想,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又怎能感情真挚地表达呢?
其次,学生有了亲身感受,是不是就能带着感情写作呢?学生作文时往往都是为了应付作业,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带着感情写作,还需要老师的煽情指导。文章的感情基调有许多种,有赞美的、有启发的、有感动的、有喜爱的等等。“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写作之前要求学生先确定所写文章的感情基调,先把自己的感情调动起来,然后带着这种感情去写,把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其产生感染力,去影响读者,去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例如,写“一件令我尴尬的事”,确定了写什么,找到了材料,就要酝酿一下感情,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尴尬场面,再进行一次尴尬的心理旅程。只有带着这种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从心出发,用我手写我心,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快乐写作。
带着感情写作,让自己的情感在文字间跳动,让自己感情的泉水在字里行间流淌吧,从快乐出发,从心出发。
参考文献:
郑晓园.文化深层的激荡[J].阅读与欣赏,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