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而要实现将这种有时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的情感体验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心声,教师创设契机,以达文本、作者、读者之间的通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文本背景中,感悟情感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教研课《江雪》,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很好地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上课伊始,老师问:“同学们知道钓鱼吗?你觉得人们钓鱼会是为了干什么?”接着,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后,便问:“你觉得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大家来猜猜,于是学生有了各种猜测:
“因为老翁没事,来做钓鱼休闲的。”
“老翁遇到了不开心的事,钓鱼解闷。”
“老翁是为了享受江边的那份独有的清静。”
“老翁为了从钓鱼中获得快乐”
学生们进行了各种猜想,而老师对这些想法都给予了评价“有可能”“也许是”……
学生猜测完毕后,老师说:“其实我们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我们更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或作者的生活背景来感悟诗情。”
接着,教师出示了《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
“你能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符合你们的哪一种猜测?”这时的学生幡然醒悟,一下子说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很郁闷,很孤独。
“你能从诗中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心情?”学生马上找到了“鸟飞尽”“人踪灭”“孤舟”“独钓”等词。这时学生将诗情和诗境结合在了一起。
随后,老师对刚才的学法指导还进行了拓展运用,出示《题秋江独钓图》和作者的生平简介,此时的学生已无需理解诗意就能马上感受到诗人的心境“这首诗是作者飞黄腾达时写的,心情肯定高兴无比呀!”,老师马上乘胜追击“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学生找出了相应的词语、诗句,轻松自然地理解了古诗,感悟了作者的情感。
二、从品词读句中,挖掘情感
记得上过一课《安塞腰鼓》,备课时,由于对课文理解不深,觉得难以入手,所以课堂分析起来很吃力、空泛。随着分析的深入,讲完“火热的舞蹈场面描写”“震耳欲聋的沉重响声”,分析描写“元气淋漓的后生”这一层,只觉得有说不出的美:
我问学生:“你从哪儿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学生回答:“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我追问:“它指谁?”“‘震撼’、‘烧灼’、‘威逼’怎么理解?”“它震撼你的什么?烧灼你的什么?威逼你的什么?”
经过我这急中生智地点拨,学生们马上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让我们大饱眼福、让我们惊心动魄,更是在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的民族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是谁孕育了这群热情豪迈、乐观开朗的后生呢?这时我再补充原文中的句子“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让学生在简单的比较中马上感悟到“黄土高原的博大胸怀”,感悟“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的意义所在!
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到这儿,我的思路和学生们一样豁然开朗了,作者不仅是在写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黄土高原上朴实的农民,赞美黄土高原的博大胸怀呀,这些就是“陕北民魂”的集中体现。
在品词析句中,学生能准确地挖掘到了文章的情感根基,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三、从拓展材料中,升华情感
如在教学苏教版十一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中,我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我和姥姥间浓浓的祖孙深情来展开课文,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同学们很清楚地理解了文章的重点。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这样说道:“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其实,在作者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补充内容)。”伴随着经典银幕金曲《相处岁月》的旋律,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个补充材料,当我读完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饱含着热泪,这热泪让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和作者情感融合在一起了。课上完了,但我相信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会更火热。”
从拓展材料中,让整篇文章的情感在同学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让学生们情归生活、情归自己,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
教育若不把情感融入其中,将是机械的教育!苍白的教育!老师们,为了我们成功的教育,请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契机,帮助孩子们把积极丰富的情感融入课堂。让儿童生命灵动、情感放飞、思想碰撞、人格升华吧!
责任编辑 王波
一、从文本背景中,感悟情感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教研课《江雪》,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很好地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上课伊始,老师问:“同学们知道钓鱼吗?你觉得人们钓鱼会是为了干什么?”接着,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后,便问:“你觉得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大家来猜猜,于是学生有了各种猜测:
“因为老翁没事,来做钓鱼休闲的。”
“老翁遇到了不开心的事,钓鱼解闷。”
“老翁是为了享受江边的那份独有的清静。”
“老翁为了从钓鱼中获得快乐”
学生们进行了各种猜想,而老师对这些想法都给予了评价“有可能”“也许是”……
学生猜测完毕后,老师说:“其实我们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我们更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或作者的生活背景来感悟诗情。”
接着,教师出示了《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
“你能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符合你们的哪一种猜测?”这时的学生幡然醒悟,一下子说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很郁闷,很孤独。
“你能从诗中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心情?”学生马上找到了“鸟飞尽”“人踪灭”“孤舟”“独钓”等词。这时学生将诗情和诗境结合在了一起。
随后,老师对刚才的学法指导还进行了拓展运用,出示《题秋江独钓图》和作者的生平简介,此时的学生已无需理解诗意就能马上感受到诗人的心境“这首诗是作者飞黄腾达时写的,心情肯定高兴无比呀!”,老师马上乘胜追击“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学生找出了相应的词语、诗句,轻松自然地理解了古诗,感悟了作者的情感。
二、从品词读句中,挖掘情感
记得上过一课《安塞腰鼓》,备课时,由于对课文理解不深,觉得难以入手,所以课堂分析起来很吃力、空泛。随着分析的深入,讲完“火热的舞蹈场面描写”“震耳欲聋的沉重响声”,分析描写“元气淋漓的后生”这一层,只觉得有说不出的美:
我问学生:“你从哪儿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学生回答:“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我追问:“它指谁?”“‘震撼’、‘烧灼’、‘威逼’怎么理解?”“它震撼你的什么?烧灼你的什么?威逼你的什么?”
经过我这急中生智地点拨,学生们马上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让我们大饱眼福、让我们惊心动魄,更是在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的民族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是谁孕育了这群热情豪迈、乐观开朗的后生呢?这时我再补充原文中的句子“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让学生在简单的比较中马上感悟到“黄土高原的博大胸怀”,感悟“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的意义所在!
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到这儿,我的思路和学生们一样豁然开朗了,作者不仅是在写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黄土高原上朴实的农民,赞美黄土高原的博大胸怀呀,这些就是“陕北民魂”的集中体现。
在品词析句中,学生能准确地挖掘到了文章的情感根基,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三、从拓展材料中,升华情感
如在教学苏教版十一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中,我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我和姥姥间浓浓的祖孙深情来展开课文,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同学们很清楚地理解了文章的重点。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这样说道:“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其实,在作者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补充内容)。”伴随着经典银幕金曲《相处岁月》的旋律,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个补充材料,当我读完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饱含着热泪,这热泪让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和作者情感融合在一起了。课上完了,但我相信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会更火热。”
从拓展材料中,让整篇文章的情感在同学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让学生们情归生活、情归自己,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
教育若不把情感融入其中,将是机械的教育!苍白的教育!老师们,为了我们成功的教育,请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契机,帮助孩子们把积极丰富的情感融入课堂。让儿童生命灵动、情感放飞、思想碰撞、人格升华吧!
责任编辑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