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育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新旧课程标准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毋庸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临淄区全区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59459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8.2%;回族91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蒙古族116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9%;满族9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6%。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三、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所处的凤凰镇,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了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果树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林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路琪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道:当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有着积极的互动性。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熔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要求控制人口规模、使人类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国情、 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环境观、 发展观。
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新旧课程标准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毋庸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临淄区全区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59459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8.2%;回族91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蒙古族116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9%;满族9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6%。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三、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所处的凤凰镇,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了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果树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林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路琪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道:当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有着积极的互动性。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熔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要求控制人口规模、使人类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国情、 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环境观、 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