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效率
心理健康课虽然在各地各校展开,但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质量不高。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其实效性?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课堂的主要构成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作了反思和整合,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选好执教者
毋庸置疑,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案,不同的人来执教,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同样我们也容易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者自身素养及人格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不是所有教师都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应高于一般教师,最好具备某些特质。在此前提下,再考虑是否科班出身并进行业务培训。
爱心。“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心理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灵成长,而不是知识灌输与传授,因此尤其需要心理教师怀有一颗真挚的爱心。离开爱和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则被抽空了灵魂。
兴趣。兴趣是工作的主要原动力,出于谋生目的或行政安排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走进心理课堂,而且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耐心。健全人格的形成是渐进的。面对个性不同且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若缺乏宽容心和平常心,急于求成,期待立竿见影,则很容易出现简单化、主观化倾向及挫败感。
自知力。心理教师的价值观、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等,往往会不自觉地影响正在成长的学生。心理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洞察力,就很难察觉由于自己的偏见或情绪而可能对事实加以歪曲。
共情。自然恰当的共情常常能迅速打开学生的心门。要达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深入进去同时又能走出来,是不容易的。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得,但很难达到较高境界。
一般情况下,学校行政管理者包括班主任等不宜担当心理教师,因为这会导致角色冲突,也会使学生心存顾忌而有所保留,或敬而远之或退而却步。另外,避免让性格古板不苟言笑、充满师道尊严思想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选择心理教师时,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
切准学生的脉搏
——定好课堂主题
实践经验表明,每一次的心理课堂主题若能反映学生心理需求,切入口开得小一些,心理课就成功了一半。“提高自信”“如何与人相处”之类的主题就较为宽泛,不易操作。
向学生征集主题。把搜集起来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考虑班际校际差异,有的放矢。重点校与普通校,城市校和农村校,普通班与重点班,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等,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都可能会有所差别。
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大部分学校的心理课为1~2周一次,心理教师往往带班较多,不易深入了解学生,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容易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和情绪状态。如果多与班主任交流,获得第一手信息,无疑会提高心理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时因地选主题。主题可与近期发生的生活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感性体验,再对“症”下“药”,就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如起始年级的环境适应与学法指导,世界精神卫生日,地震与生命教育危机干预,毕业班的考试焦虑和职业定向等。另外,还要注意学校、城乡等差异。
给主题定个好名字。活泼新颖的主题容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比如在性别教育时,可以把题目设为“最佳男(女)主角”“谁是万人迷”等;人际适应方面,可以设计名称为“沟通零距离”“下一站,高一”等,必要时可加上副标题补充说明。
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多元化的课堂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心理课渐渐变成了“活动 体验 分享”模式。多媒体、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热身游戏、情境创设等更成了必备项目,小学至高中,基本如此。有的执教者甚至刻意为之,似乎不这样,就不叫心理课,就不能彰显特色。结果,学生一开始很有新鲜感,参与性颇高,时间久了,渐渐产生“审美疲劳”,或只对活动游戏有兴趣而不愿作深层次思考等。
单一刺激很容易让大脑注意力由涣散转向抑制,而过于频繁的形式变换同样也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一节课的游戏不宜太多,控制在2~3个为宜。相似的课堂流程模式使用两三次后最好适时更换,不要一连几节课都不变。必要时也可像其他学科一样布置心理作业(如训练、感受、采访等)来巩固效果。还可以改变教室课桌排列顺序或在特定场地(如团体活动室、舞蹈室、室内体育馆)上课。又如,一个学期搞一两次户外拓展,看一两部心理类影片,开展一两场主题辩论,既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也保证了其鲜活性。
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也无需多么高超的技巧,只需要教育者用心琢磨,撇开门户之见,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笔者的同事曾开设一节中考心态调节的心理课,他大胆地借鉴了时下电视台流行的访谈及娱乐节目的运作形式,自任主持人,邀请了我校两名专职心理教师担任嘉宾,学生呈扇形就座扮演观众,再把现场简单布置一下,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乐于参与,效果自然就好。
有规则,才有成长
——必要的纪律控制
和谐、有序、开放的课堂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据笔者观察,在重点学校、重点班、公开课等情况下,心理课鲜有纪律问题,师生投入程度高,分心少,而在一些普通学校、普通班、常态课等情形下,纪律秩序常常让心理教师心烦。
在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看来,心理课不用考试,是“副科”“小科”,专门让人放松减压的。做作业、搞小动作、随意插嘴接话、交头接耳等成了常见的现象。
面对如此情形,心理教师觉得左右为难,生怕拿捏不了管理的度。管多了,课堂气氛沉闷;不管,课又很难推进。而且,学生早已习惯大班制下“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模式,现在心理课上要搞活动,学生常常兴奋得无法自控(低学段、低年级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以致于教师不得不停下来整顿纪律,这使得许多心理教师不敢不愿在课堂上搞活动,或者浅尝辄止。
心理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课堂纪律行使管理权,其次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角色,定位要准确。纪律管理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成长,心理教师尤其是新手应该不畏管理,善于管理。比如惩罚,可以罚其表演节目,鞠躬,写反思,原地跳十下等。当然,纪律控制应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应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或寻求班主任支持等。特别是在最初几次心理课时,要积极利用第一印象效应,让学生明确心理课的要求(如保密、专心投入、违反纪律要惩罚等),接受课堂的一些约定,并积极敦促其形成习惯。另外,课上活动也不宜太多,应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适应。
一个也不能少
——关注个别学生
目前我国学校的班级学生普遍在六十人左右,这种情况下,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冲突往往不容易显现在课堂上,需要心理教师留心。
我曾经在课上请一位女生回答问题,她站起来半天也不说话,旁边有个男生抢着说:“老师,别让她回答了,她就是一个哑巴,平时也不讲话。”还有人嘟囔着让她坐下来,别耽误时间。这名女生有些不快但又不敢表达出来,涨红了脸站在座位上,我批评了那几名男生后,建议她先坐下继续思考。下课以后,我故意磨蹭了一会才出教室,假装在走廊上不经意地碰到她,和她聊了几分钟,鼓励她多参与课堂活动,不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自信等。后来我又在校园里碰到这名女生几次,没想到她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一次小小的关心鼓励居然引起这么大的改变,可见她内心多么渴望别人的关注和理解。
还有一次课上,我要求学生在纸片上描述“父母眼中的我”,班上有一名男生没写,还差点与收纸片的小组长发生冲突。我简单说了他几句,他没有吱声,只是后来一直趴在桌子上。为了不影响课堂进程,我也没追问。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才不愿写,谁知就这么一句普通的问话,却引得他泪水涟涟。等他情绪平静后,他才说他在小学时父母就离婚了,谁也不要他,现在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课堂的这个环节正好勾起了他的伤痛,所以他才不愿面对。
其实,在课堂上,这种无心伤害常常会发生,执教者大多数很少觉察,而且年级越高,学生的情感封闭越深,问题越不容易外显。特别内向者,个性较强者,性格乖张者,特殊家庭学生……他们往往更需要关注,但也最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的心理教师能多一些察觉,不惮辛苦,由面及点,机智灵活处理,必要时把关注延伸至课堂外,心理课的质量就能不断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淮安,223001;江苏省淮州中学,淮安,223300)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何 妍
心理健康课虽然在各地各校展开,但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质量不高。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其实效性?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课堂的主要构成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作了反思和整合,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选好执教者
毋庸置疑,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案,不同的人来执教,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同样我们也容易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者自身素养及人格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不是所有教师都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应高于一般教师,最好具备某些特质。在此前提下,再考虑是否科班出身并进行业务培训。
爱心。“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心理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灵成长,而不是知识灌输与传授,因此尤其需要心理教师怀有一颗真挚的爱心。离开爱和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则被抽空了灵魂。
兴趣。兴趣是工作的主要原动力,出于谋生目的或行政安排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走进心理课堂,而且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耐心。健全人格的形成是渐进的。面对个性不同且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若缺乏宽容心和平常心,急于求成,期待立竿见影,则很容易出现简单化、主观化倾向及挫败感。
自知力。心理教师的价值观、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等,往往会不自觉地影响正在成长的学生。心理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洞察力,就很难察觉由于自己的偏见或情绪而可能对事实加以歪曲。
共情。自然恰当的共情常常能迅速打开学生的心门。要达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深入进去同时又能走出来,是不容易的。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得,但很难达到较高境界。
一般情况下,学校行政管理者包括班主任等不宜担当心理教师,因为这会导致角色冲突,也会使学生心存顾忌而有所保留,或敬而远之或退而却步。另外,避免让性格古板不苟言笑、充满师道尊严思想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选择心理教师时,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
切准学生的脉搏
——定好课堂主题
实践经验表明,每一次的心理课堂主题若能反映学生心理需求,切入口开得小一些,心理课就成功了一半。“提高自信”“如何与人相处”之类的主题就较为宽泛,不易操作。
向学生征集主题。把搜集起来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考虑班际校际差异,有的放矢。重点校与普通校,城市校和农村校,普通班与重点班,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等,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都可能会有所差别。
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大部分学校的心理课为1~2周一次,心理教师往往带班较多,不易深入了解学生,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容易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和情绪状态。如果多与班主任交流,获得第一手信息,无疑会提高心理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时因地选主题。主题可与近期发生的生活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感性体验,再对“症”下“药”,就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如起始年级的环境适应与学法指导,世界精神卫生日,地震与生命教育危机干预,毕业班的考试焦虑和职业定向等。另外,还要注意学校、城乡等差异。
给主题定个好名字。活泼新颖的主题容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比如在性别教育时,可以把题目设为“最佳男(女)主角”“谁是万人迷”等;人际适应方面,可以设计名称为“沟通零距离”“下一站,高一”等,必要时可加上副标题补充说明。
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多元化的课堂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心理课渐渐变成了“活动 体验 分享”模式。多媒体、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热身游戏、情境创设等更成了必备项目,小学至高中,基本如此。有的执教者甚至刻意为之,似乎不这样,就不叫心理课,就不能彰显特色。结果,学生一开始很有新鲜感,参与性颇高,时间久了,渐渐产生“审美疲劳”,或只对活动游戏有兴趣而不愿作深层次思考等。
单一刺激很容易让大脑注意力由涣散转向抑制,而过于频繁的形式变换同样也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一节课的游戏不宜太多,控制在2~3个为宜。相似的课堂流程模式使用两三次后最好适时更换,不要一连几节课都不变。必要时也可像其他学科一样布置心理作业(如训练、感受、采访等)来巩固效果。还可以改变教室课桌排列顺序或在特定场地(如团体活动室、舞蹈室、室内体育馆)上课。又如,一个学期搞一两次户外拓展,看一两部心理类影片,开展一两场主题辩论,既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也保证了其鲜活性。
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也无需多么高超的技巧,只需要教育者用心琢磨,撇开门户之见,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笔者的同事曾开设一节中考心态调节的心理课,他大胆地借鉴了时下电视台流行的访谈及娱乐节目的运作形式,自任主持人,邀请了我校两名专职心理教师担任嘉宾,学生呈扇形就座扮演观众,再把现场简单布置一下,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乐于参与,效果自然就好。
有规则,才有成长
——必要的纪律控制
和谐、有序、开放的课堂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据笔者观察,在重点学校、重点班、公开课等情况下,心理课鲜有纪律问题,师生投入程度高,分心少,而在一些普通学校、普通班、常态课等情形下,纪律秩序常常让心理教师心烦。
在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看来,心理课不用考试,是“副科”“小科”,专门让人放松减压的。做作业、搞小动作、随意插嘴接话、交头接耳等成了常见的现象。
面对如此情形,心理教师觉得左右为难,生怕拿捏不了管理的度。管多了,课堂气氛沉闷;不管,课又很难推进。而且,学生早已习惯大班制下“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模式,现在心理课上要搞活动,学生常常兴奋得无法自控(低学段、低年级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以致于教师不得不停下来整顿纪律,这使得许多心理教师不敢不愿在课堂上搞活动,或者浅尝辄止。
心理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课堂纪律行使管理权,其次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角色,定位要准确。纪律管理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成长,心理教师尤其是新手应该不畏管理,善于管理。比如惩罚,可以罚其表演节目,鞠躬,写反思,原地跳十下等。当然,纪律控制应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应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或寻求班主任支持等。特别是在最初几次心理课时,要积极利用第一印象效应,让学生明确心理课的要求(如保密、专心投入、违反纪律要惩罚等),接受课堂的一些约定,并积极敦促其形成习惯。另外,课上活动也不宜太多,应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适应。
一个也不能少
——关注个别学生
目前我国学校的班级学生普遍在六十人左右,这种情况下,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冲突往往不容易显现在课堂上,需要心理教师留心。
我曾经在课上请一位女生回答问题,她站起来半天也不说话,旁边有个男生抢着说:“老师,别让她回答了,她就是一个哑巴,平时也不讲话。”还有人嘟囔着让她坐下来,别耽误时间。这名女生有些不快但又不敢表达出来,涨红了脸站在座位上,我批评了那几名男生后,建议她先坐下继续思考。下课以后,我故意磨蹭了一会才出教室,假装在走廊上不经意地碰到她,和她聊了几分钟,鼓励她多参与课堂活动,不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自信等。后来我又在校园里碰到这名女生几次,没想到她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一次小小的关心鼓励居然引起这么大的改变,可见她内心多么渴望别人的关注和理解。
还有一次课上,我要求学生在纸片上描述“父母眼中的我”,班上有一名男生没写,还差点与收纸片的小组长发生冲突。我简单说了他几句,他没有吱声,只是后来一直趴在桌子上。为了不影响课堂进程,我也没追问。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才不愿写,谁知就这么一句普通的问话,却引得他泪水涟涟。等他情绪平静后,他才说他在小学时父母就离婚了,谁也不要他,现在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课堂的这个环节正好勾起了他的伤痛,所以他才不愿面对。
其实,在课堂上,这种无心伤害常常会发生,执教者大多数很少觉察,而且年级越高,学生的情感封闭越深,问题越不容易外显。特别内向者,个性较强者,性格乖张者,特殊家庭学生……他们往往更需要关注,但也最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的心理教师能多一些察觉,不惮辛苦,由面及点,机智灵活处理,必要时把关注延伸至课堂外,心理课的质量就能不断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淮安,223001;江苏省淮州中学,淮安,223300)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