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童第周
2.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3.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5. 朋友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6.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高尔基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名言材料作文,要对所给的名言进行分析,先细读每句名言的含义,然后去区别分析相互间的联系,找寻它们的共同点来组合,确定写作立意的角度。此材料作文,前三句名言,侧重于“兴趣”与工作生活的关系,后三句则是强调交友问题。
再看作文规定的写作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这就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有内在联系”的名言来思考审题立意,确定写作的角度。在写作要求中,还要注意“并合理引用”,这是规定考生对选择用来思考立意的名言,必须要恰当地引用在考场作文里。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要思考,做到把选用的名言,合适地运用在作文里。
在对名言进行细致的审读之后,可以考虑不同的立意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写成赏心悦目的文章。
角度一:兴趣盎然,成就自我。兴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总有心情孜孜不倦地追寻。童年时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读书时的兴趣,可不畏辛苦地去探求。兴趣激起内心的对未知的渴望,成功距离自己也就越来越近。
角度二:友谊长存,携手前行。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着朋友的相伴,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无论在困境中在逆境中,都有着一份携手前行的动力,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角度三:兴趣所致,相识相伴。原本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机缘巧合而走在一起。在共同前行的过程中,因着一份相同的兴趣,相互支持鼓励,在工作岗位上,在人生追求中,齐心协力,取得成功。
【病文展示】
兴趣所在
(题目直接点明主旨,但是较为简单,缺少新意,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3)班 江继东
“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引用名句作为开头,感觉较好,但没能很好地切入主题,单独引用材料来分析,略显单薄。)
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
(以陶渊明为标题,突出兴趣所在,联系主旨不够。)
“适无少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鄙弃官场生活,厌恶各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向往山水田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生活,因为他为兴趣,因为他为心,才悟出“以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渲染了诗词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叙述引用陶渊明的事例,恰当使用文章中名句,在表现上较好,但是首句应该是“少无适俗韵”。且在引用之后,缺少足够的分析论证,而单独的事例呈现,不能很好地阐明主题。)
岳鹏举,兴趣在于收复故土抗侵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楼兰山缺。”如此豪情壮志,在昏庸无能的君主眼中却毫无意义。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献身而许,一心志在收复失土,保家卫国。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兴趣和志向。他不忍百姓流离失所,却只能以战争去结束战争,迎回二圣,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他时刻铭记在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他收复燕云之地后,被罢官还乡,心中仍记得北上收复故土。随后,金人南下,他又重新披上战甲,击退金兵。后来,一句“莫须有”,被奸臣所害,但他的心,仍旧在。(岳飞精忠报国,此事例不符合“兴趣”主题,而是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把爱国豪情,当作兴趣来写,选材失误,“但他的心,仍舊在”一说非常牵强。)
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
“在人间四月天里”,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令无数人为她倾倒。原本是学建筑的,后在文学上的成就远远高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还有她自身的兴趣和用心,才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对林徽因的介绍,不够全面,难以起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在论证中,缺少足够的分析,也就缺少说服力。)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兴趣却又是心的所在。(文末点题,寥寥几句,在扣题上不够理想,围绕中心主旨,可以展开来分析论证,才可达到相应的效果。)
点评
文章围绕着“兴趣”这一主题展开,叙述条理清晰,文章层次分明,陶渊明、岳飞、林徽因,是不同时代的名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从整体来看,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标题拟用过于随意,简简单单的,难以带给阅卷者眼前一亮的感受。题好文一半,写作的关键,拟题时一定要匠心独具,才能吸引人。首段对全文而言,也至关重要,有引用有阐述,却在扣题上不够理想。作为议论文,对论证材料的分析是重点。本文选择的材料,引用较丰富,但缺少围绕主旨展开的分析和点题,单薄的材料在论证时,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论述结合,方能呈现最好的论证。 在文末,要注意切合文章主旨,来升华主题,起到全文的照应作用,彰显文章的内涵。
诊断报告
诊断一:拟好标题,诗化主旨。考生选择“兴趣”这一主题来构思写作,《兴趣所在》这样普通的标题是难以引起阅卷老师兴趣的,在标题上仔细推敲,带着诗意或是情调,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现才情。
诊断二:首段扣题,凸显主旨。作为议论文,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十分重要,而本文开头只是泛泛地谈了“兴趣”与“成功”的关系,没有紧扣“兴趣所在”这一主题。所以,文章的首段应切合材料,围绕着材料的中心,提出观点来分析论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带给阅卷者直接的感触。
诊断三:叙议结合,突出中心。材料是用来证明道理的,对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来分析论证。本文引用的陶渊明、林徽因等人的事迹,都是简单地陈述了事实,没有进行应有的分析论证,使文章显得缺乏思想深度。作为阅卷老师,更关注考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材料阐述个人观点和文章主旨,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四:在文末,本文仅用两句话草草结尾,没有达到“扣题”的效果。要注意照应全文,并切合文章主旨做必要的分析论证,进而升华主题,彰显文章内涵。
【升格佳作】
兴趣,心去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3)班 江继东
“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
——童第周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前行绵绵不绝的动力,而用心是实现自我的前提。故云:兴趣之所在,情之所在;梦想之所在,心之所在。
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心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鄙弃官场生活,厌恶各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陶翁之意在山水田间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山村的生活,他为兴趣,更为心,才悟出“以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渲染了两晋诗词文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婆娑生姿;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因为兴趣,纵情诗词之间,才情与人格流传至今。陶渊明追寻着个人的兴趣,并为之不断地努力追求,终成为后人仰慕的先贤。
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心在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令无数人为她倾倒。1920年4月,她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朋友——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她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在文学上的成就还要远远高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
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徐志摩的出现,也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更是她自身的兴趣、用心,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不仅是在建筑上的成就,更是因对文学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的才情,林徽因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后人铭记的民国奇女子。
“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说。
“兴趣是一个人心之所在,兴趣更能成就一个人。”我说。
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兴趣因为爱,才能不断地追寻,勇往直前,最终成就了自我。凡事有兴趣,心也就紧随而去,成功也就在那里等着,对你招手。
兴趣,心去。
升格点评
作文重新拟题为“兴趣,心去”,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激发阅读者的思考,带着一份美好的心境去品读全文,吸引了阅读兴趣,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覺。材料上,留用陶渊明和林徽因两个人物,对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充实和丰富,读之更显完整。及时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紧紧围绕“兴趣”展开,叙议结合,观点鲜明。
文末围绕中心点题,简明扼要阐明题目内涵,使全文前后一致,首尾呼应。全文语言流畅而简练,富有韵味,更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童第周
2.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3.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5. 朋友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6.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高尔基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名言材料作文,要对所给的名言进行分析,先细读每句名言的含义,然后去区别分析相互间的联系,找寻它们的共同点来组合,确定写作立意的角度。此材料作文,前三句名言,侧重于“兴趣”与工作生活的关系,后三句则是强调交友问题。
再看作文规定的写作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这就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有内在联系”的名言来思考审题立意,确定写作的角度。在写作要求中,还要注意“并合理引用”,这是规定考生对选择用来思考立意的名言,必须要恰当地引用在考场作文里。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要思考,做到把选用的名言,合适地运用在作文里。
在对名言进行细致的审读之后,可以考虑不同的立意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写成赏心悦目的文章。
角度一:兴趣盎然,成就自我。兴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总有心情孜孜不倦地追寻。童年时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读书时的兴趣,可不畏辛苦地去探求。兴趣激起内心的对未知的渴望,成功距离自己也就越来越近。
角度二:友谊长存,携手前行。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着朋友的相伴,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无论在困境中在逆境中,都有着一份携手前行的动力,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角度三:兴趣所致,相识相伴。原本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机缘巧合而走在一起。在共同前行的过程中,因着一份相同的兴趣,相互支持鼓励,在工作岗位上,在人生追求中,齐心协力,取得成功。
【病文展示】
兴趣所在
(题目直接点明主旨,但是较为简单,缺少新意,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3)班 江继东
“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引用名句作为开头,感觉较好,但没能很好地切入主题,单独引用材料来分析,略显单薄。)
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
(以陶渊明为标题,突出兴趣所在,联系主旨不够。)
“适无少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鄙弃官场生活,厌恶各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向往山水田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生活,因为他为兴趣,因为他为心,才悟出“以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渲染了诗词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叙述引用陶渊明的事例,恰当使用文章中名句,在表现上较好,但是首句应该是“少无适俗韵”。且在引用之后,缺少足够的分析论证,而单独的事例呈现,不能很好地阐明主题。)
岳鹏举,兴趣在于收复故土抗侵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楼兰山缺。”如此豪情壮志,在昏庸无能的君主眼中却毫无意义。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献身而许,一心志在收复失土,保家卫国。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兴趣和志向。他不忍百姓流离失所,却只能以战争去结束战争,迎回二圣,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他时刻铭记在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他收复燕云之地后,被罢官还乡,心中仍记得北上收复故土。随后,金人南下,他又重新披上战甲,击退金兵。后来,一句“莫须有”,被奸臣所害,但他的心,仍旧在。(岳飞精忠报国,此事例不符合“兴趣”主题,而是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把爱国豪情,当作兴趣来写,选材失误,“但他的心,仍舊在”一说非常牵强。)
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
“在人间四月天里”,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令无数人为她倾倒。原本是学建筑的,后在文学上的成就远远高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还有她自身的兴趣和用心,才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对林徽因的介绍,不够全面,难以起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在论证中,缺少足够的分析,也就缺少说服力。)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兴趣却又是心的所在。(文末点题,寥寥几句,在扣题上不够理想,围绕中心主旨,可以展开来分析论证,才可达到相应的效果。)
点评
文章围绕着“兴趣”这一主题展开,叙述条理清晰,文章层次分明,陶渊明、岳飞、林徽因,是不同时代的名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从整体来看,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标题拟用过于随意,简简单单的,难以带给阅卷者眼前一亮的感受。题好文一半,写作的关键,拟题时一定要匠心独具,才能吸引人。首段对全文而言,也至关重要,有引用有阐述,却在扣题上不够理想。作为议论文,对论证材料的分析是重点。本文选择的材料,引用较丰富,但缺少围绕主旨展开的分析和点题,单薄的材料在论证时,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论述结合,方能呈现最好的论证。 在文末,要注意切合文章主旨,来升华主题,起到全文的照应作用,彰显文章的内涵。
诊断报告
诊断一:拟好标题,诗化主旨。考生选择“兴趣”这一主题来构思写作,《兴趣所在》这样普通的标题是难以引起阅卷老师兴趣的,在标题上仔细推敲,带着诗意或是情调,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现才情。
诊断二:首段扣题,凸显主旨。作为议论文,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十分重要,而本文开头只是泛泛地谈了“兴趣”与“成功”的关系,没有紧扣“兴趣所在”这一主题。所以,文章的首段应切合材料,围绕着材料的中心,提出观点来分析论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带给阅卷者直接的感触。
诊断三:叙议结合,突出中心。材料是用来证明道理的,对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来分析论证。本文引用的陶渊明、林徽因等人的事迹,都是简单地陈述了事实,没有进行应有的分析论证,使文章显得缺乏思想深度。作为阅卷老师,更关注考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材料阐述个人观点和文章主旨,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四:在文末,本文仅用两句话草草结尾,没有达到“扣题”的效果。要注意照应全文,并切合文章主旨做必要的分析论证,进而升华主题,彰显文章内涵。
【升格佳作】
兴趣,心去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3)班 江继东
“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
——童第周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前行绵绵不绝的动力,而用心是实现自我的前提。故云:兴趣之所在,情之所在;梦想之所在,心之所在。
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心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鄙弃官场生活,厌恶各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陶翁之意在山水田间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山村的生活,他为兴趣,更为心,才悟出“以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渲染了两晋诗词文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婆娑生姿;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因为兴趣,纵情诗词之间,才情与人格流传至今。陶渊明追寻着个人的兴趣,并为之不断地努力追求,终成为后人仰慕的先贤。
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心在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令无数人为她倾倒。1920年4月,她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朋友——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她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在文学上的成就还要远远高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
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徐志摩的出现,也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更是她自身的兴趣、用心,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不仅是在建筑上的成就,更是因对文学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的才情,林徽因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后人铭记的民国奇女子。
“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说。
“兴趣是一个人心之所在,兴趣更能成就一个人。”我说。
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兴趣因为爱,才能不断地追寻,勇往直前,最终成就了自我。凡事有兴趣,心也就紧随而去,成功也就在那里等着,对你招手。
兴趣,心去。
升格点评
作文重新拟题为“兴趣,心去”,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激发阅读者的思考,带着一份美好的心境去品读全文,吸引了阅读兴趣,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覺。材料上,留用陶渊明和林徽因两个人物,对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充实和丰富,读之更显完整。及时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紧紧围绕“兴趣”展开,叙议结合,观点鲜明。
文末围绕中心点题,简明扼要阐明题目内涵,使全文前后一致,首尾呼应。全文语言流畅而简练,富有韵味,更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