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阐释的宗教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马克思在文中对宗教批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体现在《导言》中的有关宗教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宗教;批判;人;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成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对德国的宗教批判运动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扩展了其外延,显示出了马克思正在由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一、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开篇全面总结了德国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宗教批判运动。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依旧停留在黑格尔所主张的“思辨哲学”领域,对于现实生活的宗教批判却仍然站在神学立场,因而只有对于社会所存在的其他一切现实进行批判才能解决宗教的现实批判问题,这也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进行宗教批判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所主张的对宗教进行批判的目的是解决政治问题,具有一定的政治哲学指向。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批判宗教,他将其外延扩展:实现人的解放。而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先批判宗教,在此基础上批判政治,最后才能完成对旧世界的批判,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因此说对宗教进行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而对宗教的批判就要转向对世俗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实际上产生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和“现实的生产过程”,其根源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人类现实生产交往中,真正的宗教批判只局限于某一具体宗教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当下的历史任务是对已经结束的宗教批判进行科学严谨的总结,并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开始进一步的政治经济批判,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二、人创造宗教而非宗教创造人
一直以来宗教都向人民宣扬的是人由宗教所创造,神创造了一切,并不承认人产生于宗教之前。马克思从人的立场出发,认为宗教其实是靠人们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按照自己所想、所愿的样子创造出来的,大家却企图依靠自己创造出来之物来解决自身已经丧失的自我意识,这是不科学不现实的。
马克思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这一特性体现为“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人还没有获得自己的人,但马克思认为人就是人,由自己的客观世界形成属于自己的想法与意识,并能解释所想的一切,具有主体能动性,而在当时的宗教世界,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因此只有对宗教进行批判才能真正恢复“人的世界”,证明了批判宗教的重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思想也被禁锢在唯心主义的牢笼里,剥削阶级不仅利用宗教剥削人民的经济,愚弄人民的思想,而且使人民没有从精神上想要挣脱的意识,最终人掉进宗教世界的迷雾里。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角度出发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本质是颠倒了的世界的世界观,而人的本质还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也正是马克思想要解决的问题。
三、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在文中有如下表述:“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还有著名的“鸦片论”即“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我们可以把宗教的存在理解为当时人民对现实的消极抵抗,人民将苦难诉诸于宗教,希望宗教可以带领人们摆脱现实的苦难,宗教也将人们在现实中的苦难加以美化,同时为其披上神圣的外衣作掩护,现实中的苦难在宗教中得以完全表现出来,以实现人民的间接反抗,但宗教却阻碍了人们奋起抗争的斗志。宗教正如鸦片一样,在麻痹自己的同时使人们暂时忘记遭受的痛苦,还能对苦难的现实生活产生令自己兴奋的欲望,人民已经无法脱离,然而清醒之后又要再次面临无情的现实世界。
马克思的“鸦片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对我国宗教事务的管理起到不小的指导作用,也使我们反思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已不再是对苦难的抗议,人们已经放弃对不自由、不平等的抵抗,反而选择这样的生活,甘愿接受阶级意识的丧失甚至而不自知。
四、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彼岸世界”的幸福和光芒,试图让人民忘记现实世界的痛苦而进行宗教批判,摧毁了真理的彼岸世界即宗教,此时的历史任务便是对现实世界、对政治的批判,以此获得人们的自由和解放,确立此岸世界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马克思认为,从第一步开始由真实的市民社会实际出发来解释宗教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彼岸世界旧的真理的消逝和此岸世界新的真理的产生;第二步就是扩大宗教批判的范围,由批判彼岸世界的虚幻真理,扩大为政治批判、经济批判;第三步就是改变当时的市民社会,将批判的矛头从理论转向实践,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来实现此岸世界的共产主义。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体现出马克思脱离了以往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和唯物史观,而是对宗教批判的彻底性及革命性。
《<黑格爾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出发,但没有局限于如此虚幻的层面,而是把批判的外延大大地扩展到对现实的批判,对旧制度的批判,以达到构建新世界的目的。这种宗教批判对象的变革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马克思的宗教观成了科学的宗教观,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制定、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使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关键词:宗教;批判;人;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成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对德国的宗教批判运动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扩展了其外延,显示出了马克思正在由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一、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开篇全面总结了德国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宗教批判运动。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依旧停留在黑格尔所主张的“思辨哲学”领域,对于现实生活的宗教批判却仍然站在神学立场,因而只有对于社会所存在的其他一切现实进行批判才能解决宗教的现实批判问题,这也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进行宗教批判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所主张的对宗教进行批判的目的是解决政治问题,具有一定的政治哲学指向。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批判宗教,他将其外延扩展:实现人的解放。而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先批判宗教,在此基础上批判政治,最后才能完成对旧世界的批判,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因此说对宗教进行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而对宗教的批判就要转向对世俗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实际上产生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和“现实的生产过程”,其根源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人类现实生产交往中,真正的宗教批判只局限于某一具体宗教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当下的历史任务是对已经结束的宗教批判进行科学严谨的总结,并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开始进一步的政治经济批判,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二、人创造宗教而非宗教创造人
一直以来宗教都向人民宣扬的是人由宗教所创造,神创造了一切,并不承认人产生于宗教之前。马克思从人的立场出发,认为宗教其实是靠人们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按照自己所想、所愿的样子创造出来的,大家却企图依靠自己创造出来之物来解决自身已经丧失的自我意识,这是不科学不现实的。
马克思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这一特性体现为“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人还没有获得自己的人,但马克思认为人就是人,由自己的客观世界形成属于自己的想法与意识,并能解释所想的一切,具有主体能动性,而在当时的宗教世界,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因此只有对宗教进行批判才能真正恢复“人的世界”,证明了批判宗教的重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思想也被禁锢在唯心主义的牢笼里,剥削阶级不仅利用宗教剥削人民的经济,愚弄人民的思想,而且使人民没有从精神上想要挣脱的意识,最终人掉进宗教世界的迷雾里。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角度出发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本质是颠倒了的世界的世界观,而人的本质还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也正是马克思想要解决的问题。
三、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在文中有如下表述:“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还有著名的“鸦片论”即“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我们可以把宗教的存在理解为当时人民对现实的消极抵抗,人民将苦难诉诸于宗教,希望宗教可以带领人们摆脱现实的苦难,宗教也将人们在现实中的苦难加以美化,同时为其披上神圣的外衣作掩护,现实中的苦难在宗教中得以完全表现出来,以实现人民的间接反抗,但宗教却阻碍了人们奋起抗争的斗志。宗教正如鸦片一样,在麻痹自己的同时使人们暂时忘记遭受的痛苦,还能对苦难的现实生活产生令自己兴奋的欲望,人民已经无法脱离,然而清醒之后又要再次面临无情的现实世界。
马克思的“鸦片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对我国宗教事务的管理起到不小的指导作用,也使我们反思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已不再是对苦难的抗议,人们已经放弃对不自由、不平等的抵抗,反而选择这样的生活,甘愿接受阶级意识的丧失甚至而不自知。
四、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彼岸世界”的幸福和光芒,试图让人民忘记现实世界的痛苦而进行宗教批判,摧毁了真理的彼岸世界即宗教,此时的历史任务便是对现实世界、对政治的批判,以此获得人们的自由和解放,确立此岸世界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马克思认为,从第一步开始由真实的市民社会实际出发来解释宗教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彼岸世界旧的真理的消逝和此岸世界新的真理的产生;第二步就是扩大宗教批判的范围,由批判彼岸世界的虚幻真理,扩大为政治批判、经济批判;第三步就是改变当时的市民社会,将批判的矛头从理论转向实践,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来实现此岸世界的共产主义。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体现出马克思脱离了以往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和唯物史观,而是对宗教批判的彻底性及革命性。
《<黑格爾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出发,但没有局限于如此虚幻的层面,而是把批判的外延大大地扩展到对现实的批判,对旧制度的批判,以达到构建新世界的目的。这种宗教批判对象的变革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马克思的宗教观成了科学的宗教观,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制定、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使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