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便成了热门话题。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由以往的片面追求考试成绩逐步转变为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因此,如何适应时代需要,抓好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便成了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初中生物课程是非中考科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课上打瞌睡,考前突击背"是常见现象。甚至不少老师也认为该科目只要照本宣读,帮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事实上,这些看法违背了生物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所特有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科学素养"的一门学科。然而在缺失了中考压力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一件易事。笔者认为不妨从"兴趣"二字入手。
1.趣味导入,创设良好氛围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都十分讲究,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设计的环节,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趣味又精彩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觉得整堂课都精彩,从而让学生回味无穷。
笔者认为,鉴于生物学科的特性,使用趣味游戏巧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道》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三个消化道疾病名称写在卡片上,一上课就请同学上台扮演病人,由台下学生来猜病人得的什么病。一位扮演胃溃疡的学生按他的理解,做出呕吐状,台下的学生,纷纷猜测他是喝醉了……笔者通过这个趣味游戏,很顺利的抓住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消化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好奇,顺利的进入到本节新课的学习当中去。又如,学习《食物链》这一章节时,笔者所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纸牌游戏:学生每人制作6张纸牌,分别是青草、毛毛虫、鸡、青蛙、蛇、老鹰,然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纸牌游戏,看谁能胜出。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但是蕴涵着食物链的规律,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是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纸牌胜利者进行总结,有效引领学生初步探讨了食物链的规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忱,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当中去。所以,趣味的导入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活跃、轻松、和谐的气氛,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趣味问答,加固教学成果
师生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行为,问题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师生交往、互动是否有效,进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课堂问答,设计问题时应把握好难易度及提问方式等,以便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在生物家常课进程中,许多知识点较难记忆,笔者认为此时如能借助一些趣味问答,精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则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内容时,笔者提问:有看见过小白兔戴近视眼镜吗?学生笑答:没有阿。笔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笔者:因为它们爱吃胡萝卜阿!胡萝卜富含能预防近视眼的维生素A呀!所以呀,要预防近视,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阿!多啃胡萝卜!又问:大力水手爱吃什么?学生齐声回答:菠菜!笔者:为什么呀?学生:菠菜富含铁质,能补血,强壮身体!这样富有趣味型的问答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扣,能帮助学生很快记住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及其功能,有效的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又如,学习《水中的动物》这一内容时,在总结了鱼类所具有的特征之后,笔者提问:什么鱼不是鱼?学生:鲸鱼不是鱼(哺乳动物),墨鱼不是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也不是鱼(两栖动物)。又问:什么鱼长得不像鱼?学生:海马是鱼不像鱼。这类似脑筋急转弯的趣味问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诸如此类精心设计的趣味问答,迅速而巧妙的缩短了师生间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又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效加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成果。
3.趣味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当的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当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随着下课时间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此时教师如能精心设计课堂总结,便能实现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的运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内容就是趣味,趣味教学应具有深刻智慧,应能使学生在趣味中领悟教师所传授的丰富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慎重的选择趣味教学,只有运用得恰当,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效应,真正实现"在趣味中学会学习,从学习中享受乐趣"。
初中生物课程是非中考科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课上打瞌睡,考前突击背"是常见现象。甚至不少老师也认为该科目只要照本宣读,帮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事实上,这些看法违背了生物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所特有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科学素养"的一门学科。然而在缺失了中考压力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一件易事。笔者认为不妨从"兴趣"二字入手。
1.趣味导入,创设良好氛围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都十分讲究,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设计的环节,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趣味又精彩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觉得整堂课都精彩,从而让学生回味无穷。
笔者认为,鉴于生物学科的特性,使用趣味游戏巧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道》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三个消化道疾病名称写在卡片上,一上课就请同学上台扮演病人,由台下学生来猜病人得的什么病。一位扮演胃溃疡的学生按他的理解,做出呕吐状,台下的学生,纷纷猜测他是喝醉了……笔者通过这个趣味游戏,很顺利的抓住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消化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好奇,顺利的进入到本节新课的学习当中去。又如,学习《食物链》这一章节时,笔者所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纸牌游戏:学生每人制作6张纸牌,分别是青草、毛毛虫、鸡、青蛙、蛇、老鹰,然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纸牌游戏,看谁能胜出。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但是蕴涵着食物链的规律,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是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纸牌胜利者进行总结,有效引领学生初步探讨了食物链的规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忱,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当中去。所以,趣味的导入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活跃、轻松、和谐的气氛,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趣味问答,加固教学成果
师生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行为,问题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师生交往、互动是否有效,进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课堂问答,设计问题时应把握好难易度及提问方式等,以便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在生物家常课进程中,许多知识点较难记忆,笔者认为此时如能借助一些趣味问答,精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则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内容时,笔者提问:有看见过小白兔戴近视眼镜吗?学生笑答:没有阿。笔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笔者:因为它们爱吃胡萝卜阿!胡萝卜富含能预防近视眼的维生素A呀!所以呀,要预防近视,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阿!多啃胡萝卜!又问:大力水手爱吃什么?学生齐声回答:菠菜!笔者:为什么呀?学生:菠菜富含铁质,能补血,强壮身体!这样富有趣味型的问答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扣,能帮助学生很快记住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及其功能,有效的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又如,学习《水中的动物》这一内容时,在总结了鱼类所具有的特征之后,笔者提问:什么鱼不是鱼?学生:鲸鱼不是鱼(哺乳动物),墨鱼不是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也不是鱼(两栖动物)。又问:什么鱼长得不像鱼?学生:海马是鱼不像鱼。这类似脑筋急转弯的趣味问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诸如此类精心设计的趣味问答,迅速而巧妙的缩短了师生间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又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效加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成果。
3.趣味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当的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当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随着下课时间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此时教师如能精心设计课堂总结,便能实现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的运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内容就是趣味,趣味教学应具有深刻智慧,应能使学生在趣味中领悟教师所传授的丰富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慎重的选择趣味教学,只有运用得恰当,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效应,真正实现"在趣味中学会学习,从学习中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