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语文教育一大支柱的阅读教学,是站在人文性的立场与传统的语文工具性相抗衡。它尊重语文学科“移情”性的特点,关注着课堂内外的状况。阅读教学顺乎时代阅读潮流不断进步,对于其价值取向,更定位于人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人文性;人的发展
一、由阅读教学到阅读
语文教育的内容有听、说、读、写四大支柱,其中阅读教学可谓重中之重了,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带动着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这足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担纲的意义。刘国正的一句话概括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阅读,从说话学习说话,从写作学习写作。”现代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会学生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阅读教学过程与阅读过程、阅读是三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从最简单的阅读来说,阅读是人从已有的书面信息符号中提取意义的心智活动;阅读过程是人为了获得读物的意义而进行的心理活动;阅读教学过程是从一篇文章的教学来看,必须经历感读、解读、品读、习读四个阶段,这是提炼和总结使阅读教学过程既符合阅读理论又便于操作。
有一个认识误区是用阅读教学代替学生的阅读,阅读是学生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学会阅读。前者追求结论,后者着眼于过程,学生的阅读是不能有老师代劳的。
阅读活动本身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活动。阅读文本对象的泛化,层次的不同可以引导享受提供材料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举例来说,一本讲授太空知识的科普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维是跳跃的。他读到太空,也许脑中构画的是超宇宙现象,他也可以将学到的太空知识自然的运用到物理学科中。这即是所谓的读物的创造性给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的创造性又丰富和发展了读物的创造性。学生运用语文的艺术技巧,受到思想熏陶,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文化素养。
二、课堂内外的阅读
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应试教育的存在与素质教育的提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教科书与考试内容之间的对等。由于考课外内容,编选日益精良的教科书日益受到冷落,老师干脆不教。其实阅读部分在语文试卷中的比例逐年扩大,这正是新教材的要求。教科书是多位教育专家选择一大批最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的文章所成的集子。换一个角度,教科书又何尝与考试完全脱节了?但数理化都是硬任务,而语文需要背诵、阅读和欣赏,这些作业是无法通过书面作业来检查的,有的学生也就不做了。有了不教,又有不学,长此以往,语文堪忧。
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益学生的身心发展。阅读是应该贯穿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翼结合,语文教学才能张开双翼,飞得快,飞得高,飞得远。
三、“人文性”的没落与出路
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阅读法,注重分析课文的肢解法。语文应该是有灵气的,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是支离破碎的。一篇名篇名作从整体上把握它,就会有美感,但这样的文章常常被肢解,在教学中抽出一段话,甚至几个词,翻来覆去地分析其所谓的深刻含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汇?这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而语文却偏偏要大卸文章若干块。举例来说,分析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等,都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地好办法。而一旦与考试挂钩,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全都成了标准答案,具有唯一性,从课文中单独摘了出来。一项原来充满灵气、有创造性地思维训练变成僵化的死记硬背,令学生和家长望而生厌。
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是近年来纠正了“政治性”的偏向之后的表现,却因此而掩盖了汉语应有的人文性。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对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则有所忽视。中国的文法特质在于“国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这就需要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熏陶和指导。语文学科注重情意因素,对言语作品的学习,既不能阉割其中的情、意、道,使之苍白无力,也不要一味矫饰,人为说教;不求立竿见影,不搞拔苗助长,而是注重品位,潜移默化。通过课文教材本身固有的“移情”特点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如语感的培养。学任何一种语言,绝对不是从规则学起,而是从语感学起。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通过移情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语感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它不可能突飞猛进,而只能潜移默化。语文学科的移情性由此而显得很重要,语感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四、教辅设备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教学设备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适当地运用会提高教学效率,而过多的运用,反而会削弱阅读的效果,看图像不能代替文字阅读。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汲取营养的活动,阅读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同语言文字打交道。早在1973年美国出版的一本叫《学习技巧――为重返学校的成年学生》的书中指出:“今天的学生确实有许多用来学习的听和看的机会,但是印刷文字仍然是正规教育的基础。”而且阅读比电子媒体体会的感情更细腻,理解的内容更深刻,文化熏陶也可得以渗透,更利于想象力、思维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锐感知力的培养提高。正因为具有以上优势,阅读仍然是当今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五、阅读潮流
语文教育是文科教育,它有别于数理学科的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语文学科脚的是语言,但它载体是各类文章,首先是文学作品,所以各国都将文学教育纳入语文教育。许多发达国家都开设有专门的阅读课作为语文选修课,这值得中国语文阅读教学借鉴。
召唤阅读并不是召唤负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就应当让学生阅读比要求他记忆的东西多两倍,乃至四倍、五倍的东西。他说:“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应该提倡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正视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激发其阅读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体验阅读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凸现了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综上所述,许多人将阅读教学定位在:以阅读为中介获得语言运用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这只是表象的。以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为依托,并通过一定手段经历练后养成阅读技能,使学生能迅速、准确地从阅读对象中捕捉需要的信息。这是首要的,却非是最终目的。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心理上、精神上的自由性、和谐性、个性及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意志力等提供丰富的养料。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人文性;人的发展
一、由阅读教学到阅读
语文教育的内容有听、说、读、写四大支柱,其中阅读教学可谓重中之重了,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带动着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这足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担纲的意义。刘国正的一句话概括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阅读,从说话学习说话,从写作学习写作。”现代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会学生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阅读教学过程与阅读过程、阅读是三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从最简单的阅读来说,阅读是人从已有的书面信息符号中提取意义的心智活动;阅读过程是人为了获得读物的意义而进行的心理活动;阅读教学过程是从一篇文章的教学来看,必须经历感读、解读、品读、习读四个阶段,这是提炼和总结使阅读教学过程既符合阅读理论又便于操作。
有一个认识误区是用阅读教学代替学生的阅读,阅读是学生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学会阅读。前者追求结论,后者着眼于过程,学生的阅读是不能有老师代劳的。
阅读活动本身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活动。阅读文本对象的泛化,层次的不同可以引导享受提供材料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举例来说,一本讲授太空知识的科普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维是跳跃的。他读到太空,也许脑中构画的是超宇宙现象,他也可以将学到的太空知识自然的运用到物理学科中。这即是所谓的读物的创造性给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的创造性又丰富和发展了读物的创造性。学生运用语文的艺术技巧,受到思想熏陶,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文化素养。
二、课堂内外的阅读
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应试教育的存在与素质教育的提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教科书与考试内容之间的对等。由于考课外内容,编选日益精良的教科书日益受到冷落,老师干脆不教。其实阅读部分在语文试卷中的比例逐年扩大,这正是新教材的要求。教科书是多位教育专家选择一大批最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的文章所成的集子。换一个角度,教科书又何尝与考试完全脱节了?但数理化都是硬任务,而语文需要背诵、阅读和欣赏,这些作业是无法通过书面作业来检查的,有的学生也就不做了。有了不教,又有不学,长此以往,语文堪忧。
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益学生的身心发展。阅读是应该贯穿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翼结合,语文教学才能张开双翼,飞得快,飞得高,飞得远。
三、“人文性”的没落与出路
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阅读法,注重分析课文的肢解法。语文应该是有灵气的,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是支离破碎的。一篇名篇名作从整体上把握它,就会有美感,但这样的文章常常被肢解,在教学中抽出一段话,甚至几个词,翻来覆去地分析其所谓的深刻含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汇?这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而语文却偏偏要大卸文章若干块。举例来说,分析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等,都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地好办法。而一旦与考试挂钩,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全都成了标准答案,具有唯一性,从课文中单独摘了出来。一项原来充满灵气、有创造性地思维训练变成僵化的死记硬背,令学生和家长望而生厌。
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是近年来纠正了“政治性”的偏向之后的表现,却因此而掩盖了汉语应有的人文性。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对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则有所忽视。中国的文法特质在于“国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这就需要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熏陶和指导。语文学科注重情意因素,对言语作品的学习,既不能阉割其中的情、意、道,使之苍白无力,也不要一味矫饰,人为说教;不求立竿见影,不搞拔苗助长,而是注重品位,潜移默化。通过课文教材本身固有的“移情”特点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如语感的培养。学任何一种语言,绝对不是从规则学起,而是从语感学起。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通过移情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语感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它不可能突飞猛进,而只能潜移默化。语文学科的移情性由此而显得很重要,语感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四、教辅设备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教学设备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适当地运用会提高教学效率,而过多的运用,反而会削弱阅读的效果,看图像不能代替文字阅读。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汲取营养的活动,阅读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同语言文字打交道。早在1973年美国出版的一本叫《学习技巧――为重返学校的成年学生》的书中指出:“今天的学生确实有许多用来学习的听和看的机会,但是印刷文字仍然是正规教育的基础。”而且阅读比电子媒体体会的感情更细腻,理解的内容更深刻,文化熏陶也可得以渗透,更利于想象力、思维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锐感知力的培养提高。正因为具有以上优势,阅读仍然是当今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五、阅读潮流
语文教育是文科教育,它有别于数理学科的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语文学科脚的是语言,但它载体是各类文章,首先是文学作品,所以各国都将文学教育纳入语文教育。许多发达国家都开设有专门的阅读课作为语文选修课,这值得中国语文阅读教学借鉴。
召唤阅读并不是召唤负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就应当让学生阅读比要求他记忆的东西多两倍,乃至四倍、五倍的东西。他说:“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应该提倡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正视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激发其阅读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体验阅读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凸现了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综上所述,许多人将阅读教学定位在:以阅读为中介获得语言运用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这只是表象的。以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为依托,并通过一定手段经历练后养成阅读技能,使学生能迅速、准确地从阅读对象中捕捉需要的信息。这是首要的,却非是最终目的。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心理上、精神上的自由性、和谐性、个性及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意志力等提供丰富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