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又到文化管理的两次飞跃,这正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了人们对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的需求,已不仅仅是要用力去管,而是要用理去管了。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在意识深处已深深地厌恶和摒弃武断、专横和一切粗暴行为了,就连管理自己的孩子,你也要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更何况你管理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的员工呢。
理是理念
查了手头的几本辞典,理念这个词还没有被收入。我理解,理念包含的不仅仅是观念问题,还有文化的成分。观念具有前瞻性、时代性,而文化则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是浸入血液的东西,是企业的意识形态。观念可以吸收和借鉴,文化则需要立足自身条件,在实践中顿悟,尤其是企业领导人的顿悟。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花了18个月时间在通用汽车做调查研究,倾其心血撰写出《公司的概念》一书,却遭到了该公司管理层尤其是董事长斯隆的冷遇。斯隆认为,德鲁克写出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东西,要获得自己的东西必须依靠自己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结果,斯隆创立了“通用汽车幸福地处于绝对分权和绝对集权两个极端之间”的分权管理理念和分权组织模式,“开创了通用汽车的一个新时代”。由此可见,理念是个性的张扬,是特殊性的体现,而绝非照抄照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理念又可细化为资金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质量管理理念、客户管理理念等。我这里信手拈来几例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与大家共赏:让内部管理成为冒险的坚强后盾;只要是快车,不妨搭一程;低价胜于降价;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在适当的风险中前进;抢在对手之前,等等。研读这些理念表述,那些著名企业的风采便可见一斑。
用理念来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求到一个支点。这个支点的升华和描述,就是企业确立的理念。理念付诸实际,便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那么,在新形势下企业应树立哪些全新理念呢?芮明杰教授的研究结果是忧患意识、创新竞争、速度制胜和服务第一。我以为,这也是中国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东西,具体到每一个企业,还需要这个企业的领导人的灵感顿悟。因为企业文化首先是“老板”文化,企业有什么样的“老板”,便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员工总是从认同“老板”开始,进而认同企业文化,最终把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
理是理性
理性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判断、推理等活动,二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今天已逐步理性化,任何冲动和盲从都要付出代价。柳传志治理联想有著名的三句话,即“搭班子、建队伍、定战略。”前一个时期他又加了一句话,也是三个字,叫做“想清楚”。“想清楚”的过程其实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凡事只有先想清楚了再去做,才能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管理工作也应如此。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企业领导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自己不去想或不愿想,依靠外聘专家或下级去想;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依赖电脑推断和表格汇总出结论;被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蒙蔽,而看不到企业发展目标对管理工作提出的变革要求;管理重点往往是参照别人在做什么或看政府号召什么,自己便抓什么;管理人员沉溺于日常事务中而不能自拔,文牍主义盛行,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些管理人员甚至成了“消防队员”,哪儿有问题便冲到哪儿,这样的管理表现出的往往是典型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式工作作风,等等。员工们把“决策时拍脑袋,工作时拍胸脯,出事时拍屁股”形象地概括为“三拍干部”,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极大嘲讽。管理无理性,管理就会无效或低效。可见,有效管理的前提是不仅要想,而且还要想清楚、弄明白。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他们在短缺经济年代并没有被暴利冲昏头脑,而是理性地导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才排除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扰,成为现代版的“老字号”。从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理性的胜利。
理是理由
理由就是管理行为为什么要这样而不能那样的道理。一提起理由,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企业制定的规范、标准、制度、流程等等,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不仅有详尽的标准,而且其细节量化已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沃尔玛规定的微笑服务是必须“露出8颗牙齿”,你可以露出8颗牙齿试试效果,即使心里不想笑你的面皮也在笑,这就是标准量化的结果。问题是我们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越来越失去了方向感,管理效能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大家是否想过,我们采取这些管理措施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而不能那样,是基于眼前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要求使然。想一想,你也许会哑然失笑。原因到底何在?我的看法是这些规范、标准、制度、流程的制定大多是基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并非企业的终极目标。换句话说,我们的管理已陷入问题的泥潭。海尔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问题像一群狼,管理者扔给它一块骨头,问题可以暂时缓解,但狼啃完骨头又来了精神,便会回过头再来追你,问题便会更加严重。张瑞敏说:“我们不能考虑出了问题如何处理,而要追求不出任何问题。”这个保障不出问题的管理就是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所确立的理念和措施,而并非仅仅针对问题。福特在100年前提出“让每个人都买得起汽车”的经营理念,其管理体系的架构和运转始终围绕着这一经营理念,从而保证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自动生产线的高效生产和物美价廉的家用轿车风靡全美。
著名演讲艺术家景克宁教授生前最爱引用的两句话是:“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这是他积一生经历的理性认识。管理对于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管理工作中确立理念、保持理性、找准理由,用理去管,在用理的基础上用力,管理便会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管理要诀我们怎能轻言不取呢?
(作者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罗志荣)