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imal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培养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就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诵读语段,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其中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通过配音朗读、学生齐读、男女生交叉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了解作者在“盼春——绘春——赞春”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由衷地为春唱赞歌。
  二、运用电教媒体,培养语感
  电教媒教运用现代的录音、录像、幻灯及多媒体电脑等先进的设备,使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因而更具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松鼠》一文时,让学生眼观松鼠漂亮的外形,耳听松鼠尖叫的声响,感知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了解大自然动物世界中的勃勃生机。
  三、引人入境,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如教学《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根据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想象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了解红军面临的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上有狂轰滥炸,下有雪山、草地”这样艰难的处境,但红军战士却“不怕”“只等闲”,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凭借生活积累,培养语感
  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生活经历丰富,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境,就能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比较顺利地缩小自己和作者、和文中人物的心理差和情感差,从而和作者想在一起,思在一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间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阅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亲穿过铁道去为我买桔的特定的背影,告诉我们父爱的伟大。我抓住课文中“父亲爬上月台过铁道时”的一系列动词,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范读,再现父亲的形象,品出其中的味道,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为自己做某事的一系列动作,指导他们想象体会,最后加以运用,借助生活实际咀嚼一些词语的绝妙所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沟通生活与相关语言的联系,让学生借助自己身边的、自己身上的鲜活的素材,使语言的意义蕴涵、情感内涵充分地显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调动感官,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特别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耳听、脑想、嘴说、手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1.画一画。课文《松鼠》中,对于松鼠的尾巴老是翘起来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区分松鼠的坐姿与四足兽的不同。
  2.听一听。讲授《听潮》时,让学生听一听海潮来临时的各种声响,然后再去朗读课文中的语段,体会作者描写的真实、细切,从而读出语感来。
  3.说一说。语感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来实现。课堂中的复述、讨论、争辩、回答问题都是训练语感的手段,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于多形态交往中感知语言,熟悉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感的敏锐性。
  总之,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人们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规则,而主要凭语感。而学生语感的培养应贯穿于朗读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的语感增强。
其他文献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奉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发的手段多种多样,本人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重视绪论教学    绪论课实质上是一节动员课。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启动学生最初的学习欲望和动机。我在处理绪论课时,先讲生命科学与人的关系、联系实际,阐明内容意义,列举一系列现象及科研成果,例如,98年洪灾、沙尘暴、暴雨雪、杂交水稻、室内豪华装修
慢性骨髓炎属难治病症之一。本文介绍采用内服中药制剂骨痨片、骨痨汤,外用中药汞剂Ⅰ号丹、Ⅱ号丹等,并结合手术清除死骨及坏死组织,治疗本病165例,结果痊愈142例(占86%),好
【摘要】数学是高考主课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地位,高中生现有的数学思维障碍妨碍了提高数学成绩,使高中生突破已有思维障碍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有利的成绩。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及其形成原因;解决方法    高考数学是高考三大主课之一,提高数学高考成绩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的主要途径,但是高中生普遍存在数学思维障碍,无法突破高考数学中存在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无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3d过渡金属元素(TM)掺杂六方结构碳化硅(4H-SiC)晶体和Al、TM共掺杂4H-SiC晶体的总能和磁学性质.掺杂4H-SiC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TM和Si原子的化学势.结果发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求,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为贯彻这一新课程理念,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以期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分层教学注重以下几
针对现有的虚拟装配模型信息表达方法不完整,建模难度大和装配模型存在的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装配约束转换的骨架模型理论,然后以该骨架模型的结构作为思想基础,以VC++6.0为
结合PPP模式下的水生态建设的特点,构建了适合PPP模式水生态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绩效评价的模糊性和多种不确定型评价因素,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指标隶属度确
针对目前工业控制领域中存在的各种串行通信协议,为实现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同时携带不同协议的设备并进行数据交互,提出了支持Modbus和PPI协议复用的实时串行通信主站.为保证整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怕作文”呢?一直以来许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实践着。众所周知.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