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上手一件元青花瓷器并把玩一段时间,我想一定是每个文物爱好者的梦想,但现在存世能盖棺定论的元青花数目屈指可数,且多在博物馆或有关收藏机构手中,梦想能变为现实的人确实不多。在我十余年的古瓷器修复生涯里,也只一次有幸与之亲密接触,共同度过近一个月的难忘时光。
当这件满身沾染着疙疙瘩瘩的水锈结晶的元青花满池娇纹玉壶春瓶攒到我面前时。实在看不出这就是传说中珍贵的“苏勃泥青料元青花”实物。我心里不由感慨时间真是把双刃剑,它能使古瓷脱去初世的青涩、浮华,显现稳重、平和之气,也能籽岁月的沧桑烙印其上,让后来人无法确信其是否曾经拥有过美丽。
这件元青花莲池纹玉壶春瓶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黄梅县十里村小学元墓,早先藏于黄梅县博物馆。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藏品。高27.4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7.8厘米。深埋在地下漫长的600余年,让它躲过了无数历史劫乱。却没躲过大自然对它的侵蚀。湖北水乡肥沃泥土里的金属元素以盐状结晶体的形式一点一滴包裹它,深入它的釉层,形成水锈(图一)。在它重见天日的20多年里,无人能轻易将这些水锈去除。直到2006年。湖北省准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处于从未有过历史高位的元代进口料青花瓷当然不能缺席,这件玉壶春瓶是典型的元代进口料青花器。所以湖北省博物馆决定一定要找专人洗去它身上的历史尘埃,重现元青花的独特魅力。这个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的身上。
2006年8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接程序(图二),这件元青花瓷器来到了我的修复工作室。看到它的瓷面状况让我想起2002年参加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藏品科技保护中心主持的《湖北省文物总店西沙出水陶瓷器脱盐》项目的工作经历,正是那一次对1700余件历经千余年海水浸泡,遭受严重水锈侵蚀的陶瓷器的成功处理。使我有信心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
2006年8月12日我开始工作,首先用不含任何其他杂质的蒸馏水冲洗瓶身,从而避免带入新的杂质对清洗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接着用大的容器调制10%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加EDTA(乙二胺四乙酸)复合液,将玉壶春瓶全身浸泡其中。每隔8小时检查浸泡进展情况,直至8月19日水锈全部脱落。但仍有少量顽固水锈附着在釉面上,用手术刀小心剔除。
8月20日起进入酸度中和阶段,玉壶春瓶的水锈虽已清除,但其瓶身PH值仍为酸性,长此以往容易对釉面造成腐蚀,必须用碱性物质对其进行中和。将玉壶春瓶进入10%碳酸钠溶液中。用PH试纸每8小时测量一次浸泡溶液PH值。反复多次直至浸泡溶液PH值稳定在7。
8月29日,PH值已稳定在7三天,将玉壶春瓶从溶液中捞起。放入烘箱烘干。后在自然空气中放置一个星期,观察其釉面变化。若有结晶重新形成需重复以上程序,好在没有新的结晶体出现。说明瓶釉面的盐离子已全部处理干净,9月7日清除水锈工作圆满完成。
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工作瓷瓶终于洗去风尘,立在我的工作台上(图三),端庄典雅中透着雄浑的气势,它符合元代玉壶春瓶的造型特点:薄胎撇口,细颈,鼓腹下垂,近底处内收,圈足外撇。给人飘逸轻盈之感。从瓶口至圈足共绘七层青花花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元青花经常使用的莲池纹,白胎,通体施透明釉,所用青花料为典型的苏勃泥青料,色泽浓艳深邃,色重处有铁锈斑。平心而论通过观察这件元青花会发现在其制作过程中的拉坯工整度、胎土与釉水纯净度较之后来的明清瓷器要粗糙许多,但正因如此又有一种自然天成,不具匠气的风味,特别是苏勃泥青料的发色。一股从胎骨透出的幽蓝之美是后代青花发色望尘莫及的。9月8日将其交还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元青花莲池纹玉壶春瓶从此像出浴的美女,恢复了美丽和端庄。频繁出现在各大秀场,除参加了2007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外,还参加了2009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古陶瓷学会及相关文物局主办。由首都博物馆承办的“元青花瓷器汇展”,引来巨大轰动。平日她会静静立在湖北省博物馆二楼展厅的展柜里(图四)。我会定期去看她,观察她的釉面是否有新的结晶出现,每次在她面前都是人头攒动,其他人或许并不知道她的前世今生,但这不重要,重要的他们会因她,会因我的工作能更好地体会元青花的独特魅力。
说到元青花。总给我一种仙女突然下凡的感觉。记得耿宝昌先生曾在2010年11月15日“2010年南京明洪武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时谈到,“民国时期,在市场上多见的是‘枢府’青白釉瓷。基本看不到元代青花器物以及洪武时期的完整器,而现在对元青花等感兴趣。元代的东西,包括元青花越来越多,都出来了,而民国时期,除了至正十一年的一对龙纹象耳瓶外,不见其他品种的元代器物。对这一现象,我也很奇怪。莫名其妙。据我的回忆和观察,不仅是北京一地,外地也少有元代和洪武时期的瓷器,这种情况是极特殊的。可能与当时的收藏家——那时不称收藏家。而称为玩主——玩主们喜欢清代器物有关。而元代的东西没人欣赏,大家都不去注意它,古玩店里也根本就没有这些器物”。(见《文物天地》2011年第4期,第48页。耿宝昌先生2010年11月15日在“2010年南京明洪武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元青花”的概念来得突兀且迅猛,现在已深入人心。俨然成为中国收藏界的“头号明星”。这得归功于投资人和媒介的推波助澜。在此高热的情形下其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商业价值是不是被高估了呢?以前我认为是,但2013年初看过上海博物馆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后。我认同了元青花的江湖地位和特殊价值。众所周知。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是唐代青花,但考古发现证明它只是唐三彩生产中的偶得产品(马文宽:《唐青花瓷研究——兼谈我国青花瓷所用钴料的某些问题》,《考古》1997年第1期,第74页),零散而少得可怜的留存也使它毫无体系可言。而元青花是以极其惊艳的方式将中国瓷器成熟的釉下彩绘第一次展现在历史舞台上。不但开创了此项工艺的先河,而且从它身上能十分明显地看到中国瓷器制作工艺承上启下的痕迹,例如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雉鸡竹石花果纹盘(图五),其雉鸡的尾羽、竹叶、石头边缘都可明显看出先刻花后染青花的工艺(图六)。而上海博物馆藏蕉叶瓜果竹石印花缠枝牡丹纹菱口盘(图七)则采用的是整体先模印纹饰再染青花的工艺(图八)。它继承了此前中国瓷器生产的最大宗——单色釉瓷器采用的刻、划、印等装饰工艺,同时加入了青花染色使纹饰更加清晰,装饰效果更加突出。此后明清时期的青花制作则脱离前元代风格走上了单纯用青花绘图案的道路。中国瓷器从元青花开始发生装饰变革,产地也由东西南北的百花齐放归于景德镇的—枝独秀。所以元青花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应该具有里程碑的重要地位。
论艺术气质,元青花相比于汝窑瓷的曲高和寡,它显得热闹而亲切,相比于明清官窑的精良古板,它显得自由而奔放。属于受众面最大的一类艺术品一论材料用量,可谓“史上最实诚的瓷器”:器形大。胎厚重,瓷土釉料不得少,关键是纹饰繁密,兼用刻、划、印工艺,深坑浅槽要料填,还配上一笔点画的青花画法,一件元青花使用的青花色料估计在明清时期画十个八个的不成问题。论保真能力,元青花算是仿制难度最大的瓷器了:明清官窑瓷器胎釉呈色好、器形规整、纹饰规范,仿制拿捏的尺度相对容易t元青花“皮细肉粗”(釉、彩好,胎粗),青花发色神秘叵测。造型大气稳重又不失秀美,纹饰内容形象而灵动,仿制拿捏的尺度绝对是“坑爹”级的。关键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外形一模一样的器物出现。
当这件满身沾染着疙疙瘩瘩的水锈结晶的元青花满池娇纹玉壶春瓶攒到我面前时。实在看不出这就是传说中珍贵的“苏勃泥青料元青花”实物。我心里不由感慨时间真是把双刃剑,它能使古瓷脱去初世的青涩、浮华,显现稳重、平和之气,也能籽岁月的沧桑烙印其上,让后来人无法确信其是否曾经拥有过美丽。
这件元青花莲池纹玉壶春瓶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黄梅县十里村小学元墓,早先藏于黄梅县博物馆。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藏品。高27.4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7.8厘米。深埋在地下漫长的600余年,让它躲过了无数历史劫乱。却没躲过大自然对它的侵蚀。湖北水乡肥沃泥土里的金属元素以盐状结晶体的形式一点一滴包裹它,深入它的釉层,形成水锈(图一)。在它重见天日的20多年里,无人能轻易将这些水锈去除。直到2006年。湖北省准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处于从未有过历史高位的元代进口料青花瓷当然不能缺席,这件玉壶春瓶是典型的元代进口料青花器。所以湖北省博物馆决定一定要找专人洗去它身上的历史尘埃,重现元青花的独特魅力。这个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的身上。
2006年8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接程序(图二),这件元青花瓷器来到了我的修复工作室。看到它的瓷面状况让我想起2002年参加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藏品科技保护中心主持的《湖北省文物总店西沙出水陶瓷器脱盐》项目的工作经历,正是那一次对1700余件历经千余年海水浸泡,遭受严重水锈侵蚀的陶瓷器的成功处理。使我有信心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
2006年8月12日我开始工作,首先用不含任何其他杂质的蒸馏水冲洗瓶身,从而避免带入新的杂质对清洗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接着用大的容器调制10%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加EDTA(乙二胺四乙酸)复合液,将玉壶春瓶全身浸泡其中。每隔8小时检查浸泡进展情况,直至8月19日水锈全部脱落。但仍有少量顽固水锈附着在釉面上,用手术刀小心剔除。
8月20日起进入酸度中和阶段,玉壶春瓶的水锈虽已清除,但其瓶身PH值仍为酸性,长此以往容易对釉面造成腐蚀,必须用碱性物质对其进行中和。将玉壶春瓶进入10%碳酸钠溶液中。用PH试纸每8小时测量一次浸泡溶液PH值。反复多次直至浸泡溶液PH值稳定在7。
8月29日,PH值已稳定在7三天,将玉壶春瓶从溶液中捞起。放入烘箱烘干。后在自然空气中放置一个星期,观察其釉面变化。若有结晶重新形成需重复以上程序,好在没有新的结晶体出现。说明瓶釉面的盐离子已全部处理干净,9月7日清除水锈工作圆满完成。
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工作瓷瓶终于洗去风尘,立在我的工作台上(图三),端庄典雅中透着雄浑的气势,它符合元代玉壶春瓶的造型特点:薄胎撇口,细颈,鼓腹下垂,近底处内收,圈足外撇。给人飘逸轻盈之感。从瓶口至圈足共绘七层青花花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元青花经常使用的莲池纹,白胎,通体施透明釉,所用青花料为典型的苏勃泥青料,色泽浓艳深邃,色重处有铁锈斑。平心而论通过观察这件元青花会发现在其制作过程中的拉坯工整度、胎土与釉水纯净度较之后来的明清瓷器要粗糙许多,但正因如此又有一种自然天成,不具匠气的风味,特别是苏勃泥青料的发色。一股从胎骨透出的幽蓝之美是后代青花发色望尘莫及的。9月8日将其交还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元青花莲池纹玉壶春瓶从此像出浴的美女,恢复了美丽和端庄。频繁出现在各大秀场,除参加了2007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外,还参加了2009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古陶瓷学会及相关文物局主办。由首都博物馆承办的“元青花瓷器汇展”,引来巨大轰动。平日她会静静立在湖北省博物馆二楼展厅的展柜里(图四)。我会定期去看她,观察她的釉面是否有新的结晶出现,每次在她面前都是人头攒动,其他人或许并不知道她的前世今生,但这不重要,重要的他们会因她,会因我的工作能更好地体会元青花的独特魅力。
说到元青花。总给我一种仙女突然下凡的感觉。记得耿宝昌先生曾在2010年11月15日“2010年南京明洪武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时谈到,“民国时期,在市场上多见的是‘枢府’青白釉瓷。基本看不到元代青花器物以及洪武时期的完整器,而现在对元青花等感兴趣。元代的东西,包括元青花越来越多,都出来了,而民国时期,除了至正十一年的一对龙纹象耳瓶外,不见其他品种的元代器物。对这一现象,我也很奇怪。莫名其妙。据我的回忆和观察,不仅是北京一地,外地也少有元代和洪武时期的瓷器,这种情况是极特殊的。可能与当时的收藏家——那时不称收藏家。而称为玩主——玩主们喜欢清代器物有关。而元代的东西没人欣赏,大家都不去注意它,古玩店里也根本就没有这些器物”。(见《文物天地》2011年第4期,第48页。耿宝昌先生2010年11月15日在“2010年南京明洪武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元青花”的概念来得突兀且迅猛,现在已深入人心。俨然成为中国收藏界的“头号明星”。这得归功于投资人和媒介的推波助澜。在此高热的情形下其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商业价值是不是被高估了呢?以前我认为是,但2013年初看过上海博物馆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后。我认同了元青花的江湖地位和特殊价值。众所周知。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是唐代青花,但考古发现证明它只是唐三彩生产中的偶得产品(马文宽:《唐青花瓷研究——兼谈我国青花瓷所用钴料的某些问题》,《考古》1997年第1期,第74页),零散而少得可怜的留存也使它毫无体系可言。而元青花是以极其惊艳的方式将中国瓷器成熟的釉下彩绘第一次展现在历史舞台上。不但开创了此项工艺的先河,而且从它身上能十分明显地看到中国瓷器制作工艺承上启下的痕迹,例如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雉鸡竹石花果纹盘(图五),其雉鸡的尾羽、竹叶、石头边缘都可明显看出先刻花后染青花的工艺(图六)。而上海博物馆藏蕉叶瓜果竹石印花缠枝牡丹纹菱口盘(图七)则采用的是整体先模印纹饰再染青花的工艺(图八)。它继承了此前中国瓷器生产的最大宗——单色釉瓷器采用的刻、划、印等装饰工艺,同时加入了青花染色使纹饰更加清晰,装饰效果更加突出。此后明清时期的青花制作则脱离前元代风格走上了单纯用青花绘图案的道路。中国瓷器从元青花开始发生装饰变革,产地也由东西南北的百花齐放归于景德镇的—枝独秀。所以元青花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应该具有里程碑的重要地位。
论艺术气质,元青花相比于汝窑瓷的曲高和寡,它显得热闹而亲切,相比于明清官窑的精良古板,它显得自由而奔放。属于受众面最大的一类艺术品一论材料用量,可谓“史上最实诚的瓷器”:器形大。胎厚重,瓷土釉料不得少,关键是纹饰繁密,兼用刻、划、印工艺,深坑浅槽要料填,还配上一笔点画的青花画法,一件元青花使用的青花色料估计在明清时期画十个八个的不成问题。论保真能力,元青花算是仿制难度最大的瓷器了:明清官窑瓷器胎釉呈色好、器形规整、纹饰规范,仿制拿捏的尺度相对容易t元青花“皮细肉粗”(釉、彩好,胎粗),青花发色神秘叵测。造型大气稳重又不失秀美,纹饰内容形象而灵动,仿制拿捏的尺度绝对是“坑爹”级的。关键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外形一模一样的器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