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汉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从译者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在各自语言上的体现,并指出译者在怀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同时,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为实现世界互通互利文化交往,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文化差异 汉英翻译 词语 句子 语篇
  一、文化与翻译
  1.中西文化差异。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区域特质和风貌的反映,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起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中国的中原文化起源于农本,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强调整体与贬抑个体的文化。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和渔猎,人们与动物斗争,与同类竞争,以求生存,所以开放与尊重个体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语言的差异性,不同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能否顺利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更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同时,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人类的思想感情相通,且基本需求一致,所以文化也呈现许多共性。
  2.文化与翻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翻译是语言间沟通的桥梁,是各民族文化联系的纽带。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也注定了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上的转换,更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转换,是对原作品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给汉英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其真正目的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信息得以表达。在翻译时,译者应密切关注原文与译文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通过翻译对文化差异进行转换。
  1.文化差异对词语翻译的影响。词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组成,词语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翻译质量。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影响词语的翻译。正如著名翻译大家林语堂先生所说:字义每每因在文化中之用法而生变化,或者极难捉摸。
  一般情况下汉语重具象、重直觉、重整体,英语则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汉语词义表达较笼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表达较具体、较准确。
  比如汉语中人们常说:车来了;这辆车质量很好。英语中则需要按照特定的语言环境翻译成具体的车,如taxi,car,bus,lorry等。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一定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将两种文化信息进行转换,寻找对应的语义表达方式,尽可能准确的进行翻译。
  2.文化差异对句子翻译的影响。中西方对事物的认识着重点不同,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包括不同的概念,引起不同的联想。
  例如:大熊猫一胎产崽两只。
  译文:Anadult female giant panda gives birth to two cubs at a time.
  在翻译“大熊猫”一词时,应该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明确地指出“成年和雌性”的含义,而不能直接译成giant panda。
  3.文化差异对语篇翻译的影响。语篇不仅仅是一连串句子和段落的简单集合或任意堆砌,而是一个结构紧凑、意义完整、功能明确的统一体。中西方文化差异给语篇的翻译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翻译时需要把握好语篇的整体意义,尽可能做到句句衔接紧密、逻辑连贯,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主题和功能,又要体现原文的思想和风格。
  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汉英语篇的表达存在着逻辑、思维、语序等方面的不同。汉语语篇一般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来布局;英语语篇往往语序倒置,先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再说先前发生的事情。汉语注重具体思维,英语注重抽象思维和抽象表达。英语以主语和动词为核心,常采用“SV(主谓)”句型,通过从属关系、修饰关系附着其上,句法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连贯流畅;汉语结构则较为松散。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注意语序的调整,使翻译更为准确。
  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在时间和逻辑的表达上有很大差异。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尽量使用规范、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三、结语
  文化与语言息息相关,忽略了对语言文化和背景的了解,就等于只抓住了语言的外壳而未领会其精神。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把语言孤立起来,更应把它们放回文化的大语境当中去考察,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汉英语篇在行文和文字使用方面均有所不同,在翻译时,译者应协调两种语言,尽量做到既保存原作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又使译文语言流畅、衔接紧凑、内容连贯,忠实通顺地再现原作品的涵义。
  参考文献:
  [1]于春昱.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翻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8): 80-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杜瑞清,白靖宇,田鹏森,等.21世纪研究生英语翻译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英语学科由于在升学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成为一门“优势”学科。现在英语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孩子学好英语成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关键部分。在我校,英语教学始终作为提高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训练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通过掌握这四项基本技能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写作普遍感到困难。为了能让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是关键。本文提出精心设计预习任务、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舞台的论点,以及简单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做法,以飨共享。  【关键词】初中英语 预习 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中心和重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被人们广泛应用。在许多国家中,英语教育更是被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也将英语作为重点学科进行教学。而创新教学是当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初中牛津英语教学如何创新进行简单探讨。  一、如何使课文教学更加直观、简明扼要  简明扼要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点,从而快速而有逻辑性的掌握知识。考虑到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选择使
【摘要】新课程提倡“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教学理念,为此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生,和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来构建生活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生活为素材,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将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不禁想到影片成功的原因,它映射出美国的文化,美国人的信念。一个平凡人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却不同于史诗中传统的英雄形象,阿甘通过“奔跑”阴差阳错的完成了很多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最后的成功以及他的行为是对英雄主义的重新界定,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缺陷才是真正的英雄。  【关键词】平凡人 英雄 英雄主义  一、引言  上世纪九
【Abstract】Cultural identity has long been a heatedly-discussed topic not only in people’s ordinary lives but also in literary works.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related interpretations made by previous sc
【摘要】设计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兼顾学生的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有层次的、具体的且易于操作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第十二届英语组教学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教学目标,发现这些设计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层次性不明确、过于笼统、宽泛。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学会移情、分层教学、搭建支架。  【关键词】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 技能大赛  
【Abstract】Since the 1980s,Chinese government promotes actively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But due to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eachers and learner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这个世界上男人广义的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衰男,一个是猛男。而猛男就是,在任何的时候,都会以目标为中心,不顾一切阻力去达到它的男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以有效支撑学习者个人学术与职业发展为目标,通用英语与专门英语的教学理念被提上日程并在各高校中逐渐展开教学实践研究,本文旨在尝试结合通用英语与专门英语的双模块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进行实践,从而探索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及其教学实践意义。  【关键词】双模块 通用英语 专门英语 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