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实现校地互动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本科高校的生态群落中受到众多圈层挤压,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一定要坚持走地方化发展之路,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一定要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强化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大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一定要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以服务和贡献赢得地方的支持,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新空间,牢牢把握学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关键词:地方院校;校地互动;理论;实践
  作者简介:胡景乾(1960-),男,陕西平利人,安康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屈咏梅(1970-),女,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陕西安康7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立项课题“贫困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创业教育现状研究”(课题编号:SGH09021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007-02
  安康学院是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历史追溯到1958年举办的安康大学,至今已走过50余年的风雨历程。学校位于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陕西南部——安康市。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同类院校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学校地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空间小,发展环境差,在我国本科高校的生态群落中受到众多圈层挤压,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在教育资源获取、政府资金投入、高水平人才引进等多方面都处于更为不利地位。如何有效应对现实困境,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必须在发展路径和模式上做出科学抉择,[1]必须打破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常规,在地方性、应用型、质量和特色上做文章。以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站稳脚跟,以质量和特色赢得生存发展空间,走地方化发展之路,突出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打好质量、特色牌,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贡献求支持,实现校地良性互动,从而推进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立足区域,坚定不移地走地方化发展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在地域分布中大都远离中心城市,与众多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但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2]认为,“优势”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与地处中心城市的院校相比较,地方院校又具备了自己的一些优势:从历史的角度看,地方性本科院校从其诞生、重建、升格来看,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命运,因此便于与地方政府、企业沟通合作和服务对接,成为地方人才智库和科技创新中心;从学科专业建设角度看,地方性本科院校多为升格院校,规模相对较小,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沉重的包袱,易于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植专业优势,形成办学特色;从在高等教育所处的地位看,地方院校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基层,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上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容易在学院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双赢”的联袂。地方院校只要扬长避短,顺势而为,主动地把自己植根于地方,找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走地方化发展之路,就会在我国高等学校群体的激烈竞争中寻找到自己广阔的发展空间。
  安康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学院决策层对此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在制定《安康学院“十一五”暨远景发展规划》时,将这种认识融入到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等顶层设计中,确立了“立足秦巴,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走“内涵优先、注重应用、开放办学”的道路,把“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见长的有特色、高品质的综合型本科院校”作为奋斗目标。在“十一五”暨远景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安康学院坚持“三服务”办学方向,立足秦巴,服务地方,在地方化发展方面进行了艰苦而又积极地探索。
  一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安康学院是在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本的,升本之初的本专科专业基本都是教师教育专业。为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学校在继续办好教师教育专业的同时相继设置了与地方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农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等一大批本科专业;2011年又根据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产业结构进行新调整,依据陕西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安康市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拟建设一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品牌专业,更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
  二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直接为企业和各行业培养培训各类急需人才。安康市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康市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在安康学院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录用了一大批毕业生。为更有效地满足该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学校与阳晨公司合作,从今年起每年将在大二学生中招收一个阳晨班,实行对口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到阳晨公司服务就业。镇坪县山大人稀,发展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苦于缺乏畜牧专业人才,学校及时与镇坪县政府合作,专门为该县开设了畜牧专业班,解决了当地发展畜牧生产的难题;近年来,安康学院还与市教育局、公安局、档案局、电信公司等多个政府部门或企业集团合作,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网络安全培训等各类短训,培训各类专技人员20000多人次。
  三是围绕服务“三农”和当地企业,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先后与石泉、汉阴、平利、岚皋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安康阳晨科技、平利百草堂、安康正大药业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地方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科技合作关系。为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三农”,升本之初就开通了“三农服务热线”,从2009年起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展百名专家学者下基层活动,送科技服务上门;还在石泉、汉滨等八个县区建立了蚕桑示范基地,在汉阴、汉滨等三个县区设置了多个天然彩色茧饲育示范点,多名校内专家被地方政府或企业聘为畜牧、蚕桑、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顾问,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是以汉水文化、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为抓手,积极推进地方文化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为推动地方文化研究、挖掘,在升本之初就成立了汉水文化研究室,并以此为平台,组建研究团队,整合研究力量,以安康学院为主体,汇聚安康地方文化名流,致力于汉水文化、陕南民间文化研究、挖掘与传播。通过课题立项、创办期刊、出版专著、编辑文存、举办论坛、开展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推进地域文化的研究传播。目前,学校申报的“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已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官话方言”、“三沈研究”等高级别学术会议先后在安康学院举行,“陕南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汉调二黄研究”、“安康旅游文化研究”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获批立项资助;根据安康学院副教授、著名作家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以陕南紫阳县民歌为基本元素)连获国际国内五项大奖;安康学院学报“汉水文化研究”被评为全国全省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特色栏目,汉水文化研究《文存》已连续多年编辑出版,被地方文化人士称为安康文化年鉴。上述研究、挖掘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安康地方文化的内涵,有效促进了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繁荣。
  二、强化应用,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地方性”是服务方向、范围的定位,“应用性”是服务途径、方式的定位。应用性与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学校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见长,必须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实施人才工程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实施“2221”人才工程,实行“引进与培养并进”、“学历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教学水平与师德水平并进”的“三进”人才策略,使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明显改善,高职称教师达到35%,高学历教师达到50%以上。
  2.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科研课题立项为牵引,强力推进学科建设
  升本以来已开办本科专业25个,本专科专业总数达到54个,现有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农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共九大学科门类,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已初步形成;“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数学教育等5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或特色专业,园林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到“十一五”末已建成各类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6个;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96项,年到账科研经费由升本前的4万元增至2010年的395.88万元;“十一五”期间,科研成果总数2063项,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7项,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3.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三大特色学科方向凝练为动力,着力打造办学特色
  安康学院地处南北植物过渡带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是全国有名的富硒资源地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穿境而过,丰富的原生态绿色资源是难得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学校所处安康市,历史悠久,是历史上有名的移民城市。[3]地方文化具有南北交汇、东西融合、兼容并包的特质,这些都是学校凝练学科特色,进而打造办学特色的优势所在。因此,升本之初就确定了“建设以汉水文化研究为重点的文学、以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理学、以蚕桑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农学,积极发展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方向。通过几年努力,文学、理学、农学三大学科特色已初步彰显,与之相关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六大省级科研平台落户安康学院,并在三大特色学科领域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奖励。“山旱地玉米抗灾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秦巴山区人工种草与牛羊饲养技术研究”、“多倍体桑在秦巴山区应用与推广”等10余项应用研究项目为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持。最近,学校蚕桑实验室申报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天然彩色茧蚕新品种繁育与示范”已获准立项,将进一步凸显安康学院农学学科特色,并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4.以教学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动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升本以来,安康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及本科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实行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教学信息员制和数字化管理。全面启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十一五”期间,共取得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5项,省级教改项目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以大学生科技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升本以来,学生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文字基本功大赛、体育竞技比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奖200余项;2010年参加陕西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获得一金、二银、二铜的好成绩,被推选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并获得铜奖。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也取得良好成绩,专升本录取率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
  三、良性互动,以服务和贡献拓宽自身发展新空间
  升本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走地方化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理念,肩负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历史使命,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也赢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校地良性互动,从而极大地开拓了自身生存发展的新空间。2009年11月25日,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市人民政府在安康学院正式签署了《共建安康学院协议》,根据协议,省教育厅将在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科研立项、对外合作交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给予安康学院政策倾斜,而安康市政府将在新校区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共建科研基地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
  目前,安康学院正全力推进省市共建协议的落实,按照“保留东校区、置换西校区、建设江北新校区”的思路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安康市政府对西校区置换的土地出让金和新校区的报建费用采用即征即返的方式支持建设资金近亿元,极大地减轻了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压力;在保障新校区建设的征地、拆迁外部环境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还决定在江北新校区共建安康市体育场、大剧院、图书馆,实行校地共建共享,不仅解决了安康江北新区城市建设的公共设施配套问题,而且支持了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并有利于使安康学院成为安康市的文化、科技中心和所在区域的先进文化高地。在省市共建协议的框架下,学院与安康市的校地合作、良性互动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并显示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已与地方共建科研平台5个,共同申报获批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项目3项,安康学院教师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数量逐年增长,校地文化研究机构合作编辑出版刊物、校地专家学者合作出版专著、校地共同举办学术论坛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在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设计城市形象、谋划产业发展等方面主动邀请我院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学院也主动参与地方科技宣传月、送科技下乡、汉江龙舟节、茶文化节等活动,并为之出谋划策,成为地方科普、文化活动的重要生力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坚持走地方化发展之路,这既是地方院校的使命所在,又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源泉之所在;一定要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强化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大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区域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地方高校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一定要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以服务和贡献赢得地方的支持,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的新空间;一定要坚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抓好落实,牢牢把握学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
  2011,(1).
  [2][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赵临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特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32.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模式,近年来逐渐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国家肯定独立学院的发展并在政策法规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发展中的瓶颈,在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拓宽资金来源、特色发展、品牌建设、师资建设、内部管理体制、专业建设等方面突破困境,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期刊
摘要: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通道,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水平。从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不同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具有不同的特征,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加强实际工程训练等改革建议,并对增强未来工程师的“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意在为国
期刊
摘要:针对长株潭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遇到的困难,简要分析了长株潭地区经济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从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建设、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服务校企合作的院校内部机制改革、高技能人才使用五个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地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长株潭;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易新河(1969-),女,湖南益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
期刊
摘要:境外人才培训工作依据其培训渠道、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培训经费、培训课程、管理模式的不同,培训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北京工业大学多年来实践的培训项目为例,对地方高校人才境外培训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境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境外培训;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吴文英(1967-),女,江西井冈山人,北京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副研究员。(北京100124
期刊
摘要:旨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以及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拓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同济大学陆续开展了“汽轮机原理与热力发电厂”和“燃烧与环保”两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项创新的实践过程,其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与思考,对其进行梳理,希望对目前中国大学里正在进行的双语教学活动有所借鉴。  关键词: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燃烧与环保;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安恩科(1962-),男,陕西扶风人,同济
期刊
摘要: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公开选拔干部工作是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着重回顾了云南民族大学推行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和选拔聘任工作的主要做法、收获和体会,就创新和完善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民族院校;经验分析  作者简介:马介军(1970-),男,回族,云南巍山人,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
期刊
摘要:大学危机和名族危机孕育了德国大学的改革,使德国大学实现了从平庸到卓越的跨越。在考察德国大学改革和崛起的历史进程基础上揭示了德国大学崛起的主要原因。德国大学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制度的创新使德国大学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向——从教学机构向学术机构的制度转型,由此实现了知识生产力的解放。  关键词:制度创新;德国大学;知识生产力  作者简介:毛金德(1988-),男,广西桂林人,汕头大学高等教育
期刊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借助对S大学近10年来学生评教制度的梳理和考察,研讨学生评教制度对大学教师教学效能改进的实际影响,并在分析学生评教制度现实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大学的成功经验,从几个方面提出改进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制度设计理念和实施模式的思路,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制度在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大学教学质量  作
期刊
摘要:针对“制造装备及自动化”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采用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现学现考、让学生走上讲台等多种形式改革课堂组织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制造装备;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钟建琳(1969-),女,湖南华容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王红军(1966-),女,河南郑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
期刊
摘要:地球物理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是能源勘探的主要手段,在能源类高校设置地球物理专业意义重大。主要探讨了了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设置的历史背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改革初探、师资队伍建设及通过专业建设实践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桂花(1977-),女,山东日照人,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林年添(196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