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性质,一直是语文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章从这一界定角度入手,解读语文课程属性的意蕴、价值和实现路径。深入剖析语文课程在发挥育人功能、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和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从整合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全面进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探寻一条语文课程的实现路径,进一步系统化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育人;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的性质一直是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只要有语文课存在,关于‘语文’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可能是没有休止的,语文的性质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话题。”文章将从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入手,解读语文课程属性的意蕴、价值和实现路径,深入剖析语文课程价值,探寻一条语文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 语文课程性质的意蕴
(一)历史上百家争鸣
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要梳理历史上对于语文课程的争鸣。按照不同的时期,形成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清朝时期,语文课程强调实用性;“文革”时期,语文课程强调思想教育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20世纪90年代,语文课程强调人文性;21世纪以来,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指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实用价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时代的发展,急需有识之士采用实业来救中国于水火。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当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也要求具备实用性。
语文课程的思想性,指语文课程教育国人接受统一思想并坚定不移地认可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语文学科一直存在“泛政治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任务。“大跃进”时期,更加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语文教育主要是辅佐政治教育。这一时期语文课本内容也呈现以政治教育为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强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点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1978年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980年他又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叶圣陶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实用价值,权威解读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感染。语文课程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通识课程,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感知祖国汉字的文化美、意蕴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美。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做出如下界定:“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至此,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基本达成共识。
(二)新课标的界定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语文课程有了新的定位。“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定位,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不仅是日常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学习是语文,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和听说读写相关的活动都可以是语文,真正体现语文学科渗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它也是涉及数学、外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历史、天文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知识的范围涉及面广,语文知识的学习方式同样也是跨媒介、多元化、智能化的。在新时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催生语文课程的学习要综合化,与时代接轨。语文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性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对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提出实践性的要求,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是培养学生读懂文字,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会说话,能听懂,能写作应用性文体。因此新高考语文改革,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学习,实践的学习。
二、 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价值
(一)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理应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对共产主义认同,对国家价值取向认同。语文课程是基础性通识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应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教材内容的编订要选取有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经典文本,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审美得到提升,文化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
(二)培养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作为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四大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培养体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要求。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学习语文课程基础的是习得语言文字,能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重新排列组合建构语言文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语文课程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动力。语文尽管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提升学生思维发展。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思维的思辨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学习议论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审慎、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梳理作者的论点阐述的思路,思考作者观点提出的依据和价值,辩证地去看待作者的观点;学习艺术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审美判断;学习哲学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对作者的逻辑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学习想象类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构并再造一个学生理解的文本世界。不同的文章,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侧重点也不一样。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是一门有关美的课程,学习语文课程就是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并创造美的过程。学习语文语言文字的美、文化意蕴的美、情感体验的美都是学生解读文本需要去感悟的过程。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源泉。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语段、语篇、整本书中的文字,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民族精神的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传承革命先辈的守望初心、艰苦奋斗。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源头干枯了,一切都将失去生命的活力。
(三)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呼唤学习方式的改革。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早已被时代淘汰。由于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学习方式的转变理应与时代科技相融合。跨媒介阅读,自主探究式学习,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等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借助互联网上各种学习类App,自主先学,形成学习问题报告,再借助网络微信学习小组群,课堂教师点拨,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实践探索。
(四)适应时代社会发展
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培养人才。因此,语文课程教育应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培养时代需要的综合性、复合型、全面化的人才。语文课文的学习,培养这一类人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反思型人才。语文单元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专门培养学生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
三、 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整合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制定上应注重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兼顾,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听说读写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设定上要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養上,培养学生理解和感知、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效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谋篇布局,增强语言的美感和生动性的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注意力、自控力等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定重在养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例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文章时,因为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课文。铭文具有对仗押韵节奏明快等句式特点,学习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主,一读正字音,二读明大意,三读析内容,四读赏词句。文章还有一个重点是借陋室来抒发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在作文中运用,加深升华文章的立意。因此,“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学会运用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为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解
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因此目标设计时也要先思考教学这篇文章,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只有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该培养什么,才有接下来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就从这四方面分层次来设计。
首先,“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更高层面的要求是灵活应用于日常实践生活中,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设计中灵活运用文章中陌生化的词句,或者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真正实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其次“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在教学内容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再次,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文字的美,需要有一双懂得审美的眼睛和灵魂才可以深度挖掘文字背后的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即是在教学内容中设计赏析品读经典词句的环节,在品读中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后,才知道什么是美,美该如何创作,为“以读促写”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最后,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以文化人,用文字的魅力来提升对文化的感受,进而理解发扬和传承。“文化传承与理解”即是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对祖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传承。
(三)教学过程灵活机智
新手教师往往在教学之初有很多教学预设,以防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的状况可以灵活应对。然而老教师往往不需要这些,这既是自信也是一种经验。而这种自信的背后,是无数次课的经验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机智的应对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一堂课教学过程的梳理,总结自己这堂课哪些环节处理得机智,促使教学难点及时攻克;哪些环节处理拖沓,导致教学任务重难点没有高效完成。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此外,对于教学过程中不确定的课堂生成,大部分情况下是依靠教师对教学文本的深入解读。解读文本的能力越强,越能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不确定的课堂生成。
(四)教学评价全面细致
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学习和教师助学这两大教学环节。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奠定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全面细致地反映教师以学定教、学生学习参与、师生情绪状态、师生目标达成这四个部分。第一,教师的以学定教要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第三,师生的情绪状态要精神饱满,表现对语文知识的渴求。最后,师生目标达成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J].语文建设,2002(7):10-11+23.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陈必祥,王华敏.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J].阅读,2021(15):65.
[5]丁兆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及教学启示[J].中学生物教学,2020(16):12-15.
[6]查玉瑶,黎敏.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J].雪莲,2015(6):60-63+65.
作者简介:
刘楠,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育人;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的性质一直是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只要有语文课存在,关于‘语文’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可能是没有休止的,语文的性质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话题。”文章将从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入手,解读语文课程属性的意蕴、价值和实现路径,深入剖析语文课程价值,探寻一条语文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 语文课程性质的意蕴
(一)历史上百家争鸣
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要梳理历史上对于语文课程的争鸣。按照不同的时期,形成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清朝时期,语文课程强调实用性;“文革”时期,语文课程强调思想教育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20世纪90年代,语文课程强调人文性;21世纪以来,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指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实用价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时代的发展,急需有识之士采用实业来救中国于水火。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当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也要求具备实用性。
语文课程的思想性,指语文课程教育国人接受统一思想并坚定不移地认可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语文学科一直存在“泛政治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任务。“大跃进”时期,更加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语文教育主要是辅佐政治教育。这一时期语文课本内容也呈现以政治教育为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强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点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1978年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980年他又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叶圣陶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实用价值,权威解读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感染。语文课程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通识课程,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感知祖国汉字的文化美、意蕴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美。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做出如下界定:“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至此,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基本达成共识。
(二)新课标的界定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语文课程有了新的定位。“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定位,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不仅是日常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学习是语文,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和听说读写相关的活动都可以是语文,真正体现语文学科渗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它也是涉及数学、外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历史、天文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知识的范围涉及面广,语文知识的学习方式同样也是跨媒介、多元化、智能化的。在新时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催生语文课程的学习要综合化,与时代接轨。语文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性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对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提出实践性的要求,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是培养学生读懂文字,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会说话,能听懂,能写作应用性文体。因此新高考语文改革,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学习,实践的学习。
二、 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价值
(一)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理应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对共产主义认同,对国家价值取向认同。语文课程是基础性通识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应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教材内容的编订要选取有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经典文本,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审美得到提升,文化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
(二)培养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作为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四大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培养体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要求。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学习语文课程基础的是习得语言文字,能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重新排列组合建构语言文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语文课程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动力。语文尽管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提升学生思维发展。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思维的思辨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学习议论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审慎、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梳理作者的论点阐述的思路,思考作者观点提出的依据和价值,辩证地去看待作者的观点;学习艺术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审美判断;学习哲学类的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对作者的逻辑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学习想象类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构并再造一个学生理解的文本世界。不同的文章,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侧重点也不一样。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是一门有关美的课程,学习语文课程就是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并创造美的过程。学习语文语言文字的美、文化意蕴的美、情感体验的美都是学生解读文本需要去感悟的过程。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源泉。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语段、语篇、整本书中的文字,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民族精神的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传承革命先辈的守望初心、艰苦奋斗。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源头干枯了,一切都将失去生命的活力。
(三)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呼唤学习方式的改革。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早已被时代淘汰。由于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学习方式的转变理应与时代科技相融合。跨媒介阅读,自主探究式学习,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等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借助互联网上各种学习类App,自主先学,形成学习问题报告,再借助网络微信学习小组群,课堂教师点拨,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实践探索。
(四)适应时代社会发展
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培养人才。因此,语文课程教育应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培养时代需要的综合性、复合型、全面化的人才。语文课文的学习,培养这一类人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反思型人才。语文单元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专门培养学生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
三、 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整合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制定上应注重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兼顾,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听说读写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设定上要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養上,培养学生理解和感知、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效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谋篇布局,增强语言的美感和生动性的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注意力、自控力等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定重在养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例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文章时,因为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课文。铭文具有对仗押韵节奏明快等句式特点,学习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主,一读正字音,二读明大意,三读析内容,四读赏词句。文章还有一个重点是借陋室来抒发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在作文中运用,加深升华文章的立意。因此,“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学会运用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为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解
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因此目标设计时也要先思考教学这篇文章,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只有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该培养什么,才有接下来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就从这四方面分层次来设计。
首先,“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更高层面的要求是灵活应用于日常实践生活中,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设计中灵活运用文章中陌生化的词句,或者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真正实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其次“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在教学内容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再次,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文字的美,需要有一双懂得审美的眼睛和灵魂才可以深度挖掘文字背后的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即是在教学内容中设计赏析品读经典词句的环节,在品读中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后,才知道什么是美,美该如何创作,为“以读促写”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最后,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以文化人,用文字的魅力来提升对文化的感受,进而理解发扬和传承。“文化传承与理解”即是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对祖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传承。
(三)教学过程灵活机智
新手教师往往在教学之初有很多教学预设,以防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的状况可以灵活应对。然而老教师往往不需要这些,这既是自信也是一种经验。而这种自信的背后,是无数次课的经验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机智的应对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一堂课教学过程的梳理,总结自己这堂课哪些环节处理得机智,促使教学难点及时攻克;哪些环节处理拖沓,导致教学任务重难点没有高效完成。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此外,对于教学过程中不确定的课堂生成,大部分情况下是依靠教师对教学文本的深入解读。解读文本的能力越强,越能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不确定的课堂生成。
(四)教学评价全面细致
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学习和教师助学这两大教学环节。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奠定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全面细致地反映教师以学定教、学生学习参与、师生情绪状态、师生目标达成这四个部分。第一,教师的以学定教要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第三,师生的情绪状态要精神饱满,表现对语文知识的渴求。最后,师生目标达成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J].语文建设,2002(7):10-11+23.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陈必祥,王华敏.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J].阅读,2021(15):65.
[5]丁兆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及教学启示[J].中学生物教学,2020(16):12-15.
[6]查玉瑶,黎敏.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J].雪莲,2015(6):60-63+65.
作者简介:
刘楠,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