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威的经验既来自于生活,又回到生活,并由此而产生教育意义。杜威指出“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就真正的或相同地起着教育作用,经验和教育不能直接的等同起来,因为有些经验是不利于教育的。任何对经验的继续生长起着抑制或歪曲作用的经验,都是不利于教育的。”这篇文章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经验思想进行探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必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大有裨益,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起到推进的作用。
【关键词】杜威教育即经验 ; 高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65-02
一、杜威
(一)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前驱,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代表。19世纪早期美国主流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方式和旧观念,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进来的赫尔巴特教法使得教学模式趋于刻板,学校也缺乏生气,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是在这种教育状态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开辟了教育界新的篇章。杜威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二)杜威的思想
杜威要思想内容有: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经验来自于生活,生活又铸就了成长,教育是通过生活积累的经验,再用于教育本身,而教育就是指引成长的方向,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本身不应该有目的,就是说不能将每个孩子的教育目标都定式为同一个固定的模式,这样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就被条条框框化,每个人形成雷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就强加了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教育又是有目的的,是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培养其成为一名优秀的且为社会发展起到有益价值的人。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的成长应该是投入社会的实践经历。
(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为理论基础,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上都给予了质的改变。
(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认为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其中一个首要的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教育与道德的形成是统一的,所以他建议在孩子活动实践中进行智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六)儿童中心论: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思想”就是由外因中心转移到内因上来,把教育界投入与教和教科书的精力更多的转移到儿童自身上来。
二、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
杜威所指的“经验”,与传统概念的“知识”概念不同,他在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25年的《经验与自然》和1938年《教育即经验》为他的教育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经验”是杜威经验理论的基石,他在《民主主义教育》中谈到:“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个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结合着,只有注意这一点才能了解经验的性质。在主动方面,‘经验’是尝试,这个意义用‘实验’来表达就更清楚了。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特殊的结合。经验的这两个方面的联接,可以测定经验的效果和价值。”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实用主义思想的提出,给美国的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杜威的经验又是连续的,并且相互作用的。在分析了“传统教育”、“进步教育”特点之后,他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新”和“旧”,而在与对经验正确的理解,所以他进一步阐释了他坚持的教育哲学思想,“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是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他提出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原则,作为经验是否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标准。他看到进步校最大的弱点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性教材的选择和组织问题,于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的选择和组织问题十分重要。
(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接轨。据调查,仅在高校,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理解都含糊其词,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杜威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的学生上进心不强,学习不积极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太安逸,生活状态太懒散,没有现实的困难摆在眼前,对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起来付诸于行动太拖沓,再加上应试教育一定程度的枷锁,部分教师们只为试卷而教学,学生们只为了考试而考试,真正的实践性能力薄弱,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趋势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和教师,局限于为灌输而灌输,学生们每天学习着政治理论知识,书面理论功底过硬,却与日常个人行为举止大相径庭;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环节形成融洽的合力,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内心追求而探究教学模式和方法,而以学校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让学生养生习惯、被动接纳规范教育的一种形式主义机构。实践效果证明学校教育也只占有一个人全部生活的一小部分,教师在社会、家庭教育面前又显得力量微弱且不足,而家长又都将几乎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季走出校门,除了一些本专业理论性的知识,并无太强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所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经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有效的实施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它能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侧重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受教育者展开,以受教育者为核心,探究其真正容易接纳知识和观念的方式,达到使其知识外化为行为,为推动社会主义进步而做贡献。 第二,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实际工作实施起来具有局限性和时效性差的特点,究其根本,是没有一个全新的高校思维套路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一边尝试新的教育方法,采用“进步教育”中适用于我国的创新点,一边借鉴教育经验的成果,但不是所有的教育經验全盘皆收,虽然一切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经验,但不代表所有的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的性质,要利用促进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新教育方法的尝试,在研究中求真理,在发展中求发展,采取杜威进步教育,较之传统的教育更加人性化,因为它把学校教育是社会中必须存在的一种形式这种桎梏打破,而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心点和教育出发点,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看到经验所指引的方向,以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原则,研究出循环性的知识型教材,同时发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能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的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生长,促进成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即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
(1)批判“教育即预备”: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单纯要为未来儿童的成长做准备,还要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同理大学生接受的政治教育要依据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享受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的带领下成长的力量和优越感。
(2)批判“教育即复演或追溯”:杜威认为,个体的发展并不是严格的遵循人类的种族延续的许多阶段,现在的任务是解放儿童,而不是用现在去适应过去。高校政治教育也不应保守的面向过去,而是应该积极的面对现在和未来。
(3)批判“教育即官能的训练”:杜威认为人的能力是天赋的主动倾向和后天某些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学生的教育发展也是心理与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不能离开社会背景独立进行。
三、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育融入生活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中去,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孤立于社会之外,并且受教育者生活成长发展过程中可以为之所用。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起来不可缺少的因素,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又存在着一种逻辑性的适度的张力,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宿舍教育中去,维系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这些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把真正对未来学生的发展具有价值的教育丰富充实起来。首先校方应用“进步教育”的理念与教材;再者教师在利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将推动社会主义进步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讲述,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作用;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全民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由大学生组织开展,既可以将受教育者自身知识外化为行为,又可以使教育工作得到新的开展;最后加强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经常举行一些相对比较轻松的谈话会,这样会使校方与家长之间形成透明化的沟通,对学生的了解更加细化,教育工作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二)经验指导教育
在多年的高校政治教育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育,但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利于教育,所以要有选择性的去采纳,利用经验具有连续性和相互作用性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进行总结。在教育者中就阶段性的教育经验开展研讨会,各抒己见,以每位教育者的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来交流探讨新的教育方法,提出创新理念,通过每个人对于受教育者的洞察而制定符合其接受的教育方案和教材;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追求受教育者的内心所需,凭借受教育者自身的动力,使教育经验从他们所得为他们所用,但教育者决不能将经验看作是一种固有财产,而是应该把以往的经验当成是一种手段和工作,去开辟和创造新的经验领域。
四、总结
通过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给当时美国的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样在中国的教育界也很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以杜威经验即教育的哲学理念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好高校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和契机,在娓娓道来的言传基础之上,加强教育者潜移默化的身教,不仅可以使教育工作的质量有所提高,还可以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改进。杜威的教育思想深远,在实践应用中在不断的发展,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经验与教育[M],(1938).
【关键词】杜威教育即经验 ; 高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65-02
一、杜威
(一)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前驱,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代表。19世纪早期美国主流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方式和旧观念,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进来的赫尔巴特教法使得教学模式趋于刻板,学校也缺乏生气,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是在这种教育状态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开辟了教育界新的篇章。杜威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二)杜威的思想
杜威要思想内容有: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经验来自于生活,生活又铸就了成长,教育是通过生活积累的经验,再用于教育本身,而教育就是指引成长的方向,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本身不应该有目的,就是说不能将每个孩子的教育目标都定式为同一个固定的模式,这样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就被条条框框化,每个人形成雷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就强加了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教育又是有目的的,是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培养其成为一名优秀的且为社会发展起到有益价值的人。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的成长应该是投入社会的实践经历。
(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为理论基础,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上都给予了质的改变。
(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认为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其中一个首要的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教育与道德的形成是统一的,所以他建议在孩子活动实践中进行智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六)儿童中心论: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思想”就是由外因中心转移到内因上来,把教育界投入与教和教科书的精力更多的转移到儿童自身上来。
二、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
杜威所指的“经验”,与传统概念的“知识”概念不同,他在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25年的《经验与自然》和1938年《教育即经验》为他的教育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经验”是杜威经验理论的基石,他在《民主主义教育》中谈到:“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个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结合着,只有注意这一点才能了解经验的性质。在主动方面,‘经验’是尝试,这个意义用‘实验’来表达就更清楚了。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特殊的结合。经验的这两个方面的联接,可以测定经验的效果和价值。”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实用主义思想的提出,给美国的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杜威的经验又是连续的,并且相互作用的。在分析了“传统教育”、“进步教育”特点之后,他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新”和“旧”,而在与对经验正确的理解,所以他进一步阐释了他坚持的教育哲学思想,“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是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他提出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原则,作为经验是否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标准。他看到进步校最大的弱点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性教材的选择和组织问题,于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的选择和组织问题十分重要。
(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接轨。据调查,仅在高校,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理解都含糊其词,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杜威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的学生上进心不强,学习不积极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太安逸,生活状态太懒散,没有现实的困难摆在眼前,对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起来付诸于行动太拖沓,再加上应试教育一定程度的枷锁,部分教师们只为试卷而教学,学生们只为了考试而考试,真正的实践性能力薄弱,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趋势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和教师,局限于为灌输而灌输,学生们每天学习着政治理论知识,书面理论功底过硬,却与日常个人行为举止大相径庭;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环节形成融洽的合力,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内心追求而探究教学模式和方法,而以学校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让学生养生习惯、被动接纳规范教育的一种形式主义机构。实践效果证明学校教育也只占有一个人全部生活的一小部分,教师在社会、家庭教育面前又显得力量微弱且不足,而家长又都将几乎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季走出校门,除了一些本专业理论性的知识,并无太强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所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经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有效的实施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它能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侧重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受教育者展开,以受教育者为核心,探究其真正容易接纳知识和观念的方式,达到使其知识外化为行为,为推动社会主义进步而做贡献。 第二,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实际工作实施起来具有局限性和时效性差的特点,究其根本,是没有一个全新的高校思维套路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一边尝试新的教育方法,采用“进步教育”中适用于我国的创新点,一边借鉴教育经验的成果,但不是所有的教育經验全盘皆收,虽然一切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经验,但不代表所有的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的性质,要利用促进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新教育方法的尝试,在研究中求真理,在发展中求发展,采取杜威进步教育,较之传统的教育更加人性化,因为它把学校教育是社会中必须存在的一种形式这种桎梏打破,而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心点和教育出发点,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看到经验所指引的方向,以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原则,研究出循环性的知识型教材,同时发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能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的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生长,促进成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即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
(1)批判“教育即预备”: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单纯要为未来儿童的成长做准备,还要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同理大学生接受的政治教育要依据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享受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的带领下成长的力量和优越感。
(2)批判“教育即复演或追溯”:杜威认为,个体的发展并不是严格的遵循人类的种族延续的许多阶段,现在的任务是解放儿童,而不是用现在去适应过去。高校政治教育也不应保守的面向过去,而是应该积极的面对现在和未来。
(3)批判“教育即官能的训练”:杜威认为人的能力是天赋的主动倾向和后天某些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学生的教育发展也是心理与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不能离开社会背景独立进行。
三、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育融入生活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中去,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孤立于社会之外,并且受教育者生活成长发展过程中可以为之所用。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起来不可缺少的因素,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又存在着一种逻辑性的适度的张力,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宿舍教育中去,维系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这些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把真正对未来学生的发展具有价值的教育丰富充实起来。首先校方应用“进步教育”的理念与教材;再者教师在利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将推动社会主义进步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讲述,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作用;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全民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由大学生组织开展,既可以将受教育者自身知识外化为行为,又可以使教育工作得到新的开展;最后加强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经常举行一些相对比较轻松的谈话会,这样会使校方与家长之间形成透明化的沟通,对学生的了解更加细化,教育工作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二)经验指导教育
在多年的高校政治教育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育,但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利于教育,所以要有选择性的去采纳,利用经验具有连续性和相互作用性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进行总结。在教育者中就阶段性的教育经验开展研讨会,各抒己见,以每位教育者的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来交流探讨新的教育方法,提出创新理念,通过每个人对于受教育者的洞察而制定符合其接受的教育方案和教材;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追求受教育者的内心所需,凭借受教育者自身的动力,使教育经验从他们所得为他们所用,但教育者决不能将经验看作是一种固有财产,而是应该把以往的经验当成是一种手段和工作,去开辟和创造新的经验领域。
四、总结
通过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给当时美国的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样在中国的教育界也很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以杜威经验即教育的哲学理念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好高校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和契机,在娓娓道来的言传基础之上,加强教育者潜移默化的身教,不仅可以使教育工作的质量有所提高,还可以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改进。杜威的教育思想深远,在实践应用中在不断的发展,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经验与教育[M],(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