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庸》所讲的天道、人道、致中和、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以及成己、成人、成物等等,都离不开一个“诚”字。这个“诚”字,重要到了“不诚无物”的地步。可以说“诚”是《中庸》的核心。
【关键词】:《中庸》;诚;儒家学说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庸》所讲的天道、人道、致中和、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以及成己、成人、成物等等,都离不开一个“诚”字。这个“诚”字,重要到了“不诚无物”的地步。可以说“诚”是《中庸》的核心。
一、解“诚”——“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是上天的法则,可谓“天道”;做真诚的人,是做人的法则,可谓“人道”。《中庸》开篇即立下基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最纯真的东西表现在人的本性上,这一点即让“天”与“人”有了深深的勾连。诚是上天的法则,遵循天命观,诚与人的联结自然表现在人的本性之上——所谓人性本“诚”。通过前后呼应,诚,自然而然地架起了“天道”与“人道”之间的桥梁。
“天道”之诚,在于天之自然运转而真诚,所有的雨露,所有的阴晴均有着它不可逆转的运行轨迹,春夏秋冬总是不迟不早地如期而至,即便是北半球六月飘雪,冬日大旱,那也是天不欺我们的表现,因为有怎样的自然和社会的合力就会产生怎样的自然后果。而诚更关乎“人道”,天道法则的大公无私、真实无妄是要说明人类作为受命于天道自然的对象,对于“性”也应当有着诚的认识。“人道”之诚,在于顺应本性。林语堂曾说:“顺乎本性,即人在天堂。”诚者,圣人也,可达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然而世上毕竟普通人多。中庸这门实践哲学最终是要让全体人共同达到一个中和的境界,基于普通人的广泛性,其对“人道”之诚做了具体的实践路径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缺一不可,目标即为“择善而固执”,通过对万事万物的了解、广泛的提问、深入探求、缜密思考最后脚踏实地,可以说诚在“天道”与“人道”合一中讲求的即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二、探“诚”——“体”与“用”的合一
“体”是一种根本的普遍存在,但这种存在并不能直接实现自己,须通过相对的现实存在实现。而“用”正是这种现实存在,即本体的功能、作用。
《中庸》提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所谓“不贰”即始终如一,这是诚的特点;而“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说明诚是上天的法则、做人的准则;“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更凸显出诚是万物的本质,万物是诚的流行发现。“诚”之本体意味可见一斑。
而诚作为本体,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内生力。这种力量首先表现在“传递”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诚之人通过天性的发挥最终与天地同齐,这是一种传递的力量,而传递的源头则是“诚”。与天地同齐是否有夸张嫌疑我们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要想构造和谐的与自己、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的关系,无诚而不能。其次,诚的力量在于“前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帧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最真诚的境界能够预见未来。我们不相信这世上有先知却不能否认有些事确有其先兆与规律,如果没有诚,那么这种征兆往往会被隐藏,于是我们不能准确的分析预测;而让人和事物能真实地表现出所发生的特征和行为,我相信人是有能力遵循脉络进行预见性地探知的。
对诚“体”与“用”的探讨是理解其核心地位与重要性,而这样的理解更是为人进行更深入践行提供前提性的相信。
三、行“诚”——“成己”与“成物”的合一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必定带有儒家培养“内圣外王”君子的色彩。关于“成己”、“成人”、“成物”,践行诚的目标与儒家方向是一致的。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在实践性方面,诚要求人首先“修身”,“修身,则道立。”只有完善了自身,天性才能被感知和顺应;而独善其身不是诚的最终目标,“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在这个布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结的社群社会中,君子应当认识到成就万物的责任与担当。
“故至诚无息。”诚是没有止息的,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而践行“诚”,同样是无止境的。孔子发出“中庸不可能也”的感慨在于时刻坚持中和的艰难,“至诚无息”为中庸的实践性要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当“诚”化为人的日常如空气、阳光、水分那样的时候,诚才能让人充分感受到本性的光辉,而这光辉恰恰能使得人照亮自己的生活并完善与周遭一切的关系。
【关键词】:《中庸》;诚;儒家学说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庸》所讲的天道、人道、致中和、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以及成己、成人、成物等等,都离不开一个“诚”字。这个“诚”字,重要到了“不诚无物”的地步。可以说“诚”是《中庸》的核心。
一、解“诚”——“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是上天的法则,可谓“天道”;做真诚的人,是做人的法则,可谓“人道”。《中庸》开篇即立下基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最纯真的东西表现在人的本性上,这一点即让“天”与“人”有了深深的勾连。诚是上天的法则,遵循天命观,诚与人的联结自然表现在人的本性之上——所谓人性本“诚”。通过前后呼应,诚,自然而然地架起了“天道”与“人道”之间的桥梁。
“天道”之诚,在于天之自然运转而真诚,所有的雨露,所有的阴晴均有着它不可逆转的运行轨迹,春夏秋冬总是不迟不早地如期而至,即便是北半球六月飘雪,冬日大旱,那也是天不欺我们的表现,因为有怎样的自然和社会的合力就会产生怎样的自然后果。而诚更关乎“人道”,天道法则的大公无私、真实无妄是要说明人类作为受命于天道自然的对象,对于“性”也应当有着诚的认识。“人道”之诚,在于顺应本性。林语堂曾说:“顺乎本性,即人在天堂。”诚者,圣人也,可达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然而世上毕竟普通人多。中庸这门实践哲学最终是要让全体人共同达到一个中和的境界,基于普通人的广泛性,其对“人道”之诚做了具体的实践路径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缺一不可,目标即为“择善而固执”,通过对万事万物的了解、广泛的提问、深入探求、缜密思考最后脚踏实地,可以说诚在“天道”与“人道”合一中讲求的即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二、探“诚”——“体”与“用”的合一
“体”是一种根本的普遍存在,但这种存在并不能直接实现自己,须通过相对的现实存在实现。而“用”正是这种现实存在,即本体的功能、作用。
《中庸》提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所谓“不贰”即始终如一,这是诚的特点;而“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说明诚是上天的法则、做人的准则;“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更凸显出诚是万物的本质,万物是诚的流行发现。“诚”之本体意味可见一斑。
而诚作为本体,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内生力。这种力量首先表现在“传递”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诚之人通过天性的发挥最终与天地同齐,这是一种传递的力量,而传递的源头则是“诚”。与天地同齐是否有夸张嫌疑我们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要想构造和谐的与自己、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的关系,无诚而不能。其次,诚的力量在于“前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帧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最真诚的境界能够预见未来。我们不相信这世上有先知却不能否认有些事确有其先兆与规律,如果没有诚,那么这种征兆往往会被隐藏,于是我们不能准确的分析预测;而让人和事物能真实地表现出所发生的特征和行为,我相信人是有能力遵循脉络进行预见性地探知的。
对诚“体”与“用”的探讨是理解其核心地位与重要性,而这样的理解更是为人进行更深入践行提供前提性的相信。
三、行“诚”——“成己”与“成物”的合一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必定带有儒家培养“内圣外王”君子的色彩。关于“成己”、“成人”、“成物”,践行诚的目标与儒家方向是一致的。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在实践性方面,诚要求人首先“修身”,“修身,则道立。”只有完善了自身,天性才能被感知和顺应;而独善其身不是诚的最终目标,“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在这个布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结的社群社会中,君子应当认识到成就万物的责任与担当。
“故至诚无息。”诚是没有止息的,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而践行“诚”,同样是无止境的。孔子发出“中庸不可能也”的感慨在于时刻坚持中和的艰难,“至诚无息”为中庸的实践性要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当“诚”化为人的日常如空气、阳光、水分那样的时候,诚才能让人充分感受到本性的光辉,而这光辉恰恰能使得人照亮自己的生活并完善与周遭一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