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本成果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教学主要围绕单一的学科考试进行,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潜能和内动力,更缺少对学生生涯发展的规划的培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等特点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同时,作为学业传授与指导的核心—教师,过度追求利益与回报,被“升学指标-评优-职称”这个枷锁紧紧拷牢,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开展此实践研究。
2.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研究,一方面,旨在通过开设多样化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帮助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树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可行性生涯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学业,并从容就业。另一方面,旨在通过对导师的培训和鼓励,促进教师的教学生态的转变和提升,令其成长为“富学问、富智慧、富信仰”的乐活教师。
3.本成果创新点
(1)契合新课程改革方案的目的和要求。我校实施的“四级生涯导师”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化选择,帮助普通高中学生学会合理选择课程、大学及专业,为适应“新课改走班制”做好实践准备,提供科学数据及实践依据 。(2)契合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
4.成果主要内容
4.1研究主题的确立
我校自2014年3月开始,由我校科研部牵头并设置“四级生涯导师”模式。即“学业生涯导师、通识生涯导师、国学生涯导师和英文生涯导师”。通过“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为“有学识、有修为、有底蕴、有情怀”的新一代四有新人!
4.2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发展自身特长。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创设出一系列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多元化校本课程。在我校二校区创设多种生涯社团,具体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传媒、摄影、影视、羽毛球、生涯社团,还有记者协会,校本课程以校本化社团活动等诸多形式体现并完成实践研究。
(2)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辅导学生规划自我,助力成长。我校于2016年正式将《生涯规划》课列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并出版《高中生涯规划指导手册》一书,成为我省首家自主研发校本教材的领头羊。
(3)师资雄厚的科研团队为成果的实践研究提供科学、坚实的理论依据。我校依靠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名优教师队伍及科研课题研究团队,先后申请并立项研究香坊区“十二五”学会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为普通高中的学生确立生涯目标的策略研究》以及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对树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
(4)通过走进大学、生涯双向选择见面会及校企合作,了解大学、专业、职业,科学完成升学报考。每学期定期开展走进大学探秘实践活动,深入大学校园,提前体验大学氛围;通过一年一度的生涯双向选择见面会,大学老师走进高中校园,让学生在了解中对比,在对比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使自身和大学及喜爱专业达到相互匹配。
(5)通过职业探索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生涯目标。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职业的特点及能力要求,我校定期开展职业探索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生涯规划目标,逐渐完善自我,争取做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
(6)通过教师校际交流,外出培训及学习,提高“四级生涯导师”的专业素养及理论基础。自2014年起,我校的“四级生涯导师”成员多次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论、超前的教学技术手段带回来,形成适合我校校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老师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自信心爆满,职业幸福感大大提升,正能量惠及学生,并使其终身受益。
(7)校本培训制度化,教师成长理想化。每周开展学科校本培训,以教研组集体研修为主导,激发教师学习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季度开展“乐源书坊”读书会读书活动,从武装教师头脑开始。通过读书交流会,广大教师传递思想和热情,读好书,多读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与成长齐头并进。
(8)家校合作一体化教育,筑梦学生升学及就业。我校科研部于2017年成立了“乐源生涯工作室”,定期开展学业指导、学业评价,通过公众号推送最新的招生考试政策及大学专业、报考及录取信息;同时,定期举行家庭教育公益课堂讲座,聘请教育专家向廣大家长传授“育儿之道”,特别是解决当下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卑问题、早恋问题等;同时也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家长来进行现身说法,互动交流,助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5.效果与反思
5.1成果应用及效果
(1)“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在我校三个学年已经落地并开花结果。例如:我校高考成绩本科入段人数由2013年的33人增加至2016年的147人,实现了文理科一表重本的历史性跨越;中考录取分数段也由2014年的不足一百分提高到2017年的315分。特别是艺体生的升学率大幅提升,重点艺术院校总录取人数由2013年的49人提升到2017年的158人。尤其是2017年艺术类考生王晓棠同学,以总分601分的好成绩摘得香坊区艺术生第一名桂冠,顺利考取重庆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学习,实现了选考、升学、就业的一体化完美规划。
(2)通过“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广大教师的职业理想越发清晰:2013年至2017年,我校共培养区级骨干教师54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省市名优教师及教学能手7人;在2013年至2017年,生涯导师参与正规大赛课及科研成果并获奖人数分别为80人和148人,成就的取得既是我校生涯导师素质和业务提升的最好体现,更得益于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对成全之道的探索!
5.2反思及不足
(1)我校是在中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中长期实践、探索及成果转化和应用。
(2)由于经费严重紧张,使得我校所需要的现代化生涯探索设备和辅助工具配备不足,生涯导师外出学习培训经费短缺,影响生涯导师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3)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探究,需开展很多生涯社团校本课程,受到硬件即功能教室和场地的限制,导致每年有很多意愿参与生涯社团活动的同学难以实现,同时,也限制了生涯导师对“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深入实验和探索。
(4)东北地区经济落后,思想认识观念陈旧。急需政府及主管部门加大支持与投入,增加研训力量。
(5)由于省市规章制度及政策法规的限制,不允许收费。导致学校没有“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活动经费,急需政府出台相关合理化制度意见来解决。
(6)由于我校硬件设施不完善,软件配备缺陷,师资力量有限,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验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还需要内行专家的深入指导。
基于以上问题,我校将继续从师资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上力辟新径,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四级生涯导师”模式,为我校的普通家庭的学生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而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教学主要围绕单一的学科考试进行,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潜能和内动力,更缺少对学生生涯发展的规划的培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等特点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同时,作为学业传授与指导的核心—教师,过度追求利益与回报,被“升学指标-评优-职称”这个枷锁紧紧拷牢,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开展此实践研究。
2.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研究,一方面,旨在通过开设多样化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帮助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树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可行性生涯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学业,并从容就业。另一方面,旨在通过对导师的培训和鼓励,促进教师的教学生态的转变和提升,令其成长为“富学问、富智慧、富信仰”的乐活教师。
3.本成果创新点
(1)契合新课程改革方案的目的和要求。我校实施的“四级生涯导师”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化选择,帮助普通高中学生学会合理选择课程、大学及专业,为适应“新课改走班制”做好实践准备,提供科学数据及实践依据 。(2)契合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
4.成果主要内容
4.1研究主题的确立
我校自2014年3月开始,由我校科研部牵头并设置“四级生涯导师”模式。即“学业生涯导师、通识生涯导师、国学生涯导师和英文生涯导师”。通过“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为“有学识、有修为、有底蕴、有情怀”的新一代四有新人!
4.2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发展自身特长。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创设出一系列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多元化校本课程。在我校二校区创设多种生涯社团,具体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传媒、摄影、影视、羽毛球、生涯社团,还有记者协会,校本课程以校本化社团活动等诸多形式体现并完成实践研究。
(2)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辅导学生规划自我,助力成长。我校于2016年正式将《生涯规划》课列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并出版《高中生涯规划指导手册》一书,成为我省首家自主研发校本教材的领头羊。
(3)师资雄厚的科研团队为成果的实践研究提供科学、坚实的理论依据。我校依靠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名优教师队伍及科研课题研究团队,先后申请并立项研究香坊区“十二五”学会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为普通高中的学生确立生涯目标的策略研究》以及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对树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
(4)通过走进大学、生涯双向选择见面会及校企合作,了解大学、专业、职业,科学完成升学报考。每学期定期开展走进大学探秘实践活动,深入大学校园,提前体验大学氛围;通过一年一度的生涯双向选择见面会,大学老师走进高中校园,让学生在了解中对比,在对比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使自身和大学及喜爱专业达到相互匹配。
(5)通过职业探索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生涯目标。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职业的特点及能力要求,我校定期开展职业探索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生涯规划目标,逐渐完善自我,争取做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
(6)通过教师校际交流,外出培训及学习,提高“四级生涯导师”的专业素养及理论基础。自2014年起,我校的“四级生涯导师”成员多次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论、超前的教学技术手段带回来,形成适合我校校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老师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自信心爆满,职业幸福感大大提升,正能量惠及学生,并使其终身受益。
(7)校本培训制度化,教师成长理想化。每周开展学科校本培训,以教研组集体研修为主导,激发教师学习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季度开展“乐源书坊”读书会读书活动,从武装教师头脑开始。通过读书交流会,广大教师传递思想和热情,读好书,多读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与成长齐头并进。
(8)家校合作一体化教育,筑梦学生升学及就业。我校科研部于2017年成立了“乐源生涯工作室”,定期开展学业指导、学业评价,通过公众号推送最新的招生考试政策及大学专业、报考及录取信息;同时,定期举行家庭教育公益课堂讲座,聘请教育专家向廣大家长传授“育儿之道”,特别是解决当下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卑问题、早恋问题等;同时也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家长来进行现身说法,互动交流,助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5.效果与反思
5.1成果应用及效果
(1)“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在我校三个学年已经落地并开花结果。例如:我校高考成绩本科入段人数由2013年的33人增加至2016年的147人,实现了文理科一表重本的历史性跨越;中考录取分数段也由2014年的不足一百分提高到2017年的315分。特别是艺体生的升学率大幅提升,重点艺术院校总录取人数由2013年的49人提升到2017年的158人。尤其是2017年艺术类考生王晓棠同学,以总分601分的好成绩摘得香坊区艺术生第一名桂冠,顺利考取重庆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学习,实现了选考、升学、就业的一体化完美规划。
(2)通过“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广大教师的职业理想越发清晰:2013年至2017年,我校共培养区级骨干教师54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省市名优教师及教学能手7人;在2013年至2017年,生涯导师参与正规大赛课及科研成果并获奖人数分别为80人和148人,成就的取得既是我校生涯导师素质和业务提升的最好体现,更得益于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对成全之道的探索!
5.2反思及不足
(1)我校是在中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中长期实践、探索及成果转化和应用。
(2)由于经费严重紧张,使得我校所需要的现代化生涯探索设备和辅助工具配备不足,生涯导师外出学习培训经费短缺,影响生涯导师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3)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探究,需开展很多生涯社团校本课程,受到硬件即功能教室和场地的限制,导致每年有很多意愿参与生涯社团活动的同学难以实现,同时,也限制了生涯导师对“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深入实验和探索。
(4)东北地区经济落后,思想认识观念陈旧。急需政府及主管部门加大支持与投入,增加研训力量。
(5)由于省市规章制度及政策法规的限制,不允许收费。导致学校没有“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践活动经费,急需政府出台相关合理化制度意见来解决。
(6)由于我校硬件设施不完善,软件配备缺陷,师资力量有限,我校“四级生涯导师”模式的实验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还需要内行专家的深入指导。
基于以上问题,我校将继续从师资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上力辟新径,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四级生涯导师”模式,为我校的普通家庭的学生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而继续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