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确定性符合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
对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争论早在古代就有,不确定性之所以存在,其原因比较复杂,不仅有人们认识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也有人们理解的差异性与相对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等等。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及人类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学校德育环境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德育有效性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视角往往集中于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和德育目标等方面,但对学校德育“有效性”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很少涉及不确定性问题。在学校德育中适用不确定性思维方式,不仅符合教育的一般特征,更符合学校德育的本质特征。德育本身是一种有目的、超越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践行只有建立在确定性上,才能保证德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然而德育的主体和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却呈现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且德育工作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个体,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价值准则、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其德育内化和外化的实践过程也具有不确定、无法预测甚至无法控制的特性。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因此承认并把握学校德育的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思维来审视当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对增进德育本身的科学性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复杂。不仅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发挥作用,而且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导致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呈现随机、不稳定和不可预见性。
1.网络环境下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共存
显性德育是以教材、教学等为载体,通过对受教育者知识的灌输以及说理教育等方式,以期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是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和强制性的德育因素。而隐性德育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的、潜在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日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付诸实践。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然而,随着网络时代隐性载体的多样化和发生机制的多元化,隐性德育如何与显性德育有机结合,二者相结合如何促进德育的有效性等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意识的多元建构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空前广泛,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多元化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的建构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既有学生在社会化本能驱使下自发性的建构,也有德育工作者主动指导下的有意识建构,还有一些是自我需求驱使下的自觉性建构,即学生基于求知、自我实现等需求而进行的主动建构。因此在多元的思想意识建构方式下,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
3.网络化引发学生道德冲突的不确定性
在网络世界里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冲突也很激烈。而网络共享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恰恰加速了这一冲突,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等在网络上的传播给青少年学生的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取舍带来了观念震荡和价值冲突。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趋于民主化和多元化,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出较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意味着他们道德观念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这里面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疑,也有对西方道德理念的效仿与批判,还有对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需求问题的困惑等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加重了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
4.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弱化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常常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传统德育中的灌输教育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批判,由此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和感召力。
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对青少年学生的渗透使得他们通过一些网络事件、热点话题及自身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道德体验和价值理念常常与教师的谆谆教诲存在不对称性,而且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使部分德育工作者的道德楷模形象严重受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
三、调整不确定性,提高德育实效性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及网络信息素养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为了应对网络时代影响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使其以自身的优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其次要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上高效率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
2.打造网络德育平台,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除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之外,学校还要努力打造网络德育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和快捷、方便的德育渠道,而且可以利用这一存在于青少年学生身边的传播载体,大大提高德育有效性。
在网络德育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之间通过理解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使德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3.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倾注更多人文关怀
德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德育工作者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照的温情,一方面在德育课程中增强人文启迪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完善自我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从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从提升个人修养方面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积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构建积极的心理契约
所谓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彼此期望达到某一目的从而形成的心理协议。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契约理论是一种关系理论,无论何种形式的契约在其本质上都要求契约双方就彼此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达成一定合意。心理契约双方对于给予对方什么以及能否从对方处获得什么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期望。随着这种期望的合适度越高,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明显,契约产生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使契约双方达到满意。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不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被重视,自身的人格是否被尊重,自身的学习效果是否被认可,对这些事情普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些自主性和敏感性正好符合心理契约管理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在学校德育中,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对于调整学生的良好心态,保持固有的期望值,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解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高生.论不确定性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学刊,2006(6).
[2] 王晓萍,陈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认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丁祖豪,陈广国.论不确定性.齐鲁学刊,2004(1).
(责任编辑 白文军)
对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争论早在古代就有,不确定性之所以存在,其原因比较复杂,不仅有人们认识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也有人们理解的差异性与相对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等等。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及人类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学校德育环境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德育有效性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视角往往集中于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和德育目标等方面,但对学校德育“有效性”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很少涉及不确定性问题。在学校德育中适用不确定性思维方式,不仅符合教育的一般特征,更符合学校德育的本质特征。德育本身是一种有目的、超越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践行只有建立在确定性上,才能保证德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然而德育的主体和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却呈现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且德育工作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个体,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价值准则、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其德育内化和外化的实践过程也具有不确定、无法预测甚至无法控制的特性。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因此承认并把握学校德育的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思维来审视当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对增进德育本身的科学性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复杂。不仅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发挥作用,而且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导致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呈现随机、不稳定和不可预见性。
1.网络环境下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共存
显性德育是以教材、教学等为载体,通过对受教育者知识的灌输以及说理教育等方式,以期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是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和强制性的德育因素。而隐性德育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的、潜在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日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付诸实践。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然而,随着网络时代隐性载体的多样化和发生机制的多元化,隐性德育如何与显性德育有机结合,二者相结合如何促进德育的有效性等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意识的多元建构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空前广泛,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多元化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的建构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既有学生在社会化本能驱使下自发性的建构,也有德育工作者主动指导下的有意识建构,还有一些是自我需求驱使下的自觉性建构,即学生基于求知、自我实现等需求而进行的主动建构。因此在多元的思想意识建构方式下,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
3.网络化引发学生道德冲突的不确定性
在网络世界里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冲突也很激烈。而网络共享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恰恰加速了这一冲突,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等在网络上的传播给青少年学生的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取舍带来了观念震荡和价值冲突。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趋于民主化和多元化,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出较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意味着他们道德观念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这里面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疑,也有对西方道德理念的效仿与批判,还有对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需求问题的困惑等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加重了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
4.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弱化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常常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传统德育中的灌输教育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批判,由此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和感召力。
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对青少年学生的渗透使得他们通过一些网络事件、热点话题及自身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道德体验和价值理念常常与教师的谆谆教诲存在不对称性,而且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使部分德育工作者的道德楷模形象严重受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
三、调整不确定性,提高德育实效性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及网络信息素养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为了应对网络时代影响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使其以自身的优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其次要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上高效率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
2.打造网络德育平台,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除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之外,学校还要努力打造网络德育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和快捷、方便的德育渠道,而且可以利用这一存在于青少年学生身边的传播载体,大大提高德育有效性。
在网络德育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之间通过理解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使德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3.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倾注更多人文关怀
德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德育工作者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照的温情,一方面在德育课程中增强人文启迪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完善自我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从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从提升个人修养方面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积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构建积极的心理契约
所谓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彼此期望达到某一目的从而形成的心理协议。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契约理论是一种关系理论,无论何种形式的契约在其本质上都要求契约双方就彼此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达成一定合意。心理契约双方对于给予对方什么以及能否从对方处获得什么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期望。随着这种期望的合适度越高,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明显,契约产生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使契约双方达到满意。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不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被重视,自身的人格是否被尊重,自身的学习效果是否被认可,对这些事情普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些自主性和敏感性正好符合心理契约管理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在学校德育中,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对于调整学生的良好心态,保持固有的期望值,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解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高生.论不确定性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学刊,2006(6).
[2] 王晓萍,陈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认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丁祖豪,陈广国.论不确定性.齐鲁学刊,2004(1).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