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双向主动求发展、双向能动共发展、双向促动再发展,形成一种师生互动、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双向主动 双向能动 双向促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为此,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双向主动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一系列学习方式,最根本的是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其特点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使学习互动更主动有效。外国谚语说:“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看来的记得牢。”但是目前的情形是老师“活”了,学生学得“死”;学生一“活”,老师无从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而学生的主动在于与教师协调互动,积极思考,充分吸纳。
以写字教学来说,传统的做法是学生看老师一笔一画地范写,然后仿照老师的样子写,虽然学生也能把字写正确,但学生没有参与的主体性,“写字”这一行为完全成了外在的一种任务,离开了老师的“教”,再次写字的时候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写。
因此,我在写字教学中非常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的《识字2》是描绘桂林风光的词串,要求学生学会8个生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
指导书写,师生评议(8~10分钟写字)
课件出示:碧 峰 影 鼻 骆驼 架 廊
1.学生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2.明确本课书写任务。(课件出示:鼻、碧、架)
3.指导书写“鼻”。先由学生尝试临写一个。并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板上书空。接着,认真地描红一个,再临写一个。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写字情况。最后,实物投影出示前后临写的两个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第二个字为什么比第一个写得好?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在共同的习字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双向能动共发展
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激发、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习、讨论的内容尽可能深化。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是义务课程标准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
学生在朗读、复述课文后仍然余兴未尽,争着想要扮演狐狸和老虎,排演课本剧。记得我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表演,事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认真排练,再当众表演,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名“观众”。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互为主体。这一节课上,两位男生自告奋勇分别要求扮演狐狸和老虎,另有几位学生扮演小动物,老师和在座的学生由原先的“观众”成了“编剧”、“导演”,大家为了演好这一场戏,读书非常认真,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排演场景:
当“老虎”正在森林里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很容易就把“狐狸”逮住时,一位“导演”叫住了“狐狸”,说:“我读课文的时候,知道老虎一定是肚子饿了,正在寻找食物,表演时要演出老虎东找找西看看的样子。”一位学生说:“狐狸是从老虎身边‘窜’过,你表演得慢吞吞的,是想等着老虎来抓你吗?”另一位学生说:“老虎出来找东西吃,逮住了狐狸想要美餐一顿,一定要抓得紧紧的,不然狐狸要逃走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学习的小主人,会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思考,从语句中进一步体会、揣摩,一有新的体会、想法便主动提出,甚至当众示范。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启示,为了能表演得更精彩,就要仔细品读课文,边读边体味。在接下来的表演中,不断有学生提出建议,此时的课堂已经是全班学生展示的“舞台”。
生:狐狸在说“你敢吃我?”之前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那是它在想逃命的办法,然后“扯着嗓子问老虎”,问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让老虎听了一愣。(说完后让演“狐狸”的同学作了示范。)
生: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走去,应该是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地走在前面,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地跟在后面。
生:课文前面也写“狐狸对老虎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说明了老虎应该跟在狐狸后面”。
演员们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建议,看了同学们的示范表演,演得更精彩,特别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消极地“等、靠、听、记”,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听、说、读、思、议、演”,师生共同追求进步与发展。
三、双向促动再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是一種促进,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
例如学习《母亲的恩情》时,学生从母亲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教师启发,请学生说说为什么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读书,更深地体会到母爱是那么寻常,那么伟大,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的敬爱和怀念。
学生的反问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进和挑战,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
如,学生读《游天然动物园》时,不仅畅谈读书体会,还乐意质疑问难,提出了许多问题让老师一起参与探讨。
1.“……远处一辆游览车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因为天然动物园是禁止按喇叭的),原来是几位热心的荷兰游客在这里发现了狮群,邀我们共享好运。”为何要用括号?
2.“前方,一大群大象正横过道路。”这句话中为什么不用“穿过道路”,而是说“横过道路”?
3.“我们来到离它们不到50米的地方,它们竟没有察觉。”难道河马一点警惕性也没有吗?
4.母猴见我们来到它们不远处,怎么还在“打哈欠伸懒腰,满不在乎地瞥了我们几眼,便合上眼皮躺下了”呢?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难道还能只关注如何教吗?传统意义上的“教语文”已不复存在,新课程提倡的是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探究,不断思索,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互为主体,共同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双向主动 双向能动 双向促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为此,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双向主动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一系列学习方式,最根本的是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其特点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使学习互动更主动有效。外国谚语说:“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看来的记得牢。”但是目前的情形是老师“活”了,学生学得“死”;学生一“活”,老师无从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而学生的主动在于与教师协调互动,积极思考,充分吸纳。
以写字教学来说,传统的做法是学生看老师一笔一画地范写,然后仿照老师的样子写,虽然学生也能把字写正确,但学生没有参与的主体性,“写字”这一行为完全成了外在的一种任务,离开了老师的“教”,再次写字的时候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写。
因此,我在写字教学中非常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的《识字2》是描绘桂林风光的词串,要求学生学会8个生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
指导书写,师生评议(8~10分钟写字)
课件出示:碧 峰 影 鼻 骆驼 架 廊
1.学生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2.明确本课书写任务。(课件出示:鼻、碧、架)
3.指导书写“鼻”。先由学生尝试临写一个。并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板上书空。接着,认真地描红一个,再临写一个。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写字情况。最后,实物投影出示前后临写的两个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第二个字为什么比第一个写得好?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在共同的习字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双向能动共发展
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激发、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习、讨论的内容尽可能深化。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是义务课程标准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
学生在朗读、复述课文后仍然余兴未尽,争着想要扮演狐狸和老虎,排演课本剧。记得我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表演,事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认真排练,再当众表演,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名“观众”。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互为主体。这一节课上,两位男生自告奋勇分别要求扮演狐狸和老虎,另有几位学生扮演小动物,老师和在座的学生由原先的“观众”成了“编剧”、“导演”,大家为了演好这一场戏,读书非常认真,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排演场景:
当“老虎”正在森林里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很容易就把“狐狸”逮住时,一位“导演”叫住了“狐狸”,说:“我读课文的时候,知道老虎一定是肚子饿了,正在寻找食物,表演时要演出老虎东找找西看看的样子。”一位学生说:“狐狸是从老虎身边‘窜’过,你表演得慢吞吞的,是想等着老虎来抓你吗?”另一位学生说:“老虎出来找东西吃,逮住了狐狸想要美餐一顿,一定要抓得紧紧的,不然狐狸要逃走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学习的小主人,会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思考,从语句中进一步体会、揣摩,一有新的体会、想法便主动提出,甚至当众示范。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启示,为了能表演得更精彩,就要仔细品读课文,边读边体味。在接下来的表演中,不断有学生提出建议,此时的课堂已经是全班学生展示的“舞台”。
生:狐狸在说“你敢吃我?”之前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那是它在想逃命的办法,然后“扯着嗓子问老虎”,问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让老虎听了一愣。(说完后让演“狐狸”的同学作了示范。)
生: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走去,应该是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地走在前面,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地跟在后面。
生:课文前面也写“狐狸对老虎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说明了老虎应该跟在狐狸后面”。
演员们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建议,看了同学们的示范表演,演得更精彩,特别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消极地“等、靠、听、记”,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听、说、读、思、议、演”,师生共同追求进步与发展。
三、双向促动再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是一種促进,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
例如学习《母亲的恩情》时,学生从母亲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教师启发,请学生说说为什么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读书,更深地体会到母爱是那么寻常,那么伟大,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的敬爱和怀念。
学生的反问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进和挑战,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
如,学生读《游天然动物园》时,不仅畅谈读书体会,还乐意质疑问难,提出了许多问题让老师一起参与探讨。
1.“……远处一辆游览车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因为天然动物园是禁止按喇叭的),原来是几位热心的荷兰游客在这里发现了狮群,邀我们共享好运。”为何要用括号?
2.“前方,一大群大象正横过道路。”这句话中为什么不用“穿过道路”,而是说“横过道路”?
3.“我们来到离它们不到50米的地方,它们竟没有察觉。”难道河马一点警惕性也没有吗?
4.母猴见我们来到它们不远处,怎么还在“打哈欠伸懒腰,满不在乎地瞥了我们几眼,便合上眼皮躺下了”呢?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难道还能只关注如何教吗?传统意义上的“教语文”已不复存在,新课程提倡的是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探究,不断思索,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互为主体,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