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的下午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破败
  它空无一人
  我嗅到了我点燃的清香
  我看到了花木上拂过的泠风”
  这首题为《我主持圆通寺的一个下午》的四句短诗是诗人独化津津乐道并亲力广播的一首代表作。记得第一次在《诗歌月刊》读到它的时候,我刚刚举家迁往平凉,安家于南山下,南望南山一脉,北眺城市楼梢,最具古风和禅意的是,登山于半坡,有一香火去处——圆通寺。山和寺都是无所谓前世今生的,禅,信其有,就无所不在。走过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庙宇,我于佛祖无求,从不烧香拜佛,自以为人只要向善、本真,必算入禅。那时候的圆通寺,正如独化所写:破败、空无一人。面对这样一处荒凉之境,读这样的诗句,我凝神的不是全文,而是诗题中的“主持”二字。“主持”一词在佛家原意为“久住护持佛法”,禅宗兴起时,借用此意,将寺院负责全面事务的一寺之主称为“主持”。而要来主持这样一处破败、荒芜的清凉之地,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并独享此情此景所氤氲的“清香”与“泠风”,岂是胸无万卷者所能为?我在一些诗歌讲座中,屡次提到这四句短诗,除了它简短好记之外,更多的在于这首诗把眼前破败景物化为胸中自得与快意,让人艳羡它的“主持”。之后和独化小聚的一些场合,我常常戏谑:今天的时光独化先生来主持。闻此言,独化常常推推眼镜,发出爽朗的大笑。我们奔波一生,守老了岁月,时光也不断冲刷漂洗着我们的生命,有一段时光让我们来主持其实是一桩人生之快事。
  “主持”二字落到世俗社会,就成了一种主宰和占有,主持一场会议、一个宴席、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地域,是一个人不断努力求得尊重的梦想。当我们走过了太多的路,受过了很多的伤,得到复失去了很多之后,我們方才明白,主持什么都不如主持自己的心灵安然自得,心游万仞,万念归己,这该算作是心灵的极乐吧。“下午”是一天的收拢,是阳光归山前的汇聚,是世间所有活动开始走向总结与归寂,而“圆通寺”的下午又是诵经入佳境、佛光收纳、天地包容的大自在,能主持它的人该有多么博大与超脱啊。那时候,我正逃离了一场官场纷争,收藏起自己的峥嵘头角,隐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于悲凉的人生之境中找到了生命的超脱与安宁。别样的圆通寺,别样的下午,路是土路,是脚步在草中蹚出来的,树有多样,曲杆斜枝,左横右逸,穿空而过。夕阳沉落下来,圆通寺的屋檐上挂满了斜晖染尽的瓦楞,佛香的气味混合着青草的气息,流动在空气里,破败中的美好,空无一人的宁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突然就感知了生命的潜流暗自激荡。
  选择此处安居,恰是因为这里偏安城市一隅,与泥土相通,与天色亲近,而这里的圆通寺又营造出一种化外之境,涤俗尽虑,消弭伤痛。曾经喜欢庙堂之高的纵横恣肆,如今更偏爱江湖之远的自得与安宁。最初的日子,南山没有公园,周遭没有遮蔽视线的高楼,去圆通寺寻找安静,就像佛门弟子隐居修行,内心是平静如水的。尤其圆通寺的下午,就像舞台的幕后,庭院的后花园,不为人所惦记,却不可或缺。那些年,枕头下时常放两本《瓦尔登湖》,一本徐迟译,一本王光林译,分明两本书,却各有各的味道,翻开,不从头到尾读,随便翻一页,读下去,竟把这两本书读了若干遍,不认为它有多么好看,只喜欢文字里的小安静与小平淡。那时候圆通寺的下午,就像是我的瓦尔登湖,让我也努力着想霸道地“主持”一回。于是,喜欢上了《我主持圆通寺的一个下午》,也喜欢上了下午的圆通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南山的草木被开拓,石阶铺上去,两层广场占据了山体,山顶上是高速公路的天桥,承重的青兰高速和福银高速在这里重叠,一路从南山顶上冲过来,横插而过,西来东去的车辆自以为是,轰鸣的汽笛声声不息。我睡在六楼的床上,不时被楼体的震动惊醒。几乎是一夜之间,圆通寺的周围被各式各样的楼群挤满了,先是六七层的住宅楼,接着是十层二十层的商住楼,一幢一幢逼近弱小的圆通寺,将其压迫庂逼到山凹里,我仿佛听到它因为拥挤和压迫而发出重重的喘息,听到了钟磬之声中暗含的哽咽与沙哑,终于悠远的诵经声淹没于市声嘈杂里,无坚不摧的佛语在此遭遇了俗尘市声吞噬的尴尬。南山公园的广场里,下午的时光属于大腹便便的消食者,属于越来越火辣的广场舞者,属于劫绿窃花的窥伺者。人,带来了集会,带来了市,路边的啤酒摊、麻将桌、咖啡屋、烧烤摊……竞相出现,烟火与尖叫交织生长,甚嚣尘上。人,也带来了汽车,高的,低的,黑的,白的,尖头的,方头的,挤满了山边人行道,这些工业文明的食人者旁若无人,摩肩接踵,常常把人硬生生挤进沟边和水渠,我时常看到,一豪饮者立于圆通寺的下午,一泓经久不息的尿喷溅在路边的车轮胎上,我隐约能透过那满足的神情听到他发自内心的赞美:这狗日的社会真好啊。
  此刻,我想问独化先生,这样的一个圆通寺的下午,你还来主持吗?反正我不主持。
  寺院,是信男善女向自己心中的佛祖祈祷的圣洁之地,是僧人们居住、修行、说法的地方,自古“息心所栖,故曰精舍”,修禅、课诵、布萨,是这里的基本活动。“圆通”是观音的法号,在四大菩萨中,观世音是最亲民的,所以信徒甚众。圆通寺始建于明代,当时就叫观音庙。上世纪六十年代,圆通寺因为历史上又一个蔑佛破旧而开始走向破败,走向空无一人,唯有草木自由生长、自枯自荣。后随着佛事的复苏,开始不断添砖加瓦,今天随着周边大兴土木的挺进,圆通寺也迎来了大拆大建的时代,一座座老城老去,一座座新城拔地,是时代潮流,更是人类欲望膨胀的结果;一个个老寺萎顿,一个个新寺突兀,是随波逐流,也是人云亦云的结果。在南山公园如火如荼的建设期间,因为取土意外造成寺院东出现大面积滑坡,路面整体塌陷,人行小路完全中断,圆通寺下面路边的民房后基完全裸露在外。一时,民众与佛界联名上访到政府,不知道是迁怪于南山公园的修建呢,还是要讨回他们曾经的安然与宁静呢?
  世界的热闹与喧嚣是全球的传染病,藏于深山的寺观都未能幸免,遑论这被包围进城市中的圆通寺。一步步走完阶阶高去的台阶,一个完全陌生的圆通寺出现在眼前,尽管白墙红瓦、飞檐斗拱,但阁殿的华丽是陌生的,修葺的树影是陌生的,就连杂沓的人群和佛殿光线的浮尘也是陌生的。留在诗歌里、美在记忆里的圆通寺不是这样的,它没有尽力学着古却骨子里透着现代的建筑,没有讲究的方砖甬道,没有华丽的墙裙与脸相扰攘的僧人。一个城市没有了老建筑,等于废除了自己的时间与历史,一个寺院也一样,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盲从的趋同显得很怪异。圆通寺的下午竟然一下子变得燥热不堪,好像因为拥挤出了汗,连阳光也变得特别扎眼,高僧手里的经卷一如院中半青半黄的竹子,一叶一秋地翻过去,便把整个下午翻走。
  于是,每次步行上山,都抵不住内心深处越来越重的失落。来自城市的激流,一遍遍席卷南山,浸润着崭新的圆通寺和它的下午。在逐渐热闹的漩涡里,不知那一扇通向宁静的门开向何处?八月初八,圆通寺会有八天的水陆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名高僧举办放生、超度亡灵仪式,八月十五,进行佛像开光仪式。还有每个
  初一每个十五每个特殊的日子里,黑压压的千余人众,闹嚷嚷排几小时队等素斋、举行皈依仪式、领取皈依证。这其中也有我的岳母。岳母是个潜心向佛者,常常会以同修大德居士的身份来此礼佛诵经。岳母一生勤劳宽厚,没有多高文化程度读经文竟然顺畅不碍,好多我所不识之字,她竟然毫不含糊读出。善良、薄己厚人成为她学佛的信条。因离我家近,每来总会先来我家一转,然后就迫不及待去寺里餐宿,其虔诚与专注让我佩服。而去年她来,却与中途卷了行李来家里了。一问,说太吵杂了。寺中宿者的起居习惯,最讲究的是同起同睡,步调一致,互不影响,每晚,大家一起叠衣,彼此合掌问讯,然后一边口中轻轻诵经,一边上床安歇,清晨,敲响五更钟时才可以起身下地。岳母说,这次规矩全无人遵守,而且居士们开着豪车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大声嚷嚷着一手要钱一手发证,僧人们脚步匆匆迎来送往打手机上网,苹果手机刷屏声不绝于耳。原来墙外头的滚滚红尘,已经渐渐冲刷了墙里头的清凉沉静,红尘之外的世界只能在内心祈求。岳母的执念我能明白,有信仰的人永远服从于内心,本心不为万物所动,不为万物所役,佛心固本。她曾于圆通寺求佛,一求我仕途光明,二求外孙女金榜题名。当我知道她的一番苦心时,这两桩事都已经一一实现。这是圆通寺赐给我的吗?妻子瞒着我悄悄去还愿,但我照旧会相信这不是佛祖而是岳母和妻子给我的。我会用一生去给她们还愿。
  “……我嗅到了我点燃的清香,我看见了花木上拂过的泠风”,在每一个圆通寺的下午,我读起这诗句,就像读起了一首挽歌。午后,风,因为人流,不再舒畅流动,点燃的清香,以极快的速度销匿于烟火,不复寻焉。最后的阳光,照着脚下平整的砖地,照着那堵默立的老墙。一丛青竹,因为无声像哑剧一般,默默地长。下午像一只脚步飞快的猫儿,一眨眼就掩隐于夜幕中。
  夜色沉沉,浅浅月色下面,我闭目打坐,啊,我真的看见了花木上拂过的泠风。这是我的世界,我来主持。
  责任编辑 张庆国 王丽娇
其他文献
和慧平,原名和会平,1976年2月生,现居云南大理。著有诗集《另一种声音》《幸福是水做的》。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星星》《诗林》及美国《新大陆诗刊》、新加坡《新华文学》等 ,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嘎力寺湖水星光点点  五台山上的露珠透明而忧伤  嘎力寺旁的湖水碧波荡漾  你的藍纱巾遮住我的天空  嘎力寺一池湖水就用蓝色的多声部  练习歌唱。众声喧哗  蓝,你可不可以不要太泛滥  舒缓一些,轻柔
期刊
寸杨勇,纳西族,1988年 5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开始创作。  五月  布谷鸟的歌声是半圆形的,  隐藏着 从芭蕉叶里团出的忧郁。  樱桃是矮墙上的红色裙子。  我们沉沦在绿色之中。  忽然觉得,一生并不夠相爱。  在月亮下,赶着马离开甜蜜的海子的,  应该就是我们的影子,我猜想,我希望。  五月天,  雪花落成淡淡的杜鹃,  流淌成山谷里第一支泉水的歌曲。  我觉得
期刊
杨清敬,1990年生,现居云南保山。作品见于《边疆文学》《中国诗歌》《飞天》等,出版诗集《高原序曲》(合著)。  歌者  逃蝉鸣  拉二胡老人坐在榕树下  声音比夏天长  老人捋衣袖  深灰的布像经书被卷起  一扬手  树叶一片接着一片落下  ……寂静包围过来  鱼骨  透过光下沉的鱼  在水的淘洗中,骨头发亮  鱼鳞脱离身体  朝着不同的方向,飘起  又沉下  鱼骨卡在一朵花上  花的周围  是
期刊
她本来要问你昨晚到哪里去了,那么晚才回来?结果口腔里却跑出来:你昨天是不是和小三在一起?  他牵着女儿下楼梯。楼梯有点窄,还是不锈钢的,踏板不干时,就稍稍有点滑。当初对复式楼装修时就没考虑这么多。小时候,女儿在楼梯上滑倒过几次,长了记性,只要爸爸在家,一定要爸爸牵手下楼。现在女儿已经十五岁了,都上高一了,依然要他牵。每次牵的时候他就会想,如果女儿一辈子要他牵,他也愿意。  他和辰辰都不做声,司空见
期刊
郑贤奎,1994年生,丽江宁蒗人。现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中文系。作品散见于《边疆文学》《散文诗》等。  万格山顶的雪  住在高山上的人都搬走了  剩下一些老人世袭着他们的土地  只有上学,识字,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以至于还有几只小羊羔  在山冈处掉队  下雪时它们像那个老爷爷一样在等候  等一场雪逼回远行者的脚步  一只鸟扑哧一声扎进雪地  经过几次颤抖也没能爬起来  一张弓撑在爷爷的心坎 
期刊
超玉李,1984年生,居双柏,彝族,本名李玉超。在《滇池》《边疆文学》《诗潮》《星星》《诗选刊》《人民日报》《民族文学》《诗刊》等发过作品。  藏着,并不代表死亡  内心的那块陆地,藏着  一个岛屿,一个岛国:  藏糙石,总想被打磨  有沙滩,总认为能淘到金  有大海,总感觉可以  清洗伤口  也藏荆棘,只是  你没有看到,得告诉你一声  或许会真的,刺伤你  或别人  黄昏,在公墓林园散步  这
期刊
苏燕,云南省双柏县大庄人,1972年生。作品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等刊物发表。  黑白胶片  流着泪  我们给您梳洗、化妆  换上旧社会地主家小姐穿的缎子衣裳  打上粉底和腮红  涂上时尚的口红和眼霜  购一乘八抬花轿  母亲,我们送您出嫁  转棺后  英姿勃发的父亲  正骑着那匹雄健的白马  等着掀开您的红盖头  黑白胶片之二  我开始害怕那些办事潦草的人  更恨那个办事潦草的阎王 
期刊
杨增娣,彝族,丽江宁蒗人。有诗歌发表于《云南日报》《边疆文学》等。  倒影  我们都爱看倒影  风大一些,月亮就碎成  一汪一汪的  我们也都是  星星,在人间上的倒影  不知道是什么将我们吹散  我想你  风让我想你  它吹在我的脸上  好像一双手轻轻抚摸我  风停了,我还在想你  雨让我想你  它落在我的手上  犹如一滴滴热泪落下来  雨停了,我还在想你  夜让我想你  世界全部变暗  只有你
期刊
1  九月十五晚上,父亲从田坝村赶夜路回我们麦地村,他背上的背箩里装着两只刚满双月的小猪。那段时间外婆家在修缮房屋,母亲叫父亲去帮几天忙,顺便捉两只小猪回来喂养。父亲在外婆家忙到九月十五,那天下午他打算吃了晚饭就背着小猪回家,可是我二外公家骟牛请他去摁,他只好去帮忙。摁完牛,天早已黑了。那段时间我们麦地正计划通电,每家都要出劳力去栽电杆、架电线,我们家六口人,奶奶、父亲、母亲、哥哥、我和妹妹,只有
期刊
一九八○年代的挖色苍洱  苍山麓望洱海,只远处一带静水。像一段遥远的岁月给人情怀,像一位外表宁静内涵丰富的女子给人魅心的感动。登上苍山望洱海,洱海和天空成了两片蓝天上下对视,对出白云白帆互动,鸥鹭鹰雁互相亲密。步软沙的海滩望身边的洱海,真弄不懂高高巍巍、耸立矗立的一大高原,怎么突然就柔柔水域荡荡海面。这高原的海,确像一位人生绚丽命运多彩的母亲,有多少视角就有多少美的发现 ,有多少探密就有多少美的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